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巴蜀中学2019年九年级第二次模拟考试数学试题

适用年级:初三
试卷号:192065

试卷类型:中考模拟
试卷考试时间:2019/5/6

1.单选题(共7题)

1.
我国是最早使用负数的国家,东汉初,在我国著名的数学书九章算术中,明确提出了“正负术”如果盈利2000元记作“元”,那么亏损3000元记作  
A.B.3000元C.5000元D.
2.
按如图所示的运算程序,能使运算输出的结果为7的是(  )
A.x=﹣2,y=3B.x=﹣2,y=﹣3C.x=8,y=﹣3D.x=﹣8,y=3
3.
如图,将一些形状相同的小五角星按图中所规放,据此规律,第10个图形有(  )个五角星.
A.120B.121C.99D.100
4.
下列各式中,与是同类二次根式的是(    )
A.B.C.D.
5.
使得关于x的不等式组有解,且使分式方程有非负整数解的所有的m的和是(  )
A.﹣1B.2C.﹣7D.0
6.
如图,已知双曲线y=(k>0)经过直角三角形OAB斜边OB的中点D,且与直角边AB相交于点C.若点B的坐标为(4,6),则△AOC的面积为(  )

A. 3    B. 6    C. 9    D. 12
7.
下列调查中,最合适采用全面调查(普查)方式的是(  )
A.对重庆市民知晓“中国梦”内涵情况的调查
B.对2018年元旦节磁器口游客量情况的调查
C.对全国中小学生身高情况的调查
D.对全班同学参加“反邪教”知识问答情况的调查

2.填空题(共3题)

8.
如图,小华买了一盒福娃和一枚奥运徽章,已知一盒福娃的价格比一枚奥运徽章的价格贵120元,则一盒福娃价格是____元.
9.
AB两地之间的路程为2480米,甲、乙两人分别从AB两地出发,相向而行,已知甲先出发4分钟后,乙才出发,他们两人在AB之间的C地相遇,相遇后,甲立即返回A地,乙继续向A地前行甲到达A地时停止行走,乙到达A地时也停止行走,在整个行走过程中,甲、乙两人均保持各自的速度匀速行走,甲、乙两人相距的路程y(米)与甲出发的时间x(分钟)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则乙到达A地时,甲与A地相距的路程是___米.
10.
已知在△ABC中,AB=A
A.(1)若∠A=36º,在△ABC中画一条线段,能得到2个等腰三角形(不包括△ABC),这2个等腰三角形的顶角的度数分别是_____;(2)若∠A≠36º, 当∠A=_____时,在等腰△ABC中画一条线段,能得到2个等腰三角形(不包括△ABC).(写出两个答案即可)

3.解答题(共7题)

11.
化简:
(1)     (2)
12.
鲜丰水果店计划用元/盒的进价购进一款水果礼盒以备销售.
据调查,当该种水果礼盒的售价为元/盒时,月销量为盒,每盒售价每增长元,月销量就相应减少盒,若使水果礼盒的月销量不低于盒,每盒售价应不高于多少元?
在实际销售时,由于天气和运输的原因,每盒水果礼盒的进价提高了,而每盒水果礼盒的售价比(1)中最高售价减少了,月销量比(1)中最低月销量盒增加了,结果该月水果店销售该水果礼盒的利润达到了元,求的值.
13.
关于x的方程(2m+1)x2+4mx+2m﹣3=0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
(1)求m的取值范围;
(2)是否存在实数m,使方程的两个实数根的倒数之和等于﹣1?若存在,求出m的值;若不存在,说明理由.
14.
如图,抛物线y=x2+bx+c与x轴交于点A和B(3,0),与y轴交于点C(0,3).
(1)求抛物线的解析式;
(2)若点M是抛物线上在x轴下方的动点,过M作MN∥y轴交直线BC于点N,求线段MN的最大值;
(3)E是抛物线对称轴上一点,F是抛物线上一点,是否存在以A,B,E,F为顶点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若存在,请直接写出点F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15.
如图,在△ABC中,ABACCD平分∠ACBAB于点DAEDCBC的延长线于点E,已知∠E=38°,求∠BAC的度数.
16.
已知,△ABC为等边三角形,点D为直线BC上一动点(点D不与B、C重合).以
AD为边作菱形ADEF,使∠DAF=60°,连接C
A.
⑴如图1,当点D在边BC上时,
①求证:∠ADB=∠AFC;②请直接判断结论∠AFC=∠ACB+∠DAC是否成立;
⑵如图2,当点D在边BC的延长线上时,其他条件不变,结论∠AFC=∠ACB+∠DAC是否成立?请写出∠AFC、∠ACB、∠DAC之间存在的数量关系,并写出证明过程;
⑶如图3,当点D在边CB的延长线上时,且点A、F分别在直线BC的异侧,其他条件不变,请补全图形,并直接写出∠AFC、∠ACB、∠DAC之间存在的等量关系.
17.
某校七年级两个班,各选派10名学生参加学校举行的“美丽绍兴乡土风情知识”大赛预赛,各参赛选手的成绩如下:
七(1)班:88,91,92,93,93,93,94,98,98,100;
七(2)班:89,93,93,93,95,96,96,98,98,99.
通过整理,得到数据分析表如下:
班级
最高分
平均分
中位数
众数
方差
八(1)班
100

93
93
12
八(2)班
99
95

93
8.4
 
(1)求表中m、n的值;
(2)依据数据分析表,请您写出两条支持七(2)班成绩好的理由.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单选题:(7道)

    填空题:(3道)

    解答题:(7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3

    5星难题:0

    6星难题:6

    7星难题:0

    8星难题:6

    9星难题: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