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选题- (共3题)
1.
有一个固定的光滑直杆与水平面的夹角为53°,杆上套着一个质量为m=2 kg的滑块(可视为质点).用不可伸长的细绳将滑块m与另一个质量为M=2.7 kg的物块通过光滑的定滑轮相连接,细绳因悬挂M而绷紧,此时滑轮左侧细绳恰好水平,其长度L=
m;P点与滑轮的连线同直杆垂直(如图所示).现将滑块m从图中O点由静止释放(整个运动过程中M不会触地,g取10 m/s2).则滑块m滑至P点时的速度大小为(sin53°=0.8,cos53°=0.6)



A.5![]() | B.5 m/s | C.![]() | D.2 m/s |
2.
一辆正沿平直路面行驶的车厢内,一个面向车前进方向站立的人对车厢壁施加水平推力F,在车前进s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当车匀速前进时,人对车做的总功为正功 |
B.当车加速前进时,人对车做的总功为负功 |
C.当车减速前进时,人对车做的总功为负功 |
D.不管车如何运动,人对车做的总功都为零 |
3.
某兴趣小组在做“探究做功和物体速度变化关系”的实验前,提出以下几种猜想:①W∝v,②W∝v2,③W∝…他们的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PQ为一块倾斜放置的木板,让物体从木板上由静止滑下,在Q处固定一个速度传感器(用来测量物体每次通过Q点的速度)。在刚开始实验时,有位同学提出,不需要测出物体质量,只要测出物体从初始位置到速度传感器的距离和读出速度传感器的示数就行了,大家经过讨论采纳了该同学的建议.

(1)本实验中不需要测量物体质量的理由是什么?(______)
(2)让物体分别从不同高度无初速释放,测出物体从初始位置到速度传感器的距离L1、L2、L3、L4…读出物体每次通过速度传感器Q的速度v1、v2、v3、v4…并绘制了如图(乙)所示的L-v图象.根据绘制出的L-v图象,若为了更直观地看出L和v的变化关系,他们下一步应该作出(_____)
A. L-v2图象 B.
图象
C.
图象 D.
图象
(3)本实验中,木板与物体间摩擦力的大小会不会影响探究出的结果?___________(答“会”或者“不会”)

(1)本实验中不需要测量物体质量的理由是什么?(______)
(2)让物体分别从不同高度无初速释放,测出物体从初始位置到速度传感器的距离L1、L2、L3、L4…读出物体每次通过速度传感器Q的速度v1、v2、v3、v4…并绘制了如图(乙)所示的L-v图象.根据绘制出的L-v图象,若为了更直观地看出L和v的变化关系,他们下一步应该作出(_____)
A. L-v2图象 B.

C.


(3)本实验中,木板与物体间摩擦力的大小会不会影响探究出的结果?___________(答“会”或者“不会”)
2.选择题- (共4题)
3.多选题- (共2题)
8.
如图所示,竖直光滑杆固定在地面上,套在杆上的轻质弹簧下端固定,将套在杆上的滑块向下压缩弹簧(在弹性限度范围内)至离地高度h=0.1m处,滑块与弹簧不拴接。现由静止释放滑块,通过传感器测量滑块的速度和离地高度并作出滑块的Ek-h图像,其中高度从0.2m上升到0.35m范围内图像为直线,其余部分为曲线。滑块可视为质点,以地面为零势能参考面,重力加速度g取10m/s2,由图像可知


A.轻弹簧原长为0.2m |
B.滑块的质量为0.2kg |
C.弹簧弹性势能最大为0.5J |
D.滑块机械能最大为0.5J |
9.
如图所示,一固定斜面倾角为30°,一质量为m的小物块自斜面底端以一定的初速度沿斜面向上做匀减速运动,加速度大小等于重力加速度的大小g。物块上升的最大高度为H,则此过程中,物块的()


A.动能损失了2mgH |
B.动能损失了mgH |
C.机械能损失了mgH |
D.机械能损失了![]() |
4.实验题- (共1题)
10.
在用打点计时器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中,使质量为
的重物自由下落,打点计时器在纸带上打出一系列的点,选取一条符合实验要求的纸带如图所示。
为第一个点,
为从合适位置开始选取连续点中的三个点。已知打点计时器每隔
打一个点,当地的重力加速度为
,那么:

(1)根据图上所得的数据,应取图中
点到__________点来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
(2)从
点到(1)问中所取的点,重物重力势能的减少量
__________
,动能增加量
__________
;请简述两者不完全相等的原因_______。(结果取三位有效数字)
(3)若测出纸带上所有点到
点之间的距离,根据纸带算出各点的速度
及物体下落的高度
,则以
为纵轴,以
为横轴画出的图像是图中的__________。






(1)根据图上所得的数据,应取图中

(2)从





(3)若测出纸带上所有点到





A.![]() | B.![]() |
C.![]() | D.![]()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单选题:(3道)
选择题:(4道)
多选题:(2道)
实验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6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