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宜昌市葛洲坝中学2018届高三12月月考理综物理试题

适用年级:高三
试卷号:185128

试卷类型:月考
试卷考试时间:2018/1/9

1.单选题(共3题)

1.
如图所示,足够长的斜面固定在水平面上,斜面顶端有一附有挡板的长木板,木板与斜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轻质弹簧测力计一端挂在挡板上,另一端连接着光滑小球.木板固定且小球静止时,弹簧中心线与木板平行,测力计示数为F1;无初速释放木板后,木板沿斜面下滑,小球相对木板静止时,测力计示数为F2.已知斜面高为h,底边长为d.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测力计示数为F2时,弹簧一定处于压缩状态
B.测力计示数为F2时,弹簧可能处于压缩状态
C.μ=
D.
2.
回旋加速器是加速带电粒子的装置,其核心部分是分别与高频交流电源两极相连接的两个D形金属盒,两盒间的狭缝中形成周期性变化的电场,使粒子在通过狭缝时都能得到加速,两D形金属盒处于垂直于盒底的匀强磁场中,如图所示.设D形盒半径为R.若用回旋加速器加速质子时,匀强磁场的磁感应强度为B,高频交流电频率为f.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只要R足够大,质子的速度可以被加速到任意值
B.质子被加速后的最大速度可以超过2πfR
C.质子被加速后的最大速度与加速电场的电压大小无关
D.不改变B和f,该回旋加速器也能用于加速α粒子
3.
图甲中理想变压器原、副线圈的匝数之比n1:n2=5:1,电阻R=20 Ω,L1L2为规格相同的两只小灯泡,S1为单刀双掷开关。原线圈接正弦交变电源,输入电压u随时间t的变化关系如图乙所示。现将S1接l、S2闭合,此时L2正常发光。下列说法正确的

A. 输入电压u的表达式是
B. 只断开S2后,L1、L1均正常发光
C. 只断开S2后,原线圈的输入功率增大
D. 若S1换接到2后,R消耗的电功率为0.8 W

2.选择题(共2题)

4.

西亚所临“五海”中属于世界上最大湖泊(内陆湖)的是(         )

5.如图,木工师傅做门框时,常用木条固定矩形门框,使其不变形,这种做法的依据是(    )

3.多选题(共5题)

6.
某人造卫星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设地球半径为R,地面重力加速度为g,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人造卫星的最小周期为
B.卫星在距地面高度R处的绕行速度为
C.卫星在距地面高度为R处的加速度为g/4
D.地球同步卫星的速率比近地卫星速率小,所以发射同步卫星的发射速度较小
7.
如图所示,PQ、MN是两根足够长且水平放置的固定光滑杆,杆上分别穿有质量分别为mA=2kg、mB=6kg的A、B两球(球可在杆上自由滑动),开始时用一轻质弹簧将A、B连接,弹簧刚好处于原长(如图).现突然分别给A、B施加一瞬时冲量,使二球同时获得v1=6m/s、v2=2m/s的初速度.则在以后的运动过程中(球未滑离杆),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弹簧的弹性势能最大时,A球的速度为3m/s
B. 弹簧的弹性势能的最大值是12J
C. A球有时向右运动,有时向左运动
D. B球不可能向左运动,且B球速度大小范围为2m/s≤vB≤4m/s
8.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在干涉现象中,振动加强点的位移总比减弱点的位移要大
B.单摆在周期性外力作用下做受迫振动,其振动周期与单摆的摆长无关
C.火车鸣笛向我们驶来时,我们听到的笛声频率将比声源发声的频率高
D.当水波通过障碍物时,若障碍的尺寸与波长差不多,或比波长大的多时,将发生明显的衍射现象
E.用两束单色光A、B,分别在同一套装置上做干涉实验,若A光的条纹间距比B光的大,则说明A光波长大于B光波长
9.
如图甲所示,静止在水平面上的等边三角形金属线框,匝数n=20,总电阻R=2.5Ω,边长L=0.3m,处在两个半径均为r=0.1m的圆形匀强磁场中,线框顶点与右侧圆心重合,线框底边与左侧圆直径重合,磁感应强度垂直水平面向外;垂直水平面向里,随时间t的变化如图乙所示,线框一直处于静止状态,计算过程中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线框具有向左的运动趋势
B.t=0时刻穿过线框的磁通量为0.5Wb
C.t=0.4s时刻线框中感应电动势为1.5V
D.0~0.6s内通过线框横截面电荷量为0.36C
10.
关于布朗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布朗运动是液体中悬浮微粒的无规则运动
B.液体温度越高,液体中悬浮微粒的布朗运动越剧烈
C.在液体中的悬浮颗粒只要大于某一尺寸,都会发生布朗运动
D.液体中悬浮微粒的布朗运动是液体分子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
E.液体中悬浮微粒的布朗运动是液体分子对它的撞击作用不平衡所引起的

4.解答题(共3题)

11.
如图所示,有一足够长斜面,倾角,一小物块从斜面顶端A处由静止下滑,到B处后,受一与物体重力大小相等的水平向右恒力作用,物体最终停在C点(C点未画出)。若.物块与斜面间动摩擦因素
求:(1)物体到达B点的速度多大?
(2)BC距离多大?
12.
如图所示,竖直平面内有一固定光滑的金属导轨,间距为L,导轨上端并联两个阻值均为R的电阻R1、R2,质量为m的金属细杆ab与绝缘轻质弹簧相连,弹簧与导轨平面平行,弹簧劲度系数为k,上端固定,整个装置处在垂直于导轨平面向外的匀强磁场中,磁感应强度为B,金属细杆的电阻为r=R,初始时,连接着被压缩的弹簧的金属细杆被锁定,弹簧弹力大小和杆的重力相等,现解除细杆的锁定,使其从静止开始运动,细杆第一次向下运动达最大速度为v1,此时弹簧处于伸长状态,再减速运动到速度为零后,再沿导轨平面向上运动,然后减速为零,再沿导轨平面向下运动,一直往复运动到静止状态,导轨电阻忽略不计,细杆在运动过程中始终与导轨处置并保持良好的接触,重力加速度为g,求

(1)细杆速度达到v1瞬间,通过R1的电流I1的大小和方向;
(2)杆由开始运动直到最后静止,细杆上产生的焦耳热Q1
(3)从开始到杆第一次的速度为v1过程中,通过杆的电量.
13.
一粗细均匀的U形管ABCDA端封闭,D端与大气相通用水银将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封闭在U形管的AB一侧,并将两端向下竖直放置,如图所示此时AB侧的气体柱长度管中ABCD两侧的水银面高度差现将U形管缓慢旋转,使AD两端在上,在转动过程中没有水银漏出已知大气压强求旋转后,ABCD两侧的水银面高度差.

5.实验题(共1题)

14.
某课外探究小组利用光电门等器材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实验示意图如图甲所示.将一直径为d、质量为m的金属小球由高处从静止释放,下落过程中先后通过正下方、固定于A、B两处的光电门,测得A、B间的距离为H,分别记录下小球通过光电门A、B的时间为tA、tB,当地的重力加速度为g,则:

(1)如图乙所示,用螺旋测微器测得小球的直径d=_________mm.
(2)小球经过光电门A时的速度表达式为____________.
(3)某次实验得到tA、tB、H的数值,在同一坐标系中标出及H数值,作出如图丙所示的图象,则图中直线的斜率为____________(用g、d表示)时表示小球从A到B过程中机械能守恒.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单选题:(3道)

    选择题:(2道)

    多选题:(5道)

    解答题:(3道)

    实验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10

    7星难题:0

    8星难题:1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