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选题- (共5题)
1.
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
A.伽利略根据理想斜面实验,否定了“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这一观点 |
B.库仑在研究电荷间相互作用时,提出了“电场”的概念 |
C.欧姆定律![]() |
D.用质点来代替实际物体是等效替代的方法 |
2.
如图所示,一长木板在水平地面上运动,在某时刻(t=0)将一相对于地面静止的物块轻放到木板上,已知物块与木板的质量相等,物块与木板间及木板与地面间均有摩擦,物块与木板间的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且物块始终在木板上。在物块放到木板上之后,木板运动的速度﹣时间图象可能是下列图中的( )

A.
B.
C.
D. 

A.




3.
2013年3月12日,在位于智利北部阿塔卡马沙漠,由美国,欧洲和日本等国科研机构建设的世界最大陆基天文望远镜阵举行落成典礼。最近,一个国际研究小组借助该望远镜,观测到了一组双星系统,它们绕两者连线上的某点O做匀速圆周运动。此双星系统中体积较小成员能“吸食”另一颗体积较大星体表面物质,达到质量转移的目的,假设在演变的过程中两者球心之间的距离保持不变,则在最初演变的过程中( )
A.体积较大星体圆周运动轨迹半径变大,线速度变小 |
B.体积较大星体圆周运动轨迹半径变大,线速度变大 |
C.体积较大星体圆周运动轨迹半径变小,线速度变大 |
D.体积较大星体圆周运动轨迹半径变小,线速度变小 |
4.
实验高中南、北校区之间要辅设一条输电线路,该线路要横穿两校区之间的公路,为了保护线路不至被压坏,必须在地下预先铺设结实的过路钢管,再让输电线从钢管中穿过.校方将该要求在学校的物理探究小组中公布并征求电线穿管的方案.经过遴选,目前有如图所示的两种方案进入最后的讨论阶段:甲方案是铺设两根钢管,两条输电线分别从两根钢管中穿过;乙方案是只铺设一根钢管,两条输电线都从这一根钢管中穿过.如果输电导线输送的电流很强大,那么,下列讨论的结果正确的是


A.若输送的电流是恒定电流,甲方案是可行的,乙方案是不可行的 |
B.若输送的电流是交变电流,乙方案是可行的,甲方案是不可行的 |
C.若输送的电流是交变电流,甲方案是可行的,乙方案是不可行的 |
D.无论输送的电流是恒定电流还是交变电流,甲、乙两方案都是可行的 |
5.
图甲所示的变压器原,副线圈匝数比为3∶1,图乙是该变压器cd输入端交变电压u的图象,L1,L2,L3,L4为四只规格均为“9 V,6 W”的相同灯泡,各电表均为理想交流电表,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ab输入端电压的瞬时值表达式为Uab=27![]() |
B.电流表的示数为2 A,且四只灯泡均能正常发光 |
C.流过灯L2的电流每秒钟方向改变50次 |
D.ab输入端输入功率Pab=18 W |
2.选择题- (共3题)
6.成语填空。
心有灵{#blank#}1{#/blank#} 海市{#blank#}2{#/blank#}楼 忧心{#blank#}3{#/blank#} {#blank#}4{#/blank#}而不舍
目不{#blank#}5{#/blank#}园 颠{#blank#}6{#/blank#}流离 鞠躬尽{#blank#}7{#/blank#} 悲天{#blank#}8{#/blank#}人
3.多选题- (共2题)
9.
我国自行研制的新一代
轮式装甲车已达到西方国家第三代战车的水平,将成为中国军方快速部署型轻装甲部队的主力装备。设该装甲车的质量为m,若在平直的公路上从静止开始加速,前进较短的距离s速度便可达到最大值
。设在加速过程中发动机的功率恒定为P,坦克所受阻力恒为f,当速度为
时,所受牵引力为F。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



A.坦克速度为v时,坦克的牵引力做功为Fs |
B.坦克的最大速度![]() |
C.坦克速度为v时加速度为![]() |
D.坦克从静止开始达到最大速度vm所用时间![]() |
10.
一列简谐横波沿x轴正方向传播,在t秒与
秒两个时刻,x轴上
区间的波形完全相同,如图所示
并且图中M、N两质点在t秒时位移均为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该波的最大波速为![]() |
B.![]() ![]() |
C.从t秒时刻起,![]() ![]() |
D.从t秒时刻起,在质点M第一次到达平衡位置时,质点N恰好到达波峰 |
E.该列波在传播过程中遇到宽度为![]() |
4.解答题- (共2题)
11.
如图所示,水平地面上静止放置一辆小车A,质量
,上表面光滑,小车与地面间的摩擦力极小,可以忽略不计。可视为质点的物块B置于A的最右端,B的质量
。现对A施加一个水平向右的恒力F=10N,A运动一段时间后,小车左端固定的挡板B发生碰撞,碰撞时间极短,碰后A,B粘合在一起,共同在F的作用下继续运动,碰撞后经时间t=0.6s,二者的速度达到
。求
(1)A开始运动时加速度a的大小;
(2)A,B碰撞后瞬间的共同速度v的大小;
(3)A的上表面长度l;



(1)A开始运动时加速度a的大小;
(2)A,B碰撞后瞬间的共同速度v的大小;
(3)A的上表面长度l;

12.
(题文)如图所示,半径足够大的两半圆形区域I和II中存在与纸面垂直的匀强磁场,两半圆形的圆心分别为O,O’,两条直径之间有一宽度为d的矩形区域,区域内加上电压后形成一匀强电场。一质量为m,电荷量为+q的带电粒子(不计重力),以初速度v0从y点沿与直径成θ=30o角的方向射入区域I,而后从N点沿与直径垂直的方向进入电场,N点与y点间的距离为L0,粒子第一次离开电场时的速度为2v0,随后将两直径间的电压调为原来的2倍,粒子又两进两出电场,最终从P点离开区域II。已知P点与圆心为O’的直径间的距离为L,与最后一次进入区域II时的位置相距
L,求:

(1)区域I内磁感应强度B1的大小与方向;
(2)矩形区域内原来的电压和粒子第一次在电场中运动的时间;
(3)大致画出粒子整个运动过程的轨迹,并求出区域II内磁场的磁感应强度B2的大小;
(4)粒子从y点运动到P点的时间。


(1)区域I内磁感应强度B1的大小与方向;
(2)矩形区域内原来的电压和粒子第一次在电场中运动的时间;
(3)大致画出粒子整个运动过程的轨迹,并求出区域II内磁场的磁感应强度B2的大小;
(4)粒子从y点运动到P点的时间。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单选题:(5道)
选择题:(3道)
多选题:(2道)
解答题:(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3
5星难题:0
6星难题:5
7星难题:0
8星难题:1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