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静安区2018-2019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适用年级:初二
试卷号:192

试卷类型:期中
试卷考试时间:2019/8/17

1.选择题(共3题)

1.
下列句子中划线的成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上海以它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吸引众多旅游者前来观光。
B. 突如其来的强烈地震,摧毁了原本祥和安宁的玉树小城。
C. 这部小说情节跌宕起伏,抑扬顿挫,具有很强的感染力。
D. 看电视是游览观光最经济、最省事的途径,我们足不出户,便可大饱眼福。
2.
下列各组字形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宛转  寒暄  锲而不舍  持之以恒
B. 耸峙  魁梧  言简意赅  颠补不破
C. 弥补  蜷伏  开卷有益  根深蒂固
D. 绮丽  肆虐  肃然起敬  沉默寡言
3.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中国政府提出的“一带一路”发展战略将惠及沿线国家,促进这些国家的经济发展。
B. 这条隧道已使用多年,里面相继出现了顶部渗漏、路面坑陷、道路泥泞等。
C. 目前,有些国家和地区出现了动荡局势,难道这对世界和平有影响吗?
D. 在今年的女排亚锦赛上,中国女排辉煌地取得了八战全胜的战绩,荣获冠军。

2.诗歌鉴赏(共1题)

4.
阅读《天净沙·秋思》,完成下面小题。

天净沙· 秋

孤村落日残霞, 轻烟老树寒鸦, 一点飞鸿影下。 青山绿水, 白草红叶黄花。

【小题1】这首散曲的作者是元朝的________
【小题2】下列各项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孤村落日残霞,轻烟老树寒鸦”描绘出萧瑟、冷清的秋景。
B. “一点”说明“飞鸿”的距离之远,“影下”极显速度之快。
C. “青山绿水,白草红叶黄花”描绘出秋日美丽的景象。
D. 作者描绘的秋景浸透着自己寂寥、悲凉的感伤。

3.文言文阅读(共1题)

5.
娄师德与狄仁杰
狄梁公与娄师德同相。狄公排斥师德非一日。(武)则天问狄公曰:“朕大用卿。卿知所自乎?”对曰:“臣以文章直道进身,非碌碌因人成事。”则天久之,曰:“朕比不知卿,卿之遭遇,实师德之力。”因命左右取筐箧,得十通荐表,以赐梁公。梁公阅之,恐惧引咎,则天不责。出于外,曰:“吾不意为娄公所涵,而娄公未尝有矜色。”
(注释)①所自:由于什么原因。②直道:品行端正。③比:这里解释为先前。④遭遇:君臣遇合。这里指狄公受到重用。
【小题1】解释文中加点词语。
(1)狄梁公与娄师德同相(________)
(2)得十通荐表 (________)
【小题2】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的画线句,下列正确的一项是(   )
A.我拿得出文章,品行也端正,所以受到重用,而不是无所作为依靠别人的。
B.我因为文章出色且品行端正求上进而被重用,而不是无所作为依靠别人的。
C.我因为文章出色品行端正,(所以)受到重用,而不是忙忙碌碌无所作为的。
D.我因为文章出色品行端正,(所以)受到重用,而不是无所作为依靠别人的。
【小题3】梁公所阅的是“___________”,其后的反应是“____________”。(请用原文语句回答)
【小题4】狄公最后一番话,表明了他复杂的内心。请简要分析。

4.现代文阅读(共3题)

6.
阅读下文,完成各题。

低调也是一种智慧

①第二届中华艺文颁奖典礼,于2014年新年之初,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诺贝尔文学获奖者莫言亦榜上有名。莫言领奖时无不感慨地说:“今后要做的就是好好写作,低调做人,争取写出无愧于这个时代的作品。”

②莫言是中国第一个获得诺贝尔奖的人,圆了所有中国人几个世纪的“诺奖梦”。但让人可歌可敬的是莫言并没有因此而变得恣意轻狂,目中无人,相反他还一直保持着他一贯的做人处事风格----低调。从某种意义上说,也许正是这低调成就了莫言。而这样成功,让人不得不叹服,低调亦是一种智慧。

③低调是为人处世的积极姿态与超然心态。低调如深谷幽兰。时时散发沁人心脾的芬芳;____________________;低调如秋日落叶,轻轻地盘旋最终滋养了树干。然而,在现实生活中,并不是人人都懂得低调。车水马龙,灯红酒绿的生活使人们变得张牙舞爪、张扬个性失去了那淡泊的本心。追逐名利、标榜张扬的狂热追求,也使人们不能真正静下心来取思考研究,最终心态浮躁无所事事。

