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衡阳市第八中学2019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物理试题

适用年级:高三
试卷号:189594

试卷类型:月考
试卷考试时间:2018/10/16

1.单选题(共5题)

1.
一倾角为α的斜劈放在水平地面上,一物体沿斜劈匀速下滑.现给物体施加如图所示的力FF与竖直方向夹角为β,斜劈仍静止,则此时地面对斜劈的摩擦力(  )
A.大小为零
B.方向水平向右
C.方向水平向左
D.无法判断大小和方向
2.
如图所示,在水平传送带上有三个质量分别为m1m2m3的木块1、2、3, 1和2及2和3间分别用原长为L,劲度系数为k的轻弹簧连接起来,木块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μ,现用水平细绳将木块1固定在左边的墙上,传送带按图示方向匀速运动,当三个木块达到平衡后,1、3两木块之间的距离是(  )     
A.
B.
C.
D.
3.
如图所示,质量为M劈体ABCD放在水平地面上,表面AB、AC均光滑,且AB∥CD,BD⊥CD,AC与水平面成角θ。质量为m的物体(上表面为半球形)以水平速度v0冲上BA后沿AC面下滑,在整个运动的过程中,劈体M始终不动,P为固定的弧形光滑挡板,挡板与轨道间的宽度略大于半球形物体m的半径,不计转弯处的能量损失,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水平地面对劈体M的摩擦力始终为零
B. 水平地面对劈体M的摩擦力先为零后向右
C. 劈体M对水平地面的压力大小始终为 (M+m)g
D. 劈体M对水平地面的压力大小先等于(M+m)g,后小于(M+m)g
4.
如图甲所示,为测定物体冲上粗糙斜面能达到的最大位移x与斜面倾角的关系,将某一物体每次以不变的初速率沿足面向上推出,调节斜面与水平方向的夹角,实验测得x与斜面倾角的关系如图乙所示,g取10 m/s2,根据图象可求出( )
A.物体的初速率
B.物体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
C.取不同的倾角,物体在斜面上能达到的位移x的最小值
D.当某次时,物体达到最大位移后将沿斜面下滑
5.
图3-13-20所示,光滑水平面上放置质量分别为m和2m的四个木块,其中两个质量为m的木块间用一不可伸长的轻绳相连,木块间的最大静摩擦力是μmg.现用水平拉力F拉其中一个质量为2 m的木块,使四个木块以同一加速度运动,则轻绳对m的最大拉力为
A.B.C.D.

2.选择题(共2题)

6.

1920年2月陈望道在义乌翻译《共产党宣言》,完成后回上海交给指导长江以南建党活动的领导人审阅。这一领导人是(  )​

7.随着“中国文化年”在法国的举办,在巴黎,不少法国人喜欢穿中式唐装,年轻人的T恤衫上也爱印上一两个汉字。这种服饰文化的扩散属于       (   )

3.多选题(共4题)

8.
.如图,质量均为m的两光滑小环A和B用轻绳连接,分别套在水平和竖直的固定直杆上。在绳上O点施一水平力F拉紧轻绳,设法使整个系统处于静止状态。随后使力F缓慢增大,则在此过程中 (    )
A.OA段绳中的张力始终大于mg,且逐渐增大
B.杆对A环的作用力始终大于2mg,且逐渐增大
C.OB段绳中的张力始终大于mg,且逐渐增大
D.OB段绳与竖直方向的夹角逐渐增大
9.
如图所示,一辆小车静止在水平地面上,bc是固定在小车上的水平横杆,物块M穿在杆上,M通过线悬吊着小物体m,m在小车的水平底板上,小车未动时,细线恰好在竖直方向上,现使车向右运动,全过程中M始终未相对杆bc移动,M、m与小车保持相对静止,已知,M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依次为f1,f2,f3,f4,则以下结论正确的是(  )
A.
B.
C.
D.
10.
如图所示,A、B两物块的质量分别为2m和m,静止叠放在水平地面上。A、B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B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重力加速度为g。现对A施加一水平拉力F,则( )

A. 当F<2μmg时,A、B都相对地面静止
B. 当F=时,A的加速度为
C. 当F>3μmg时,A相对B滑动
D. 无论F为何值,B的加速度不会超过
11.
如图所示,放在光滑水平面上的AB两小物体中间有一被压缩的轻质弹簧,用两手分别控制两小物体处于静止状态,如图所示。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A.两手同时放开后,两物体的总动量为零
B.先放开右手,后放开左手,两物体的总动量向右
C.先放开左手,后放开右手,两物体的总动量向右
D.两手同时放开,两物体的总动量守恒;当两手不同时放开,在放开一只手到放开另一只手的过程中两物体总动量不守恒

4.填空题(共1题)

