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共7题)
2.
小明作业本上有以下四道题目:①{#mathml#}{#/mathml#}=4a2 ②{#mathml#}{#/mathml#} ③{#mathml#}{#/mathml#} ④{#mathml#}{#/mathml#}-{#mathml#}{#/mathml#}={#mathml#}{#/mathml#} 其中做错的题是( )
3.
小明作业本上有以下四道题目:①{#mathml#}{#/mathml#}=4a2 ②{#mathml#}{#/mathml#} ③{#mathml#}{#/mathml#} ④{#mathml#}{#/mathml#}-{#mathml#}{#/mathml#}={#mathml#}{#/mathml#} 其中做错的题是( )
2.单选题- (共3题)
8.
如图所示为两列简谐横波在同一绳上传播在t=0时刻的波形图,已知甲波向左传,乙波向右传.请根据图中信息判断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两列波的波长一样大 |
B.甲波的频率f1比乙波的频率f2大 |
C.由于两波振幅不等,故两列波相遇时不会发生干涉现象 |
D.两列波不能同时传到坐标原点 |
9.
一个质点做简谐振动,它的振动图像如图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图中的曲线部分是质点的运动轨迹 |
B.有向线段OA是质点在t1时间内的位移 |
C.振幅与有向线段OA在x轴的投影之差等于质点在t1时间内的位移大小 |
D.有向线段OA的斜率是质点在t1时刻的瞬时速率 |
10.
一个做简谐运动的质点,它的振幅为4cm,频率为2.5Hz.该质点从平衡位置开始经过0.5s后,位移的大小和所通过的路程分别为 ( )
A.4cm,10cm | B.4cm,20cm | C.0,24cm | D.100cm,100cm |
3.多选题- (共2题)
11.
如图所示,一列简谐横波在某一时刻的波的图象,A、B、C是介质中的三个质点.已知波是向x正方向传播的,波速为v=20m/s,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这列波的波长是10m |
B.质点A的振幅为零 |
C.质点B此刻向y轴正方向运动 |
D.质点C再经过0.15s通过平衡位置 |
4.填空题- (共1题)
13.
两列相干波在同一水平面上传播,某时刻它们的波峰、波谷位置如图所示.图中M是波峰与波峰相遇点,是凸起最高的位置之一.回答下列问题:

(1)由图中时刻经T/4,质点M相对平衡位置的位移是______;
(2)在图中标出的N、O、P、Q几点中,振动增强的点是________;振动减弱的点是________。

(1)由图中时刻经T/4,质点M相对平衡位置的位移是______;
(2)在图中标出的N、O、P、Q几点中,振动增强的点是________;振动减弱的点是________。
5.解答题- (共2题)
14.
质量m为10g的子弹,以v=300m/s的水平速度射入质量M为50g静止在光滑水平桌面上的木块,并留在木块中,子弹留在木块中以后,木块运动的速度v1是多大?如果子弹把木块打穿,子弹穿过后的速度v’ 为100m/s,这时木块的速度v2又是多大?
15.
如图所示是一列沿x轴正方向传播的简谐横波在t=0时刻的波形图,已知波的传播速度v=2m/s,试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x=1.0m处质点的振动函数表达式;
(2)求出x=2.5m处质点在0~4.5s内通过的路程及t=4.5s 时的位移.
(1)写出x=1.0m处质点的振动函数表达式;
(2)求出x=2.5m处质点在0~4.5s内通过的路程及t=4.5s 时的位移.

6.实验题- (共1题)
16.
某同学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测量当地的重力加速度,实验步骤如下:

A.按装置图安装好实验装置
B.用游标卡尺测量小球的直径d
C.用米尺测量悬线的长度l
D.让小球在竖直平面内小角度摆动.当小球经过最低点时开始计时,并计数为0,此后小球每经过最低点一次,依次计数1、2、3、….当数到20时,停止计时,测得时间为t
结合上述实验,完成下列题目:
(1)用游标为10分度(测量值可准确到0.1 mm)的卡尺测量小球的直径,某次测量的示数如图甲所示,读出小球直径d的值为___cm.

(2)该同学根据实验数据,利用计算机作出图线t2-l如图乙所示,根据图线拟合得到方程t2=404.0l+3.0,设t2-l图象的斜率为k,由此可以得出当地的重力加速度的表达式g=__,其值为___m/s2 (取π2=9.86,结果保留3位有效数字) 。
(3)从理论上分析图线没有过坐标原点的原因,下列分析正确的是__
A.不应在小球经过最低点时开始计时,应该在小球运动到最高点时开始计时
B.开始计时后,不应记录小球经过最低点的次数,而应记录小球做全振动的次数
C.不应作t2-l图线,而应作t2-(l-
)图线
D.不应作t2-l图线,而应作t2-(l+
)图线

A.按装置图安装好实验装置
B.用游标卡尺测量小球的直径d
C.用米尺测量悬线的长度l
D.让小球在竖直平面内小角度摆动.当小球经过最低点时开始计时,并计数为0,此后小球每经过最低点一次,依次计数1、2、3、….当数到20时,停止计时,测得时间为t
A.多次改变悬线长度,对应每个悬线长度,都重复实验步骤C、D |
B.计算出每个悬线长度对应的t2 |
C.以t2为纵坐标、l为横坐标,作出t2-l图线 |
(1)用游标为10分度(测量值可准确到0.1 mm)的卡尺测量小球的直径,某次测量的示数如图甲所示,读出小球直径d的值为___cm.

(2)该同学根据实验数据,利用计算机作出图线t2-l如图乙所示,根据图线拟合得到方程t2=404.0l+3.0,设t2-l图象的斜率为k,由此可以得出当地的重力加速度的表达式g=__,其值为___m/s2 (取π2=9.86,结果保留3位有效数字) 。
(3)从理论上分析图线没有过坐标原点的原因,下列分析正确的是__
A.不应在小球经过最低点时开始计时,应该在小球运动到最高点时开始计时
B.开始计时后,不应记录小球经过最低点的次数,而应记录小球做全振动的次数
C.不应作t2-l图线,而应作t2-(l-

D.不应作t2-l图线,而应作t2-(l+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选择题:(7道)
单选题:(3道)
多选题:(2道)
填空题:(1道)
解答题:(2道)
实验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1
7星难题:0
8星难题:8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