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江都区第三中学2017-2018学年七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月考数学试题

适用年级:初一
试卷号:183585

试卷类型:月考
试卷考试时间:2018/4/8

1.单选题(共8题)

1.
关于x,y的方程组的解满足x+y=6,则 m的值为(  )
A.﹣1B.2C.1D.4
2.
若a>b,则下列不等式中成立的是( )
A.a+2<b+2B.a﹣2<b﹣2C.2a<2bD.﹣2a<﹣2b
3.
从下列不等式中选择一个与x+1≥2组成不等式组,若要使该不等式组的解集为x≥1,则可以选择的不等式是(  )
A.x<2B.x>2C.x<0D.x>0
4.
已知,不等式组只有3个整数解,则的取值范围是( )
A.B.C.D.
5.
如图,已知AB∥CD,BC平分∠ABE,∠C=35°,则∠BED的度数是(  )
A.35°B.50°C.70°D.75°
6.
如图,给出下列条件:其中,能判断AB∥CD的是(   )
①∠1=∠2 ②∠3=∠4 ③∠B=∠DCE ④∠B=∠D.

A. ①或④    B. ②或③         C. ①或③    D. ②或④.
7.
以下四个结论:
①一个多边形的内角和为900°,从这个多边形同一个顶点可画的对角线有4条;
②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两个内角的和;
③任意一个三角形的三条高所在的直线的交点一定在三角形的内部;
④在ΔABC中,若∠A=2∠B=3∠C,则ΔABC为直角三角形;
其中正确的结论有几个?(    )
A.1个B.2个C.3个D.4个
8.
一个多边形的每个内角均为108º,则这个多边形是()
A.七边形B.六边形C.五边形D.四边形

2.选择题(共3题)

9.从上到下填

 

10.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魏晋时期是中国文化发展的转型期,这种转型标志着文学意识觉醒,文学开始走向自觉。而魏晋风度是魏晋名士表现出来的哲学态度、处世方式和人格精神,是魏晋时期文化哲学最直接与深刻的体现,具有鲜明的时代意义,并对后世的中国文人及中国的文化哲学产生了深远而巨大的影响。

    魏晋时期儒学开始全面没落,多元化的文化逐渐介入人们的生活。儒家追求的人格是个体绝对服从群体,以群体作为个体价值实现的基础。老庄哲学与佛教相融合兴起的玄学,极力强调个体存在的自由性和独立性,力图打破儒家的束缚,唤醒士人心中潜伏的个体意识。加上魏晋时期社会经历了一次次的大动荡,许多名士死于非命,如何晏、陆机、潘岳、刘琨等人先后被杀,残酷的政治迫害和生命的担忧,使得魏晋士人的人生充满了无尽的忧虑恐惧和深重的哀伤。魏晋社会的大动乱带来了人的思想的大解放,第一次大面积引发了士人的个体存在意识。阮籍的白眼对俗礼与尽哀哭女,嵇康的行刑前索奏《广陵散》,王子猷的雪夜访戴安道等特立独行、率真任性的行为,是对儒家“发乎情,止乎礼义”的外在约束的颠覆,是个人的独立存在性的反映。正是这种人格的独立意识,奠定了中国文人的基本人格精神。

    魏晋时期也是思想最解放,个性最张扬,最有艺术精神的时代。魏晋士人现实理想的遗落深刻改变了他们的价值观和生存方式,从而转向生活的诗性追求。于是,诗和酒成了魏晋士人的艺术化人生的两个核心内容。诗自不待言,魏晋名士从群体到个人生活都极尽诗意,他们的生活方式本身就是诗;酒则从阮籍的饮酒全身远祸到陶渊明的从酒中体悟人生的真谛,获得了特殊的社会意味。魏晋名士群体对诗酒清谈的诗意人生追求是一致的,曹丕与建安七子宴游唱酬的邺下之游,正始名士的竹林之下的优游畅饮,王羲之、谢安等人兰亭流觞的雅意,无不是群体性的诗性追求。个人诗意化的典型也不乏其例,陶渊明采菊东篱下的闲适固是千古美谈,即使是终身留连仕途的陆机在战败被杀之时也发出“华亭鹤唳,岂可复闻乎”的感叹,魏晋风度在死亡阴影里也显出了诗意的美丽和悲怆。可贵的是魏晋士人对人生艺术化的追求并不只是士大夫式的吟咏清谈,他们的诗意能落实在平凡的日常生活中。陶渊明笔下的草屋、桃李、鸡鸣、狗吠等日常事物融注了冲淡的诗意,即使是艰苦的农耕生活,也有“带月荷锄归”的诗意蕴涵其中,他在晚年衣食堪虞的时候,诗、酒也是不可或缺的。

