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选题- (共8题)
1.
下列对物理概念和规律的认识,说法正确的是
A.重力对物体所做的功等于物体重力势能的变化 |
B.摩擦起电的本质是通过做功创造出电荷 |
C.用丝绸摩擦玻璃棒,玻璃棒带正电,丝绸不带电 |
D.动量是矢量,方向与物体运动方向相同 |
2.
如图,物体质量m=10kg,用与水平面夹角为37°的力F拉物体,物体在水平地面上向左匀速移动了5m,运动过程中物体所受地面的摩擦力大小为20N,则(g=10m/s2)


A.重力做的功为500J |
B.拉力大小为20N |
C.摩擦力做的功为-100J |
D.拉力做的功为125J |
3.
如图,质量为m的物体放在光滑的倾角为θ的直角劈上,用力F向右推劈,使物体与劈保持相对静止。在前进的水平位移为L的过程中,劈对物体做的功为


A.FL | B.mgLtanθ |
C.mgLcosθ | D.![]() |
4.
在同一高处的某一点将两个质量相同的小球以相等的速率v0分别竖直上抛和平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不计空气阻力)
A.从抛出到刚着地的过程中,重力对两球做的功相等 |
B.从抛出到刚着地的过程中,重力对两球的冲量相等 |
C.从抛出到刚着地的过程中,重力对两球做功的平均功率相等 |
D.两球刚着地时,重力的瞬时功率相等 |
6.
如图,有三个不同的斜轨道,高度相同,在水平方向的投影长度也相同,其中甲是直线轨道,乙是两个直线轨道通过一小段光滑圆弧连接的轨道,丙是曲线轨道。可视为质点的物体与三轨道的动摩擦因数相同,从轨道顶部由静止释放,到达底端时的速度大小分别为v1、v2和v3,则:


A.v1>v2>v3 |
B.v1=v2>v3 |
C.v1=v2<v3 |
D.v1=v2=v3 |
7.
如图,质量m=2kg的木块放在水平地面上,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0.2,木块在F=5N的水平恒力作用下由静止开始向右运动了10s,g=10m/s2,在这10s内,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重力的冲量为0 |
B.摩擦力的冲量为4N·s |
C.物体动量的变化为10kg·m/s |
D.合外力的冲量为90 N·s |
8.
以下叙述中正确的是
A.点电荷是理想化物理模型,通常体积小的带电体都可以看成是点电荷 |
B.库仑定律只适用于点电荷,点电荷实际上是不存在的 |
C.静电力常量与电荷间的相互作用力和距离的平方成正比,与电荷量的乘积成反比 |
D.大的带电体都不能看作点电荷 |
2.多选题- (共4题)
9.
静止在光滑水平面上的物体,质量为m=0.5kg,从0时刻起同时受到两个水平力F1、F2的作用,F1、F2与时间t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前2s内F1的冲量为2N·S |
B.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 |
C.4s内物体的的最大速度为4m/s |
D.4s末物体的速度为0 |
10.
如图所示,质量为 m的小车在水平恒力F的推动下,从山坡底部A处由静止运动至高为h的坡顶B,获得速度为
,AB的水平距离为s。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小车克服重力所做的功为—mgh |
B.合外力对小车做的功为![]() |
C.推力对小车做的功为Fs-mgh |
D.阻力对小车做的功是![]() |
11.
将一质量为m的小球以初速度v0竖直上抛,运动过程中受到的空气阻力与速度的大小成正比,已知小球上升的最大高度为h,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上升过程中克服空气阻力做功为![]() |
B.下落过程中克服空气阻力做功为![]() |
C.下落过程中重力做功为mgh |
D.上升过程中合外力做的功为![]() |
12.
如图所示,AB为斜面,BC为水平面且足够长。若从A点以水平速度v0和3v0分别向右抛出两个完全相同的小球甲和乙,则两小球从抛出到第一次落到AB或BC上的过程中,重力做功之比可能为


A.2:1 | B.2:7 |
C.3:8 | D.4:37 |
3.解答题- (共3题)
13.
如图,倾角为θ=37°的传送带AB长为l=16m,以v0=10m/s的速度顺时针转动,可视为质点的滑块从传送带顶端A点由静止释放,滑块与传送带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1=0.5,sin37°=0.6,cos37°=0.8,g=10m/s2,求:

(1)滑块从A点运动至传送带底端B点所用的时间;
(2)若在传送带底端用一小段圆弧(长度不计)平滑连接一个水平轨道,滑块与轨道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2=0.2,轨道右端连接一个半径R=2m的竖直光滑圆轨道,为使滑块在圆环内侧运动时不脱离轨道,水平轨道应该多长?