④低调不是懦弱,而是自信的表现,张扬不是智慧的化身,而是失败的前提。战国时期,庞涓自恃有才,张扬跋扈,不把被其废掉的孙膑放在眼里,总想和其一较高下。相反地,虽然才高八斗,精通谋略的孙膑,却总是放眼未来,不欲与人争锋。最终自恃过高的庞涓落得身首异处的可悲下场。是庞涓的才能无用武之地吗?不!而是他一项自命聪颖,不知收敛,不知低调做人可为生命积聚更多正能量,反而成了反面教材,成了天下的笑柄。由此可见,低调还是智者韬光养晦的远见卓识。

⑤生活中,低调又是沉淀自己丰富人生取得成功的基石,莫言深谙此道,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如果我们都像莫言一样处事低调,低调做人,就会不断充实自己。洗涤心灵上的污垢,专心致志地达成人生目标。

⑥如此看来, 低调确实闪耀智慧火花。低调可以让人有最好姿态与心态面对生活;低调可以让人充满智慧地融入人群,与人和谐相处;低调可以让人放低自己暗蓄力量,在不显山露水中成就事业。学会低调做人,不仅我们平凡人的梦不会再遥远,就是我们的民族梦、中国梦、复兴梦也会计日而待也。

⑦让我们学会低调做人吧!在低调中创造高调人生,一如莫言。

【小题1】第④段中,与第②段画线词语:“恣意轻狂”意思相近的词语是_____________。
【小题2】下面对开头两段在文中的作用分析,正确的是( )
A. 写莫言的获奖,告诉人们:只要低调,就能成功。
B. 写莫言的低调,主要在于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
C. 点出莫言圆了中国人的“诺奖梦”,国人对他由衷的表示感谢。
D. 借莫言低调做人处事成功一例,引出并证明本文的中心论点。
【小题3】根据第③段内容,在该段画线处填上适当词语,构成排比句。
低调如深谷幽兰,时时散发沁人心脾的芬芳;   , ;低调如秋日落叶,轻轻地盘旋最终滋养了树干。
【小题4】“低调亦是一种智慧”,文中作者这样认为的理由是:
(1)
(2)
(3)  
【小题5】下面这段文字放在本文哪一段最合适,请完整具体的说明阐述理由。

索罗在瓦尔登湖畔低调生活,息心宁性,丰富了阅历,最终有了《瓦尔登湖》这一脍炙人口的巨作。倘若他依然执迷于俗世,不在低调中品味生活,累积经验,净化心灵,恐怕也不会有瓦尔登湖的诞生。

7.
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小题。

麻雀的气性

①校园像个池塘。下课铃一打,学生涌到操场上玩,就是涨潮。上课铃一打,学生回教室,校园安静下来,如退潮。

②退潮的时候,食堂的师傅烧菜、门卫整理收发室信件,司机在车库冲洗校车。小罗背着他的修理箱走来走去,去修跑道的护栏,修花圃的zhà lán,修领操台的台阶。偌大一个校园,每天总有东西坏,小罗总有东西要修。任何人都可以差遣他,老师的办公室要装个灯泡、修个抽屉,只要对着校园空地喊一声“小罗、小罗”,他总会小跑着来应一声。

③其实小罗当时也已中年,但老师们大都比他年长些。后来,即便新分配来做老师的大学生也跟着叫。“小罗去做那个”,“小罗过来修这个”,小罗满脸笑着应承,听凭这些比他小十几岁的老师指挥。

④小罗没有办公室。平时忙完了,就在自行车棚里搭个椅子栖身。每逢周五有劳动课,高年级的学生被要求去打扫校园,包括擦自行车棚。到了车棚,就是到了校园的背阴处,老师们管教不了,几个调皮的要去拔车棚里自行车的气门芯。

⑤小罗见状,紧张地起身,像驱赶瓜田里的猹一样“咻咻”挥手,要把我们赶走。但学生知道他的身份,并不因为他是成年人而畏惧。带头的孩子捡起石头敲着自行车棚的铁栏杆,大家浪潮一般有节奏地大叫“小罗,小罗,猪猡,猪猡”。小罗青着一张脸。

我见过他一个人把一棵台风天倒伏的罗汉松从花圃拖走,我见过他用锯子将废弃的大块黑板分开。但现在他对着一群半大的孩子,双手紧握在裤兜里,一句话也不回嘴。

⑦老师们私下议论,说小罗也精得很。说他天天把校长的自行车擦得锃亮,说他打了木凳子木桌子送给管事的老师做笼络,说他这不就成功地把乡下的老婆也弄进校园做保洁了嘛。

⑧那年暮春时,我在校园的竹林里玩。看见一只受伤的麻雀在地上跳,双手一拢就抓住了。一时同学们都过来围观。扛着修理箱经过的小罗看到,也停下来看。他瞅了一眼就断言“养不活的”。“我一定能养活。”兴头上的我,不高兴被一个修理工泼冷水。我百般抚慰麻雀的羽毛,发誓会好吃好喝对待它。回到家里,父母帮着准备了大米又买来小米和玉米碎。但麻雀什么都不吃。折腾数日后,它飞到书橱底下躲藏,偶然传出几声哀鸣,但任凭我在外面撒米倒水地诱惑,它怎么也不出来。又如此几日,等到最终被找出来时,已是一具尚有余温的鸟尸。

