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选题- (共8题)
1.
如图所示,一个m=3kg的物体放在粗糙水平地面上,从t=0时刻起,物体在水平力F作用下由静止开始做直线运动,在0~3s时间内物体的加速度a随时间t的变化规律如图所示.已知物体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处处相等.则( )


A.在0~3s时间内,物体的速度先增大后减小 |
B.3s末物体的速度最大,最大速度为![]() |
C.2s末F最大,F的最大值为12N |
D.前2s内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力F大小保持不变 |
2.
如图所示,A、B、C、D是四个质量相等的等大小球,A、B、C是绝缘不带电小球,D球带正电,静放在光滑的水平绝缘面上,在界面MN的右侧有水平向左的匀强电场,现将D球从静止释放,球之间发生的是弹性碰撞,碰撞时间极短可忽略,那么,当四个小球都离开电场后,关于它们间的距离说法正确的是( )

A. 相临两球间距离仍为L
B. 相临两球间距离都为2L
C. AB、BC间距离为2L,CD间距离为L
D. AB、BC间距离为L,CD间距离为2L

A. 相临两球间距离仍为L
B. 相临两球间距离都为2L
C. AB、BC间距离为2L,CD间距离为L
D. AB、BC间距离为L,CD间距离为2L
3.
如图所示表面光滑、半径为R的绝缘半球固定在水平地面上,置于半球表面上分别带有正负电荷的两小球(大小忽略不计)处于平衡时,小球与球心连线与竖直方向的夹角分别为
、
,设这两个小球的质量之比为
,小球与半球之间的压力之比为
,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 |
B.![]() |
C.![]() |
D.![]() |
4.
如图所示,质量
的小车静止在光滑水平面上,在小车右端施加一水平拉力
,当小车速度达到
时,在小车的右端由静止轻放一大小不计、质量
的物体,物体与小车间的动摩擦因数
,小车足够长.从物体放上小车开始经过
的时间内,物体相对地面的匀称为(
取
)( )










A.![]() | B.![]() | C.![]() | D.![]() |
5.
宇航员站在星球表面上某高处,沿水平方向抛出一小球,经过时间t小球落回星球表面,测得抛出点和落地点之间的距离为L.若抛出时的速度增大为原来的2倍,则抛出点到落地点之间的距离为
.已知两落地点在同一水平面上,该星球半径为R,求该星球的质量是

A.![]() | B.![]() | C.![]() | D.![]() |
6.
东方红一号卫星是中国发射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由以钱学森为首任院长的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自行研制,于1970年4月24日21时35分发射.该卫星发射成功标志着中国成为继苏联、美国、法国、日本之后世界上第五个用自制火箭发射国产卫星的国家.东方红一号卫星质量为173 kg,可将其视为近地卫星,它绕地球运动的的动能约为
A.5×1011J | B.5×109J | C.5×107J | D.5×105J |
7.
如图所示,一轻质弹簧一端固定,另一端与质量为m的小物块A相接触而不相连,原来A静止在水平面上,弹簧没有形变,质量为m的物块B在大小为F的水平恒力作用下由C处从静止开始沿水平面向右运动,在O点与物块A相碰粘在一起向右运动(设碰撞时间极短),同时将外力F撤去.运动到D点时,恰好速度为零.AB物体最后被弹簧弹回C点停止,已知CO=4s,OD=s,A、B与水平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相同,可求出弹簧的弹性势能的最大值为( )

A. 1.43Fs B. 2Fs C. 2.5Fs D. 3Fs

A. 1.43Fs B. 2Fs C. 2.5Fs D. 3Fs
8.
水平推力F1和F2分别作用在静止于水平面上等质量的a、b两物体上,F1>F2,作用相同距离,两物体与水平面的动摩擦因数相同,则这个过程中两个力的冲量I1、I2的大小关系正确的是


A.I1一定大于I2 | B.I1一定小于I2 |
C.I1一定等于I2 | D.I1可能小于I2 |
2.多选题- (共6题)
9.
如图甲所示,水平地面上固定一粗糙斜面,小物块以初速度
从斜面底端先后两次滑上斜面,第一次对小物块施加一沿斜面向上的恒力F(F小于物块受的摩擦力),第二次无恒力,图乙中的两条线段a、b分别表示存在恒力F和无恒力F时小物块沿斜面向上运动的v-t图象,不考虑空气阻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有恒力F时,小物块在上升过程机械能的减少量较小 |
B.有恒力F时,小物块在上升过程机械能的减少量较大 |
C.有恒力F时,小物块在上升过程产生的热量较大 |
D.有恒力F时,小物块在上升过程产生的热量较小 |
10.
如图所示,滑块A、B的质量均为m,A套在固定倾斜直杆上,倾斜杆与水平面成45°,B套在固定水平的直杆上,两杆分离不接触,两直杆间的距离忽略不计且足够长,A、B通过铰链用长度为L的刚性轻杆(初始时轻杆与平面成30°)连接,A、B从静止释放,B开始沿水平面向右运动,不计一切摩擦,滑块A、B视为质点,在运动的过程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A、B组成的系统机械能守恒 |
B.当A到达与B同一水平面时,A的速度为![]() |
C.B滑块到达最右端时,A的速度为![]() |
D.B滑块最大速度为![]() |
11.
一列简谐横波沿x轴正方向传播,t=0时波形图如图中实线所示,此时波刚好传到c点,t=0.6 s时波恰好传到e点,波形如图中虚线所示,a、b、c、d、e是介质中的质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

