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石嘴山市第三中学2019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题

适用年级:高三
试卷号:177594

试卷类型:期中
试卷考试时间:2018/11/25

1.单选题(共12题)

1.

一物体静止在斜面上如图所示,当斜面的倾角θ逐渐增大而物体仍静止在斜面上时  
A.物体所受重力和静摩擦力的合力逐渐增大
B.物体所受重力和支持力的合力逐渐增大
C.物体所受支持力和静摩擦力的合力逐渐增大
D.物体所受重力、支持力和静摩擦力的合力逐渐增大
2.
如图所示,一滑块从半圆形光滑轨道上端由静止开始滑下,当滑到最低点时,关于滑块动能大小和对轨道最低点的压力,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轨道半径越大,滑块动能越大,对轨道的压力越大
B.轨道半径越大,滑块动能越大,对轨道的压力与半径无关
C.轨道半径越大,滑块动能越大,对轨道的压力越小
D.轨道半径变化时,滑块动能、对轨道的正压力都不变
3.
在两个坡度不同的斜面顶点以大小相同的初速度同时水平向左,向右抛出两个小球A和B,两斜坡的倾角分别是30°和60°,小球均落在斜坡上,则A、B两小球在空中运动的时间之比为

A. 1:    B. 1:3    C. :1    D. 3:1
4.
图中所示为一皮带传动装置,右轮的半径为ra是它边缘上的一点.左侧是一轮轴,大轮的半径为4r,小轮的半径为2rb点在小轮上,到小轮中心的距离为rc点和d点分别位于小轮和大轮的边缘上.若在传动过程中,皮带不打滑.则(  )
A.a点与b点的线速度大小相等B.a点与b点的角速度大小相等
C.a点与c点的角速度大小相等D.a点与d点的向心加速度大小相等
5.
游乐园中的“空中飞椅”可简化成如图所示的模型图,它的基本装置是将绳子上端固定在转盘上的边缘上,绳子的下端连接座椅,人坐在座椅上随转盘旋转而在空中飞旋。其中P为处于水平面内的转盘,可绕OO'轴转动,圆盘半径d =" 24" m,绳长l =" 10" m。假设座椅随圆盘做匀速圆周运动时,绳与竖直平面的夹角θ = 37°,座椅和人的总质量为60 kg,则(g取10m/s2)(   )
A.绳子的拉力大小为650 N
B.座椅做圆周运动的线速度大小为5 m/s
C.圆盘的角速度为 0.5 rad/s
D.座椅转一圈的时间约为1.3 s
6.
如图所示,将悬线拉至水平位置无初速释放,当小球到达最低点时,细线被一与悬点同一竖直线上的小钉B挡住,比较悬线被小钉子挡住的前后瞬间,
①小球的机械能减小   ②小球的动能减小
③悬线的张力变大 ④小球的向心加速度变大
以上说法正确的是( )
A.①②B.②③
C.③④D.①④
7.
设同步卫星离地心的距离为r,运行速率为v1,加速度为a1;地球赤道上的物体随地球自转的向心加速度为a2,第一宇宙速度为v2,地球的半径为R,则下列比值正确的是    (   )
A.=B.=C.=D.=
8.
某人造地球卫星因受高空稀薄空气的阻力作用,绕地球运转的轨道会慢慢改变,每次测量中卫星的运动可近似看作圆周运动。某次测量卫星的轨道半径为,后来变为,以表示卫星在这两个轨道上的动能,表示卫星在这两个轨道上绕地球运动的周期,则(  )
A.
B.
C.
D.
9.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滑动摩擦力只可能作负功
B.静摩擦力既可作正功,也可作负功
C.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做功的代数和为零
D.具有加速度的物体,一定有外力对它作功
10.
测定运动员体能的一种装置如图所示,运动员质量m1,绳拴在腰间沿水平方向跨过滑轮(不计滑轮摩擦、质量),悬挂重物m2,人用力蹬传送带而人的重心不动,使传送带上侧以速率v向右运动,下面是人对传送带做功的四种说法:

