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黄骅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题

适用年级:高一
试卷号:177604

试卷类型:期中
试卷考试时间:2018/5/29

1.单选题(共10题)

1.
一质点做曲线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质点加速度方向不变
B.质点加速度方向时刻在改变
C.质点速度方向一定与加速度方向相同
D.质点速度方向一定沿曲线的切线方向
2.
跳伞表演是人们普遍喜欢的观赏性体育项目,当运动员从直升机上由静止跳下后,在下落过程中将会受到水平风力的影响,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风力越大,运动员下落时间越长,运动员可完成更多的动作
B.风力越大,运动员着地速度越大,有可能对运动员造成伤害
C.运动员下落的时间随风力大小的变化而变化
D.运动员着地速度与风力无关
3.
发球机从同一高度向正前方依次水平射出两个速度不同的乒乓球(忽略空气的影响).速度较大的球越过球网,速度较小的球没有越过球网.其原因是(  )
A. 速度较小的球下降相同距离所用的时间较多
B. 速度较小的球在下降相同距离时在竖直方向上的速度较大
C. 速度较大的球通过同一水平距离所用的时间较少
D. 速度较大的球在相同时间间隔内下降的距离较大
4.
两根长度不同的细线下面分别悬挂着小球,细线上端固定在同一点,若两个小球以相同的角速度,绕共同的竖直轴在水平面内做匀速圆周运动,则两个小球在运动过程中的相对位置关系示意图正确的是(   )
A.
B.
C.
D.
5.
如图所示,轻杆长3L,在杆两端分别固定质量均为m的球AB,光滑水平转轴穿过杆上距球AL处的O点,外界给系统一定能量后,杆和球在竖直平面内转动,球B运动到最高点时,杆对球B恰好无作用力。忽略空气阻力。则球B在最高点时(  )
A.球B的速度为零
B.球A的速度大小为
C.水平转轴对杆的作用力为1.5mg
D.水平转轴对杆的作用力为2.5mg
6.
2016年2月11日,美国科学家宣布探测到引力波,证实了爱因斯坦100年前的预测,弥补了爱因斯坦广义相对论中最后一块缺失的“拼图”.双星的运动是产生引力波的来源之一,假设宇宙中有一双星系统由ab两颗星体组成,这两颗星绕它们连线的某一点在万有引力作用下作匀速圆周运动,测得a星的周期为Tab两颗星的距离为lab两颗星的轨道半径之差为△ra星的轨道半径大于b星的),则(  )
A.b星的周期为
B.a星的线速度大小为
C.ab两颗星的半径之比为
D.a、b两颗星的质量之比为
7.
质量为m的物体在水平力F的作用下由静止开始在光滑地面上运动,前进一段距离之后速度大小为v,再前进一段距离使物体的速度增大为2v,则(  )
A.第二过程的速度增量等于第一过程的速度增量
B.第二过程的动能增量是第一过程动能增量的3倍
C.第二过程合外力做的功等于第一过程合外力做的功
D.第二过程合外力做的功等于第一过程合外力做功的2倍
8.
如图所示,一个质量为m的铁块沿半径为R的固定半圆轨道上边缘由静止滑下,到半圆底部时,轨道所受压力为铁块重力的1.5倍,则此过程中铁块损失的机械能为(  )
A. mgRB.mgRC. mgRD. mgR
9.
一滑块在水平地面上沿直线滑行,t=0时其速度为1 m/s.从此刻开始滑块运动方向上再施加一水平面作用F,力F和滑块的速度v随时间的变化规律分别如图a和图b所示.设在第1秒内、第2秒内、第3秒内力F对滑块做的功分别为则以下关系正确的是
A.B.C.D.
10.
如图所示,一块长木板B放在光滑的水平面上,在B上放一物体A,现以恒定的外力拉B,由于AB间摩擦力的作用,A将在B上滑动,以地面为参考系,AB都向前移动一段距离.在此过程中(  )
A.外力F做的功等于AB动能的增量
B.BA的摩擦力所做的功等于A的动能的增量
C.AB的摩擦力所做的功等于BA的摩擦力所做的功
D.外力FB做的功等于B的动能的增量与B克服摩擦力所做的功之和

2.选择题(共3题)

11.

