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济南市槐荫区2017-2018学年七年级(下)期末数学试题

适用年级:初一
试卷号:185070

试卷类型:期末
试卷考试时间:2018/8/1

1.单选题(共10题)

1.
把所有正偶数从小到大排列,并按如下规律分组:6,12,14,16,22,24,26,28,30,,现用等式 表示正偶数 M 是第i 组第 j 个数从左往右数,如 ,则   
A.B.C.D.
2.
下列各运算中,计算正确的是  
A.B.C.D.
3.
用科学记数法表示  
A.B.C.D.
4.
如果将一副三角板按如图方式叠放,那么等于  
A.B.C.D.
5.
如图,在中,的平分线于点,若垂直平分,则的度数为(    )
A.B.C.D.
6.
两组邻边分别相等的四边形叫做“筝形”,如图,四边形ABCD是一个筝形,其中,詹姆斯在探究筝形的性质时,得到如下结论:
; 四边形ABCD的面积其中正确的结论有  
A.1个B.2个C.3个D.4个
7.
如图,在四边形ABCD中,ACBD为对角线,ABBCACBD,则∠ADC的大小为(   )
A.120°B.135°C.145°D.150°
8.
若等腰三角形的腰上的高与另一腰上的夹角为,则该等腰三角形的顶角的度数为  
A.B.C.D.
9.
到三角形三个顶点的距离都相等的点是这个三角形的(  )
A.三条高的交点B.三条角平分线的交点
C.三条中线的交点D.三条边的垂直平分线的交点
10.
如图所示的4×4正方形网格中,∠1+∠2+∠3+∠4+∠5+∠6+∠7=( )
A.330°B.315°C.310°D.320°

2.选择题(共1题)

11.—Where are the children?

—They{#blank#}1{#/blank#}(plan) for the summer holiday.

3.填空题(共6题)

12.
已知,则______.
13.
《九章算术》是我国东汉初年编订的一部数学经典著作在它的“方程”一章里,一次方程组是由算筹布置而成的九章算术中的算筹图是竖排的,为看图方便,我们把它改为横排,如图1、图图中各行从左到右列出的算筹数分别表示未知数xy的系数与相应的常数项把图1所示的算筹图用我们现在所熟悉的方程组形式表述出来,就是类似地,图2所示的算筹图我们可以表述为______.
  
14.
中,若:3:5,这个三角形为______三角形按角分类
15.
如图,要测量河两岸相对两点AB间的距离,先在过点BAB的垂线上取两点CD,使,再在过点D的垂线上取点E,使ACE三点在一条直线上,可证明,所以测得ED的长就是AB两点间的距离,这里判定的理由是______.
16.
如图,在中,,以顶点A为圆心,适当长为半径画弧,分别交ACAB于点MN,再分别以点MN为圆心,大于的长为半径画弧,两弧交于点P,作射线AB交边BC于点D,若,则的面积是_________.
17.
如图,下列4个三角形中,均有,则经过三角形的一个顶点的一条直线不能够将这个三角形分成两个小等腰三角形的是______填序号

4.解答题(共8题)

18.
化简:[(xy+2)(xy﹣2)﹣2x2y2+4]÷xy,其中x=10,y=﹣
19.
如图,中,,现有两点MN分别从点A、点B同时出发,沿三角形的边运动,已知点M的速度为每秒1个单位长度,点N的运度为每秒2个单位长度当点M第一次到达B点时,MN同时停止运动.
MN运动几秒后,MN两点重合?
MN运动几秒后,可得到等边三角形
当点MNBC边上运动时,能否得到以MN为底边的等腰?如存在,请求出此时MN运动的时间.
20.
解二元一次方程组:
21.
如图,,请证明
22.
已知:如图,AB
求证:
23.
如图1,ADBE相交于点M,连接CM
求证:
的度数用含的式子表示
如图2,当时,点PQ分别为ADBE的中点,分别连接CPCQPQ,判断的形状,并加以证明.
   
24.
如图,∠DCE=90°,CD=CE,AD⊥AC,BE⊥AC,垂足分别为A、B.试说明AD+AB=BE.
25.
如图,在等边三角形ABC中,点D,E分别在边BC,AC上,且DE∥AB,过点E作EF⊥DE,交BC的延长线于点
A.
(1)求∠F的度数;
(2)若CD=2,求DF的长.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单选题:(10道)

    选择题:(1道)

    填空题:(6道)

    解答题:(8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2

    5星难题:0

    6星难题:17

    7星难题:0

    8星难题:1

    9星难题: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