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宣威市第五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题

适用年级:高一
试卷号:178357

试卷类型:期中
试卷考试时间:2018/5/4

1.单选题(共11题)

1.
光滑斜面的长度为L,一物体由静止从斜面顶端沿斜面滑下,当该物体滑到底部时的速度为v,则物体下滑到处的速度为
A.B.C.D.
2.
两刚性球ab的质量分别为mamb,直径分别为dadb(dadb).将ab球依次放入一竖直放置平底圆筒内,如图所示.设ab两球静止时对圆筒侧面的压力大小分别为F1F2,筒底所受的压力大小为F.已知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若所有接触面都是光滑的,则(  )
A.F=(mamb)g F1F2
B.F=(mamb)g F1F2
C.magF<(mamb)g F1F2
D.magF<(mamb)g F1F2
3.
如图所示,轻杆BC的一端铰接于C,另一端悬挂重物G,并用细绳绕过定滑轮用力拉住、开始时,∠BCA>90°,现用拉力F使∠BCA缓慢减小,直到BC接近竖直位置的过程中,拉力F()
A.保持不变B.逐渐增大C.逐渐减小D.先增大后减小
4.
水平面上一个质量为m的物体,在一水平恒力F作用下,由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经时间t后撤去外力,又经时间2t物体停了下来.则物体受到的阻力应为下列四个选项中的哪一个(  )
A.FB.F/2C.F/3D.F/4
5.
某同学在做测定木板的动摩擦因数的实验时,设计了三种实验方案.
方案一:木板水平固定,通过弹簧秤水平拉动木块,如下图(a)所示;
方案二:木块通过弹簧秤固定,通过细线水平拉动木板,如下图(b)所示.
方案三:木块通过弹簧秤固定,通过细线沿斜面拉动木板,如下图(c)所示

上述三种方案中,你认为最合理的是方案是(  )
A.方案一B.方案二
C.方案三D.一样合理
6.
如图,斜面AC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α,在A点正上方与C等高处水平抛出一小球,其速度垂直斜面落到D点,则DA与CD的比为(  )
A.tanα
B.2tanα
C.tan2α
D.2tan2α
7.
子弹以初速度v0水平向右射出,沿水平直线穿过一个正在沿逆时针方向转动的薄壁圆筒,在圆筒上只留下一个弹孔(从A位置射入,B位置射出,如图所示)。OAOB之间的夹角,已知圆筒半径R=0.5m,子弹始终以v0=60m/s的速度沿水平方向运动(不考虑重力的作用),则圆筒的转速可能是:
A.20r/sB.60r/sC.100r/sD.140r/s
8.
家用台式计算机上的硬盘磁道如图所示.AB是分别位于两个半径不同磁道上的两质量相同的点,磁盘转动后,它们的(  )
A.向心力大小相等
B.角速度大小相等
C.向心加速度相等
D.线速度大小相等
9.
中央电视台报道了一起离奇交通事故.家住公路弯处的李先生家在三个月内连续遭遇了七次大卡车侧翻在自家门口的场面,第八次有辆卡车冲进李先生家,造成三死一伤和房屋严重损毁的血腥惨案.经公安部门和交通部门协力调查,画出的现场示意图如图所示.交警以下判断,你认为正确的是(  )
A.由图可知汽车在拐弯时发生侧翻是因为车受到离心力
B.由图可知事故的原因可能是车速过快
C.为尽量避免此类事故再次发生,公路在设计上应东高西低
D.为尽量避免此类事故再次发生,可以减小路面弯道半径
10.
随着航天技术的发展,在地球周围有很多人造飞行器,其中有一些已超过其设计寿命且能量耗尽.每到太阳活动期,地球的大气层会变厚,这时有些飞行器在大气阻力的作用下,运行的轨道高度将逐渐降低(在其绕地球运动的每一周过程中,轨道高度变化很小均可近似视为匀速圆周运动).为了避免飞行器坠入大气层后对地面设施及人员造成安全威胁,人们设想发射导弹将其在运行轨道上击碎.具体设想是:在导弹的弹头脱离推进装置后,经过一段无动力飞行,从飞行器后下方逐渐接近目标,在进入有效命中距离后引爆弹头并将该飞行器击碎.对于这一过程中的飞行器及弹头,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飞行器轨道高度降低后,它做圆周运动的速率变大
B.飞行器轨道高度降低后,它做圆周运动的周期变大
C.弹头在脱离推进装置之前,始终处于失重状态
D.弹头引爆前瞬间,弹头的加速度一定小于此时飞行器的加速度
11.
用绳子吊起质量为M的物体,当物体以加速度a匀加速上升H的高度时,物体增加的重力势能为(  )
A.MgHB.MgHMgaC.M(ga)D.Mga

2.选择题(共8题)

12.

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

13.

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

14.

俄罗斯在世界占有重要地位的工业部门是( )

15.

俄罗斯在世界占有重要地位的工业部门是( )

16.

下列各组物理量中均为矢量的是(  )

17.

