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选题- (共8题)
1.
如图是质量为1kg的质点在水平面上运动的v-t图像,以水平向右的方向为正方向。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A.在0~3.0s时间内,合力对质点做功为10J |
B.在4.0s~6.0s时间内,质点的平均速度为3m/s |
C.在1.0s~5.0s时间内,合力的平均功率为4w |
D.在t=6.0s时,质点加速度为零 |
2.
人用绳子通过定滑轮拉物体A,A穿在光滑的竖直杆上,当以速度v0匀速地拉绳使物体A到达如图所示位置时,绳与竖直杆的夹角为θ,则此时物体A实际运动的速度是( )


A.v0sin θ |
B.![]() |
C.v0cos θ |
D.![]() |
3.
如图所示,小球用细绳悬挂于O点,在O点正下方有一固定的钉子C,把小球拉到水平位置后无初速释放,当细线转到竖直位置时有一定大小的速度,与钉子C相碰的前后瞬间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小球的速度不变 |
B.小球的角速度不变 |
C.小球的向心加速度突然增大 |
D.绳中张力突然增大 |
4.
有一种杂技表演叫“飞车走壁”,由杂技演员驾驶摩托车沿圆台形表演台的侧壁高速行驶,做匀速圆周运动.图中粗线圆表示摩托车的行驶轨迹,轨迹离地面的高度为H.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H越高,摩托车对侧壁的压力将越大 |
B.H越高,摩托车做圆周运动的线速度将越大 |
C.H越高,摩托车做圆周运动的周期将越小 |
D.H越高,摩托车做圆周运动的向心力将越大 |
5.
关于曲线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曲线运动物体的速度大小可以不变,速度方向也可以不变 |
B.曲线运动物体的速度大小可能不变,所以其加速度可能为零 |
C.曲线运动物体的速度方向可以不变,但速度大小一定改变 |
D.曲线运动物体的速度大小可以不变,但速度方向一定改变 |
6.
关于平抛物体的运动,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做平抛运动的物体,速度和加速度都随时间的增加而增大 |
B.平抛物体的运动是变加速运动 |
C.做平抛运动的物体仅受到重力的作用,所以加速度保持不变 |
D.做平抛运动的物体水平方向的速度逐渐增大 |
7.
一个人造地球卫星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假如该卫星变轨后做匀速圆周运动,动能减小为原来的1/4,不考虑卫星质量的变化,变轨前后卫星的
A.周期之比为1:8 | B.角速度大小之比为2:1 |
C.向心加速度大小之比为4:1 | D.轨道半径之比为1:2 |
8.
从阳台上以相同的速度大小分别把三个球沿不同的方向抛出,其中甲球竖直向上抛出、乙球竖直向下抛出、丙球水平抛出。若空气阻力均可忽略不计,则三个球落至水平地面上时的速度大小( )
A.甲球的最大 | B.乙球的最大 | C.丙球的最大 | D.三球一样大 |
2.选择题- (共3题)
9.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在托克维尔看来,民主首先意味着身份的平等。他眼中的民主化的过程不仅仅限于政治领域,而是一场从政治、法律民情。社会构成,直至个人的思想、情感、文化等几乎一切领域内的广泛而深刻的变化。然而托克维尔本人又是一个贵族,对法国大革命尤其是人民直接参加暴力革命的反思,使他多次表白,他并不热爱民主,他无比崇尚的是自由。这种“贵族本能”使他敏锐地意识到现代民主所潜在的那种“盲目的本能”,即现代民主有可能在社会秩序和个体精神自由两个层面上造成扭曲。——摘编自《托克维尔文集》
根据材料并结合世界史的相关史实,围绕“民主与自由”自行拟定一个具体的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明确写出所选论题,阐述须有史实依据。)
10.弹簧拉力器的说明书上写着,把一根弹簧拉长10cm需要15N的力,小王同学把图中的拉力器拉长了40cm(在弹簧拉力器的弹性限度内),他所用的拉力是{#blank#}1{#/blank#}N.
11.弹簧拉力器的说明书上写着,把一根弹簧拉长10cm需要15N的力,小王同学把图中的拉力器拉长了40cm(在弹簧拉力器的弹性限度内),他所用的拉力是{#blank#}1{#/blank#}N.
3.多选题- (共7题)
12.
我国第一位“太空教师”王亚平老师在运动的“天宫一号”内给中小学生上了一堂物理课,做了如图所示的演示实验,当小球在最低点时给其一初速度,小球能在竖直平面内绕定点O做匀速圆周运动.若把此装置带回地球表面,仍在最低点给小球相同的初速度,则( )


