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2019届九年级毕业生升学文化课考试模拟试卷(一)数学试题

适用年级:初三
试卷号:192169

试卷类型:中考模拟
试卷考试时间:2019/5/6

1.单选题(共11题)

1.
计算的结果是(  )
A.B.C.D.
2.
世界人口约7000000000人,用科学记数法可表示为  
A.B.C.D.
3.
下列结果不正确的是(  )
A.B.
C.D.能被整除
4.
已知的小数部分,且满足方程,则的值为(  )
A.B.
C.D.
5.
图为歌神KTV的两种计费方案说明.若嘉淇和朋友们打算在此KTV的一间包厢里连续欢唱6小时,经服务员试算后,告知他们选择包厢计费方案会比人数计费方案便宜,则他们同一间包厢里欢唱的人数至少有(   )
A.6人B.7人C.8人D.9人
6.
某班学生到距学校的烈士陵园扫墓,一部分同学骑自行车先出发,经过后,其余同学乘汽车出发,由于____________,设自行车的速度为,则可得方程为,根据此情境和所列方程,上题中______________中的内容应该是(  )
A.汽车速度是自行车速度的倍,结果同时到达
B.汽车速度是自行车速度的倍,后部分同学比前部分同学迟到
C.汽车速度是自行车速度的倍,前部分同学比后部分同学迟到
A
D.汽车每小时比自行车多行驶,结果同时到达.
7.
设函数)的图象如图所示,若,则关于的函数图象可能为(  )
A.B.
C.D.
8.
对于题目“当时,二次函数有最大值,求实数的值.”甲的结果是,乙的结果是,则(  )
A.甲的结果正确B.乙的结果正确
C.甲、乙的结果合在一起才正确D.甲、乙的结果合在一起也不正确
9.
直线按照如图所示的方式摆放,相交于点,将直线绕点按照逆时针方向旋转 ()后,,则的值为(  )
A.B.C.D.
10.
用尺现作图的方法在一个平行四边形内作菱形,下列作法错误的是(  )
A.B.C.D.
11.
将多边形的边数由条增加到条后,内角和增加了,则的值为(  )
A.B.C.D.

2.填空题(共2题)

12.
的算术平方根是___________.
13.
已知非零实数互为相反数,设,则_________(填“”,“”或“”).

3.解答题(共6题)

14.
小马虎做一道数学题,“已知两个多项式,试求.”其中多项式的二次项系数印刷不清楚.
(1)小马虎看答案以后知道,请你替小马虎求出系数“”;
(2)在(1)的基础上,小马虎已经将多项式正确求出,老师又给出了一个多项式,要求小马虎求出的结果.小马虎在求解时,误把“”看成“”,结果求出的答案为.请你替小马虎求出“”的正确答案.
15.
观察下表三行数的规律,回答下列问题:
 






...







...







...







...
 
(1)第行的第四列数______________,第行的第六列数______________;
(2)若第行的某一列的数为,则第行与它同一列的数为______________(用含的式子表示);
(3)已知第列的三个数的和为,试求的值.
16.
甲、乙两列火车分别从两城同时匀速驶出,甲车开往城,乙车开往城.由于墨迹遮盖,图中提供的只是两车距城的路程 (千米),(千米)与行驶时间(时)的函数图象的一部分.

(1)乙车的速度为_______________千米时;
(2)分别求出的函数解析式(不必写出的取值范围);
(3)求出两城之间的路程,及为何值时两车相遇;
(4)当两车相距千米时,求的值.
17.
如图,已知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四边形是矩形,,动点从点出发,沿射线方向以每秒个单位长度的速度运动;同时动点从点出发,沿轴正半轴方向以每秒个单位长度的速度运动.设点,点的运动时间为.
(1)当时,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______________;
②求经过三点的抛物线的解析式,若将抛物线轴上方的部分图象记为,已知直线有两个不同的交点,求的取值范围;
(2)连接,点在运动过程中,记与矩形重叠部分的面积为,求的函数解析式.
18.
在△ABC中,AB=BC,点O是AC的中点,点P是AC上的一个动点(点P不与点A,O,C重合).过点A,点C作直线BP的垂线,垂足分别为点E和点F,连接OE,OF.
(1)如图1,请直接写出线段OE与OF的数量关系;
(2)如图2,当∠ABC=90°时,请判断线段OE与OF之间的数量关系和位置关系,并说明理由
(3)若|CF﹣AE|=2,EF=2,当△POF为等腰三角形时,请直接写出线段OP的长.
19.
某年级共有300名学生.为了解该年级学生A,B两门课程的学习情况,从中随机抽取60名学生进行测试,获得了他们的成绩(百分制),并对数据(成绩)进行整理、描述和分析.下面给出了部分信息.

.A课程成绩的频数分布直方图如下(数据分成6组:);


.A课程成绩在这一组是:

70  71  71  71  76  76  77  78     79  79  79 

.A,B两门课程成绩的平均数、中位数、众数如下:

课程

平均数

中位数

众数

A

B

70

83

 

根据以上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表中的值;
(2)在此次测试中,某学生的A课程成绩为76分,B课程成绩为71分,这名学生成绩排名更靠前的课程是________(填“A”或“B”),理由是_______;
(3)假设该年级学生都参加此次测试,估计A课程成绩超过分的人数.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单选题:(11道)

    填空题:(2道)

    解答题:(6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15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