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佛山市高明区第一中学2016-2007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模拟物理试题

适用年级:高一
试卷号:178640

试卷类型:期末
试卷考试时间:2017/9/4

1.选择题(共1题)

1.

美文赏读:

给大象留水

胡征和

      非洲肯尼亚南部有一个叫桑布鲁的村庄,村庄旁有一条叫米尔吉斯的河流。河水滋润着村庄,让桑布鲁人世世代代在这里生息繁衍。可近些年来,随着沙漠化的日益严重,水量急剧减少,直至干涸。

      有一年,8个月竟滴雨未下,米尔吉斯河顿失往日的滋润,干涸得与沙漠连成了一体,不分你我。桑布鲁人以放牧骆驼为生,在这样极度干旱缺水的日子里,寸草难生,骆驼们断粮了。于是,村庄首领勒马一声令下,村民们领着驼队浩浩荡荡地出发了,目标是离村庄更远的沙漠深处,到那里去放牧,因为那里有他们心爱的骆驼所需要的新鲜植物。

      远离家园,行走在干涸的河床上,勒马他们所带的饮用水很快没有了。对于桑布鲁人来说,水是最宝贵的东西,即使骆驼也不能这么长时间不喝水。勒马知道,其实水就在他们行走着的河床下面,但他不知深浅,一时也找不到水。然而,勒马并不着急。等到夜晚,他从容地让村民以及驼队睡下,因为他知道,自有另外的夜行者会为他们探水,找到水源。

      这个夜行者,就是生活在这一带的大象。大象一天要喝100升水,岂能无水?而大象找水往往是在晚上。万籁俱寂的时候,夜行者大象行动了。它们慢慢地行走在枯萎的河床上,低着头,用长长的鼻子在河床表层不停地扫描。大象的鼻子嗅觉特别灵敏,几百米远它们就能闻到来犯者的异常气味,还有不为人知的是,它们的鼻子能嗅到地下水,在夜间没有干扰的情况下,嗅觉更灵敏。这群体型巨大的探水者,在河床上嗅来嗅去,能准确地辨别哪里的地下水层离地表最近。先嗅到水的大象会兴奋地叫唤起来,招来同伴,聚在一起,纷纷用长鼻子挖河床,三下五除二,就见泉水汩汩。喝足了,它们才又扇着大耳,甩着短尾巴继续夜行。

      第二天清晨,勒马让他的驼队沿着大象的足迹前进。因为大象会帮人的,它们找到水源喝足水后,会沿途留下粪便。只要沿着它们的粪便走,很快就会在河床上找到水。当骆驼在沙漠深处饱饮过后,蓄积了足够的能量,勒马又带着驼队往村庄赶。

      村庄里有一口深井,勒马他们回来的第一件事就是下到井里,打起宝贵的井水,不光是要给村民和骆驼痛饮,更忘不了回报在荒漠里帮助过他们的大象朋友。他们把打起的水放到外面木制的长长的水槽里,给夜晚路过的大象喝。桑布鲁人有一个信念,要将生命带给每一种生物,最不能忘记的是那些夜间的探水者,如果没有它们,驼队就不可能在远离家园的荒漠里生存下来。

      给大象留水,使桑布鲁成了大象不愿远离的地盘,大象与人相互支撑,顺利度过极旱的难关。如今,只要碰上干旱,桑布鲁就会上演一幕人与动物和谐相依的喜剧。

2.单选题(共5题)

2.
时针和分针转动时,正确的是:( )
①分针的角速度是时针的12倍;
②时针的周期是1h,分针的周期是60S
③如果分针的长度是时针的1.5倍,则分针端点的向心加速度是时针端点的216倍
④如果分针的长度是时针的1.5倍,则分针端点的线速度是时针的18倍
A.①②③B.②③④ C.①③④D.①②④
3.
如图是在牛顿著作里画出的一副原理图。图中表示出从高山上用不同的水平速度抛出的物体地轨迹。物体的速度越大,落地点离山脚越远。当速度足够大时,物体将环绕地球运动,成为一颗人造地球卫星。若卫星的运动可视为匀速圆周运动,则要确定卫星的最小发射速度,需要知道:
①引力常数、地球质量和地球半径;②引力常数、卫星质量和地球半径;③地球表面处重力加速度、地球半径;④地球表面处重力加速度、地球自转周期;
A.①③B.②④C.①④D.②③
4.
关于功率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据 可知,机器做功越多,其功率就越大
B.据 可知,汽车牵引力一定与速度成反比
C.据 可知,知道时间t内机器所做的功,就可以求得这段时间内任一时刻机器做功的功率
D.根据 可知,发动机功率一定时,交通工具的牵引力与运动速度成反比
5.
如图4所示,在水平台面上的A点,一个质量为m的物体以初速度被抛出,不计空气阻力,当它到达B点时的动能为
A.B.
C.D.
6.
如图所示,一块长木板B放在光滑的水平面上,在B上放一物体A,现以恒定的外力拉B,由于AB间摩擦力的作用,A将在B上滑动,以地面为参考系,AB都向前移动一段距离.在此过程中(  )
A.外力F做的功等于AB动能的增量
B.BA的摩擦力所做的功等于A的动能的增量
C.AB的摩擦力所做的功等于BA的摩擦力所做的功
D.外力FB做的功等于B的动能的增量与B克服摩擦力所做的功之和