12.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
A.墒增加原理说明一切自然过程总是向着分子热运动的无序性减少的方向进行
B.在绝热条件下压缩气体,气体的内能一定增加
C.一定质量理想气体对外做功,内能不一定减少,但密度一定减小
D.对于一定量的理想气体,如果压强不变,体积增大,那么它一定从外界吸热
E.第二类永动机不可能制成是因为它违背了能量守恒定律

5.解答题(共3题)

13.
如图所示,为一传送货物的传送带abc,传送带的ab部分与水平面夹角α=37°,bc部分与水平面夹角β=53°,ab部分长为4.7m,bc部分长为7.5m.一个质量为m=1kg的物体A(可视为质点)与传送带的动摩擦因数μ=0.8.传送带沿顺时针方向以速率ν=1m/s匀速转动.若把物体A轻放到a处,它将被传送带送到c处,此过程中物体A不会脱离传送带.(sin 37°="0.6,sin" 53°=0.8,g=10m/s2)求物体A从a处被传送到c处所用的时间.
14.
在寒冷的冬天,路面很容易结冰,在冰雪路面上汽车一定要低速行驶.在冰雪覆盖的路面上,车辆遇紧急情况刹车时,车轮会抱死而“打滑”。如图所示,假设某汽车以10m/s的速度行驶至一个斜坡的顶端A时,突然发现坡底前方有一位行人正以2m/s的速度做同向匀速运动,司机立即刹车,但因冰雪路面太滑,汽车仍沿斜坡滑行。已知斜坡的高AB=3 m,长AC=5 m,司机刹车时行人距坡底C点的距离CE=6 m,从厂家的技术手册中查得该车轮胎与冰雪路面的动摩擦因数约为0.5.

(1)求汽车沿斜坡滑下的加速度大小。
(2)试分析此种情况下,行人是否有危险。
15.
如图所示,一根粗细均匀、内壁光滑的玻璃管竖直放置,玻璃管上端有一抽气孔,管内下部被活塞封住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气体温度为T1。现将活塞上方的气体缓慢抽出,当活塞上方的压强达到p0时,活塞下方气体的体积为V1,此时活塞上方玻璃管的容积为2.6 V1,活塞因重力而产生的压强为0.5p0。继续将活塞上方抽成真空后密封,整个抽气过程中管内气体温度始终保持不变,然后将密封的气体缓慢加热。求:

(1)活塞刚碰到玻璃管顶部时气体的温度T2
(2)当气体温度达到1.8T1时的压强p

6.实验题(共2题)

16.
物理小组在一次探究活动中测量滑块与木板之间的动摩擦因数.实验装置如图,一表面粗糙的木板固定在水平桌面上,一端装有定滑轮;木板上有一滑块,其一端与电磁打点计时器的纸带相连,另一端通过跨过定滑轮的细线与托盘连接.打点计时器使用的交流电源的频率为50Hz.开始实验时,在托盘中放入适量砝码,滑块开始做匀加速运动,在纸带上打出一系列小点。

(1)该同学在实验中得到如图所示的一条纸带(两计数点间还有一个点没有画出),已知打点计时器采用的是频率为50Hz的交流电,根据纸带可求出小车的加速度为_____m/s2(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2)为测量动摩擦因数,下列物理量中还应测量的有____(填入所选物理量前的字母)。
A.木板的长度lB.木板的质量m1C.滑块的质量m2D.托盘和砝码的总质量m3E.滑块运动的时间t
(3)滑块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____(用被测物理量的字母表示,重力加速度为g)。
17.
将两根自然长度相同、劲度系数不同、粗细也不同的弹簧套在一起,看作一根新弹簧,设原粗弹簧记为劲度系数为,原细弹簧记为劲崖系数为、套成的新弹簧记为劲度系数为关于的大小关系,同学们做出了如下猜想:
甲同学:和电阻并联相似,可能是
乙同学:和电阻串联相似,可能是
丙同学:可能是
为了验证猜想,同学们设计了相应的实验装置见图甲
简要实验步骤如下,请完成相应填空.
将弹簧A悬挂在铁架台上,用刻度尺测量弹簧A的自然长度
在弹簧A的下端挂上钩码,记下钩码的个数”、每个钩码的质量m和当地的重力加速度大小g,并用
刻度尺测量弹簧的长度
______计算弹簧的弹力,由计算弹簧的伸长量,由计算弹簧的劲度系数;
改变______,重复实验步骤bc,并求出弹簧A的劲度系数的平均值仅将弹簧分别换为BC,重复上述操作步骤,求出弹簧BC的劲度系数的平均值比较并得出结论.
图乙是实验得到的图线,由此可以判断______同学的猜想正确.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单选题:(5道)

    选择题:(2道)

    多选题:(4道)

    填空题:(1道)

    解答题:(3道)

    实验题:(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13

    7星难题:0

    8星难题:1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