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选题- (共3题)
1.
弹弓是孩子们喜爱的弹射类玩具,其构造原理如图所示,橡皮筋两端点A、B固定在把手上,橡皮筋处于ACB时恰好为原长状态,在C处(AB连线的中垂线上)放一固体弹丸,一手执把,另一手将弹丸拉至D点放手,弹丸就会在橡皮筋的作用下发射出去,打击目标。现将弹丸竖直向上发射,已知E是CD中点,则


A.从D到C过程中,弹丸的机械能守恒 |
B.从D到C过程中,弹丸的动能一直在增大 |
C.从D到C过程中,橡皮筋的弹性势能先增大后减小 |
D.从D到E过程橡皮筋对弹丸做功大于从E到C过程 |
2.
近年许多电视台推出户外有奖冲关的游戏节目,如图所示(俯视图)是某台设计的冲关活动中的一个环节。要求挑战者从平台A上跳到以O为转轴的快速旋转的水平转盘上而不落入水中。已知平台到转盘盘面的竖直高度为1.25 m,平台边缘到转盘边缘的水平距离为1 m,转盘半径为2m,以12.5 r/min的转速匀速转动,转盘边缘间隔均匀地固定有6个相同障碍桩,障碍桩及桩和桩之间的间隔对应的圆心角均相等。若某挑战者在如图所示时刻从平台边缘以水平速度沿 AO方向跳离平台,把人视为质点,不计桩的厚度,g取10 m/s2,则能穿过间隙跳上转盘的最小起跳速度为

A. 1.5 m/s B. 2 m/s C. 2.5 m/s D. 3 m/s

A. 1.5 m/s B. 2 m/s C. 2.5 m/s D. 3 m/s
3.
天宫二号是中国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空间实验室,已于2016年9月15日22时04分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目前已被调整至距地面393公里的近圆形轨道上,正式进入交会对接准备阶段,静待与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船的交会对接。可认为天宫二号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对接轨道所处的空间存在极其稀薄的空气,则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A.如不加干预,天宫二号的轨道高度将缓慢升高 |
B.如不加干预,在运行一段时间后,天宫二号的动能可能会增加 |
C.航天员在天宫二号中处于失重状态,说明航天员不受地球引力作用 |
D.为实验对接,两者运行速度的大小都应介于第一宇宙速度和第二宇宙速度之间 |
2.选择题- (共1题)
3.多选题- (共1题)
5.
在一水平向右匀速传输的传送带的左端A点,每隔T的时间,轻放上一个相同的工件,已知工件与传送带间动摩擦因素为μ,工件质量均为m,经测量,发现后面那些已经和传送带达到相同速度的工件之间的距离为x,下列判断正确的有()


A.传送带的速度为![]() |
B.传送带的速度为![]() |
C.在一段较长的时间t内,传送带因为传送工件而将多消耗的能量为![]() |
D.每个工件与传送带间因摩擦而产生的热量为![]() |
4.解答题- (共3题)
6.
如图所示,一传送带AB段的倾角为37°,BC段弯曲成圆弧形,CD段水平,A、B之间的距离为12.8m,BC段长度可忽略;传送带始终以v=4m/s的速度逆时针方向运行.现将一质量为m=1kg的工件无初速度放到A端,若工件与传送带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0.5,在BC段运动时,工件速率保持不变,工件到达D点时速度刚好减小到与传送带相同.取g=10m/s2,sin37°=0.6,cos37°=0.8.求:

(1)工件刚放到A端时的加速度大小和方向;
(2)工件从A到D所需的时间;
(3)工件从A到D的过程中,与传送带之间因摩擦产生的热量.