3.多选题(共2题)

7.
某同学通过直播得知“神舟”六号在圆轨道上运转一圈的时间小于24小时,由此他将其与同步卫星进行比较而得出以下结论,其中正确的是()
A.“神舟”六号运行的向心加速度大于同步卫星的向心加速度
B.“神舟”六号在圆轨道上的运行速率小于同步卫星的速率
C.“神舟”六号在圆轨道上的运行角速度小于同步卫星的角速度
D.“神舟”六号运行时离地面的高度小于同步卫星的高度
8.
把一个物体竖直向上抛出去,该物体上升的最大高度是h,若物体的质量为m,所受的空气阻力恒为f, 则在从物体被抛出到落回地面的全过程中()
A.重力所做的功为零B.重力所做的功为2mgh
C.空气阻力做的功为零D.空气阻力做的功为-2fh

4.填空题(共3题)

9.
光电计时器是物理实验中经常用到的一种精密计时仪器,它由光电门和计时器两部分组成,光电门的一臂的内侧附有发光装置(发射激光的装置是激光二极管,发出的光束很细),如图中的A和A′,另一臂的内侧附有接收激光的装置,如图中的B和B′,当物体在它们之间通过时,二极管发出的激光被物体挡住,接收装置不能接收到激光信号,同时计时器就开始计时,直到挡光结束光电计时器停止计时,故此装置能精确地记录物体通过光电门所用的时间.现有一小球从两光电门的正上方开始自由下落,如图所示.

(1)若要用这套装置来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则要测量的物理量有_________________(每个物理量均用文字和字母表示,如高度H)
(2)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关系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
《研究平抛物体的运动》实验的目的是:(________)
A.描出平抛物体的运动轨迹,求出平抛物体的初速度;
B.描出平抛物体的运动轨迹,求出重力加速度;
C.描出平抛物体的运动轨迹,求出平抛物体的运动时间;
D.描出平抛物体的运动轨迹,求出平抛物体的位移;
11.
如图所示,在《研究平抛物体的运动》的实验中,描绘得到的平抛物体的轨迹的一部分,抛出点的位置没有记录,试根据图中的数据求出平抛运动的初速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解答题(共2题)

12.
如图所示,为一传送装置,其中AB段粗糙,AB段长为L=0.2 m,动摩擦因数μ=0.6,BCDEN段均可视为光滑,且BC的始、末端均水平,具有h=0.1 m的高度差,DEN是半径为r=0.4 m的半圆形轨道,其直径DN沿竖直方向,C位于DN竖直线上,CD间的距离恰能让小球自由通过.在左端竖直墙上固定有一轻质弹簧,现有一可视为质点的小球,小球质量m=0.2 kg,压缩轻质弹簧至A点后由静止释放(小球和弹簧不粘连),小球刚好能沿DEN轨道滑下.求:
 
(1)小球到达N点时速度的大小;
(2)压缩的弹簧所具有的弹性势能.
13.
如图所示,在大型超市的仓库中,要利用皮带运输机将货物由平台D运送到高为h=2.5 m的C平台上,为了便于运输,仓储员在平台D与传送带间放了一个圆周的光滑轨道ab,轨道半径为R=0.8 m,轨道最低端与皮带接触良好.已知皮带和水平面间的夹角为θ=37°,皮带和货物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0.75,运输机的皮带以v0=1 m/s的速度顺时针匀速运动(皮带和轮子之间不打滑),仓储员将质量m=200 kg货物放于轨道的a端(g=10 m/s2),求

(1)货物到达圆轨道最低点b时对轨道的压力.
(2)货物沿皮带向上滑行多远才能相对皮带静止.
(3)皮带将货物由A运送到B需对货物做多少功.

6.实验题(共1题)

14.
《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1)下列实验操作顺序正确合理的一项是_________(填序号)
A.先将固定在重物上的纸带穿过打点计时器,再将打点计时器固定在铁架台上
B.先用手提着纸带,使重物静止在打点计时器下方,再接通电源
C.先放开纸带让重物下落,再接通打点计时器的电源
D.先取下固定在重物上的打好点的纸带,再切断打点计时器的电源
(2)(双选)如图所示是用自由落体法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时得到的一条纸带,我们选中N点来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下面举出一些计算N点速度的方法,其中正确的是______

A.N点是第n个点,则vn=gnT
B.N点是第n-1个点,则vn=g(n-1)T
C.vn 
D.vn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选择题:(1道)

    单选题:(5道)

    多选题:(2道)

    填空题:(3道)

    解答题:(2道)

    实验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6

    7星难题:0

    8星难题:5

    9星难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