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2012学年河北省魏县第一中学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卷

适用年级:高二
试卷号:190642

试卷类型:期中
试卷考试时间:2017/7/19

1.选择题(共10题)

1.

在测“滑轮组机械效率”的活动中,瑞瑞同学在与动滑轮相切的细绳上作一标记A(如图甲所示),然后用大小为F的拉力匀速竖直向上提升总重为G的钩码,当钩码上升的高度为H时,瑞瑞同学在与动滑轮相切的细绳上作另一标记B,并测得AB两点间的距离为2H(如图乙所示),则以下所求物理量正确的是(  )


2.

如图所示,已知电源电压为U,三个电源的阻值分别为R1、R2和R3,求:

①当S1、S2均断开,电流表和电压表的示数;

②当S1、S2均闭合时,电压表和电流表的示数.

3.

如图所示,是王爷爷小孙女的照片,王爷爷用放大镜贴近照片所看到的像是(  )

4.

如图所示,是王爷爷小孙女的照片,王爷爷用放大镜贴近照片所看到的像是(  )

5.

如图所示,是小明正在使用测电笔辨别正常家庭电路中三孔插座的火线与零线,此时测电笔氖管{#blank#}1{#/blank#}(选填“发光”或“不发光”);为了防止漏电,避免对人体造成伤害,C孔应接{#blank#}2{#/blank#}线。


6.

便捷的交通与互联网给人们出行带来了极大的方便,王爷爷带小孙子驾车到萍乡北站,然后乘高铁去南昌参观滕王阁,8:20开车出发,并看到路边如图所示的交通标志牌,此刻吩咐小孙子通过铁路12306网站查询列车时刻表,如表.

车次

萍乡北开

南昌西到

运行距离

G1346

08:38

09:40

240km

G1692

08:49

10:05

240km

G1482

09:11

10:31

240km

①在交通正常的情况下,依据以上信息并通过计算,爷孙俩最快能赶上哪一车次?

②该趟高铁运行的平均速度为多少km/h?

7.

便捷的交通与互联网给人们出行带来了极大的方便,王爷爷带小孙子驾车到萍乡北站,然后乘高铁去南昌参观滕王阁,8:20开车出发,并看到路边如图所示的交通标志牌,此刻吩咐小孙子通过铁路12306网站查询列车时刻表,如表.

车次

萍乡北开

南昌西到

运行距离

G1346

08:38

09:40

240km

G1692

08:49

10:05

240km

G1482

09:11

10:31

240km

①在交通正常的情况下,依据以上信息并通过计算,爷孙俩最快能赶上哪一车次?

②该趟高铁运行的平均速度为多少km/h?

8.

如图所示,已知R1=R2,当开关S1闭合、开关S掷到2时,电压表与电流表的示数分别为U1和I1,当开关S1断开、开关S由2掷到1的同时,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移到最左端,电压表与电流表的示数分别为U2和I2,则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

                           

9.

“620”创新实验小组像科学家一样进行科学研究:

他们进入一个环境温度可以保持在0℃的实验室,尝试测量冰的密度.

【实验器材】天平(砝码)、弹簧测力计、量筒、烧杯、刻度尺、水、细木棒、形状不规则的小冰块

【实验步骤】

①选择合适的器材、测出小冰块的质量m;

②选择器材{#blank#}1{#/blank#} 、{#blank#}2{#/blank#} 和水,测出小冰块的体积C;

③根据ρ={#blank#}3{#/blank#} ,代入所测得的实验数据,并通过计算得到冰的密度为0.9×103kg/m3

小华同学做完实验,意犹未尽,还想回家测量正方体小冰块的密度是否与实验室中所测冰的密度一致,经王老师同意,他将实验桌上的所与器材带回了家,请你仅利用所带回家的器材,为小华设计一个最简便的实验方案,测出该冰块的密度.