(1)滑块从A点运动至传送带底端B点所用的时间;
(2)若在传送带底端用一小段圆弧(长度不计)平滑连接一个水平轨道,滑块与轨道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2=0.2,轨道右端连接一个半径R=2m的竖直光滑圆轨道,为使滑块在圆环内侧运动时不脱离轨道,水平轨道应该多长?
14.
质量为m=0.14kg的小球自H=2m的高度由静止释放,与地面碰撞后反弹的高度为h=1.5m。设碰撞时没有机械能损失,且小球在运动过程中受到的空气阻力大小不变,取g=10m/s2,求:
(1)小球受到的空气阻力f的大小;
(2)小球运动的总路程s。
(1)小球受到的空气阻力f的大小;
(2)小球运动的总路程s。
15.
如图所示,足够长的光滑水平轨道的右边圆滑连接一个足够长的光滑倾斜轨道,在水平轨道的右侧放置一个质量为m2的小木块B,B的左侧固定连接一个轻弹簧。质量为m1的小木块A以初速度v0向B迎面撞来,压缩弹簧后又被弹簧弹开,此过程在水平轨道上完成,求:

(1)在弹簧压缩过程中最大的弹性势能EP;
(2)若碰后A、B不再发生二次碰撞,则两木块的质量应满足什么关系?

(1)在弹簧压缩过程中最大的弹性势能EP;
(2)若碰后A、B不再发生二次碰撞,则两木块的质量应满足什么关系?
4.实验题- (共2题)
16.
在“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中
(1)现有器材是①打点计时器、②交流电源、③直流电源、④纸带、⑤带夹子的重物、⑥刻度尺、⑦天平、⑧铁架台,其中该实验不需要的器材是____________(填器材前的序号);
(2)某同学在实验中打出一条纸带,纸带上的点是连续打出的点,经过分析他认为可以利用自由落体运动的规律来研究,从而使问题简化。已知电源频率为50 Hz,则他打出的纸带应该是下图中的纸带(填甲、乙)_________,选择该条纸带,并利用0~1进行验证,则其重力势能的减少量为_____________,动能的增加量为________________(质量用m表示,g=9.8m/s2,计算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1)现有器材是①打点计时器、②交流电源、③直流电源、④纸带、⑤带夹子的重物、⑥刻度尺、⑦天平、⑧铁架台,其中该实验不需要的器材是____________(填器材前的序号);
(2)某同学在实验中打出一条纸带,纸带上的点是连续打出的点,经过分析他认为可以利用自由落体运动的规律来研究,从而使问题简化。已知电源频率为50 Hz,则他打出的纸带应该是下图中的纸带(填甲、乙)_________,选择该条纸带,并利用0~1进行验证,则其重力势能的减少量为_____________,动能的增加量为________________(质量用m表示,g=9.8m/s2,计算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17.
某同学利用下述装置研究动量守恒定律:水平桌面上固定一直轨道,在其一端固定一劲度系数和长度合适的弹簧,另一端稍伸出桌外。用滑块甲压缩弹簧,然后由静止释放,滑块甲从轨道飞出做平抛运动,测出其平抛的水平位移为x1;接着将滑块乙放在轨道的末端,靠近弹簧的这一面粘有橡皮泥,仍然用滑块甲去压缩弹簧,然后由静止释放,甲运动至末端与乙碰后粘在一起飞出做平抛运动,测出其平抛运动的水平位移为x2,空气阻力可忽略不计。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
A.轨道必须调整为水平
B.滑块甲受到的摩擦力会引起实验误差
C.两次弹簧的压缩量应相同
D.实验桌应该尽量矮些
(2)除了题干中已测出的物理量外,还需要测出________
A.滑块甲的质量m1 B.滑块乙的质量m2
C.轨道末端离地面的高度h D.弹簧的压缩量x
(3)验证动量守恒定律的表达式为(用上述符号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
A.轨道必须调整为水平
B.滑块甲受到的摩擦力会引起实验误差
C.两次弹簧的压缩量应相同
D.实验桌应该尽量矮些
(2)除了题干中已测出的物理量外,还需要测出________
A.滑块甲的质量m1 B.滑块乙的质量m2
C.轨道末端离地面的高度h D.弹簧的压缩量x
(3)验证动量守恒定律的表达式为(用上述符号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单选题:(8道)
多选题:(4道)
解答题:(3道)
实验题:(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2
5星难题:0
6星难题:9
7星难题:0
8星难题:6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