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选题- (共5题)
2.
如图所示,等腰直角斜劈A的直角边靠在粗糙的竖直墙壁上,一根不可伸长的轻绳一端固定在竖直墙上,另一端与半径不可忽略的光滑球B连接。轻绳与水平方向成功30°角,现将轻绳上端点沿竖直墙缓慢向上移动,A始终处于静止状态。则( )


A.绳上拉力逐渐增大 |
B.竖直墙对A的摩擦力先减小后增大 |
C.竖直墙对A的摩擦力可能为零 |
D.竖直墙对A的支持力逐渐减小 |
3.
一飞行器在地面附近做飞行试验,从地面起飞时沿与水平方向成30°角的直线斜向右上方匀加速飞行,此时发动机提供的动力方向与水平方向夹角为60°。若飞行器所受空气阻力不计,重力加速度为g.则可判断
A. 飞行器的加速度大小为g
B. 飞行器的加速度大小为2g
C. 起飞后t时间内飞行器上升的高度为
D. 起飞后t时间内飞行器上升的高度为
A. 飞行器的加速度大小为g
B. 飞行器的加速度大小为2g
C. 起飞后t时间内飞行器上升的高度为

D. 起飞后t时间内飞行器上升的高度为

4.
卫星绕地球沿椭圆轨道运动,A、C为椭圆轨道长轴端点,B、D为椭圆轨道短轴端点,关于卫星的运动,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A.A点的速度可能大于7.9km/s |
B.C点的速度一定小于7.9km/s |
C.卫星在A点时引力的功率最大 |
D.卫星由C运动到A万有引力的平均功率大于卫星由B运动到D万有引力的平均功率 |
5.
如图所示,理想变压器原线圈接有交流电源,保持输入电压不变,开始时单刀双掷开关K接b。S断开时,小灯泡A发光较暗,要使小灯泡A亮度增加,下列操作可行的是( )


A.闭合开关S |
B.滑动变阻器滑片向右移动 |
C.滑动变阻器滑片向左移动 |
D.开关K接a |
2.多选题- (共3题)
6.
半径为R的光滑半圆形轨道AB和半径为2R的光滑四分之一圆轨道BC相切于B点,竖直放置于水平地面上,如图所示。AB为直径,且A点为轨道最高点,D为弧BC的中点,E 、F为弧BC的三等分点。可视为质点的小球从C点正上方距C点h处由静止下落进入四分之一圆轨道,再通过半圆轨道的最高点A,从A点飞出后落在四分之一圆轨道上,不计空气阻力,则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A.只要h >0,小球就能从A点抛出 |
B.若h=![]() |
C.小球经过A点抛出后,一定不会落到F点 |
D.小球经过A点抛出落到E点时,速度方向与水平方向夹角的正切值为![]() |
7.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_____
A.夜晚,在房间内透过很薄的纱帘看到外面的灯光有彩色的虚影,这是光的衍射现象 |
B.做简谐运动的物体,其速度和加速度两物理量随时间的变化规律均符合正余弦函数变化规律 |
C.宇宙虹移现象表示宇宙正在膨胀,这可以用多普勒效应来解释。说明我们接受到的遥远恒星发出的光比恒星实际发光频率偏大 |
D.黑洞之所以不能被看到任何光射出,是因为黑洞巨大的引力使环绕其运动的物体速度超过了光速,因此光无法脱离其引力范围被地球观测到 |
E.波传播方向上各质点与振源振动周期相同,是因为各质点的振动均可看做在其相邻的前一质点驱动力作用下的受迫振动 |
8.
如图所示,一个“日”字形金属框架竖直放置,AB、CD、EF边水平且间距均为L,阻值均为R,框架其余部分电阻不计。水平虚线下方有一宽度为L的垂直纸面向里的匀强磁场。释放框架,当AB边刚进人磁场时框架恰好匀速,从AB边到达虚线至线框穿出磁场的过程中,AB两端的电势差UAB,AB边中的电流I(设从A到B为正)随位移S变化的图象正确的是

A.
B. 
C.
D. 

A.


C.


3.解答题- (共4题)
9.
己知半径为r的小球在空气中下落时受到的粘滞阻力f满足如下规律:
,公式中η为空气与小球间的粘滞系数。一同学欲使用传感器通过实验测定粘滞系数,他将一个半径为r0、质量为m的小球从空中某位置由静止释放,测得小球速度为v0时,加速度大小为a0,若忽略空气浮力,己知当地重力加速度为g,求:
(1)粘滞系数η;
(2)若测得小球下落h高度时达到最大速度,求此过程中小球损失的机械能。

(1)粘滞系数η;
(2)若测得小球下落h高度时达到最大速度,求此过程中小球损失的机械能。
10.
如图所示,光滑水平平台与一光滑罔弧轨道相切,一质量为m的物块B静止在圆弧轨道的最低点,另一质量为2m的物块A以初速度v在水平面上向右运动,与B发生碰撞,碰撞时间极短。若物体B始终未脱离圆弧轨道,求B物体上升的最大高度的范围(已知重力加速度为g)。


11.
S1,S2为相距l=6rn的两个振源。t=0时刻,S1开始自平衡位置向下振动,S2开始向上振动,振幅均为3cm,且S1振动的频率是S2的1/3,产生的两列波在介质中传播的速度均为2m/s,其中S1产生的波的波长恰为3m,求S1、S2连线中点处的质点P 何时第一次向下振动位移为6cm。
12.
aaˊ、bbˊ、ccˊ为足够长的匀强磁场分界线,相邻两分界线间距均为d,磁场方向如图所示,Ⅰ、Ⅱ区磁感应强度分别为B和2B,边界aaˊ上有一粒子源P,平行于纸面向各个方向发射速率为
的带正电粒子,Q为边界bbˊ上一点,PQ连线与磁场边界垂直,已知粒子质量m,电量为q,不计粒子重力和粒子间相互作用力,求:

(1)沿PQ方向发射的粒子飞出Ⅰ区时经过bb'的位置;
(2)粒子第一次通过边界bb'的位置范围;
(3)进入Ⅱ区的粒子第一次在磁场Ⅱ区中运动的最长时间和最短时间。


(1)沿PQ方向发射的粒子飞出Ⅰ区时经过bb'的位置;
(2)粒子第一次通过边界bb'的位置范围;
(3)进入Ⅱ区的粒子第一次在磁场Ⅱ区中运动的最长时间和最短时间。
4.实验题- (共1题)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单选题:(5道)
多选题:(3道)
解答题:(4道)
实验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7
7星难题:0
8星难题:5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