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选题- (共7题)
1.
汽车在平直路面以10m/s的速度匀速驶向十字路口,当行驶至距路口停车线15m处时,绿灯还有3s熄灭,若从此刻开始计时,该汽车在绿灯熄灭时刚好停在停车线处,则汽车运动的v-t图像可能是下图中的( )
A.![]() | B.![]() |
C.![]() | D.![]() |
2.
如下图所示的几种情况中,不计绳、弹簧测力计、各滑轮的质量,不计一切摩擦,物体质量都为m,且均处于静止状态,有关角度如图所示。弹簧测力计示数FA、FB、FC由大到小的排列顺序是



A.FA>FB>FC |
B.FB>FC>FA |
C.FB>FA>FC |
D.FC>FB>FA |
3.
如图所示,在动摩擦因数μ=0.2的水平面上有一个质量m=lkg的小球,小球左侧连接一水平轻弹簧,弹簧左端固定在墙上,右侧连接一与竖直方向成θ= 45°角的不可伸长的轻绳,轻绳另一端固定在天花板上,此时小球处于静止状态,且水平面对小球的弹力恰好为零。在剪断轻绳的瞬间(g取10m/s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小球受力个数不变 |
B.小球立即向左加速,且加速度的大小为a=8m/s2 |
C.小球立即向左加速,且加速度的大小为a=l0m/s2 |
D.若剪断的是弹簧,则剪断瞬间小球加速度的大小a= l0m/s2 |
4.
一质量为m的人站在电梯中,电梯由静止竖直向上做匀加速运动时,电梯的加速度为
。人随电梯上升高度H的过程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重力加速度为g)( )

A.人的重力势能增加mgH |
B.人的机械能增加![]() |
C.人的动能增加mgH |
D.人对电梯的压力是他体重的![]() |
5.
如图所示,放在水平转台上的小物体C、叠放在水平转台上的小物体A、B能始终随转台一起以角速度ω匀速转动。A、B、C的质量分别为3m、2m和m,A与B、B与转台、C与转台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μ,B、C离转台中心的距离分别为r和1.5r, 已知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重力加速度为g,则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A.B对A的摩擦力一定为3μmg |
B.C与转台间的摩擦力等于A、B两物体间摩擦力的二倍 |
C.转台的角速度一定满足![]() |
D.转台的角速度一定满足![]() |
6.
神舟十一号在进行快速变轨控制验证试验时,在A点从圆形轨道I进入椭圆轨道II,B为轨道II上的近地点,如图所示,关于航天飞行的运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在轨道II上经过A的速度等于经过B的速度 |
B.在轨道II上经过A的动能小于在轨道I上经过A的动能 |
C.在轨道II上运动的周期大于在轨道I上运动的周期 |
D.在轨道II上经过A点的加速度小于在轨道I上经过A的加速度 |
7.
物理学的发展极大地丰富了人类对物质世界的认识,推动了科学技术的创新和革命,促进了人类文明的进步。关于物理学中运动与力的发展过程和研究方法的认识,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亚里士多德首先提出了惯性的概念 |
B.伽利略对自由落体运动研究方法的核心是:把实验和逻辑推理(包括数学演算)结合起来,从而发展了人类的科学思维方式和科学研究方法 |
C.牛顿三条运动定律是研究动力学问题的基石,牛顿的三条运动定律都能通过现代的实验手段直接验证 |
D.力的单位“N"是国际单位制的基本单位,加速度的单位“m/s2”是导出单位 |
2.选择题- (共2题)
8.进入刚装修完的房屋,我们常常会闻到一种刺鼻的气味,这气味主要来自装修材料中的甲醛,这种对人体有害的化学物质.这说明甲醛分子在{#blank#}1{#/blank#}运动,这种运动会随气温的升高而{#blank#}2{#/blank#}(选填:“加剧”或“减缓”).
3.多选题- (共3题)
10.
如图,从半径为R=1 m的半圆AB上的A点水平抛出一个可视为质点的小球,经t=0.4 s小球落到半圆上,已知当地的重力加速度g=10 m/s2,则小球的初速度v0可能为( )


A.1 m/s | B.2 m/s | C.3 m/s | D.4 m/s |
11.
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滑块以一定初速度滑上倾角为
的固定斜面,同时施加一沿斜面向上的恒力
;已知滑块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
,取出发点为参考点,能正确描述滑块运动到最高点过程中产生的热量
,滑块动能
、势能
、机械能
随时间
、位移
关系的是()

A.
B. 
C.
D. 










A.


C.


12.
质量为2×103kg的汽车由静止开始沿平直公路行驶,行驶过程中牵引力F和车速倒数
的关系图象如图所示.已知行驶过程中最大车速为30m/s,设阻力恒定,则( )



A.汽车运动过程中受到的阻力为6×103N |
B.汽车在车速为5m/s时,加速度为3m/s2 |
C.汽车在车速为15m/s时,加速度为1m/s2 |
D.汽车在行驶过程中的最大功率为6×104W |
4.解答题- (共2题)
13.
如图所示,在建筑装修中,工人用质量为5.0kg的磨石A对地面和斜壁进行打磨,已知A与地面、A与斜壁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均相同.(g取10m/s2且sin37°=0.6,cos37°=0.8)

(1)当A受到与水平方向成θ=37°斜向下的推力F1=50N打磨地面时,A恰好在水平地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求A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
(2)若用A对倾角θ=37°的斜壁进行打磨,当对A加竖直向上推力F2=60N时,则磨石A从静止开始沿斜壁向上运动2m(斜壁长>2m)时的速度为多少?

(1)当A受到与水平方向成θ=37°斜向下的推力F1=50N打磨地面时,A恰好在水平地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求A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
(2)若用A对倾角θ=37°的斜壁进行打磨,当对A加竖直向上推力F2=60N时,则磨石A从静止开始沿斜壁向上运动2m(斜壁长>2m)时的速度为多少?
14.
如图所示,AB为半径
的
光滑圆弧轨道,下端B恰与小车右端平滑对接
小车质量
,车长
,车上表面距地面的高度
现有一质量
的小滑块
可看成质点
,由轨道顶端无初速释放,滑到B端后冲上小车
已知地面光滑,滑块与小车上表面间的动摩擦因数
,当车运行了
时,车被地面装置锁定
试求:

滑块到达B端时,轨道对它支持力的大小
车被锁定时,车右端距轨道B端的距离
从车开始运动到被锁定的过程中,滑块与车面间由于摩擦而产生的内能大小
滑块落地点离车左端的水平距离.


















5.实验题- (共1题)
15.
用如图甲实验装置验证m1、m2组成的系统机械能守恒.m2从高处由静止开始下落,m1上拖着的纸带打出一系列的点,对纸带上的点迹进行测量,即可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下图给出的是实验中获取的一条纸带:0是打下的第一个点,每相邻两计数点间还有4个点(图甲中未标出),计数点间的距离如图乙所示.已知m1=50g、m2=150g则(g取9.8m/s2,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1)在纸带上打下记数点5时的速度v=_______;
(2)在打点0~5过程中系统动能的增量△EK=________,系统势能的减少量△EP=________,由此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某同学作出
-h图象如图丙,则当地的实际重力加速度g=___________.


(1)在纸带上打下记数点5时的速度v=_______;
(2)在打点0~5过程中系统动能的增量△EK=________,系统势能的减少量△EP=________,由此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某同学作出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单选题:(7道)
选择题:(2道)
多选题:(3道)
解答题:(2道)
实验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11
7星难题:0
8星难题:1
9星难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