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湖北省部分重点中学2018届高三第二次(12月)联考物理试题

适用年级:高三
试卷号:185183

试卷类型:月考
试卷考试时间:2017/12/21

1.单选题(共4题)

1.
根据所学知识,判断下列四个“一定”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物体的速度为零时,其加速度就一定为零
B.合外力对物体做功为零时,物体的机械能就一定守恒
C.物体所受合外力冲量的方向与物体动量变化量的方向一定相同
D.做圆周运动物体的向心力一定等于物体所受的合外力
2.
如甲图所示,水平地面上有一静止的平板车,车上放置一个1kg的小物块,现开始用力控制小车沿水平面做直线运动,平板车和小物块运动的图象分别如乙图中AB所示。平板车足够长,g取10m/s2,则在这个过程中(   )  
A.物块和平板车之间的滑动摩擦因数为0.3
B.物块在平板车上相对于车滑行的距离为24m
C.物块和平板车之间因摩擦产生的热量为36J
D.物块相对平板车向后运动的最远距离为36m
3.
如图所示,绕同一恒星运行的两颗行星A和B,A是半径为r的圆轨道,B是长轴为2r椭圆轨道,其中Q′到恒星中心的距离为Q到恒星中心的距离的2倍,两轨道相交于P点。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A和B经过P点时加速度相同
B.A和B经过P点时的速度相同
C.A和B绕恒星运动的周期相同
D.A的加速度大小与B在Q′处加速度大小之比为16:9
4.
如图所示,AB是固定于竖直平面内的光滑圆弧轨道,CD是固定于竖直平面内的光滑斜面轨道,AB两点和CD两点的高度差相同且AB的弧长与斜面CD长度相等。现让小球甲从A点沿圆弧轨道下滑到B点,小球乙从C点沿斜面轨道下滑到D点,两球质量相等。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甲球重力的冲量比乙球重力的冲量小
B.甲球所受合外力的冲量比乙球所受合外力的冲量小
C.两球所受轨道的支持力的冲量均为零
D.两球动量的变化量相同

2.多选题(共4题)

5.
一物体做自由落体运动,若用EkxP分别表示该物体的动能、速度、位移和重力G的功率。下列四幅图象分别定性描述了这些物理量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其中可能正确的是(    )
A.B.
C.D.
6.
如图所示,宽为L=0.6m的竖直障碍物中间有一间距d=0.6 m的矩形孔,其下沿离地高h=0.8 m,与障碍物相距S=1.0 m处有一小球以=5 m/s的初速度水平向右抛出。空气阻力忽略不计,g取10 m/s2.为使小球能无碰撞地穿过该孔,小球离水平地面的高度H可以为( )
A.1.5 mB.1.4 m
C.1.3 mD.1.2 m
7.
某时刻O处质点沿y轴开始做简谐振动,形成沿x轴正方向传播的简谐横波,经过0.8 s时O处质点形成的波动图象如图所示。P点是x轴上距坐标原点96 cm处的质点。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该质点开始振动的方向沿y轴向上
B.该质点振动的周期是0.8 s
C.从O处质点开始振动计时,经过3.2 s,P处质点开始振动
D.该波的波速是30 m/s
E. 从P处质点开始振动,再经0.6 s,P处质点第一次经过波峰
8.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液体表面层分子间距离大于液体内部分子间距离,所以液体表面存在表面张力
B.由阿伏加德罗常数、气体的摩尔质量和气体的密度,可以估算出理想气体分子间的平均距离
C.分子平均速率大的物体的温度比分子平均速率小的物体的温度高
D.机械能不可能全部转化为内能,内能也无法全部用来做功以转化成机械能
E. 分子间的引力和斥力同时存在,都随分子间距离的增大而减小

3.解答题(共3题)

9.
如图所示,斜边长6m的固定斜面与水平面的倾角θ=37°,质量为m=1kg的小物块A8 m/s的初速度从斜面底端开始沿斜面向上运动,同时质量也为m=1kg的小物块B斜面顶端由静止开始沿斜面下滑,经过一段时间后两物块发生碰撞,碰后两物块粘在一起运动。若两物块和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0.25.求:(g取10 m/s2,sin 37°=0.6,cos 37°=0.8)
(1)两物块碰撞前运动的时间;
(2)两物块碰撞后到达斜面底端时的速度大小。
10.
[河南三门峡2018期末]如图所示,在竖直平面内半径为R的光滑圆形绝缘轨道的内壁,有质量分别为和2AB两个小球,用长为R的绝缘细杆连接在一起,A球不带电,B球所带的电荷量为,整个装置处在竖直向下的匀强电场中.开始时A球处在与圆心等高的位置,现由静止释放,B球刚好能到达轨道右侧与圆心等高的位置C,已知重力加速度为g,求

(1)匀强电场电场强度的大小E;
(2)当B球运动到最低点P时,两小球的动能分别是多少;
(3)两小球在运动过程中最大速度的大小.
11.
如图所示,上端开口的绝热圆柱形汽缸竖直放置在水平地面上,汽缸内部被质量为m的导热性能良好的活塞A和质量也为m的绝热活塞B分成高度相等的三个部分,下边两部分封闭有理想气体PQ,两活塞均与汽缸接触良好,活塞厚度不计,忽略一切摩擦。汽缸下面有加热装置,初始状态温度均为T0,气缸的截面积为S,外界大气压强为且不变,现对气体Q缓慢加热。求:

①当活塞A恰好到达汽缸上端时,气体Q的温度;
②在活塞A上再放一个质量为m的物块C,继续给气体Q加热,当活塞A再次到达汽缸上端时,气体Q的温度。

4.实验题(共1题)

12.
学习了《机械能守恒定律》之后,某研究性学习小组自行设计了“探究弹簧的弹性势能与形变量的关系”实验。他们的方法如下:
(1)如甲图所示,在轻弹簧上端固定一只力传感器,然后固定在铁架台上,当用手向下拉伸弹簧时,弹簧的弹力可从传感器读出。用刻度尺测量弹簧原长和伸长后的长度,从而确定伸长量。测量数据如表格所示:
伸长量x/102 m
2.00
4.00
6.00
8.00
10.00
弹力F/N
1.60
3.19
4.75
6.38
8.02
 
(2)以x为横坐标,F为纵坐标,请你在图乙的坐标纸上描绘出弹力与伸长量关系的图线____。并由图线求得该弹簧的劲度系数=________(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3)取下弹簧,将其一端固定于气垫导轨左侧,如图丙所示。调整导轨水平,使滑块自由滑动时,通过两个光电门的时间近似相等。
(4)用天平秤出滑块的质量m=300g.
(5)用滑块压缩弹簧,记录弹簧的压缩量x;释放滑块,记录滑块脱离弹簧后的速度,释放滑块过程中,弹簧的弹性势能全部转化为________________。
(6)多次重复(5)中的操作,在弹簧弹性限度内得到x的数据整理如下表所示:
 
1
2
3
4
5
6

1.00
2.00
3.00
4.00
5.00
6.00

1.00
4.00
9.00
16.00
25.00
36.00

0.161
0.320
0.479
0.648
0.800
0.954

0.026
0.103
0.230
0.420
0.6400
0.910

 
0.0039
 
0.0155
 
0.0346
 
0.0630
 
0.0960
 
0.1365
 
(7)结合上面测出的劲度系数和滑块质量m,可得到的表达式:__________________。
(8)由上述实验可得的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单选题:(4道)

    多选题:(4道)

    解答题:(3道)

    实验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7

    7星难题:0

    8星难题:4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