1.单选题- (共7题)
2.
小明观看了《中国诗词大会》第三期,主题为“人生自有诗意”,受此启发根据邻居家的故事写了一首小诗:“儿子学成今日返,老父早早到车站,儿子到后细端详,父子高兴把家还”,如图用
轴表示父亲与儿子行进中离家的距离,用横轴表示父亲离家的时间,那么下面图像与上述诗的含义大致相吻合的是( )

A.![]() | B.![]() | C.![]() | D.![]() |
5.
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
①同位角相等;②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这条直线平行;③相等的角是对顶角;④三角形两边长分别为3,5,则第三边c的范围是
.
①同位角相等;②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这条直线平行;③相等的角是对顶角;④三角形两边长分别为3,5,则第三边c的范围是

A.1个 | B.2个 | C.3个 | D.4个 |
2.填空题- (共5题)
3.解答题- (共4题)
14.
“绿带城中挂,人在画中游”,张平和王亮同学周末相约骑行于“步移景异,心旷神怡”的温江田园绿道,他们从同一地方同时骑自行车出发(骑行过程中速度保持不变),最后同时到达了同一个地方. 如图刻画了他们离出发点的路程(单位:米)与出发后的时间(单位:分钟)之间的关系. 已知张平中途两次休息时间相同,三段骑行时间也分别相同;王亮中途休息一次,两段骑行时间相同. 张平总的休息时间比王亮的休息时间多
分钟. 请结合图中信息解答下列问题:
(1)在这次骑行活动中,他们的骑行路程都是多少米?
(2)求出张平和王亮的骑行速度分别是多少米/分钟?
(3)求出王亮出发后第一次追上张平的时间.

(1)在这次骑行活动中,他们的骑行路程都是多少米?
(2)求出张平和王亮的骑行速度分别是多少米/分钟?
(3)求出王亮出发后第一次追上张平的时间.

15.
如图1,已知点
是线段
的中点,过点
作
的垂线
,在射线
上有一个动点
(点
不与端点
重合),连接
,过点
作
的垂线,垂足为点
,在射线
上取点
,使得
,已知
(1)当
时,求
的度数;
(2)过点
作
垂直于直线
交
于点
,在点
的运动过程中,
的大小随点
的运动而变化,在这个变化过程中线段
的长度是否发生变化?若不变,求出
的长;若变化,请说明理由;
(3)如图2,当
时,设直线
与直线
相交于点
,求
的度数.

















(1)当


(2)过点










(3)如图2,当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单选题:(7道)
填空题:(5道)
解答题:(4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3
5星难题:0
6星难题:12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