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届湖北省襄阳四中、龙泉中学、荆州中学高三10月联考物理试卷(带解析)

适用年级:高三
试卷号:179116

试卷类型:月考
试卷考试时间:2017/7/19

1.单选题(共6题)

1.
如图所示,A、B、C三球的质量均为m,轻质弹簧一端固定在斜面顶端、另一端与A球相连,A、B间固定一个轻杆,B、C间由一轻质细线连接.倾角为θ的光滑斜面固定在地面上,弹簧、轻杆与细线均平行于斜面,初始系统处于静止状态,细线被烧断的瞬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B球的受力情况未变,加速度为零
B. A、B两个小球的加速度均沿斜面向上,大小均为gsinθ
C. A、B之间杆的拉力大小为2mgsinθ
D. C球的加速度沿斜面向下,大小为2gsinθ
2.
如图所示,a、b、c三物体在力F的作用下一起向右匀速运动,所受的摩擦力分别为fa、fb、fc,ab间绳子的拉力为T,下列正确的是(    )
A.F= fa+fb+fc+TB.F= fa+fb+fc—T
C.fc不等于0D.F= fa+ T
3.
固定的倾角为30°的斜面上有一物块,物块与斜面间动摩擦因数μ=0.2,t=0时刻由静止释放物块的同时给物块施加沿斜面向上的力F,F-t图像如图所示。规定沿斜面向上为正方向,则物块的a-t图像正确的是( )
4.
如图所示,将小球a从地面以初速度v0竖直上抛的同时,将另一相同质量的小球b从距地面h处以初速度v0水平抛出,两球恰好同时到达同一水平高度处(不计空气阻力)。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两小球落地时的速度相同
B.两小球落地时,重力的瞬时功率相同
C.到达同一水平的高度后的任意时刻,重力对球a做功功率和对球b做功功率相等
D.从开始运动到两球到达同一水平高度,球a动能的减少量等于球b动能的增加量
5.
质量为m的物体以v0的速度水平抛出,经过一段时间速度大小变为v0,不计空气阻力,重力加速度为g,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该过程平均速度大小为v0
B.运动位移的大小为
C.物体机械能的变化量为
D.速度大小变为v0时,重力的瞬时功率为mgv0
6.
物体以40m/s的初速度竖直上抛,不计空气阻力,g取10m/s2。5秒内,关于物体的运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路程为90m
B.位移大小为75m,方向向上
C.速度改变量为30m/s,方向向下
D.平均速度为25m/s,方向向上

2.选择题(共8题)

7.

国库也叫做国家金库,一般人们以为只是放钱的库房。事实上,现代意义上的国库还可以看成是一个簿记系统,用来记录所有的财政收入和财政支出。人们对国库的片面认识是(    )

8.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雷锋精神犹如一座巍然矗立的灯塔,放射着夺目的光芒。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弘扬雷锋精神、开展学雷锋活动,要不断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今天,雷锋勤俭节约的美德可以转化为低碳、节能等环保意识,雷锋助人为乐的品质可以转化为奉献、互助等志愿者精神。

结合材料,运用物质与意识辩证关系的知识,谈谈我们应该怎样开展学雷锋活动。

9.

《韩非子·说林上》记载一年春天,管仲跟随齐桓公去打仗,冬天返回时迷失了路。管仲说“老马之智可用也。”于是,他们让老马在前面走,军队在后面跟着,果然顺利地找到了返回的路。下列观点正确的是(    )

①老马的识途功能的客观实在性取决于人的发现

②正确认识老马识途的功能是解决迷路问题的关键

③用老马找到返回的路体现了人的意识活动的能动性

④老马之“智”与人之“智”归根到底都源于实践

10.

《韩非子·说林上》记载一年春天,管仲跟随齐桓公去打仗,冬天返回时迷失了路。管仲说“老马之智可用也。”于是,他们让老马在前面走,军队在后面跟着,果然顺利地找到了返回的路。下列观点正确的是(    )

①老马的识途功能的客观实在性取决于人的发现

②正确认识老马识途的功能是解决迷路问题的关键

③用老马找到返回的路体现了人的意识活动的能动性

④老马之“智”与人之“智”归根到底都源于实践

11.

信息科学在高速发展,但信息安全举步维艰,量子通信是迄今唯一被严格证明为无条件安全的通信方式。十多年来潘建伟团队一直在为此努力并取得重大突破,已经为60周年国庆阅兵等国家重要政治活动提供了信息安全保障。材料说明(    )

①实践是一种直接现实性活动

②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

③实践是有目的有意识的活动

④真理的内容和形式具有客观性

12.

信息科学在高速发展,但信息安全举步维艰,量子通信是迄今唯一被严格证明为无条件安全的通信方式。十多年来潘建伟团队一直在为此努力并取得重大突破,已经为60周年国庆阅兵等国家重要政治活动提供了信息安全保障。材料说明(    )

①实践是一种直接现实性活动

②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

③实践是有目的有意识的活动

④真理的内容和形式具有客观性

13.

