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选题- (共6题)
1.
在同一平台上的O点抛出的三个物体,做平抛运动的轨迹均在纸面内,如图所示,则三个物体做平抛运动的初速度vA、vB、vC的关系及落地时间tA、tB、tC的关系分别是 ( )


A.vA>vB>vC,tA>tB>tC[ |
B.vA=vB=vC,tA=tB=tC |
C.vA<vB<vC,tA>tB>tC |
D.vA<vB<vC,tA<tB<tC |
5.
质量为m的小球,从离桌面H高处由静止下落,桌面离地面高度为h,如图所示,若以桌面为参考平面,那么小球落地时的重力势能及整个下落过程中重力势能的变化分别是


A.mgh,减少mg(H-h) |
B.mgh,增加mg(H+h) |
C.-mgh,增加mg(H-h) |
D.-mgh,减少mg(H+h) |
6.
在光滑水平地面上有两个相同的弹性小球A、B,质量都为m.现B球静止,A球向B球运动,发生正碰。已知碰撞过程中总机械能守恒,两球压缩最紧时的总弹性势能为Ep,则碰前A球的速度等于( )
A.![]() | B.![]() | C.![]() | D.![]() |
2.选择题- (共2题)
7.
在围棋盒中有x颗白色棋子和y颗黑色棋子,从盒中随机取出一颗棋子,取得白色棋子的概率是{#mathml#}{#/mathml#},如再往盒中放进3颗黑色棋子,取得白色棋子的概率变为{#mathml#}{#/mathml#},则原来盒里有白色棋子 ( )
3.多选题- (共2题)
9.
如图,a、b是两颗绕地球做圆周运动的人造卫星,它们的轨道半径分别是R和2R(R为地球半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a、b线速度大小之比是2∶1 |
B.a、b的周期之比是1∶2![]() |
C.a、b的角速度之比是8∶1 |
D.a、b的向心加速度大小之比是4∶1 |
10.
如图所示,一个质量为0.18 kg的垒球,以25 m/s的水平速度飞向球棒,被球棒击打后反向水平飞回,速度大小变为45 m/s,设球棒与垒球的作用时间为0.01 s.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球棒对垒球的平均作用力大小为1260 N
B. 球棒对垒球的平均作用力大小为360 N
C. 球棒对垒球做的功为126J
D. 球棒对垒球做的功为36J

A. 球棒对垒球的平均作用力大小为1260 N
B. 球棒对垒球的平均作用力大小为360 N
C. 球棒对垒球做的功为126J
D. 球棒对垒球做的功为36J
4.解答题- (共4题)
11.
如图所示,有一个可视为质点的质量为m=1 kg的小物块,从光滑平台上的A点以
的初速度水平抛出,到达C点时,恰好沿C点的切线方向进入固定在水平地面上的光滑圆弧轨道,最后小物块滑上紧靠轨道末端D点的质量为M=3 kg的长木板。已知木板上表面与圆弧轨道末端切线相平,木板下表面与水平地面之间光滑,小物块与长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μ=0.3,圆弧轨道的半径为R=0.4 m,C点和圆弧的圆心连线与竖直方向的夹角θ=60°,不计空气阻力,g取10 m/s2.求:

(1)小球到达C点时的速度;
(2)小物块刚要到达圆弧轨道末端D点时对轨道的压力;
(3)要使小物块不滑出长木板,木板的长度L至少多大?


(1)小球到达C点时的速度;
(2)小物块刚要到达圆弧轨道末端D点时对轨道的压力;
(3)要使小物块不滑出长木板,木板的长度L至少多大?
12.
为了测试“过山车”运行过程中的安全性能,生产厂家对空载时的过山车进行了以下试验:让车在P=35kW的恒定功率牵引下,从A点由静止开始沿水平轨道做加速直线运动,经20s到O点时关闭发动机让其冲上半径R=10m的圆形轨道,沿内侧滑行,通过最高点C时的速度恰好是车不脱离轨道的临界速度,最后在右侧的水平轨道滑行至B点停止,设车的总质量m=2t,车在左右水平轨道上所受阻力均是车重的0.1倍,在圆形轨道上所受阻力不计,计算时过山车可看作质点,g取10m/s2.在这次试车中:

(1)车在O点时对轨道压力多大?
(2)A、O之间的距离s为多大?