【实验步骤】

④选择器材{#blank#}4{#/blank#} 、{#blank#}5{#/blank#} ,测得冰块的质量;

⑤选择器材{#blank#}6{#/blank#} ,测出该冰块的{#blank#}7{#/blank#} .

⑥通过计算得出冰的密度.

【实验分析】

小华同学发现所测冰的密度比实验室中所测得冰的密度更大,原因可能是{#blank#}8{#/blank#} .

10.

“620”创新实验小组像科学家一样进行科学研究:

他们进入一个环境温度可以保持在0℃的实验室,尝试测量冰的密度.

【实验器材】天平(砝码)、弹簧测力计、量筒、烧杯、刻度尺、水、细木棒、形状不规则的小冰块

【实验步骤】

①选择合适的器材、测出小冰块的质量m;

②选择器材{#blank#}1{#/blank#} 、{#blank#}2{#/blank#} 和水,测出小冰块的体积C;

③根据ρ={#blank#}3{#/blank#} ,代入所测得的实验数据,并通过计算得到冰的密度为0.9×103kg/m3

小华同学做完实验,意犹未尽,还想回家测量正方体小冰块的密度是否与实验室中所测冰的密度一致,经王老师同意,他将实验桌上的所与器材带回了家,请你仅利用所带回家的器材,为小华设计一个最简便的实验方案,测出该冰块的密度.

【实验步骤】

④选择器材{#blank#}4{#/blank#} 、{#blank#}5{#/blank#} ,测得冰块的质量;

⑤选择器材{#blank#}6{#/blank#} ,测出该冰块的{#blank#}7{#/blank#} .

⑥通过计算得出冰的密度.

【实验分析】

小华同学发现所测冰的密度比实验室中所测得冰的密度更大,原因可能是{#blank#}8{#/blank#} .

2.单选题(共3题)

11.
质量为M的小车静止在光滑水平面上,质量为m的人站在小车左端。在此人从小车的左端走到右端的过程中 ( )
A.若在走动过程中人突然相对于车停止,这时车相对于地的速度将向右
B.人在车上行走的平均速度越大,走到右端时车在地面上移动的距离越大
C.人在车上行走的平均速度越小,走到右端时车在地面上移动的距离越大
D.不管人以什么样的平均速度行走,车在地面上移动的距离都一样
12.
两个单摆的摆长之比为1∶2.摆球质量之比为4∶5 最大摆角之比为3∶2.它们在同一地点做简谐运动.则它们的频率之比为()
A.B.C.1/4D.4/1
13.
如图1所示,甲为某一简谐波在t=1.0 s时刻的图象,乙为甲图中C点的振动图象,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甲图中B点的运动方向向左
B.经过0.5s,质点C将运动到B点处
C.若该波与另一列简谐波发生了叠加,则另一列波的波长必须为4m
D.若该波与另一列波发生了稳定的干涉,则另一列波的频率必须为1 Hz

3.多选题(共4题)

14.
质量为m的物块以初速v0沿倾角为θ的粗糙斜面冲上斜面,滑到B点速度为零,然后滑下回到A点。关于物块所受的冲量,下述说法中正确的是()
A.重力的冲量方向始终竖直向下
B.物块上滑过程和下滑过程受到摩擦力冲量等值反向
C.无论上滑过程还是下滑过程,物块所受支持力的冲量始终为零
D.物块从冲上斜面到返回斜面底端的整个过程中合外力的冲量总和小于2mv0.
15.
一列简谐横波沿轴传播,周期为.时刻的波形如图所示。此时平衡位置位于处的质点正在向轴正方向运动,若两质点平衡位置的坐标分别为,则( )
A.当质点处在波峰时,质点恰在平衡位置
B.t=T/4时,质点的加速度方向沿轴正方向
C.t=3T/4时,质点正在向轴负方向运动
D.在某一时刻两质点的位移和速度可能相同
16.
如图所示,沿x轴正方向传播的一列横波在某时刻的波形图为一正弦曲线,其波速为200 m/s,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从图示时刻开始,质点b比质点a先到平衡位置
B.从图示时刻开始,经过0.01s质点a 通过的路程为0.4 m
C.若该波波源从O点沿x轴正向运动,则在x="2000" m处接收到的波的频率将小于50 Hz
D.若该波传播中遇到宽3 m的障碍物能发生明显的衍射现象
17.
下列关于简谐振动和简谐机械波的说法正确的是 .(填入选项前的字母,有填错的不得分)
A.弹簧振子的周期与振幅有关
B.横波在介质中的传播速度由介质本身的性质决定
C.在波传播方向上的某个质点的振动速度就是波的传播速度
D.单位时间内经过媒质中一点的完全波的个数就是这列简谐波的频率