A.小球仍能在竖直平面内做匀速圆周运动 |
B.小球不可能在竖直平面内做匀速圆周运动 |
C.小球可能在竖直平面内做完整的圆周运动 |
D.小球一定能在竖直平面内做完整的圆周运动 |
13.
竖直上抛一球,球又落回原处,已知空气阻力的大小正比于球的速度,则对过程分析正确的是
A.上升过程中克服重力做的功大于下降过程中重力做的功 |
B.上升过程中克服重力做的功等于下降过程中重力做的功 |
C.上升过程中克服重力做功的平均功率小于下降过程中重力做功的平均功率 |
D.上升过程中克服重力做功的平均功率等于下降过程中重力做功的平均功率 |
14.
如图所示,a、b、c是北斗卫星导航系统中的3颗卫星,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b、c的线速度大小相等,且小于a的线速度
B. b、c的向心加速度大小相等,且大于a的向心加速度
C. c加速可追上同一轨道上的b,b减速可等候同一轨道上的c
D. a卫星由于某原因,轨道半径缓慢减小,其线速度增大

A. b、c的线速度大小相等,且小于a的线速度
B. b、c的向心加速度大小相等,且大于a的向心加速度
C. c加速可追上同一轨道上的b,b减速可等候同一轨道上的c
D. a卫星由于某原因,轨道半径缓慢减小,其线速度增大
15.
2013年12月2日,我国探月卫星“嫦娥三号”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成功,此飞行轨道示意图如图所示,地面发射后奔向月球,在P点从圆形轨道Ⅰ进入椭圆轨道Ⅱ,Q为轨道Ⅱ上的近月点.关于“嫦娥三号”运动正确的说法是()


A.发射速度一定大于7.9km/s |
B.在轨道Ⅱ上从P到Q的过程中速率不断增大 |
C.在轨道Ⅱ上经过P的速度小于在轨道Ⅰ上经过P的速度 |
D.在轨道Ⅱ上经过P的加速度小于在轨道Ⅰ上经过P的加速度 |
16.
关于地球的同步卫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它处于平衡状态,且具有一定的高度 |
B.它的加速度小于9.8 m/s2 |
C.它的周期是24 h,且轨道平面与赤道平面重合 |
D.它绕行的速度小于7.9 km/s |
17.
质量为m的物体从地面上方H高处无初速释放,落到地面后出现一个深为h的坑,如图所示,在此过程中( )


A.重力对物体做功mg(H+h) |
B.物体重力势能减少mg(H-h) |
C.合力对物体做的总功为零 |
D.地面对物体的平均阻力为![]() |
18.
如图所示,竖直平面内有一个半径为R的半圆形轨道OQP,其中Q是半圆形轨道的中点,半圆形轨道与水平轨道OE在O点相切,质量为m的小球沿水平轨道运动,通过O点进入半圆形轨道,恰好能够通过最高点P,然后落到水平轨道上,不计一切摩擦阻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小球落地时的动能为2.5mgR |
B.小球落地点离O点的距离为2R |
C.小球运动到半圆形轨道最高点P时,向心力恰好为零 |
D.小球到达Q点的速度大小为![]() |
4.解答题- (共3题)
19.
汽车发动机的额定功率为30kW,质量为2000kg,当汽车在水平路面上行驶时受到阻力为车重的0.1倍,g=10m/s2
(1)汽车在路面上能达到的最大速度?
(2)当汽车速度为10m/s时的加速度?
(3)若汽车从静止开始保持1m/s2的加速度作匀加速直线运动,则这一过程能持续多长时间?
(1)汽车在路面上能达到的最大速度?
(2)当汽车速度为10m/s时的加速度?
(3)若汽车从静止开始保持1m/s2的加速度作匀加速直线运动,则这一过程能持续多长时间?
20.
将小球以6m/s的速度水平抛出去,它落地时的速度为10m/s,(g=10m/s2)求:
(1)小球在空中运动时间t是多少?
(2)小球运动的水平位移s是多少?
(3)小球在空中下落的高度h是多少?
(1)小球在空中运动时间t是多少?
(2)小球运动的水平位移s是多少?
(3)小球在空中下落的高度h是多少?
21.
如图甲所示,竖直平面内的光滑轨道由直轨道AB和圆轨道BC组成,小球从轨道AB上高H处的某点由静止滑下,用力传感器测出小球经过圆轨道最高点C时对轨道的压力为F,并得到如图乙所示的压力F随高度H的变化关系图象.(小球在轨道连接处无机械能损失,g=10m/s2)求:

(1)小球从H=3R处滑下,它经过最低点B时的向心加速度的大小;
(2)小球的质量和圆轨道的半径.

