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选题- (共4题)
1.
如图所示,三个粗细均匀完全相同的圆木A、B、C堆放在水平地面上,处于静止状态,每个圆木的质量为m,截面的半径为R,三个截面圆心连线构成的等腰三角形的顶角∠O1=120°,若在地面上的两个圆木刚好要滑动,设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不考虑圆木之间的摩擦,重力加速度为g,则( )

A. 圆木间的弹力为
mg
B. 每个圆木对地面的压力为
mg
C. 地面上的每个圆木受到地面的作用力为
mg
D. 地面与圆木间的动摩擦因数为

A. 圆木间的弹力为

B. 每个圆木对地面的压力为

C. 地面上的每个圆木受到地面的作用力为

D. 地面与圆木间的动摩擦因数为

2.
如图所示,劲度系数为k的轻质弹簧的一端固定在墙上,另一端与置于水平面上、质量均为m的物体A、B接触(A与B和弹簧均未连接),弹簧水平且无形变。用水平力F缓慢推动物体,在弹性限度内弹簧长度被压缩了x0,此时物体静止。已知物体A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物体B与水平面间的摩擦不计。撤去F后,物体A、B开始向左运动,A运动的最大距离为4x0,重力加速度为g。则( )

A. 撤去F后,物体A和B先做匀加速运动,再做匀减速运动
B. 撤去F后,物体刚运动时的加速度大小为
C. 当物体A、B一起开始向左运动距离
后分离
D. 当物体A、B一起开始向左运动距离x0后分离

A. 撤去F后,物体A和B先做匀加速运动,再做匀减速运动
B. 撤去F后,物体刚运动时的加速度大小为

C. 当物体A、B一起开始向左运动距离

D. 当物体A、B一起开始向左运动距离x0后分离
3.
从中国科学院微小卫星创新研究院获悉,北斗卫星导航系统(BDS),预计今年将发射18颗卫星.这就意味着:北斗将全覆盖亚洲地区,尤其是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如图所示是北斗导航系统中部分卫星的轨道示意图,己知a、b、c三颗卫星均做圆周运动,a是地球同步卫星,a和b的轨道半径相同,且均为c的k倍,己知地球自转周期为T。则( )


A.卫星b也是地球同步卫星 |
B.卫星a的向心加速度是卫星c的向心加速度的k2倍 |
C.卫星c的周期为![]() |
D.a、b、c三颗卫星的运行速度大小关系为va=vb=![]() |
4.
如图所示,在粗糙水平面上,用水平轻绳相连的两个材料相同的物体A、B,质量均为m,在水平恒力F作用下以速度v做匀速运动.在t=0时轻绳断开,A在F作用下继续前进,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t=0至t=
时间内;A,B的总动量不守恒
B. t=
时,A的动量为2mv
C. t=
至t=
时间内;A,B的总动量守恒
D. t=
时,A的动量为

A. t=0至t=

B. t=

C. t=


D. t=


2.多选题- (共3题)
5.
在大型物流货场,广泛的应用传送带搬运货物。如图甲所示,与水平面倾斜的传送带以恒定的速率运动,皮带始终是绷紧的,将m=1kg的货物放在传送带上的A端,经过1.2s到达传送带的B端。用速度传感器测得货物与传送带的速度v随时间t变化的图象如图乙所示。已知重力加速度g=10m/s2,则可知( )


A.货物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5 |
B.A、B两点的距离为2.4m |
C.货物从A运动到B过程中,传送带对货物做功的大小为12.8J |
D.货物从A运动到B过程中,货物与传送带摩擦产生的热量为4.8J |
6.
如图甲所示,沿波的传播方向上有六个质点a、b、c、d、e、f,相邻两质点之间的距离均为2 m,各质点均静止在各自的平衡位置,t=0时刻振源a开始做简谐运动,取竖直向上为振动位移的正方向,其振动图象如图乙所示,形成的简谐横波以
的速度水平向右传播,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波传播到质点c时,质点c开始振动的方向沿y轴正方向 | B.0~4 s内质点b运动的路程为12 cm | C.4~5 s内质点d的加速度正在逐渐减小 | D.6 s时质点e第一次回到平衡位置 | E.各质点都振动起来后,a与c的振动方向始终相同 |
7.
如图所示,光滑绝缘水平面上有质量分别为m1和m2的甲、乙两个点电荷,t=0时,乙电荷向甲运动,水平向左的速度大小为6m/s,甲的速度为零.之后,它们仅在静电力的作用下沿同一直线运动(整个运动过程中没有接触),它们运动的v—t图象分别如图中甲、乙两曲线所示.则由图线可知( )