①人对传送带做功;②人对传送带不做功;③人对传送带做功的功率为m2gv;④人对传送带做功的功率为(m1m2gv以上说法正确的是(   )
A.①③B.①④C.只有①D.只有②
11.
如图所示,一根木棒沿水平桌面从A运动到B,若棒与桌面间的摩擦力大小为f,则棒对桌面的摩擦力和桌面对棒的摩擦力做的功各为()
A.-fs,-fsB.fs,-fsC.0,-fsD.-fs,0
12.
如图,质量为m的物体沿斜上方以速度v0抛出后,能达到的最大高度为H,当它将要落到离地面高度为h的平台时(不计空气阻力,取地面为参考平面),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 它的总机械能大于
B. 它的总机械能为mgH
C. 它的动能为mg(H-h)
D. 它的动能为

2.选择题(共4题)

13.有史料记载,汉代“文帝之时,纵民得铸钱、冶铁、煮盐。”因而出现一些富商大贾“冶铸煮盐,财或累万金。”此现象说明,当时(    )
14.利用乘法公式计算:(m+n+2)(2﹣m﹣n)={#blank#}1{#/blank#}
15.某无色溶液中只可能含有①Na②Ba2③NO-3④Cl⑤Br⑥SO2-3⑦SO2-4离子中的若干种(忽略水电离出的H、OH),依次进行下列实验,且每步所加试剂均过量,观察到的现象如下。

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16.

分解因式:a2﹣b2+2b﹣1={#blank#}1{#/blank#} .

3.多选题(共5题)

17.
发射地球同步卫星时,先将卫星发射到近地圆轨道1,然后在圆轨道1的Q点经点火使卫星沿椭圆轨道2运行,待卫星到椭圆轨道2上距地球最远点P处,再次点火,将卫星送入同步圆轨道3,如图所示.则卫星在轨道1、2和3上正常运行时,有()
A.卫星在轨道3上的速率大于在轨道1上的速率
B.卫星在轨道3上的角速度小于在轨道1上的角速度
C.卫星在轨道1上经Q点的加速度等于它在轨道2上经Q点的加速度
D.卫星在轨道2上运行时经过P点的加速度跟经过Q点的加速度相等
18.
如图所示的四个选项中,木块均在固定的斜面上运动,其中图A、B、C中的斜面是光滑的,图D中的斜面是粗糙的,图A、B中的F为木块所受的外力,方向如图中箭头所示,图A、B、D中的木块向下运动,图C中的木块向上运动,在这四个图所示的运动过程中机械能不守恒的是(   )
A.A
B.B
C.C
D.D
19.
如图所示,光滑水平面上有一木板,在木板的左端有一小滑块,开始它们都处于静止状态.某时刻起对小滑块施加﹣个水平向右的恒力F,当木板运动的距离为x时.小滑块恰好运动到木板的最右端.己知木板的长度为L,小滑块与木板间的摩擦力为f,则在此过程中(  )
A.力F对小滑块做的功为F(x+L)
B.木板动能的增加量为f(x+L)
C.小滑块和木板动能的增加量共为F(x+L)﹣fL
D.小滑块和木板动能的增加量共为(F﹣f)(x+L)
20.
关于功率的概念,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功率是描述力对物体做功多少的物理量
B.汽车以最大速度行驶后,若要减小速度,可减小牵引力功率行驶.
C.由P=Fv可知:只要F不为零,v也不为零,那么功率P就一定不为零
D.某个力对物体做功越快,它的功率就一定大
21.
某人用手将1 kg的物体由静止向上提起1 m,这时物体的速度为2 m/s(g取10 m/s2),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手对物体做功12 JB.合力做功2 J
C.合力做功12 JD.物体克服重力做功10 J

4.填空题(共1题)

22.
如图所示,将一根长L=0.4 m的金属链条拉直放在倾角 为30°的光滑斜面上,链条下端与斜面下边缘相齐,由静止释放后,当链条刚好全部脱离斜面时,其速度大小为____________m/s。(g取10 m/s2)

5.解答题(共6题)

