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泸县第四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题

适用年级:高一
试卷号:180147

试卷类型:期中
试卷考试时间:2019/5/21

1.单选题(共6题)

1.
一块滑块由静止开始,沿光滑斜面匀加速下滑,其速度v随时间t变化的图像是
A.B.C.D.
2.
在高处以初速v0水平抛出一石子,当它的速度由水平方向变化到与水平方向夹θ角的过程中,石子的水平位移的大小是(   )
A.B.C.D.
3.
两个质量相同的小球ab用长度不等的细线拴在天花板上的同一点并在空中同一水平面内做匀速圆周运动,如图所示,则关于ab两小球说法正确的是(  )

A.a球角速度大于b球角速度
B.a球线速度大于b球线速度
C.a球向心力等于b球向心力
D.a球向心加速度小于b球向心加速度
4.
如图,两个质量均为m的小木块ab(可视为质点)放在水平圆盘上,a与转轴的距离为lb与转轴的距离为2lab跟随圆盘以角速度ω绕OO'转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b的向心加速度 
B.ab的转动周期
C.ab的线速度 
D.ab所受的静摩擦力
5.
如图所示,有一个半径为R的光滑圆轨道,现给小球一个初速度,使小球在竖直面内做圆周运动,则关于小球在过最高点的速度v,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v的极小值为
B.v由零逐渐增大,轨道对球的弹力逐渐增大
C.当v值逐渐增大时,轨道对小球的弹力也逐渐增大
D.当v值逐渐减小时,轨道对小球的弹力逐渐减小
6.
冰面对溜冰运动员的最大摩擦力为运动员重力的k倍,在水平冰面上沿半径为R的圆周滑行的运动员,若依靠摩擦力充当向心力,其安全速度为(   )
A.B.C.D.

2.多选题(共4题)

7.
如图所示的位移(x)—时间(t)图象和速度(v)—时间(t)图象中给出四条图线,甲、乙、丙、丁代表四辆车由同一地点向同一方向运动的情况,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0~时间内,甲车通过的路程等于乙车通过的路程
B.0~时间内,丙、丁两车在t2时刻相距最远
C.0~时间内,丙、丁两车的平均速度相等
D.甲车做直线运动,乙车做曲线运动
8.
所示,木块从左边斜面的A点自静止开始下滑,经过一段水平面后,又滑上右边斜面并停留在B点。若木块与接触面间的动摩擦因数处处相等,AB连线与水平面夹角为θ,不计木块在路径转折处碰撞损失的能量,则
A.木块与接触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
B.木块与接触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
C.左边斜面的倾角一定大于
D.右边斜面的倾角一定不大于
9.
如图所示,斜面上固定有一与斜面垂直的挡板,另有一截面为1/4圆的光滑柱状物体甲放置于斜面上,半径与甲相等的光滑球乙被夹在甲与挡板之间,没有与斜面接触而处于静止状态。现在从球心O1处对甲施加一平行于斜面向下的力F,使甲沿斜面方向向下移动,移动过程中甲、乙始终保持平衡。则在此过程中(    )
A.挡板对乙球的弹力变大
B.推力F变小
C.乙球对物体甲的弹力变大
D.甲对斜面的压力不变
10.
如图所示,细杆的一端与小球相连,可绕过O点的水平轴自由转动,细杆长0.5 m,小球质量为3 kg,现给小球一初速度使它做圆周运动,若小球通过轨道最低点a的速度为va=4 m/s,通过轨道最高点b的速度为vb=2 m/s,取g=10 m/s2,则小球通过最低点和最高点时对细杆作用力的情况是(  )
A.在a处为拉力,方向竖直向下,大小为126 N
B.在a处为压力,方向竖直向上,大小为126 N
C.在b处为拉力,方向竖直向上,大小为6 N
D.在b处为压力,方向竖直向下,大小为6 N

3.解答题(共3题)

11.
我国的“动车组”技术居世界领先地位,成为城际间高效交通的重要工具。动车组就是由几节自带动力的车厢与几节不带动力的车厢编成的列车组。有一动车组由8节车厢连接而成,其中第1节和第7节车厢为动力车厢,每节动力车厢的额定功率均为。动车组每节车厢的质量均为,在行驶过程中阻力恒为其重力的0.1倍。若动车组从静止开始先匀加速启动,加速度的大小为,动力车厢的输出功率达到额定功率后,保持功率不变继续行驶了1000m时达到最大速度,此后以最大速度保持匀速行驶。已知运行过程中,每节动力车厢总保持相同的功率输出,。求:
(1)动车组在匀加速启动过程中,第7节车厢对第8节车厢的牵引力大小;
(2)动车组匀加速阶段结束时的速度大小;
(3)动车组从静止到获得最大行驶速度所用的总时间。
12.
如图所示,一小物块从斜面顶端由静止开始下滑,滑至水平面最终停了下来。若不计小物块在斜面与平面的连接处碰撞的能量损失,已知斜面高h=1.2m,倾角为θ=370;小物块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0.25,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0.5,g=10m/s², sin37°=0.6。求:
 
(1)小物块滑到斜面底端时的速度大小;
(2)小物块在水平面上滑行的距离。
13.
如图所示,水平面AC与倾角的光滑斜面CD向用一小段光滑圆弧连接,B点左侧的水平面光滑、右侧的水平面粗糙。滑块甲、乙(均可视为质点)分别静止在A、B两点,B、C两点间的距离L=1m,现用一大小F1=2N、方向水平向右的推力推甲,经时间t1=1s推力的大小突然增大为F2=4N方向不变),又经时间撒去推力,之后甲与乙相碰并粘合在一起继续向右运动,最高能滑到斜面上的E。已知甲的质量乙的质量,甲乙与水平面BC段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取。求:

(1)推力F的总冲量大小I和碰前甲的速度大小
(2)甲、乙到达C点时的速度大小vC以及C、E两点间的距离d。

4.实验题(共1题)

14.
甲、乙两位同学利用图(a)所示装置做“探究物体的加速度跟力的关系”的实验,获得了小车加速度a与钩码拉力F的对应关系图如图(b)所示。实验时保持小车的质量不变,选择了不可伸长的轻质细绳和轻质定滑轮,用打点计时器和小车后端拖动的纸带测出小车运动的加速度。回答下列问题:

(1)由图(b)可知,a-F图线不经过原点,要使图线过原点,可采取的措施是__________。
(2)若利用本实验装置来验证“在小车质量M不变的情况下,小车的加速度与作用力成正比”的结论,并直接以钩码所受重力作为小车受到的合外力,钩码的质量m应满足的条件是_______。
(3)实验中甲、乙两同学用的小车的质量分别为,甲、乙两同学用的小车受到的阻力分别为,由图可知,____________。(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4) 图C为实验中打出的一条纸带的一部分,从比较清晰的点迹起,在纸带上标出了连续的5个计数点ABCDE,相邻两个计数点之间都有4个点迹没有标出,测出各计数点到A点之间的距离,如图所示.已知打点计时器接在频率为50 Hz的交流电源两端,则此次实验中小车运动的加速度的测量值a=________ m/s2.(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单选题:(6道)

    多选题:(4道)

    解答题:(3道)

    实验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3

    5星难题:0

    6星难题:7

    7星难题:0

    8星难题:4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