世间万物,变动不居。“明者因时而变,知者随事而制。”这说明(    )

①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

②一切要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

③离开物质谈运动是唯心主义的观点

④要在对立中把握统一,在统一中把握对立

14.

世间万物,变动不居。“明者因时而变,知者随事而制。”这说明(    )

①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

②一切要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

③离开物质谈运动是唯心主义的观点

④要在对立中把握统一,在统一中把握对立

3.多选题(共1题)

15.
一条宽为L的河流,河水流速为v1,船在静水中的速度为v2,v1、v2均不等于零。设船头的指向与上游河岸的夹角为θ,要使船划到对岸时航程最短,则θ可能满足( )
A.B.C.D.

4.解答题(共3题)

16.
(14分)“太极球”是近年来在广大市民中较流行的一种健身器材.做该项运动时,健身者半马步站立,手持太极球拍,拍上放一橡胶太极球,健身者舞动球拍时,球却不会掉落地上.现将太极球简化成如题图所示的平板和小球,熟练的健身者让球在竖直面内始终不脱离板而做匀速圆周运动,且在运动到图中的A、B、C、D位置时球与板间无相对运动趋势.A为圆周的最高点,C为最低点,B、D与圆心O等高.若球恰能到达最高点,设球的重力为1N.求:

(1)平板在C处对球施加力的大小?
(2)当球运动到B位置时,平板对球施加力的大小?
17.
(10分)月球与地球质量之比约为1:80,一般情况下,我们认为月球绕地球运动,其轨道可近似认为是圆周轨道,但有研究者提出,地球的质量并非远远大于月球质量,故可认为月球和地球可视为一个由两质点构成的双星系统,他们都围绕地球与月球连线上某点O做匀速圆周运动。在月地距离一定的情况下,试计算这种双星系统所计算出的周期T1与一般情况所计算出的周期T2之比。(结果可用根号表示)
18.
如图所示,倾斜传送带与水平面的夹角=37º,劲度系数 k=320N/m的轻质光滑弹簧平行于传送带放置,下端固定在水平地面上,另一端自由状态时位于Q点。小滑块质量 m=2kg,放置于传送带P点,滑块与传送带间的滑动摩擦因数=0.5。 已知传送带足够长,最大静摩擦力可认为和滑动摩擦力相等,整个过程中小滑块未脱离传送带,弹簧处于弹性限度内,弹簧的弹性势能,x为弹簧的形变量 (重力加速度g=10m/s 2 ,sin37 0 =0.6,cos37 0 =0.8)

(1)若传送带静止不动,将小滑块无初速放在P点,PQ距离=9.5m,求小物块滑行的最大距离
(2)若传送带以速度逆时针传动,将小滑块无初速放在P点, PQ距离=3.5m,求小物块滑行的最大距离

5.实验题(共1题)

19.
某同学想研究弹簧的弹性势能Ep和弹簧形变量x间的函数关系。设想用水平力缓慢地将弹簧从原长拉伸x,该过程拉力做的功W等于弹性势能的增加,即Ep。根据本实验所得,弹力F和弹簧伸长x的关系为F=kx。拉力的平均值为kx,所以W=kx2。他猜想弹性势能的表达式应该就是Ep=kx2。他找到一根弹簧、一个木板、一个重G=5.0N的长方体形金属块,设计了一个实验,利用一把毫米刻度尺来验证这个结论。步骤是:

(1)将金属块悬挂在该弹簧下方,静止时测得弹簧的伸长量为1.00cm,由此得出该弹簧在受到单位作用力时的伸长量,即F=kx式中的比例系数k为________N/m;
(2)将金属块放在长木板上,调节长木板的倾角,当金属块刚好能匀速下滑时测出斜面的高度为10.00cm,底边长为40.00cm,由此测得金属块和长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μ=______。
(3)如图将木板固定在地面上,金属块放置于木板上。弹簧一端固定在竖直墙上,另一端与金属块接触,用手向左压金属块使弹簧压缩一定长度后由静止释放,滑块脱离弹簧后,又沿长木板滑行一段距离而停下。测出每次弹簧的压缩量x和金属块脱离弹簧后在长木板上滑行的距离s,将对应的数据填写在下面的表格中。

为验证结果是否符合猜想Ep=kx2,则应该根据以上数据作出得图像为()
A:图像 B:图像
C:图像 D:图像
在下图的坐标系中作出你所选择的的图像,请注明横纵坐标所代表的物理量及单位,并注明你所选的标度,由图可得到Ep和x2间的关系式为 则该同学的猜想是 (填“正确”或者“错误”)的。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单选题:(6道)

    选择题:(8道)

    多选题:(1道)

    解答题:(3道)

    实验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1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