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选题- (共4题)
1.
一滑块以一定的初速度从一固定斜面的底端向上冲,到斜面上某一点后返回底端,斜面粗糙.滑块运动过程中加速度与时间关系图象如图所示.下列四幅图象分别表示滑块运动过程中位移x、速度大小v、动能Ek和重力势能Ep(以斜面底端为参考平面)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图象,其中正确的是( )


A.![]() | B.![]() |
C.![]() | D.![]() |
2.
如图所示,横截面为直角三角形的斜劈A,底面靠在粗糙的竖直墙面上,力F通过球心水平作用在光滑球B上,系统处于静止状态。当力F增大时,系统仍保持静止,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斜劈A受到的力的个数不变 |
B.斜劈A受到的摩擦力一定增大 |
C.光滑球B对地面的的压力一定不变 |
D.光滑球B受到的合力不变 |
3.
物理关系式不仅反映了物理量之间的关系,也确定了单位之间的关系。如关系式U=IR既反映了电压、电流和电阻之间的关系,也确定了V(伏)与A(安)和Ω(欧)的乘积等效。现有物理量单位:m(米)、s(秒)、N(牛)、W(瓦)、J(焦)、C(库)、F(法)、A(安)、Ω(欧)、T(特),由它们组合成的单位都与V(伏)等效的是
A.J/C和 N/C B.J/C 和 T.m2/S
C.W/A 和C.T.m/s D.W1/2Ω1/2 和 T.A.m
A.J/C和 N/C B.J/C 和 T.m2/S
C.W/A 和C.T.m/s D.W1/2Ω1/2 和 T.A.m
4.
由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两院院士评出的2012年中国十大科技进展新闻,于2013年1月19日揭晓,“神九”载人飞船与“天宫一号”成功对接和“蛟龙”号下潜突破7000米分别排在第一、第二。若地球半径为R,把地球看做质量分布均匀的球体,已知质量分布均匀的球壳对壳内物体引力为零。“蛟龙”下潜深度为d。天宫一号轨道距离地面高度为h,“蛟龙”号所在处与“天官一号”所在处的加速度之比为
A.![]() | B.![]() |
C.![]() | D.![]() |
2.选择题- (共3题)
3.多选题- (共3题)
8.
图中虚线是某电场中的一簇等势线。两个带电粒子从P点均沿等势线的切线方向射入电场,粒子运动的部分轨迹如图中实线所示。若粒子仅受电场力的作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a、b两点的电场强度大小关系Ea<Eb |
B.a、b两点的电势关系Ua>Ub |
C.粒子从P运动到a的过程中,电势能增大 |
D.粒子从P运动到b的过程中,动能增大 |
9.
用一根横截面积为S、电阻率为ρ的硬质导线做成一个半径为r的圆环,ab为圆环的直径。如图所示,在ab的左侧存在一个匀强磁场,磁场垂直圆环所在平面,方向如图,磁感应强度大小随时间的变化率
(k<0),则



A.圆环具有扩张的趋势 |
B.圆环中产生逆时针方向的感应电流 |
C.圆环中感应电流的大小为krS/2ρ |
D.图中a、b两点之间的电势差![]() |
10.
如图甲所示的电路中,理想变压器原、副线圈匝数比为10:1,副线圈接有电压表、光敏电阻R(其阻值随光强增大而减小)、“12V、6W”的小灯泡D。电流表、电压表均为理想电表。原线圈接入如图乙所示的正弦交流电压u,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电压u的频率为100 Hz
B. 电压表的示数为22V
C. 照射R的光变弱时,电流表的示数变大
D. 调节照射R的光强度,可以使灯泡D正常发光

A. 电压u的频率为100 Hz
B. 电压表的示数为22V
C. 照射R的光变弱时,电流表的示数变大
D. 调节照射R的光强度,可以使灯泡D正常发光
4.解答题- (共2题)
11.
如图甲所示,倾角
的粗糙斜面固定在水平面上,斜面足够长.一根轻弹簧一端固定在斜面的底端,另一端与质量m=1.0kg的小滑块(可视为质点)接触,滑块与弹簧不相连,开始时弹簧处于压缩状态.当t=0时释放滑块,在0~0.24s时间内,滑块的加速度a随时间t变化的关系如图乙所示.已知弹簧的劲度系数
,当t=0.14s时,滑块的速度
.g取
,
,
.弹簧弹性势能的表达式为
(式中k为弹簧的劲度系数,x为弹簧的形变量).求:

(1)斜面对滑块摩擦力的大小
;
(2)t=0.14s时滑块与出发点间的距离d;
(3)在0~0.44s时间内,摩擦力做的功W.








(1)斜面对滑块摩擦力的大小

(2)t=0.14s时滑块与出发点间的距离d;
(3)在0~0.44s时间内,摩擦力做的功W.
12.
(20分)如图所示,平面直角坐标系xOy的第二象限内存在场强大小为E,方向与x轴平行且沿x轴负方向的匀强电场,在第一、三、四象限内存在方向垂直纸面向里的匀强磁场。现将一挡板放在第二象限内,其与x,y轴的交点M、N到坐标原点的距离均为2L。一质量为m,电荷量绝对值为q的带负电粒子在第二象限内从距x轴为L、距y轴为2L的A点由静止释放,当粒子第一次到达y轴上C点时电场突然消失。若粒子重力不计,粒子与挡板相碰后电荷量及速度大小不变,碰撞前后,粒子的速度与挡板的夹角相等(类似于光反射时反射角与入射角的关系)。求:

(1)C点的纵坐标。
(2)若要使粒子再次打到档板上,磁感应强度的最大值为多少?
(3)磁感应强度为多大时,粒子从A点出发与档板总共相碰两次后到达C点?这种情况下粒子从A点出发到第二次到达C点的时间多长?

(1)C点的纵坐标。
(2)若要使粒子再次打到档板上,磁感应强度的最大值为多少?
(3)磁感应强度为多大时,粒子从A点出发与档板总共相碰两次后到达C点?这种情况下粒子从A点出发到第二次到达C点的时间多长?
5.实验题- (共1题)
13.
(8分)某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的装置,来测定滑块和轨道间的动摩擦因数μ。给定的实验器材有米尺、秒表、轻绳、轻滑轮、轨道、滑块、托盘和砝码等。滑块和托盘上分别放有若干砝码,滑块质量为M,滑块上砝码总质量为m′,托盘和盘中砝码的总质量为m。实验中,滑块在水平轨道上从A到B做初速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重力加速度g取10m/s2。

①若利用上述实验器材和公式
可以测量滑块在A、B间运动时的加速度。请你在给定的方框中设计一个记录两个物理量数据的表格,记录次数为5次。在表格中标明要测量的两个物理量。

②根据牛顿运动定律得到a与m的关系为:
当上式中的(
)保持不变时,a是m的一次函数。该同学想通过多次改变m,测出相应的a值,并利用上式来计算
。为了保证实验中(
)不变,在改变m时,应将从托盘中取出的砝码置于 。
③实验得到a与m的关系如图所示,由此可知μ= (取两位有效数字)

①若利用上述实验器材和公式


②根据牛顿运动定律得到a与m的关系为:

当上式中的(



③实验得到a与m的关系如图所示,由此可知μ= (取两位有效数字)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单选题:(4道)
选择题:(3道)
多选题:(3道)
解答题:(2道)
实验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2
5星难题:0
6星难题:7
7星难题:0
8星难题:1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