(1)工件刚放到A端时的加速度大小和方向;
(2)工件从A到D所需的时间;
(3)工件从A到D的过程中,与传送带之间因摩擦产生的热量.
7.
如图为某种鱼饵自动投放器中的投饵管装置示意图,其下半部AB是一长为2R的竖直细管,上半部BC是半径为R的四分之一圆弧弯管,管口沿水平方向,AB管内有一原长为R、下端固定的轻质弹簧。投饵时,每次总将弹簧长度压缩到0.5R后锁定,在弹簧上段放置一粒鱼饵,解除锁定,弹簧可将鱼饵弹射出去。设质量为m的鱼饵到达管口C时,对管壁的作用力恰好为零。不计鱼饵在运动过程中的机械能损失,且锁定和解除锁定时,均不改变弹簧的弹性势能。已知重力加速度为g。求:
(1)质量为m的鱼饵到达管口C时的速度大小v1;
(2)弹簧压缩到0.5R时的弹性势能Ep;
(3)已知地面欲睡面相距1.5R,若使该投饵管绕AB管的中轴线OO-。在
角的范围内来回缓慢转动,每次弹射时只放置一粒鱼饵,鱼饵的质量在
到m之间变化,且均能落到水面。持续投放足够长时间后,鱼饵能够落到水面的最大面积S是多少?
(1)质量为m的鱼饵到达管口C时的速度大小v1;
(2)弹簧压缩到0.5R时的弹性势能Ep;
(3)已知地面欲睡面相距1.5R,若使该投饵管绕AB管的中轴线OO-。在



8.
如图甲所示,是建筑工地将桩料打入泥土中以加固地基的打夯机示意图.打夯前先将桩料扶正立于地基之上.已知夯锤的质量为M=450kg,桩料的质量为m=50kg.每次打夯都通过卷扬机牵引将夯锤提升到距离桩顶h0=5m处再释放,让夯锤自由下落,夯锤砸在桩料上并不弹起,而是随桩料一起向下运动.桩料进入泥土后所受阻力随打入深度h的变化关系如图乙所示,直线斜率k=5.05×104N/m.g=10m/s2,求:打完第一夯后,桩料进入泥土的深度.(假设打第一夯前,桩料未进入泥土)


5.实验题- (共1题)
9.
某实验小组用图所示装置“探究功与物体速度变化的关系”。

(1)实验中甲、乙两同学用两种不同的方法来实现橡皮筋对小车做功的变化.
甲同学:通过改变橡皮筋的形变量来实现做功的变化.
乙同学:把多变相同的橡皮筋并在一起,并把小车拉到相同位置释放,通过改变橡皮筋的条数来实现对小车做功的变化。
你认为 (填“甲”或“乙”)同学的方法可行.
(2)为平衡小车运动过程中受到的阻力,应该采用下面所述方法中的 (填入选项前的字母代号)
(3)下图是该实验小组在实验过程中打出的一条纸带,已知打点计时器连接的电源的频率为50Hz,则橡皮筋恢复原长时小车的速度为 m/s(结果保留3位有效数字).


(1)实验中甲、乙两同学用两种不同的方法来实现橡皮筋对小车做功的变化.
甲同学:通过改变橡皮筋的形变量来实现做功的变化.
乙同学:把多变相同的橡皮筋并在一起,并把小车拉到相同位置释放,通过改变橡皮筋的条数来实现对小车做功的变化。
你认为 (填“甲”或“乙”)同学的方法可行.
(2)为平衡小车运动过程中受到的阻力,应该采用下面所述方法中的 (填入选项前的字母代号)
A.逐步调节木板的倾斜程度,让小车能够自由下滑 |
B.逐步调节木板的倾斜程度,使小车在橡皮条作用下开始运动 |
C.逐步调节木板的倾斜程度,给小车一初速度,让拖着纸带的小车匀速下滑 |
D.逐步调节木板的倾斜程度,让拖着纸带的小车自由下滑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单选题:(3道)
选择题:(1道)
多选题:(1道)
解答题:(3道)
实验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3
5星难题:0
6星难题:3
7星难题:0
8星难题:1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