下列各组物理量中均为矢量的是(  )

18.已知:Fe2O3(s)+3C(石墨)═2Fe(s)+3CO(g)△H=+489.0kJ•mol1

CO(g)+ {#mathml#}12{#/mathml#} O2(g)═CO2(g)△H=﹣283.0kJ•mol1

C(石墨)+O2(g)═CO2(g)△H=﹣393.5kJ•mol1

则4Fe(s)+3O2(g)═2Fe2O3(s)的△H为(   )

19.已知:Fe2O3(s)+3C(石墨)═2Fe(s)+3CO(g)△H=+489.0kJ•mol1

CO(g)+ {#mathml#}12{#/mathml#} O2(g)═CO2(g)△H=﹣283.0kJ•mol1

C(石墨)+O2(g)═CO2(g)△H=﹣393.5kJ•mol1

则4Fe(s)+3O2(g)═2Fe2O3(s)的△H为(   )

3.多选题(共3题)

20.
甲、乙两车某时刻由同一地点沿同方向开始作直线运动,若以该时刻作为记时起点,得到两车的位移-时间(xt)图象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t1时刻两车相距最远
B.t1时刻两车的速度刚好相等
C.乙车做匀速直线运动
D.t1时刻甲、乙两车相遇
21.
如下图所示,在粗糙水平地面上放着一个截面为四分之一圆弧的柱状物体AA的左端紧靠竖直墙,A与竖直墙壁之间放一光滑球B,整个装置处于静止状态.若把A向右移动少许后,它们仍处于静止状态,则(  )
A.AB的支持力减小B.AB的支持力增大
C.墙对B的弹力减小D.墙对B的弹力增大
22.
如图为自动喷水装置的示意图.喷头高度为H,喷水速度为v,若要增大喷洒距离L,下列方法中可行的有
A.减小喷水的速度v
B.增大喷水的速度v
C.减小喷头的高度H
D.增大喷头的高度H

4.解答题(共3题)

23.
如图所示,装置可绕竖直轴OO转动,可视为质点的小球A与两细线连接后分别系于BC两点,装置静止时细线AB水平,细线AC与竖直方向的夹角θ=37°.已知小球的质量m=1 kg,细线ACl=1 m.重力加速度g取10 m/s2,sin 37°=0.6,cos 37°=0.8.

(1)若装置匀速转动的加速度为ω1时,细线AB上的拉力为0,而细线AC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仍为37°,求角速度ω1的大小;
(2)若装置匀速转动的角速度为ω2=0.5ω1时,求此时两细线中拉力的大小.
24.
如图,一小球自平台上水平抛出,恰好落在临近平台的一倾角为α=53°的光滑斜面顶端,并刚好沿光滑斜面下滑,已知斜面顶端与平台的高度差h=0.8 m,重力加速度g取10 m/s2,sin 53°=0.8,cos 53°=0.6,求:

(1)小球水平抛出的初速度v0是多少?
(2)斜面顶端与平台边缘的水平距离s是多少?
25.
已知地球半径R=6 400 km,月球绕地球做圆周运动的半径r=60R,运行周期T=27.3天=2.36×106s,
(1)求月球绕地球做圆周运动的向心加速度a
(2)地球表面物体自由下落的加速度g一般取多大?,ag的比值是多大?
(3)根据万有引力公式及牛顿第二定律推算,月球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向心加速度是地面附近自由落体加速度g的多少倍?比较(2)、(3)结论说明什么?

5.实验题(共3题)

26.
某同学做“探究弹力与弹簧伸长量的关系”的实验,他先把弹簧放在水平桌面上使其自然伸展,用直尺测出其长度L0,再把弹簧竖直悬挂起来,刻度尺的零刻度线跟弹簧上端对齐,在弹簧的下部A处固定一个指针.如图所示.挂上钩码,平衡后测出其长度L,令xLL0.改变钩码个数,进行多次测量.

(1)用F表示弹簧下端受到的钩码的拉力,则如图所示的Fx图线,你认为符合实际情况的是(____)
A.   
B.    
C.
D.
(2)如果将指针固定在A点的下方P处,在正确测出弹簧原长的情况下,再作出xF变化的图象,此时弹簧劲度系数的测量值___________实际值(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27.
(多选)如图是某些同学根据实验数据画出的图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甲和乙较好地把握了实验条件M远大于m
B.丙和丁没有把握好实验条件M远大于m
C.甲同学长木板的倾角太小,而乙同学长木板的倾角太大
D.甲、乙、丙三同学中,丙较好地完成了平衡摩擦力的操作
28.
“探究功与速度变化的关系”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当小车在一条橡皮筋作用下弹出时,橡皮筋对小车做的功记为W;当用2条、3条、4条…完全相同的橡皮筋并在一起进行第2次、第3次、第4次…实验时,橡皮筋对小车做的功记为2W、3W、4W…每次实验中小车获得的最大速度可由打点计时器所打出的纸带测出.

(1)关于该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
A.为了平衡摩擦力,实验中可以将长木板的一端适当垫高,使小车拉着穿过打点计时器的纸带自由下滑时能保持匀速运动
B.实验仪器安装时,可以不平衡摩擦力
C.每次实验小车必须从同一位置由静止释放
D.实验中要先接通打点计时器的电源再释放小车
(2)如图给出了某次实验打出的纸带,从中截取了测量小车最大速度所用的一段纸带,测得ABCDE相邻两点间的距离分别为AB=1.48 cm,BC=1.60 cm,CD=1.62 cm,DE=1.62 cm;已知相邻两点打点时间间隔为0.02 s,则小车获得的最大速度vm=________ m/s.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单选题:(11道)

    选择题:(8道)

    多选题:(3道)

    解答题:(3道)

    实验题:(3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13

    7星难题:0

    8星难题:6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