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选题- (共5题)
1.
以不同初速度将两个物体同时竖直向上抛出并开始计时,一个物体所受空气阻力可忽略,另一物体所受空气阻力大小与物体速率成正比,下列用虚线和实线描述两物体运动的
图像可能正确的是

A.![]() | B.![]() |
C.![]() | D.![]() |
2.
如图,abc是竖直面内的光滑固定轨道,ab水平,长度为2R:bc是半径为R的四分之一的圆弧,与ab相切于b点。一质量为m的小球。始终受到与重力大小相等的水平外力的作用,自a点处从静止开始向右运动,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小球从a点开始运动到其他轨迹最高点,机械能的增量为


A.2mgR |
B.4mgR |
C.5mgR |
D.6mgR |
3.
A、B两颗卫星围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共面、运行方向相同),A卫星运行的周期为
,轨道半径为
;B卫星运行的周期为
,且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B卫星的轨道半径为
B. A卫星的机械能一定大于B卫星的机械能
C. A、B卫星在轨道上运行时处于完全失重状态,不受任何力的作用
D. 某时刻卫星A、B在轨道上相距最近,从该时刻起每经过
时间,卫星A、B再次相距最近




A. B卫星的轨道半径为

B. A卫星的机械能一定大于B卫星的机械能
C. A、B卫星在轨道上运行时处于完全失重状态,不受任何力的作用
D. 某时刻卫星A、B在轨道上相距最近,从该时刻起每经过

4.
高空坠物极易对行人造成伤害。若一个50 g的鸡蛋从一居民楼的25层坠下,与地面的撞击时间约为2 ms,则该鸡蛋对地面产生的冲击力约为( )
A.10 N | B.102 N | C.103 N | D.104 N |
5.
如图所示,竖直平面内的轨道Ⅰ和Ⅱ都由两段细直杆连接而成,两轨道长度相等。用相同的水平恒力将穿在轨道最低点的B静止小球,分别沿Ⅰ和Ⅱ推至最高点A,所需时间分别为t1、t2;动能增量分别为
、
。假定球在经过轨道转折点前后速度的大小不变,且球与Ⅰ、Ⅱ轨道间的动摩擦因数相等,则




A.![]() ![]() | B.![]() ![]() |
C.![]() ![]() | D.![]() ![]() |
2.选择题- (共3题)
3.多选题- (共3题)
9.
如图所示,光滑定滑轮固定在天花板上,一足够长的细绳跨过滑轮,一端悬挂小球b,另一端与套在水平粗糙圆形直杆上的小球a(球中心孔径比杆的直径大些)连接。已知小球b的质量是小球a的2倍。用一水平拉力作用到小球a上,使它从图示虚线(最初是竖直的)位置开始缓慢向右移动一段距离,在这一过程中


A.当细绳与直杆的夹角达到30°时,杆对a球的压力为零 |
B.天花板对定滑轮的作用力大小逐渐增大 |
C.直杆对a球的摩擦力可能先减小后增加 |
D.水平拉力一定逐渐增大 |
10.
如图所示,一物体从光滑斜图AB底端A点以初速度
上滑,沿斜面上升的最大高度为h,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设下列情境中物体从A点上滑的初速度仍为
)()