(1)车在O点时对轨道压力多大?
(2)A、O之间的距离s为多大?
13.
如图,一质量为0.98kg的物块静止在水平地面上,一质量为0.02kg的子弹以水平速度500 m/s射入物块(没有穿出),子弹与物块一起滑行10 m距离停下.求整个运动过程中,(g取10 m/s2)

(1)子弹与物块因摩擦损失的能量
(2)木块与地面之间的动摩擦因素。

(1)子弹与物块因摩擦损失的能量
(2)木块与地面之间的动摩擦因素。
14.
在铅球比赛中,将铅球向斜上方推出.若铅球的质量为4kg,铅球推出时离地面的高度为15 m,推出时速度大小为10 m/s.不计空气阻力,以地面为参考平面,取g=10 m/s2.求:
(1)铅球推出时的动能和重力势能.
(2)铅球落地时的速度大小.
(1)铅球推出时的动能和重力势能.
(2)铅球落地时的速度大小.
5.实验题- (共2题)
15.
(1)在《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中,下面列举了该实验的几个操作步骤:

E.测量纸带上某些点间的距离
F.根据测量的结果计算重锤下落过程中减少的重力势能是否等于增加的动能
其中没有必要进行的步骤是___________,操作不当的步骤是___________.
(2)在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中,已知打点计时器所用电源的周期为T,查得当地重力加速度为g,测出所用重物的质量为m,实验中得到一条点迹清晰的纸带,把第一个点记作O,另选连续的4个点A、B、C、D作为测量点,经测量知道A、B、C、D各点到O点的距离分别为x1、x2、x3、x4,根据以上数据,可知重物由O点运动到C点,重力势能的减少量为___________,动能的增加量为___________。(要求写出表达式)

A.按照图示的装置安装器件 |
B.将打点计时器接到电源的“直流输出”上 |
C.用天平测出重锤的质量 |
D.先接通电源,后释放纸带,打出一条纸带 |
F.根据测量的结果计算重锤下落过程中减少的重力势能是否等于增加的动能
其中没有必要进行的步骤是___________,操作不当的步骤是___________.
(2)在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中,已知打点计时器所用电源的周期为T,查得当地重力加速度为g,测出所用重物的质量为m,实验中得到一条点迹清晰的纸带,把第一个点记作O,另选连续的4个点A、B、C、D作为测量点,经测量知道A、B、C、D各点到O点的距离分别为x1、x2、x3、x4,根据以上数据,可知重物由O点运动到C点,重力势能的减少量为___________,动能的增加量为___________。(要求写出表达式)

16.
如图,在“验证碰撞中的动量守恒”的实验中,让质量为m1的小球从斜槽轨道上某处自由滚下,与静止在轨道未端的质量为m2的小球发生对心碰撞,

(1)下列操作正确的是___________
(2)实验中,入射小球m1=15g,原来静止的被碰小球m2=10g,由实验测得它们在碰撞前后的x—t图象如图所示,由图可 知,

入射小球碰撞前的m1v1是___________kg•m/s ,
入射小球碰撞后的
是___________kg•m/s,
被碰小球碰撞后的
是__________kg•m/s ,
由此得出结论碰撞中____________的矢量和是守恒的量 .

(1)下列操作正确的是___________
A.斜槽轨道必须是光滑的 |
B.轨道末端必须水平 |
C.入射小球m1每次必须从同一高度由静止释放 |
D.实验中必须测量桌面离地面的高度 |

入射小球碰撞前的m1v1是___________kg•m/s ,
入射小球碰撞后的

被碰小球碰撞后的

由此得出结论碰撞中____________的矢量和是守恒的量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单选题:(6道)
选择题:(2道)
多选题:(2道)
解答题:(4道)
实验题:(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8
7星难题:0
8星难题:6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