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选题- (共5题)
2.
一物体静止在粗糙水平地面上,现用一大小为F1的水平拉力拉动物体,经过一段时间后其速度变为v,若将水平拉力的大小改为F2,物体从静止开始经过同样的时间后速度变为2v,对于上述两个过程,用
、
分别表示拉力F1、F2所做的功,
、
分别表示前后两次克服摩擦力所做的功,则()




A.![]() ![]() | B.![]() ![]() |
C.![]() ![]() | D.![]() ![]() |
3.
两轮用齿轮传动,且不打滑,图中两轮的边缘上有A、B两点,它们到各自转轴O1、O2的距离分别为rA、rB,且rA>rB.当轮子转动时,这两点的线速度大小分别为vA和vB,向心加速度大小分别为aA和aB,角速度大小分别为ωA和ωB,周期分别为TA和TB则下列关系式正确的是( )

A. vA>vB B. ωA>ωB C. aA>aB D. TA>TB

A. vA>vB B. ωA>ωB C. aA>aB D. TA>TB
4.
对于万有引力定律的数学表达式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公式中G为引力常量,是人为规定的 |
B.r趋近零时,万有引力趋于无穷大 |
C.![]() |
D.![]() |
5.
如图为嫦娥三号登月轨迹示意图。图中M点为环地球运动的近地点,N为环月球运动的近月点。a为环月运行的圆轨道,b为环月球运动的椭圆轨道,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嫦娥三号在环地球轨道上的运行速度大于11.2km/s |
B.嫦娥三号在M点进入地月转移轨道时应点火减速 |
C.设嫦娥三号在圆轨道a上经过N点时的加速度为a1,在椭圆轨道b上经过N点时的加速度为a2,则a1>a2 |
D.嫦娥三号在圆轨道a上的机械能小于在椭圆轨道b上的机械能 |
2.选择题- (共6题)
11.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2分)
他能批判的接受前人的科学遗产, 其中一切有用的东西,敢于怀疑前人的 学说,敢于推翻前人的错误 ,表现了古今 的科学家所共有的刻苦钻研、坚持真理的精神。
他能批判的接受前人的科学遗产, 其中一切有用的东西,敢于怀疑前人的 学说,敢于推翻前人的错误 ,表现了古今 的科学家所共有的刻苦钻研、坚持真理的精神。
3.多选题- (共5题)
12.
如图所示,竖直放置的两端封闭的玻璃管中注满清水,内有一个红蜡块能在水中匀速上浮.在红蜡块从玻璃管的下端匀速上浮的同时,使玻璃管以速度v水平向右匀速运动.红蜡块由管口上升到顶端,所需时间为t,相对地面通过的路程为L,则( )


A.v增大时,t增大 | B.v增大时,t减小 |
C.v增大时,L增大 | D.v增大时,L减小 |
13.
如图所示,A、B、C三个物体放在旋转圆台上,它们与圆台之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μ,A的质量为2m,B、C质量均为m,A、B离轴心距离为R,C离轴心2R,则当圆台旋转时(设A、B、C都没有滑动)( )

A. 物体C的向心加速度最大 B. 物体B受到的静摩擦力最大
C. ω=
是C开始滑动的临界角速度 D. 当圆台转速增加时,B比A先滑动

A. 物体C的向心加速度最大 B. 物体B受到的静摩擦力最大
C. ω=

14.
质点做匀速圆周运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任意相等的时间内,通过的位移相同 |
B.任意相等的时间内,通过相等的弧长 |
C.任意相等的时间内,速度的变化相同 |
D.任意相等的时间内,转过相等的角度 |
16.
开普勒分别于1609年和1619年发表了他发现的行星运动规律,后人称之为开普勒行星运动定律。火星和木星沿各自的椭圆轨道绕太阳运行,且火星的半长轴大于木星的半长轴。根据开普勒行星运动定律可知()
A.太阳位于火星和木星运行轨道的中心 |
B.火星绕太阳运动的周期大于木星绕太阳运动的周期 |
C.对于火星或木星,离太阳越近,运动速率就越大 |
D.相同时间内,火星与太阳连线扫过的面积等于木星与太阳连线扫过的面积 |
4.解答题- (共3题)
17.
河宽d=100m,河水速度v1=4m/s,小船在静水中的速度v2=5m/s,求:
(1)小船过河的最短时间为多少?
(2)若要小船以最短距离过河,开船方向怎样(求出船头与河水速度夹角θ即可)?
(1)小船过河的最短时间为多少?
(2)若要小船以最短距离过河,开船方向怎样(求出船头与河水速度夹角θ即可)?
18.
(1)在做研究平抛运动的实验时,让小球多次沿同一轨道运动,通过描点法画出小球平抛运动的轨迹。为了能较准确地描绘运动轨迹,下面的操作不正确的是_________
(2)如图所示为一小球做平抛运动的闪光照相照片的一部分,图中背景方格的边长均为1.25cm,如果取g=10m/s2,那么:

①照相机的闪光频率是__Hz;
②小球运动中水平速度的大小是_____m/s。
A.通过调节使斜槽的末端保持水平 |
B.保证每次释放小球的位置相同 |
C.小球运动时不应与木板上的白纸(或方格纸)相接触 |
D.将球的位置记录在纸上后,取下纸,用直尺将点连成折线 |

①照相机的闪光频率是__Hz;
②小球运动中水平速度的大小是_____m/s。
19.
如图所示,倾角为37°的粗糙斜面AB底端与半径R=0.4 m的光滑半圆轨道BC平滑相连,O点为轨道圆心,BC为圆轨道直径且处于竖直方向,A、C两点等高。质量m=1 kg的滑块从A点由静止开始下滑,恰能滑到与O点等高的D点,g取10 m/s2,sin37°=0.6,cos37°=0.8。求:

(1)求滑块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
(2)要使滑块能到达C点,求滑块从A点沿斜面滑下时初速度v0的最小值;
(3)若滑块离开C点的速度为4 m/s,求滑块从C点飞出至落到斜面上所经历的时间。

(1)求滑块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
(2)要使滑块能到达C点,求滑块从A点沿斜面滑下时初速度v0的最小值;
(3)若滑块离开C点的速度为4 m/s,求滑块从C点飞出至落到斜面上所经历的时间。
5.实验题- (共1题)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单选题:(5道)
选择题:(6道)
多选题:(5道)
解答题:(3道)
实验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7
7星难题:0
8星难题:7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