A. 当t=0.5 s时质点b和质点c的位移相等
B. 当t=0.6 s时质点a的位移为-5
cm
C. 质点c在0~0.6 s时间内沿x轴正方向移动了3 m
D. 质点d在0~0.6 s时间内通过的路程为20 cm
E. 这列简谐横波遇到频率为1 Hz的另一列简谐横波时我们能够观察到干涉现象

A. 当t=0.5 s时质点b和质点c的位移相等
B. 当t=0.6 s时质点a的位移为-5

C. 质点c在0~0.6 s时间内沿x轴正方向移动了3 m
D. 质点d在0~0.6 s时间内通过的路程为20 cm
E. 这列简谐横波遇到频率为1 Hz的另一列简谐横波时我们能够观察到干涉现象
12.
如图所示在xOy平面内固定有ABC三个点电荷,A电荷的坐标为(-2,0),B电荷在坐标原点,C电荷的坐标为(2,0)已知
,
,则在xOy平面内电场强度为零的点的坐标为( )




A.![]() | B.![]() | C.(-4,0) | D.(4,0) |
13.
如图所示,两个等大金属带电小球A和B分别带有同种电荷QA和QB(小球的大小可忽略不计),质量为mA和mB.A球固定,B球用长为L的绝缘丝线悬在A球正上方的一点.当达到平衡时,A、B相距为d,若使A、B接触后再分开,当再次达到平衡时,AB相距为2d,则A、B的电荷量之比QA∶QB可能为


A.(15+4![]() | B.4∶1 | C.(15-4![]() | D.1∶4 |
14.
一质量m、电荷量-q的圆环,套在与水平面成θ角的足够长的粗糙细杆上,圆环的直径略大于杆的直径,细杆处于磁感应强度为B的匀强磁场中.现给圆环一沿杆左上方方向的初速度v0,(取为初速度v0正方向) 以后的运动过程中圆环运动的速度图象可能是( )

A.
B.
C.
D. 

A.




3.解答题- (共3题)
15.
如图所示,绝缘光滑轨道ABCD竖直放在与水平方向成
的匀强电场中,其中BCD部分是半径为R的半圆环,轨道的水平部分与半圆相切,现把一质量为m、电荷量为+q的小球(大小忽略不计),放在水平面上某点由静止开始释放,恰好能通过半圆轨道最高点D,落地时恰好落在B点.求:
(1)电场强度E;
(2)起点距B点的距离L.

(1)电场强度E;
(2)起点距B点的距离L.

16.
如图所示,质量为m="1" kg的小木块放在质量为M="8" kg的长木板(足够长)的左端,静止在光滑的水平面上,m与M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0.1,g="10" m/s2.现给m一个向右的速度v0="10" m/s同时对M施加一水平向左的恒力F,且F="5" N,则F作用一段时间后撤去,M、m的速度最终都变为零.求:

(1)F作用的时间t1;
(2)此过程中系统生热Q.

(1)F作用的时间t1;
(2)此过程中系统生热Q.
17.
如图所示,一细U形管一端开口,一端封闭,用两段水银柱封闭两段空气柱在管内,初始状态时两气体的温度都为T1=300 K,已知L1=80 cm,L2=25 cm,L3=10 cm,h=15 cm,大气压强p0=75 cmHg,现给气体2加热,使之温度缓慢升高,求:当右端的水银柱的液面上升Δh=15 cm时,气体2的温度.(此过程气体1的温度保持不变)

4.实验题- (共1题)
18.
英国物理学家胡克发现:金属丝或金属杆在弹性限度内它的伸长量与拉力成正比,这就是著名的胡克定律.这一发现为后人对材料的研究奠定了基础.现有一根用新材料制成的金属杆,长为3 m,横截面积为0.8 cm2,设计要求它受到拉力后伸长不超过原长的
.由于这一拉力很大,杆又较长,直接测试有困难,因此,选用同种材料制成的样品进行测试,通过测试取得数据如下:
(1)测试结果表明金属丝或金属杆受拉力作用后其伸长量与材料的长度成____比,与材料的截面积成____比.
(2)通过对样品的测试,推算出用新材料制成的上述金属杆所能承受的最大拉力为____N.

长度/m | 拉力/N 伸长量/cm 截面积/cm2 | 250 | 500 | 750 | 1 000 |
1 | 0.05 | 0.04 | 0.08 | 0.12 | 0.16 |
2 | 0.05 | 0.08 | 0.16 | 0.24 | 0.32 |
3 | 0.05 | 0.12 | 0.24 | 0.36 | 0.48 |
1 | 0.10 | 0.02 | 0.04 | 0.06 | 0.08 |
1 | 0.20 | 0.01 | 0.02 | 0.03 | 0.04 |
(1)测试结果表明金属丝或金属杆受拉力作用后其伸长量与材料的长度成____比,与材料的截面积成____比.
(2)通过对样品的测试,推算出用新材料制成的上述金属杆所能承受的最大拉力为____N.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单选题:(8道)
多选题:(6道)
解答题:(3道)
实验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2
5星难题:0
6星难题:16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