23.
如图所示,细绳一端系着质量m=0.1 kg的小物块A,置于光滑水平台面上;另一端通过光滑小孔O与质量M=0.5 kg的物体B相连,B静止于水平地面上.当A以O为圆心做半径r=0.2m的匀速圆周运动时,地面对B的支持力FN=3.0N,求物块A的速度和角速度的大小.(g=10m/s2)
24.
发射地球同步卫星时,可认为先将卫星发射至距地面高度为h1的圆形近地轨道上,在卫星经过A点时点火(喷气发动机工作)实施变轨进入椭圆轨道,椭圆轨道的近地点为A,远地点为B。在卫星沿椭圆轨道运动经过B点再次点火实施变轨,将卫星送入同步轨道(远地点B在同步轨道上),如图所示。两次点火过程都是使卫星沿切向方向加速,并且点火时间很短。已知同步卫星的运动周期为T,地球的半径为R,地球表面重力加速度为g,求:

(1)卫星在近地圆形轨道运行接近A点时的加速度大小;
(2)卫星同步轨道距地面的高度。
25.
汽车发动机的额定功率为30KW,质量为2000kg,当汽车在水平路面上行驶时受到阻力为车重的0.1倍,若汽车从静止开始保持1m/s2的加速度作匀加速直线运动,则
(1)汽车在路面上能达到的最大速度;
(2)匀加速直线运动过程能持续多长时间;
(3)当汽车速度为10m/s时的加速度.
26.
如图所示,质量m=0.5kg的小球从距地面高H=5m处自由下落,到达地面恰能沿凹陷于地面的半圆形槽壁运动,半圆槽半径R=0.4m。小球到达槽最低点时速率为10m/s,并继续沿槽壁运动直到从槽左端边缘飞出……,如此反复几次,设摩擦力恒定不变,小球与槽壁相碰时机械能不损失,求:

(1)小球第一次离槽上升的高度h
(2)小球最多能飞出槽外的次数(取g=10m/s2)。
27.
如图甲所示,质量为m=1kg的物体置于倾角为θ=37°固定斜面上(斜面足够长),对物体施加平行于斜面向上的恒力F,作用时间t1=1s时撤去拉力,物体运动的部分vt图像如图乙所示,取g=10m/s2,试求:

(1)在0到1s内,拉力F的平均功率;
(2)t=4s时物体的速度v
28.
如图所示,竖直平面内的轨道ABCD由水平轨道AB与光滑的四分之一圆弧轨道CD组成,AB恰与圆弧CD在C点相切,轨道固定在水平面上.一个质量为m的小物块(可视为质点)从轨道的A端以初动能E冲上水平轨道AB,沿着轨道运动,由DC弧滑下后停在水平轨道AB的中点.已知水平轨道AB长为L.求:

(1)小物块与水平轨道的动摩擦因数μ.
(2)为了保证小物块不从轨道的D端离开轨道,圆弧轨道的半径R至少是多大?
(3)若圆弧轨道的半径R取第(2)问计算出的最小值,增大小物块的初动能,使得小物块冲上轨道后可以达到最大高度是1.5R处,试求物块的初动能并分析物块能否停在水平轨道上.如果能,将停在何处?如果不能,将以多大速度离开水平轨道.

6.实验题(共2题)

29.
在“研究平抛运动”的实验中,得到物体运动的部分轨迹如图所示,a、b、c三点在运动轨迹上(图中已标出),则抛出时小球的初速度为_____m/s,小球运动到b点的速度方向与竖直方向夹角为_____.(取g=10m/s2
30.
在“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一次实验中,质量的重物自由下落,在纸带上打出一系列的点,如图所示(相邻计数点时间间隔为)。

那么:(1) 纸带的___________ (用字母表示) 端与重物相连;
(2) 本实验中,纸带第一个点和第二个点之间距离应接近_____________;
(3) 打点计时器打下计数点时,物体的速度=_________;
(4) 从起点P到打下计数点B的过程中物体的重力势能减少量=_______,此过程中物体动能的增加量=______.(,结果保留两个有效数字)
(5) 实验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单选题:(12道)

    选择题:(4道)

    多选题:(5道)

    填空题:(1道)

    解答题:(6道)

    实验题:(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4

    5星难题:0

    6星难题:14

    7星难题:0

    8星难题:8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