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2017学年福建省莆田第一中学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卷(带解析)

适用年级:高一
试卷号:181362

试卷类型:期中
试卷考试时间:2017/5/17

1.单选题(共4题)

1.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只有曲线运动,才可以对运动进行分解
B.平抛运动属于变加速曲线运动
C.物体做曲线运动时,其速度一定时刻在发生变化
D.物体做匀速率曲线运动时,其加速度不一定与速度方向垂直
2.
如图所示,AB两物体系在跨过光滑定滑轮的一根轻绳的两端,当A物体以速度v向左运动时,系AB的绳分别与水平方向成30°、60°角,此时B物体的速度大小为(   )

A. v   B. v
C. v   D. v
3.
小球P和Q用不可伸长的轻绳悬挂在天花板上,P球的质量大于Q球的质量,悬挂P球的绳比悬挂Q球的绳短.将两球拉起,使两绳均被水平拉直,如图所示,将两球由静止释放,在各自轨迹的最低点(   )

A. P球的速度一定大于Q球的速度
B. P球的动能一定小于Q球的动能
C. P球所受绳的拉力一定大于Q球所受绳的拉力
D. P球的向心加速度一定小于Q球的向心加速度
4.
高一年的一位男生在一次投篮中对篮球做功为W,出手高度为h1,篮筐距地面高度为h2,球的质量为m。不计空气阻力,则篮球进筐时的动能为 (    )
A.Wmgh2mgh1B.mgh2mgh1W
C.mgh1mgh2WD.Wmgh1mgh2

2.多选题(共6题)

5.
一滑块在水平地面上沿直线滑行,t=0时速率为1 m/s。从此刻开始在与初速度相反的方向上施加一水平作用力F。力F和滑块的速度v随时间的变化规律分别如图甲、乙所示,则(两图取同一正方向,取g=10 m/s2)(    )
A.滑块的质量为0.5 kg
B.第1 s内摩擦力对滑块做功为-1 J
C.第2 s末拉力F的瞬时功率为3W
D.第2 s内拉力F的平均功率为1.5 W
6.
一物体做竖直上抛运动(不计空气阻力),初速度为30 m/s,当它的位移为25 m时,经历时间可能为(g取10 m/s2)(  )
A.1sB.2 sC.3 sD.5s
7.
如图所示,水平转台上有一个质量为m的物块,用长为L的细绳将物块连接在转轴上,细线与竖直转轴的夹角为θ角,此时绳中张力为零,物块与转台间动摩擦因数为μ(μ<tan θ),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物块随转台由静止开始缓慢加速转动,
则(   )
A.至绳中出现拉力时,转台对物块做的功为
B.至绳中出现拉力时,转台对物块做的功为
C.至转台对物块支持力为零时,转台对物块做的功为
D.设法使物体的角速度为时,物块与转台间无相互作用力
8.
质量为m的汽车在平直路面上由静止匀加速启动,运动过程的速度图象如图所示,整个运动过程中汽车所受阻力恒为Ff( )
A.t1~t2时间内,汽车做变加速度运动
B.0~t1时间内,汽车做变加速度运动
C.汽车的额定功率
D.汽车的额定功率
9.
质量为m的跳水运动员进入水中后受到水的阻力而做减速运动,设水对他的阻力大小恒为F,那么在他减速下降高度为h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g为当地的重力加速度)( )
A.他的动能减少了(F-mg)hB.他的重力势能减少了mgh
C.他的机械能减少了(F-mg)hD.他的机械能减少了Fh
10.
如图甲所示,倾角为 37°的传送带以恒定速度运行。现将质量为 1kg 的小物体以一定的初速度平行射到传送带上,物体相对地面的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如图乙所示。取沿传送带向上为正方向,g=10m/s2,sin37°=0.6,cos37°=0.8。则
A.物体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为 0.875
B.0~8s 内物体位移的大小为 18m
C.0~8s 内的物体机械能的增量为 90J
D.0~8s 内的物体与传送带由于摩擦力产生的热量为 126J

3.解答题(共4题)

