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洛阳市2013-2014学年高三(下)统考(二练)物理试卷

适用年级:高三
试卷号:182703

试卷类型:高考模拟
试卷考试时间:2017/7/19

1.选择题(共3题)

1.歌谣“骨木石陶,种植水稻,猪狗水牛,定居不移”反映了哪一原始居民的情况(    )
2.CuCl广泛应用于化工和印染等行业。某研究性学习小组拟热分解CuCl2·2H2O制备CuCl,并进行相关探究。

【资料查阅】

②Cl2是一种有毒气体,易溶于氢氧化钠溶液。

③HCl极易溶于水。

④CuCl常温下是固体,露置于空气中易被氧化为绿色的高价铜盐。

【实验探究】该小组用下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夹持仪器已略)。

请回答下列问题:

3.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见下图北京人复原头像

材料二:北京人还保留着猿的一些体质特征,但他们已经能直立行走,上肢基本上具备了现代人的特点。手是劳动的器官,发展较快,变得灵活轻巧。下肢用来支撑身体和直立行走,发展较慢。随着四肢的分化和手的发展,脑也在缓慢地进化。

2.单选题(共2题)

4.
在空中某一高度将一小球水平抛出,取抛出点为坐标原点,初速度方向为轴正方向,竖直向下为y轴正方向,得到其运动的轨迹方程为y=ax2(a为已知量),重力加速度为g。则根据以上条件可以求得
A.物体距离地面的高度
B.物体作平抛运动的初速度
C.物体落地时的速度
D.物体在空中运动的总时间
5.
如图所示,质量m="1" kg的物块(可视为质点)以v1="10" m/s的初速度从粗糙斜面上的P点沿斜面向上运动到达最高点后,又沿原路返回,其速率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乙所示。已知斜面固定且足够长,且不计空气阻力,取g="10" m/s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物块所受的重力与摩擦力之比为3∶2
B.在t="1" s到t="6" s的时间内物块所受重力的平均功率为50 W
C.在t="6" s时物体克服摩擦力做功的功率为20 W
D.在t=0到t="1" s时间内机械能的变化量大小与t="1" s到t="6" s时间内机械能变化量大小之比为1∶5

3.多选题(共3题)

6.
如图甲所示,在粗糙水平面上静置一个截面为等腰三角形的斜劈A,其质量为M,两个底角均为30°.两个完全相同的、质量均为m的小物块p和q恰好能沿两侧面匀速下滑.若现在对两物块同时各施加一个平行于斜劈侧面的恒力F1、F2,且F1>F2,如图乙所示,则在p和q下滑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斜劈A仍保持静止
B.斜劈A受到地面向右的摩擦力作用
C.斜劈A对地面的压力大小等于(M+2m)g
D.斜劈A对地面的压力大于(M+2m)g
7.
(多选)如图所示,轨道1是卫星绕地球运动的圆轨道,可以通过在A点加速使卫星在椭圆轨道2上运动.A点是近地点,B点是远地点.轨道1、2相切于A点.在远地点B加速后,可使卫星在圆轨道3上运动,轨道2、3相切于B点.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卫星在轨道1上运行的速率大于在轨道2上经过B点时的速率
B.无法比较卫星在轨道1上运行的速率和在轨道2上经过B点时的速率大小
C.卫星在轨道2上经过A点时的向心加速度大于在轨道2上经过B点时的向心加速度
D.卫星在轨道2上经过B点时的向心加速度小于在轨道3上运行时的向心加速度
8.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__________.
E.紫光的双缝干涉条纹间距可能大于红光双缝干涉条纹间距
A.两列机械横波相遇,在相遇区一定会出现干涉现象
B.机械波在传播过程中,沿传播方向上,在任何相等时间内,传播相同的距离
C.光波在介质中传播的速度与光的频率有关
D.狭义相对论认为:一切物理规律在不同的惯性参考系中都相同

4.解答题(共2题)

9.
如图所示,半径为R的光滑圆形轨道在B点与水平轨道AB相切,水平轨道AB在A点与光滑弧形轨道CA相切,轨道CA、AB与圆形轨道都在同一竖直平面内.现让一质量为m的滑块(可视为质点)从弧形轨道上高为h处由静止释放.设滑块与AB轨道的动摩擦因数为μ,AB轨道的长度为x0.为使滑块在进入圆形轨道后能够不脱离轨道而运动,滑块释放的高度h应满足什么条件?(假设B处的缺口不影响滑块进入圆轨道和在圆轨道的上运动)
10.
如图所示,水平放置的足够长的平行金属导轨MNPQ的一端接有电阻R0,不计电阻的导体棒ab静置在导轨的左端MP处,并与MN垂直.以导轨PQ的左端为坐标原点O,建立直角坐标系xOyOx轴沿PQ方向.每根导轨单位长度的电阻为r.垂直于导轨平面的非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在y轴方向不变,在x轴方向上的变化规律为:BB0kx,并且x≥0.现在导体棒中点施加一垂直于棒的水平拉力F,使导体棒由静止开始向右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大小为a.设导体棒的质量为m,两导轨间距为L.不计导体棒与导轨间的摩擦,导体棒与导轨接触良好,不计其余部分的电阻.

(1)请通过分析推导出水平拉力F的大小随横坐标x变化的关系式;
(2)如果已知导体棒从x=0运动到xx0的过程中,力F做的功为W,求此过程回路中产生的焦耳热Q
(3)若B0=0.1 T,k=0.2 T/m,R0=0.1 Ω,r=0.1 Ω/m,L=0.5 m,a=4 m/s2,求导体棒从x=0运动到x=1 m的过程中,通过电阻R0的电荷量q.

5.实验题(共1题)

11.
某同学在实验室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来探究“牛顿第二定律”.
(1)实验中,该同学先接通计时器的电源(频率为50Hz),再放开纸带,如图乙是打出的一条纸带,O为起点,A、B、C为三个相邻的计数点,相邻两个计数点之间有四个计时点没有标出,有关数据如图乙所示,则小车的加速度大小a=______m/s2,打B点时小车的速度大小vB=______m/s (结果均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2)该同学在做探究加速度与质量的关系实验时,保持沙和沙桶的总质量m一定。改变小车及车中砝码的总质量M,测出相应的加速度a,并采用图像法处理数据.为了比较容易地得出加速度a与质量M的关系,应该作a与_________的关系图像.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选择题:(3道)

    单选题:(2道)

    多选题:(3道)

    解答题:(2道)

    实验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7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