4.解答题(共3题)

18.
如图所示,在水平光滑直导轨上,静止着三个质量均为m=1kg的相同小球A、B、C。现让A球以v0=2m/s的速度向B球运动,A、B两球碰撞后粘合在一起,两球继续向右运动并跟C球碰撞,碰后C球的速度vC=1m/s。求:

(1)A、B两球碰撞后瞬间的共同速度;
(2)两次碰撞过程中损失的总动能。
19.
如图所示,质量为0.3kg的小车静止在足够长的光滑轨道上,小车下面挂一质量为0.1kg的小球B,在旁边有一支架被固定在轨道上,支架上O点悬挂一质量也为0.1kg的小球A。两球球心至悬挂点的距离L均为0.2m,当两球静止时刚好相切,两球球心位于同一水平线上,两悬线竖直并相互平行。将A球向左拉至悬线水平时由静止释放与B球相碰,碰撞过程中无机械能损失,两球相互交换了速度,取。求:

(1)碰撞后B球上升的最大高度。
(2)小车能获得的最大速度。
20.
在一列沿水平直线传播的简谐横波上,有相距0.4m的B、C两质点,振幅为5cm,t1=0时,B、C两质点的位移为正的最大值,而且B、C间有一个波谷。当t2=0.1s时,B、C两质点的位置刚好在各自的平衡位置,并且这时B、C间呈现一个波峰一个波谷,波谷到B点的距离为波长的四分之一,试求:

(1)该简谐横波的波速为多少?
(2)若波速为1m/s,则从t1=0开始计时,B点的振动方程是什么?

5.实验题(共2题)

21.
把两个大小相同、质量不等的金属小球用细线连接,中间夹一根被压缩了的轻质弹簧,置于摩擦可以不计的水平桌面上,如图所示.现烧断细线,观察两球的运动情况,并进行必要的测量,验证物体间相互作用时动量守恒。除图示器材外,实验室还准备了秒表、天平、直尺、打点计时器、重锤线、木板、白纸、复写纸、图钉、细线等.

(1)多余的器材是:­­­­­­­­­­­­    
(2)需直接测量的物理量是 (要求明确写出物理量的名称和对应的符号)
(3)用所测得的物理量验证动量守恒定律的关系式是:  .
22.
(1)用单摆测定重力加速度的实验中,除了铁架台、秒表外,还有如下器材供选用,请把应选用的器材填在横线上__________ (填字母)。
A.1m长的粗绳    
B.1m长的细线
C.半径为lcm的小木球
D.半径为lcm的小铅球  
E.最小刻度为mm的米尺  
F. 最小刻度为cm的米尺  
G.附砝码的天平 
(2)若实验中测得的g值偏大,则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
A、摆长中没有加小球的半径
B、开始计时时秒表过迟按下
C、在一定的时间内,把29次全振动误数成了30次
D、在振动过程中悬点出现松动,致使摆长变大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选择题:(10道)

    单选题:(3道)

    多选题:(4道)

    解答题:(3道)

    实验题:(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5

    7星难题:0

    8星难题:6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