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选题- (共3题)
2.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物体所受合外力越大, 其动量变化一定越大 |
B.物体所受合外力越大, 其动量变化一定越快 |
C.物体所受合外力的冲量越大, 其动量变化可能越小 |
D.物体所受合外力的冲量越大, 其动量一定变化越快 |
2.多选题- (共3题)
4.
如图所示,在光滑的水平面上静止着一带有
光滑圆弧曲面的小车,其质量为M.现有一质量为m可视为质点的小球(可视为质点),以某一初速度从圆弧曲面的最低点冲上小车,且恰好能到达曲面的最高点,在此过程中,小球增加的重力势能为5.0J,若M>m,则小车增加的动能可能为( )



A.4.0 J | B.3.0 J | C.2.0 J | D.1.0 J |
5.
如图所示,内阻为r的线圈面积为S, 共N匝, 处在磁感应强度为B的匀强磁场中, 以角速度ω匀速转动, 线圈通过电刷与一个阻值为R的电阻连接, V为理想交流电压表.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电压表的读数是![]() |
B.电阻R上消耗的功率为![]() |
C.以图示位置为计时零点, 电流的表达式为i = ![]() |
D.线圈从图示位置开始转过90°角的过程中, 通过线圈导线截面的电量为![]() |
6.
如图所示,理想变压器的原线圈与定值电阻r串联,副线圈接热敏电阻RT,在正弦交流电源的电压u0不变的情况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当RT的温度升高时,原线圈两端的电压一定减小 |
B.当RT的温度升高时,原线圈中的电流一定减小 |
C.当RT的温度降低时,RT消耗的功率可能减小 |
D.当RT的温度降低时,RT消耗的功率一定增大 |
3.解答题- (共4题)
7.
如图所示, 光滑的水平地面上有一质量m =" 1.0" kg的木板, 其右端放有一质量M =" 2.0" kg的滑块, 左方有一竖直墙, 滑块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μ =" 0.2." 开始时, 木板与滑块以共同的速度v0 =" 3.0" m/s向左运动, 某时刻木板与墙发生弹性碰撞, 碰撞时间极短. 已知木板足够长, 滑块始终在木板上, 重力加速度g =" 10" m/s2. 求:

(1) 木板第一次与墙碰后再次与滑块速度相同时, 两者的共同速度;
(2) 木板第一次与墙碰后再次与滑块速度相同时, 木板左端到竖直墙的距离;
(3) 木板从第一次与墙碰撞到第二次碰撞所经历的时间.

(1) 木板第一次与墙碰后再次与滑块速度相同时, 两者的共同速度;
(2) 木板第一次与墙碰后再次与滑块速度相同时, 木板左端到竖直墙的距离;
(3) 木板从第一次与墙碰撞到第二次碰撞所经历的时间.
8.
(1) 在双缝干涉实验中, 要减小相邻两条明条纹间的距离, 正确的做法是______
E. 增强入射光强度
(2) 如图所示, 实线是某时刻的波形图像, 虚线是0.25 s后的波形图.

① 若波向左传播, 求它传播的可能距离;
② 若波向右传播, 求它的最大周期;
③ 若波速是68 m/s, 判断波的传播方向.
A.改用频率较大的光 |
B.改用在真空中波长较大的光 |
C.减小双缝到屏之间的距离 |
D.改用在同一介质中传播速度较小的光 |
(2) 如图所示, 实线是某时刻的波形图像, 虚线是0.25 s后的波形图.

① 若波向左传播, 求它传播的可能距离;
② 若波向右传播, 求它的最大周期;
③ 若波速是68 m/s, 判断波的传播方向.
9.
某发电机输出功率为100 kW,输出电压为250 V. 为了更有效地输电,在发电机输出端安装升压变压器,在用户端安装降压变压器,两变压器间的输电线总电阻为8.0Ω. 要使输电线上损耗的功率为发电机输出功率的5%,而用户得到的电压为220 V,求升压变压器和降压变压器原、副线圈的匝数比.
10.
(1) 关于热现象和相关知识的描述,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
E.电冰箱通电后箱内温度低于箱外,但还会继续降温,直至达到设定的温度. 这个过程不遵从热力学第二定律
(2) 如图所示为上下端均开口的玻璃管, 下管用一活塞封闭一定质量的 理想气体, 管内气体上部由水银柱封住, 上下管足够长, 上下管横截面积分别为S1 =" 1.0" cm2、S2 =" 2.0" cm2. 已知封闭气体初始温度为57 ℃, 封闭气体柱长度为L =" 22" cm, 初始时水银柱在上管中高度为h1 =" 2.0" cm, 在下管中高度为h2 =" 2.0" cm. 大气压强为76 cmHg. 若保持活塞不动, 缓慢升高气体温度, 温度升高至多少时可将所有水银全部压入上管内?
A.生产半导体器件时,需要在纯净的半导体材料中掺入其他元素,可以在高温条件下利用分子的扩散来完成 |
B.摄氏温度是国际单位制中七个基本物理量之一 |
C.晶体管、集成电路的工作性能与材料的微观结构有关,材料内原子的排列不能是杂乱无章的,所以制作晶体管、集成电路只能用单晶体 |
D.英国物理学家焦耳测量了热与机械功之间的当量关系——热功当量,为热力学第一定律和能量守恒定律的建立奠定了实验基础 |
(2) 如图所示为上下端均开口的玻璃管, 下管用一活塞封闭一定质量的 理想气体, 管内气体上部由水银柱封住, 上下管足够长, 上下管横截面积分别为S1 =" 1.0" cm2、S2 =" 2.0" cm2. 已知封闭气体初始温度为57 ℃, 封闭气体柱长度为L =" 22" cm, 初始时水银柱在上管中高度为h1 =" 2.0" cm, 在下管中高度为h2 =" 2.0" cm. 大气压强为76 cmHg. 若保持活塞不动, 缓慢升高气体温度, 温度升高至多少时可将所有水银全部压入上管内?

4.实验题- (共1题)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单选题:(3道)
多选题:(3道)
解答题:(4道)
实验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6
5星难题:0
6星难题:2
7星难题:0
8星难题:1
9星难题: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