    魏晋风度的诗性是既空灵又沉重的,谓它空灵是魏晋士人的潇洒通脱,所谓沉重则是指士人任诞简傲行为的背后是对人生的理性思索。阮籍大醉六十日、率意独驾看似通脱的行为,其实是人生无路可走下精神极度苦闷的渲泄。陶渊明的田园诗尽管静穆安闲,但从他三仕三隐的反复中仍可窥见他归隐也有不能忘怀现实的一面,他以隐居田园的诗性方式来表达对宦途的既厌倦又有所留恋遗憾的心态,构成了魏晋风度深刻沉重的一面。

(选自《魏晋风度的文化透视》,有删改)

1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魏晋时期是中国文化发展的转型期,这种转型标志着文学意识觉醒,文学开始走向自觉。而魏晋风度是魏晋名士表现出来的哲学态度、处世方式和人格精神,是魏晋时期文化哲学最直接与深刻的体现,具有鲜明的时代意义,并对后世的中国文人及中国的文化哲学产生了深远而巨大的影响。

    魏晋时期儒学开始全面没落,多元化的文化逐渐介入人们的生活。儒家追求的人格是个体绝对服从群体,以群体作为个体价值实现的基础。老庄哲学与佛教相融合兴起的玄学,极力强调个体存在的自由性和独立性,力图打破儒家的束缚,唤醒士人心中潜伏的个体意识。加上魏晋时期社会经历了一次次的大动荡,许多名士死于非命,如何晏、陆机、潘岳、刘琨等人先后被杀,残酷的政治迫害和生命的担忧,使得魏晋士人的人生充满了无尽的忧虑恐惧和深重的哀伤。魏晋社会的大动乱带来了人的思想的大解放,第一次大面积引发了士人的个体存在意识。阮籍的白眼对俗礼与尽哀哭女,嵇康的行刑前索奏《广陵散》,王子猷的雪夜访戴安道等特立独行、率真任性的行为,是对儒家“发乎情,止乎礼义”的外在约束的颠覆,是个人的独立存在性的反映。正是这种人格的独立意识,奠定了中国文人的基本人格精神。

    魏晋时期也是思想最解放,个性最张扬,最有艺术精神的时代。魏晋士人现实理想的遗落深刻改变了他们的价值观和生存方式,从而转向生活的诗性追求。于是,诗和酒成了魏晋士人的艺术化人生的两个核心内容。诗自不待言,魏晋名士从群体到个人生活都极尽诗意,他们的生活方式本身就是诗;酒则从阮籍的饮酒全身远祸到陶渊明的从酒中体悟人生的真谛,获得了特殊的社会意味。魏晋名士群体对诗酒清谈的诗意人生追求是一致的,曹丕与建安七子宴游唱酬的邺下之游,正始名士的竹林之下的优游畅饮,王羲之、谢安等人兰亭流觞的雅意,无不是群体性的诗性追求。个人诗意化的典型也不乏其例,陶渊明采菊东篱下的闲适固是千古美谈,即使是终身留连仕途的陆机在战败被杀之时也发出“华亭鹤唳,岂可复闻乎”的感叹,魏晋风度在死亡阴影里也显出了诗意的美丽和悲怆。可贵的是魏晋士人对人生艺术化的追求并不只是士大夫式的吟咏清谈,他们的诗意能落实在平凡的日常生活中。陶渊明笔下的草屋、桃李、鸡鸣、狗吠等日常事物融注了冲淡的诗意,即使是艰苦的农耕生活,也有“带月荷锄归”的诗意蕴涵其中,他在晚年衣食堪虞的时候,诗、酒也是不可或缺的。

    魏晋风度的诗性是既空灵又沉重的,谓它空灵是魏晋士人的潇洒通脱,所谓沉重则是指士人任诞简傲行为的背后是对人生的理性思索。阮籍大醉六十日、率意独驾看似通脱的行为,其实是人生无路可走下精神极度苦闷的渲泄。陶渊明的田园诗尽管静穆安闲,但从他三仕三隐的反复中仍可窥见他归隐也有不能忘怀现实的一面,他以隐居田园的诗性方式来表达对宦途的既厌倦又有所留恋遗憾的心态,构成了魏晋风度深刻沉重的一面。

