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选题- (共10题)
1.
把所有正偶数从小到大排列,并按如下规律分组:
,
6,
,
12,14,16,
,
22,24,26,28,30,
,
,现用等式
表示正偶数 M 是第i 组第 j 个数
从左往右数
,如
,则















A.![]() | B.![]() | C.![]() | D.![]() |
6.
两组邻边分别相等的四边形叫做“筝形”,如图,四边形ABCD是一个筝形,其中
,
,詹姆斯在探究筝形的性质时,得到如下结论:
;
;
≌
;
四边形ABCD的面积
其中正确的结论有













A.1个 | B.2个 | C.3个 | D.4个 |
2.选择题- (共1题)
3.填空题- (共6题)
13.
《九章算术》是我国东汉初年编订的一部数学经典著作
在它的“方程”一章里,一次方程组是由算筹布置而成的
九章算术
中的算筹图是竖排的,为看图方便,我们把它改为横排,如图1、图
图中各行从左到右列出的算筹数分别表示未知数x,y的系数与相应的常数项
把图1所示的算筹图用我们现在所熟悉的方程组形式表述出来,就是
类似地,图2所示的算筹图我们可以表述为______.









15.
如图,要测量河两岸相对两点A、B间的距离,先在过点B的AB的垂线上取两点C、D,使
,再在过点D的垂线上取点E,使A、C、E三点在一条直线上,可证明
≌
,所以测得ED的长就是A、B两点间的距离,这里判定
≌
的理由是______.






16.
如图,在
中,
,以顶点A为圆心,适当长为半径画弧,分别交AC,AB于点M、N,再分别以点M、N为圆心,大于
的长为半径画弧,两弧交于点P,作射线AB交边BC于点D,若
,
,则
的面积是_________.







4.解答题- (共8题)
19.
如图,
中,
,现有两点M、N分别从点A、点B同时出发,沿三角形的边运动,已知点M的速度为每秒1个单位长度,点N的运度为每秒2个单位长度
当点M第一次到达B点时,M、N同时停止运动.
点M、N运动几秒后,M、N两点重合?
点M、N运动几秒后,可得到等边三角形
?
当点M、N在BC边上运动时,能否得到以MN为底边的等腰
?如存在,请求出此时M、N运动的时间.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单选题:(10道)
选择题:(1道)
填空题:(6道)
解答题:(8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2
5星难题:0
6星难题:17
7星难题:0
8星难题:1
9星难题: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