A.若把斜面CB部分截去,物体冲过C点后上升的最大高度仍为h |
B.若把斜面AB变成曲面AEB,物体沿此曲面上升仍能到达B点 |
C.若把斜面弯成圆弧形D,物体仍沿圆弧升高h |
D.若把斜面从C点以上部分弯成与C点相切的圆弧状,物体上升的最大高度有可能仍为h |
11.
如图甲所示,轻弹簧竖直放置,下端固定在水平地面上,一质量为 m 的小球,从离弹簧上端高 h 处由静止释放.某同学在研究小球落到弹簧上后继续向下运动到最低点的过程,他以小球开始下落的位置为原点,沿竖直向下方向建立坐标轴 Ox,做出小球所受弹力 F 大小随小球下落的位置坐标 x 的变化关系如图乙所示,不计空气阻力,重力加速度为 g。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A.小球受到的弹力最大值等于 2mg |
B.当 x=h+x0,重力势能与弹性势能之和最小 |
C.小球动能的最大值为![]() |
D.弹力 F 随时间 t 变化的图象也应该是线性图象 |
4.解答题- (共3题)
12.
弹射座椅( Eject1 on seat)是飞行员使用的座椅型救生装置。在飞机失控时,依靠座椅上的动力(喷气发动机)装置将飞行员弹射到高空,然后打开降落伞使飞行员安全降落。某次实验中,在地面上静止的战斗机内,飞行员按动弹射按钮,座椅(连同飞行员)在喷气发动机的驱动下被弹出打开的机舱,座椅沿竖直方向运动,5s末到达最高点,上升的总高度为112.5m。此后降落伞打开,飞行员安全到达地面。已知座椅(连同飞行员等)的总质量为100kg,喷气发动机启动时对座椅产生竖直向上且恒定不变的推力,经短时间后发动机自行关闭,不考虑发动机质量的变化及空气阻力,取g=10m/s2,求发动机对座椅冲量大小和推力大小。
13.
一传送带装置示意如图,传送带在AB区域是倾斜的,倾角θ=30°.工作时传送带向上运行的速度保持v=2m/s不变.现将质量均为m= 2kg的小货箱(可视为质点)一个一个在A处放到传送带上,放置小货箱的时间间隔均为T=1s,放置时初速为零,小货箱一到达B处立即被取走.已知小货箱刚放在A处时,前方相邻的小货箱还处于匀加速运动阶段,此时两者相距为s1=0.5m.传送带装置由电动机带动,传送带与轮子间无相对滑动,不计轮轴处的摩擦,取g=10m/s2.

(1)求小货箱在传送带上做匀加速运动的加速度大小.
(2)AB的长度至少多长才能使小货箱最后的速度能达到v=2m/s?
(3)除了刚释放货箱的时刻,若其它时间内总有4个货箱在传送带上运动,求每运送一个小货箱电动机对外做多少功?并求电动机的平均输出功率.

(1)求小货箱在传送带上做匀加速运动的加速度大小.
(2)AB的长度至少多长才能使小货箱最后的速度能达到v=2m/s?
(3)除了刚释放货箱的时刻,若其它时间内总有4个货箱在传送带上运动,求每运送一个小货箱电动机对外做多少功?并求电动机的平均输出功率.
14.
如图,在竖直平面内,一半径为R的光滑圆弧轨道ABC和粗糙水平轨道PA在A点相切。BC为圆弧轨道的直径。O为圆心,OA和OB之间的夹角α=37º,一质量为m的小滑块原来静止在水平轨道的P点,用一水平向右的恒力一直作用在滑块上,使它开始向右运动,然后经A点进入圆弧轨道运动。在整个过程中,滑块经过B点时对圆弧轨道的压力达到最大,且恰好能运动到C点,已知滑块与水平轨道间的动摩擦因数μ=0.25,重力加速度为g,sin37º=0.6,cos37º=0.8。求:

(1)水平恒力F的大小和滑块到达C点时速度vC的大小;
(2)P点到A点的距离L。

(1)水平恒力F的大小和滑块到达C点时速度vC的大小;
(2)P点到A点的距离L。
5.实验题- (共1题)
15.
借助于位移传感器可以方便地测量木块和木板之间的动摩擦因数,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木块从木板上面某一点静止释放,位移传感器记录下木块到传感器的距离。计算机描绘的距离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乙所示。

图甲 图乙
(1)根据上述s- t图象,计算木块加速度a =__________m/s2, 0.3s时木块的速度v=_______m/s, 。(以上结果均保留2位有效数字)
(2)根据图中提供的已知数据,可计算出木块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μ=________。(取重力加速度g=10m/s2,结果保留2位有效数字)
(3)为了提高木块与木板间动摩擦因数的测量精度,下列措施可行的是________。

图甲 图乙
(1)根据上述s- t图象,计算木块加速度a =__________m/s2, 0.3s时木块的速度v=_______m/s, 。(以上结果均保留2位有效数字)
(2)根据图中提供的已知数据,可计算出木块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μ=________。(取重力加速度g=10m/s2,结果保留2位有效数字)
(3)为了提高木块与木板间动摩擦因数的测量精度,下列措施可行的是________。
A.![]() |
B.木板的倾角越大越好 |
C.选择体积较小的实心木块 |
D.传感器开始计时的时刻必须是木块从A点释放的时刻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单选题:(5道)
选择题:(3道)
多选题:(3道)
解答题:(3道)
实验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11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