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三明市第一中学2018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物理试题

适用年级:高三
试卷号:180773

试卷类型:月考
试卷考试时间:2018/1/1

1.单选题(共5题)

1.
体育器材室里,篮球摆放在图示的球架上。已知球架的宽度为d,每只篮球的质量为m,直径为D,不计球与球架之间摩擦,则每只篮球对一侧球架的压力大小为(    )

A.   B.   C. D.
2.
若宇航员在月球表面附近自高h处以初速度v0水平抛出一个小球,测出小球的水平射程为。已知月球半径为,万有引力常量为。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月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B.月球的质量
C.月球的第一宇宙速度D.月球的平均密度
3.
把动力装置分散安装在每节车厢上,使其既具有牵引动力,又可以载客,这样的客车车辆叫做动车。而动车组是几节自带动力的车辆(动车)加几节不带动力的车辆(也叫拖车)编成一组,如右图所示,假设动车组运行过程中受到的阻力与其所受重力成正比,每节动车与拖车的质量都相等,每节动车的额定功率都相等。若1节动车加3节拖车编成的动车组的最大速度为120km/h,则9节动车加3节拖车编成的动车组的最大速度为
A.120km/hB.240km/hC.360km/hD.480km/h
4.
如图所示,光滑水平面上放着足够长的木板B,木板B上放着木块A,A、B间的接触面粗糙,现在用一水平拉力F作用在A上,使其由静止开始运动,用f1代表B对A的摩擦力,f2代表A对B的摩擦力,则下列情况可能的是( )

A. 拉力F做的功小于A、B系统动能的增加量
B. 拉力F做的功大于A、B系统动能的增加量
C. 拉力F和B对A做的功之和小于A的动能的增加量
D. A对B做的功小于B的动能的增加量
5.
如图所示,水平面内有A、B、C、D、E、F六个点,它们均匀分布在半径为R=2cm的同一圆周上,空间有一方向与圆平面平行的匀强电场。已知A、C、E三点的电势分别为 、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 电场强度的方向由A指向D
B. 电场强度的大小为1V/m
C. 该圆周上的点电势最高为4V
D. 将电子从D点移到F点,静电力做负功

2.多选题(共3题)

6.
如图所示为某海上救援船的机械臂工作的示意图。机械臂ABBC由高强度的轻质材料制成,A端固定一个定滑轮,BC可以绕B自由转动。钢丝绳的一端穿过C点并固定,另一端缠绕于可以转动的立柱D上,其质量可以忽略不计。在某次转移货物的过程中,机械臂AB始终保持竖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保持BC不动,使AB缓慢伸长,则BC所受的力增大
B.保持AB不动,缓慢转动立柱D,使CA变长,则BC所受的力大小保持不变
C.保持AB不动,使BC缓慢伸长,则BC所受的力增大
D.保持AB不动,使BC缓慢伸长且逆时针转动,BC所受的力增大
7.
如图所示,将一轻质弹簧从物体B内部穿过,并将其上端悬挂于天花板,下端系一质量为m1=2.0kg的物体A。平衡时物体A距天花板h=2.4m,在距物体A正上方高为h1=1.8m处由静止释放质量为m2=1.0kg的物体B,B下落过程中某时刻与弹簧下端的物体A碰撞(碰撞时间极短)并立即以相同的速度与A运动,两物体不粘连,且可视为质点,碰撞后两物体一起向下运动,历时0.25s第一次到达最低点,(弹簧始终在弹性限度内,不计空气阻力,g=10m/s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碰撞结束瞬间两物体的速度大小为2m/s
B. 碰撞结束后两物体一起向下运动的最大位移大小为0.25m
C. 碰撞结束后两物体一起向下运动的过程中,两物体间的平均作用力大小为18N
D. A、B在碰后一起下落的过程中,它们减少的动能等于克服弹簧力所做的功
8.
如图所示,MN是一正点电荷产生的电场中的一条电场线。一个带负电的粒子(不计重力)从a到b穿越这条电场线的轨迹如图中虚线所示。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点电荷一定位于M点的左侧
B.带电粒子从a到b的过程中动能逐渐减小
C.带电粒子在a点的加速度小于在b点的加速度
D.带电粒子在a点时的电势能大于在b点时的电势能

3.填空题(共1题)

9.
甲图中游标卡尺读数为________ mm,乙图中螺旋测微器读数为________ mm。

4.解答题(共4题)

10.
如图所示,半径为R,内径很小的光滑半圆管竖直放置,整个装置处在方向竖直向上的匀强电场中,两个质量均为m、带电量相同的带正电小球a、b,以不同的速度进入管内(小球的直径略小于半圆管的内经,且忽略两小球之间的相互作用),a通过最高点A时,对外管壁的压力大小为3、5mg,b通过最高点A时,对内管壁的压力大小0、25mg,已知两小球所受电场力的大小为重力的一半。

求(1)a、b两球落地点距A点水平距离之比;
(2)a、b两球落地时的动能之比。
11.
在半径R=5000km的某星球表面,宇航员做了如下实验,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竖直平面内的光滑轨道由斜轨道AB和圆弧轨道BC组成,将质量m=0.2kg的小球,从轨道AB上高H处的某点静止释放,用力传感器测出小球经过C点时对轨道的压力F,改变H的大小,可测出F随H的变化关系如图乙所示,求:

(1)圆轨道的半径和该星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各是多少;
(2)该星球的第一宇宙速度.
12.
如图所示,质量m=2kg的滑块(可视为质点),以v0=5m/s的水平初速度滑上静止在光滑水平面的平板小车,若平板小车质量M=3kg,长L=4.8m。滑块在平板小车上滑移1.5s后相对小车静止。求:

(1)滑块与平板小车之间的滑动摩擦系数μ
(2)若要滑块不滑离小车,滑块的初速度不能超过多少。(g取10m/s2
13.
如图所示,倾角θ=37°的光滑且足够长的斜面固定在水平面上,在斜面顶端固定一个轮半径和质量不计的光滑定滑轮 D,质量均为m=1kg 的物体A和B用一劲度系数k=240N/m 的轻弹簧连接,物体 B 被位于斜面底端且垂直于斜面的挡板 P 挡住。用一不可伸长的轻绳使物体 A 跨过定滑轮与质量为 M 的小环 C 连接,小环 C 穿过竖直固定的光滑均匀细杆,当整个系统静止时,环 C 位于 Q 处,绳与细杆的夹角 α=53°,且物体 B 对挡板 P 的压力恰好为零。图中 SD 水平且长度为d=0.2m,位置 R 与位置 Q 关于位置 S 对称,轻弹簧和定滑轮右侧的绳均与斜面平行。现让环 C 从位置 R 由静止释放,sin37°=0.6,cos37°=0.8,g 取10m/s2

求:⑴小环 C 的质量M
⑵小环 C 通过位置 S 时的动能Ek及环从位置 R 运动到位置 S 的过程中轻绳对环做的功WT
⑶小环 C 运动到位置 Q 的速率v.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单选题:(5道)

    多选题:(3道)

    填空题:(1道)

    解答题:(4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4

    5星难题:0

    6星难题:6

    7星难题:0

    8星难题:3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