(选自《魏晋风度的文化透视》,有删改)

3.填空题(共9题)

12.
定义:如果一个数的平方等于–1,记为i2 = –1,这个数i叫做虚数单位.如果 i4 = 1, i5= i, i6 = –1  …… 那么________.
13.
若方程组的解x,y满足0<x+y<1,则k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
14.
已知 是方程的解,则_______________.
15.
“x的4倍与2的和是非负数”用不等式表示为__________________.
16.
如图,一个正三角形和一副三角板(分别含30°和45°)摆放成如图所示的位置,且ABCD. 则∠1+∠2=_________°
17.
如图,直线l1∥l2∥l3,点A、B、C分别在直线l1、l2、l3上,若∠1=70°,∠2=50°,则∠ABC=__________度.
18.
若三角形三条边长分别是1,,4 (其中为整数),则的取值为___________.
19.
已知三角形的两边分别为ab(a>b),三角形的第三边x的范围是 2<x<6,则=_______.
20.
如图,ABC分别是线段A1BB1CC1A的中点,若△ABC的面积是1,那么△A1B1C1的面积为____.

4.解答题(共8题)

21.
某手机销售商分别以每部进价分别为800元、670元的A、B两种型号的手机,下表是近两周的销售情况:
销售时段
销售数量
销售收入
A种型号
B种型号
第一周
3台
6台
7650元
第二周
4台
10台
11800元
 
(进价、售价均保持不变,利润=销售收入﹣进货成本)
(1)求A、B两种型号的手机的销售单价;
(2)若手机销售商准备再采购这两种型号的手机共30台,且利润不低于4000元,求A种型号的手机至少要采购多少台?
22.
解方程组:
(1)    (2)
23.
已知方程的两个解是
(1)求m、n的值;
(2)用含有x的代数式表示y;
(3)若y是不小于的负数,求x的取值范围.
24.
解不等式(组),并在数轴上表示它的解集.
(1); (2)
25.
对于三个数abcM表示abc这三个数的平均数,min表示abc这三个数中最小的数,如: 
Mmin=-1;
Mmin
解决下列问题:
(1) 填空:min{ a, a-1, a+2 }=______________;
(2) 若min=2,则x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____;
(3) ①若Mmin,那么x=______________;
②根据①,你发现结论“若Mmin,则______________;(填abc的大小关系);
③运用②解决问题:(写出求解的过程)
Mmin
xy 的值.
26.
已知:如图,在△ABC中,∠A=90°,点DE分别在AB、AC上,DEBCCFDE的延长线垂直,垂足为F.
(1)求证:∠B=∠ECF
(2)若∠B=55°,求∠CED的度数.
27.
如图,在边长为1个单位长度的小正方形组成的网格中.
(1)把 平移至的位置,使点对应,得到
(2)运用网格画出边上的高所在的直线,标出垂足
(3)线段的关系是_____________;
(4)如果是按照先向上4格,再向右5格的方式平移到,那么线段在运动过程中扫过的面积是___________.
28.
【课本引申】
我们知道,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与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那么,三角形的一个内角与它不相邻的两个外角的和之间存在怎样的数量关系呢?
【尝试探究】
(1)如图1,∠DBC与∠ECB分别为△ABC的两个外角,试探究∠A与∠DBC+∠ECB之间存在怎样的数量关系?为什么?

【拓展运用】
(2)如图2,在△ABC纸片中剪去△CED,得到四边形ABDE,若∠1+∠2=230°,则剪掉的∠C=_________;

(3)小明联想到了曾经解决的一个问题:如图3,在△ABC中,BP、CP分别平分外角∠DBC、∠ECB,∠P与∠A有何数量关系?请直接写出答案_

(4)如图4,在四边形ABCD中,BP、CP分别平分外角∠EBC、∠FCB,∠P与∠A、∠D有何数量关系?为什么?(若需要利用上面的结论说明,可直接使用,不需说明理由)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单选题:(8道)

    选择题:(3道)

    填空题:(9道)

    解答题:(8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7

    7星难题:0

    8星难题:16

    9星难题: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