血液在血管中的流向是(    )

12.下列事物中,体现了就地保护的是
13.下列事物中,体现了就地保护的是

3.多选题(共1题)

14.
2020年左右我国将进行第一次火星探测,美国已发射了“凤凰号”着陆器降落在火星北极勘察是否有水的存在.如图为“凤凰号”着陆器经过多次变轨后登陆火星的轨迹图,轨道上的PSQ三点与火星中心在同一直线上,PQ两点分别是椭圆轨道的远火星点和近火星点,且PQ=2QS,(已知轨道Ⅱ为圆轨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着陆器在P点由轨道Ⅰ进入轨道Ⅱ需要点火加速
B.着陆器在轨道Ⅱ上S点的速度小于在轨道Ⅲ上Q点的速度
C.着陆器在轨道Ⅱ上S点与在轨道Ⅲ上P点的加速度大小相等
D.着陆器在轨道Ⅱ上由P点运动到S点的时间是着陆器在轨道Ⅲ上由P点运动到Q点的时间的2倍

4.解答题(共3题)

15.
为了研究过山车的原理,某物理小组提出了下列设想:取一个与水平方向夹角为θ=60°、长为L1=2m的倾斜轨道AB,通过微小圆弧与长为L2=m的水平轨道BC相连,然后在C处设计一个竖直完整的光滑圆轨道,出口为水平轨道上D处,如图所示.现将一个小球从距A点高为h=0.9m的水平台面上以一定的初速度v0水平弹出,到A点时小球的速度方向恰沿AB方向,并沿倾斜轨道滑下.已知小球与ABBC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μ=g取10m/s2.

(1)求小球初速度v0的大小;
(2)求小球滑过C点时的速率vC
(3)要使小球不离开轨道,则竖直圆弧轨道的半径R应该满足什么条件?
16.
将一个小球以10 m/s的速度沿水平方向抛出,小球经过1 s的时间落地。不计空气阻力作用。求:
(1)抛出点与落地点在竖直方向的高度差;
(2)小球落地时的速度大小,以及速度与水平方向夹角。
17.
如图所示,A是地球的同步卫星,另一卫星B的圆形轨道位于赤道平面内,离地面高度为h.已知地球半径为R,地球自转角速度为ω0,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为g,O为地球中心.

(1)求卫星B的运行周期.
(2)如卫星B绕行方向与地球自转方向相同,某时刻A、B两卫星相距最近(O、B、A在同一直线上),则至少经过多长时间,它们再一次相距最近?

5.实验题(共2题)

18.
用如图甲实验装置验证m1m2组成的系统机械能守恒.m2从高处由静止开始下落,m1上拖着的纸带打出一系列的点,对纸带上的点迹进行测量,即可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下图给出的是实验中获取的一条纸带:0是打下的第一个点,每相邻两计数点间还有4个点(图甲中未标出),计数点间的距离如图乙所示.已知m1=50g、m2=150g则(g取9.8m/s2,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1)在纸带上打下记数点5时的速度v=_______;
(2)在打点0~5过程中系统动能的增量△EK=________,系统势能的减少量△EP=________,由此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某同学作出-h图象如图丙,则当地的实际重力加速度g=___________.
19.
如图所示,用质量为m的重物通过滑轮牵引小车,使它在长木板上运动,待打点稳定后释放小车,打点计时器在纸带上记录小车的运动情况。利用该装置可以完成“探究动能定理”:

(1)实验中,需要平衡摩擦力和其他阻力,下列操作方法正确的是________ (选填选项前的字母).
A.把长木板右端垫高 B.改变小车的质量
(2)在不挂重物且________(选填选项前的字母)的情况下,轻推一下小车.若小车拖着纸带做匀速运动,表明已经消除了摩擦力和其他阻力的影响.
A.计时器不打点 B.计时器打点
(3)实验中,拉力对小车做的功W,若重物质量远小于小车质量,可认为小车所受的拉力大小为mg,打点计时器打某点时小车的速度为v,v2为纵坐标,W为横坐标,做出v2W图象。,与图线斜率有关的物理量应是________.
(4)假设已经完全消除了摩擦力和其他阻力的影响,若重物质量不满足远小于小车质量的条件,则从理论上分析,图中正确反映v2W关系的是________.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单选题:(10道)

    选择题:(3道)

    多选题:(1道)

    解答题:(3道)

    实验题:(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11

    7星难题:0

    8星难题:4

    9星难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