11.
如图,PQ是一半径为R=6m的圆弧形的光滑轨道,P为最高点,Q为最低点, Q点处的切线水平,且Q处距地面高度H=5m.将质量为m=1kg的小球从P处静止释放,小球运动至Q飞出后落到地面上距Q水平距离为L=6m处,不考虑空气阻力,重力加速度为g=10m/s2.求::
(1)小球运动到Q点时的速度大小;
(2)小球运动到Q点时对轨道压力的大小和方向;
12.
如图所示,在水平轨道右侧安放半径为R=0.2m的竖直圆形光滑轨道,水平轨道的PQ段铺设特殊材料,调节其初始长度为L=1m,水平轨道左侧有一轻质弹簧左端固定,弹簧处于自然状态.质量为m=1kg的小物块A(可视为质点)从轨道右侧以初速度v0=2m/s冲上轨道,通过圆形轨道、水平轨道后压缩弹簧并被弹簧以原速率弹回,经水平轨道返回圆形轨道.物块A与PQ段间的动摩擦因数μ=0.2,轨道其他部分摩擦不计,重力加速度g=10m/s2.求:

(1)物块A与弹簧刚接触时的速度大小v1
(2)物块A被弹簧以原速率弹回返回到圆形轨道的高度h1
(3)调节PQ段的长度L,A仍以v0从轨道右侧冲上轨道,当L满足什么条件时,物块A能第一次返回圆形轨道且能沿轨道运动而不脱离轨道.
13.
如图所示,某人乘雪橇从雪坡上经A 点滑至B 点,接着沿水平路面滑至C点停止.A距离水平路面的垂直距离为20m。人与雪橇的总质量为70kg.下表记录了沿坡下滑过程中的有关数据,请根据图表中的数据解决下列问题:
(1)人与雪橇从A点到B点的过程中,损失的机械能为多少?
(2)设人与雪橇在BC段受到的阻力恒定,求阻力大小.(取g="10" m/s2

位置
A
B
C
速度 (m/s)
2.0
12.0
0
位置坐标(m)
(0,20)
(10,0)
(30,0)
 
14.
如图所示,劲度系数为k的轻弹簧下端固定在水平地面上,上端与一质量为m的物体A接触但不连接,一不可伸长的轻绳跨过滑轮,两端分别与物体A及质量为2m的物体B连接.不计空气阻力、定滑轮与轻绳间的摩擦,重力加速度为g,弹簧的形变始终在弹性限度内.
(1)若弹簧初始处于原长,将物体B由静止释放,求物体B下落距离为L时,A的速度为多少?
(2)若弹簧上端与物体A连接,用手托住物体B,使两边轻绳和弹簧都处于竖直状态,轻绳中恰好不产生拉力,然后无初速度释放物体B,求物体A的最大速度.

4.实验题(共2题)

15.
用如图甲实验装置验证m1m2组成的系统机械能守恒.m2从高处由静止开始下落,m1上拖着的纸带打出一系列的点,对纸带上的点迹进行测量,即可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下图给出的是实验中获取的一条纸带:0是打下的第一个点,每相邻两计数点间还有4个点(图甲中未标出),计数点间的距离如图乙所示.已知m1=50g、m2=150g则(g取9.8m/s2,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1)在纸带上打下记数点5时的速度v=_______;
(2)在打点0~5过程中系统动能的增量△EK=________,系统势能的减少量△EP=________,由此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某同学作出-h图象如图丙,则当地的实际重力加速度g=___________.
16.
在“探究恒力做功与动能改变的关系”实验中(装置如图):

(1)实验所需器材有打点计时器(带导线)、复写纸、纸带、砝码、带有定滑轮的长木板、小车、细线,此外还需要哪两个器材________。
(2)实验开始时,先调节木板上定滑轮的高度,使牵引小车的细绳与木板平行,这样做的目的是下列的哪个_________ 。
A.避免小车在运动过程中发生抖动
B.可使打点计时器在纸带上打出的点清晰
C.可以保证小车最终能够实现匀速直线运动
D.可在平衡摩擦力后使细绳拉力等于小车受的合力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单选题:(4道)

    多选题:(6道)

    解答题:(4道)

    实验题:(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14

    7星难题:0

    8星难题:1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