⑨回到学校,小罗见我,问:“麻雀呐?”我咬牙不响。小罗说:“麻雀气性大,你们城里人不懂的。”我瞪着他问,“什么气性不气性?”小罗本来扛着一扇碎了玻璃的窗。这时放下窗,摸了摸我的头。我嫌他手脏,一溜烟跑了。

过了暑假,再回校园。门卫还是门卫,食堂师傅还是食堂师傅,但却不见了小罗。他还在放假吗?我想问问老师。但老师们一脸茫然。我想了一想,我甚至不知道小罗的全名呢。

有一天放学,我在门卫处坐着避雨。听到门卫在聊天,小罗的名字忽然从门卫嘴里传出。“那个原来修东西的罗师傅啊,他带老婆回老家了。不来了。”“怎么了?”“好像说干得没意思,不如回家种地舒坦。”

忽然想起有过这么一个下午,我走过小罗身边,一迭声叫他“小罗,小罗,小罗”。他停下手里的活,抬头说:“你得叫我罗老师。”说完,拍了拍手上和衣襟上的灰,看着我的眼睛,“小罗,是他们才可以这样叫的。你是小孩子,你不可以,不然就是没规矩。”

我说:“对老师才讲规矩呢。”

他说:“我和他们一样的,也是你的老师。我在这里工作,也就是这所学校的老师。”

【小题1】(1)在第②段的横线上,根据拼音写汉字。
zhà lán________
【小题2】请用简洁的语言赏析本文第⑥段。
【小题3】(1)请根据全文内容填写下表。
身份
对小罗的态度和行为
小罗的反映和表现
学校老师
差遣
对着校园空地喊一声“小罗、小罗”
总会小跑着来应一声
新分配来的大学生
跟着老教师叫“小罗”
“小罗去做那个”“小罗过来修这个”

孩子们

青着一张脸
双手紧握在裤兜里,一句话也不回嘴
 
(2)“小罗”最终因“干得没意思”而离开学校,从对以上表格分析可知,“没意思”的含义是
【小题4】对小说第①段在文中的作用,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开门见山,交代了记叙要素之一——故事发生的地点是大家熟悉的学校。
B. 以“池塘”“潮水” 为喻,形象地描绘了校园时而喧闹时而宁静的特点。
C. 以“池塘”“潮水” 为喻,暗示校园的不平静,为下文故事发展做铺垫。
D. 自然过渡,引出下文对上课后校园情况的交代,引出本文的主人公小罗。
【小题5】本文以我对“小罗”的一段回忆结尾(第-段),请你说说这样写的好处。
8.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小题

健康组织统计过,2012年各类视力缺陷导致的社会经济成本约6800多亿元人民币。保守估计到2020年近视人口达7亿左右,在航空航天、精密制造、军事等行业领域符合视力要求的人员将面临大缺口,直接威胁我国可发展以及国家安全,西宁市2015年初中入学视力普受检35016人,视力不良率为62.26%,其中九成以上是近视调查显示,青少年学生佩戴眼镜后,参与竟技性较强的运动项目比例会下降,可能伴随着身体素质降低。高中生和大学生的近视恶病率超过70%,并年增加我国近视病率已经高居世界第一位。专家认为,近视成为“国病”,显然也是“国忧”。

【小题1】下列内容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上述材料运用数据介绍近视的危害之大
B.从经济亏损的角度分析治疗近视的投入
C.青海西宁市初中生近视问题在全国最重
D.国家未来的发展取决中学生视力的好坏
【小题2】根据你的理解填空,“近视”将导致: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3】预防“近视”,针对中学生你的主要建议是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课内阅读(共1题)

9.
阅读下文,完成各题。

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途中两狼,缀行甚远。 屠惧,投以骨。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狼不敢前,眈眈相向。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尻尾。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小题1】本文选自文言短篇小说集《__________》,作者是__________ (人名)。
【小题2】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句子。
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小题3】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两狼之并驱如故”体现出狼贪婪的本性。
B. “目似瞑,意暇甚”传神地刻画出狼狡猾的形象。
C. 屠户发现了狼的诡计,于是化被动等待为主动出击。
D. 本文结局说明了像狼这样的狡猾的恶人终将失败的道理。

6.作文(共1题)

10.
题目:其实并不难
要求:(1)写一篇600字左右的文章。(2)不得透露个人相关信息。(3)不得抄袭。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选择题:(3道)

    诗歌鉴赏:(1道)

    文言文阅读:(1道)

    现代文阅读:(3道)

    课内阅读:(1道)

    作文:(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7

    5星难题:0

    6星难题:2

    7星难题:0

    8星难题:1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