(1)小球从H=3R处滑下,它经过最低点B时的向心加速度的大小;
(2)小球的质量和圆轨道的半径.
5.实验题- (共1题)
22.
某实验小组采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探究动能定理”.图中小车内可放置砝码,实验中,小车碰到制动装置时,钩码尚未到达地面,打点计时器的工作频率为50 Hz. 实验室备有下列器材:

(1)其中多余的器材是___________(填字母);缺少的器材是_________________.
(2)测量时间的工具是____________(填字母);测量质量的工具是____________(填字母).
(3)实验的部分步骤如下:
①在小车中放入砝码,把纸带穿过打点计时器,连在小车后端,用细线连接小车和钩码;
②将小车停在打点计时器附近,先___________________,再____________________,小车拖动纸带,打点计时器在纸带上打下一系列点,关闭电源;
③改变钩码或小车中砝码的数量,更换纸带,重复②的操作.
(4)如图是某次实验得到的一条纸带,在纸带上选择起始点O及多个计数点A、B、C、D、E、……,可获得各计数点刻度值s,求出对应时刻小车的瞬时速度v,则D点对应的刻度值为sD=________cm,D点对应的速度大小为vD=________m/s(保留2位有效数字).

(5)下表是某同学在改变钩码或小车中砝码的数量时得到的数据.其中M是小车质量M1与小车中砝码质量m之和,|v22-v12|是纸带上某两点的速度的平方差,可以据此计算出动能变化量ΔE;F是钩码所受重力的大小,W是以上两点间F所做的功.
由上表数据可以看出,W总是大于ΔE,其主要原因是:钩码的重力大于小车实际受到的拉力造成了误差,还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打点计时器; | B.天平; | C.秒表; | D.低压交流电源; | E.电池; | F.纸带; | G.细线、砝码、小车、砝码盘;H. 一段带有定滑轮的长木块。 |

(1)其中多余的器材是___________(填字母);缺少的器材是_________________.
(2)测量时间的工具是____________(填字母);测量质量的工具是____________(填字母).
(3)实验的部分步骤如下:
①在小车中放入砝码,把纸带穿过打点计时器,连在小车后端,用细线连接小车和钩码;
②将小车停在打点计时器附近,先___________________,再____________________,小车拖动纸带,打点计时器在纸带上打下一系列点,关闭电源;
③改变钩码或小车中砝码的数量,更换纸带,重复②的操作.
(4)如图是某次实验得到的一条纸带,在纸带上选择起始点O及多个计数点A、B、C、D、E、……,可获得各计数点刻度值s,求出对应时刻小车的瞬时速度v,则D点对应的刻度值为sD=________cm,D点对应的速度大小为vD=________m/s(保留2位有效数字).

(5)下表是某同学在改变钩码或小车中砝码的数量时得到的数据.其中M是小车质量M1与小车中砝码质量m之和,|v22-v12|是纸带上某两点的速度的平方差,可以据此计算出动能变化量ΔE;F是钩码所受重力的大小,W是以上两点间F所做的功.
次数 | M/kg | | v22-v12|/(m2·s-2) | ΔE/J | F/N | W/J |
1 | 0.500 | 0.760 | 0.190 | 0.490 | 0.210 |
2 | 0.500 | 1.65 | 0.413 | 0.980 | 0.430 |
3 | 0.500 | 2.40 | 0.600 | 1.470 | 0.630 |
4 | 1.000 | 2.40 | 1.200 | 2.450 | 1.240 |
5 | 1.000 | 2.84 | 1.420 | 2.940 | 1.470 |
由上表数据可以看出,W总是大于ΔE,其主要原因是:钩码的重力大于小车实际受到的拉力造成了误差,还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单选题:(8道)
选择题:(3道)
多选题:(7道)
解答题:(3道)
实验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11
7星难题:0
8星难题:8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