A.两电荷的电性一定相反 |
B.t1时刻两电荷的电势能最大 |
C.0~t2时间内,两电荷的静电力都是先减小后增大 |
D.m1:m2=2:1 |
3.填空题- (共1题)
8.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
E.空气相对湿度越大时,空气中水蒸气压强越接近同温度下水的饱和汽压,水蒸发得就越慢
A.一定量气体膨胀对外做功100J,同时从外界吸收120J的热量,则它的内能增大20J |
B.在使两个分子间的距离由很远(r>10-9m)减小到很难再靠近的过程中,分子间作用力先减小后增大,分子势能不断增大 |
C.由于液体表面层分子间距离大于液体内部分子间距离,故液体表面存在张力 |
D.单晶体和多晶体的物理性质都是各向异性,非晶体是各向同性 |
4.解答题- (共2题)
9.
传送带是应用广泛的一种传动装置,如图所示,水平传送带上表面的左端与一个竖直的光滑半圆轨道底端平滑相接,在半圆轨道最下端放一质量为m的滑块A,传送带以速率v0沿逆时针转动,现在传送带的右端轻轻放上一个质量也为m的滑块B,滑块B最终以速度v0与A发生弹性碰撞。设滑块A和B均可视为质点,滑块A、B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μ,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求:

(1)传送带的最小长度;
(2)要保证被碰后的A滑块能沿圆弧轨道运动不脱离轨道,圆弧轨道的半径应满足的条件;
(3)若A与B能在半圆轨道最下端发生多次碰撞,则当A与B发生第5次碰撞时,滑块与传送带间因摩擦产生的内能。

(1)传送带的最小长度;
(2)要保证被碰后的A滑块能沿圆弧轨道运动不脱离轨道,圆弧轨道的半径应满足的条件;
(3)若A与B能在半圆轨道最下端发生多次碰撞,则当A与B发生第5次碰撞时,滑块与传送带间因摩擦产生的内能。
10.
如图所示,AB
CD且A、B、C、D位于一半径为r的竖直圆上,在C点有一固定点电荷,电荷量为+Q。现从A点将一质量为m,电荷量为-q的小球由静止释放,小球沿光滑绝缘轨道ADB运动到D点时速度为
,g为重力加速度,不考虑运动电荷对静电场的影响,求:

(1)小球运动到D点时对轨道的压力;
(2)小球从A点到D点过程中电势能的改变量。



(1)小球运动到D点时对轨道的压力;
(2)小球从A点到D点过程中电势能的改变量。
5.实验题- (共2题)
11.
为了测量铁块与木板间动摩擦因数μ,某小组使用位移传感器设计了如图所示实验装置,让铁块从倾斜木板上A点由静止释放作匀加速直线运动,位移传感器可以测出铁块到传感器的距离,连接计算机,描绘出铁块相对传感器的位移s随时间t变化规律如图.

(1)根据图线,计算0.6s时铁块速度v=______m/s,加速度a=_______m/s2;
(2)为了测定μ,还需要测量哪一个物理量________;(已知当地重力加速度g)
A.铁块质量m
B.铁块所受合力F
C.A点的高度h
D.铁块所受支持力FN
(3)为了减少误差,下列最可行的一个措施是 ____________.
A.木板的倾角越大越好
B.A点与传感器距离适当大些
C.选择体积大的空心铁块
D.铁块必须由静止释放.

(1)根据图线,计算0.6s时铁块速度v=______m/s,加速度a=_______m/s2;
(2)为了测定μ,还需要测量哪一个物理量________;(已知当地重力加速度g)
A.铁块质量m
B.铁块所受合力F
C.A点的高度h
D.铁块所受支持力FN
(3)为了减少误差,下列最可行的一个措施是 ____________.
A.木板的倾角越大越好
B.A点与传感器距离适当大些
C.选择体积大的空心铁块
D.铁块必须由静止释放.
12.
某同学为探究加速度与合外力的关系,设计了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一端带有定滑轮的长木板固定在水平桌面上,用轻绳绕过定滑轮及轻滑轮将小车与弹簧测力计相连。实验中改变悬挂的钩码个数进行多次测量,记录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并利用纸带计算出小车对应的加速度a。


(1)实验中钩码的质量可以不需要远小于小车质量,其原因是_____。
A.小车所受的拉力与钩码的重力无关
B.小车所受的拉力等于钩码重力的一半
C.小车所受的拉力可由弹簧测力计直接测出
(2)图乙是实验中得到的某条纸带的一部分。已知打点计时器使用的交流电频率为50Hz,由纸带数据求出小车的加速度a=____m/s²。
(3)根据实验数据绘出小车的加速度a与弹簧测力计示数F的关系图像,下列图像中最符合本实验实际情况的是(____)


(1)实验中钩码的质量可以不需要远小于小车质量,其原因是_____。
A.小车所受的拉力与钩码的重力无关
B.小车所受的拉力等于钩码重力的一半
C.小车所受的拉力可由弹簧测力计直接测出
(2)图乙是实验中得到的某条纸带的一部分。已知打点计时器使用的交流电频率为50Hz,由纸带数据求出小车的加速度a=____m/s²。
(3)根据实验数据绘出小车的加速度a与弹簧测力计示数F的关系图像,下列图像中最符合本实验实际情况的是(____)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单选题:(4道)
多选题:(3道)
填空题:(1道)
解答题:(2道)
实验题:(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8
7星难题:0
8星难题:3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