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选题- (共7题)
2.
甲、乙两个质点间的万有引力大小为F,若甲质点的质量不变,乙质点的质量增大为原来的2倍,同时它们间的距离减为原来的1/2,则甲、乙两个质点间的万有引力大小将变为( )
A.F/2 | B.F | C.4F | D.8F |
3.
2010年l0月1日我国成功发射“嫦娥二号”绕月卫星,绕月运行高度为100公里.2007年10月24日发射的“嫦娥一号”绕月运行高度为200公里,如图所示.“嫦娥二号”卫星与“嫦娥一号”卫星绕月运行相比,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周期小,线速度大 | B.周期大,加速度大 |
C.线速度大,加速度小 | D.角速度小,线速度小 |
4.
质量为lkg的物体沿倾角为30°的光滑斜面由静止下滑,又知斜面高为5 m。 g取10 m/s2.则物体刚滑到斜面底端时,重力的瞬时功率为
A.15 W | B.25W | C.50 W | D.100 W |
5.
一质量为m的滑块,以速度v在光滑水平面上向左滑行,从某一时刻起,在滑块上作用一向右的水平力,经过一段时间后,滑块的速度变为-2v(方向与原来相反),在这段时间内,水平力所做的功为( )
A.-![]() | B.![]() | C.![]() | D.-![]() |
7.
关于动量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物体的动量改变了,其速度大小一定改变 |
B.物体的动量改变了,其速度方向一定改变 |
C.物体运动速度的大小不变,其动量一定不变 |
D.物体的运动状态改变,其动量改变 |
2.选择题- (共6题)
10.
His {#blank#}1{#/blank#} (think) of being a voluntary teacher in the poor area makes us surprised.
11.
His {#blank#}1{#/blank#} (think) of being a voluntary teacher in the poor area makes us surprised.
3.多选题- (共3题)
14.
如图所示,A、B两小球由绕过轻质定滑轮的细线相连,A放在固定的光滑斜面上,B、C两小球在竖直方向上通过劲度系数为k的轻质弹簧相连,C球放在水平地面上。现用手控制住A,并使细线刚刚拉直但无拉力作用,并保证滑轮左侧细线竖直、右侧细线与斜面平行。已知A的质量为3m,B、C的质量均为m,重力加速度为g,细线与滑轮之间的摩擦不计,开始时整个系统处于静止状态。释放A后,A沿斜面下滑至速度最大时C恰好离开地面。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斜面倾角α=37° |
B.A获得最大速度为![]() |
C.C刚离开地面时,B的加速度最大 |
D.从释放A到C刚离开地面的过程中,A、B两小球组成的系统机械能守恒 |
15.
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竖直光滑圆环A的半径为R,固定在质量为3m的木板B上,木板B的左右两侧各有一竖直挡板固定在地面上,B不能左右运动。在环的最低点静止放有一质量为m的小球C.现给小球一水平向右的瞬时速度v0,小球会在圆环内侧做圆周运动,为保证小球能通过环的最高点,且不会使环在竖直方向上跳起,初速度v0必须满足( )

A. 最小值为
B. 最小值为
C. 最大值为
D. 最大值为

A. 最小值为

B. 最小值为

C. 最大值为

D. 最大值为

16.
在光滑水平面上,一质量为m、速度大小为v的A球与质量为m静止的B球发生正碰,碰撞可能是弹性的,也可能是非弹性的,则碰后B球的速度大小可能是( )
A.v | B.0.7v | C.0.3v | D.0.2v |
4.解答题- (共4题)
17.
如图所示,在竖直平面内,由倾斜轨道AB、水平轨道BC和半圆形轨道CD连接而成的光滑轨道, AB与BC的连接处是半径很小的圆弧, BC与CD相切,圆形轨道CD的半径为R.质量为m的小物块从倾斜轨道上距水平面高为h=2.5R处由静止开始下滑.求:
(1)小物块通过B点时速度vB的大小.
(2)小物块通过圆形轨道最低点C时圆形轨道对物块的支持力F的大小.
(1)小物块通过B点时速度vB的大小.
(2)小物块通过圆形轨道最低点C时圆形轨道对物块的支持力F的大小.

18.
如图所示,一质量为m=1kg的小球从A点沿光滑斜面轨道由静止滑下,不计通过B点时的能量损失,然后依次滑入两个相同的圆形轨道内侧,其轨道半径R=10cm,小球恰能通过第二个圆形轨道的最高点,小球离开圆形轨道后可继续向E点运动,E点右侧有一壕沟,E、F两点的竖直高度d=0.8m,水平距离x=1.2m,水平轨道CD长为L1=1m,DE长为L2=3m。轨道除CD和DE部分粗糙外,其余均光滑,小球与CD和DE间的动摩擦因数μ=0.2,重力加速度g=10m/s2。求:

(1)小球通过第二个圆形轨道的最高点时的速度;
(2)小球通过第一个圆轨道最高点时对轨道的压力的大小;
(3)若小球既能通过圆形轨道的最高点,又不掉进壕沟,求小球从A点释放时的高度的范围是多少?

(1)小球通过第二个圆形轨道的最高点时的速度;
(2)小球通过第一个圆轨道最高点时对轨道的压力的大小;
(3)若小球既能通过圆形轨道的最高点,又不掉进壕沟,求小球从A点释放时的高度的范围是多少?
19.
中国自行研制、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神舟号”飞船,目前已经达到或优于国际第三代载人飞船技术,其发射过程简化如下: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由长征运载火箭送入近地点为A、远地点为B的椭圆轨道上,A点距地面的高度为h1,飞船飞行5圈后进行变轨,进入预定圆轨道,如图所示.设飞船在预定圆轨道上飞行n圈所用时间为t,若已知地球表面重力加速度为g,地球半径为R,求:
(1)飞船在B点经椭圆轨道进入预定圆轨道时是加速还是减速?
(2)飞船经过椭圆轨道近地点A时的加速度大小.
(3)椭圆轨道远地点B距地面的高度h2.

(1)飞船在B点经椭圆轨道进入预定圆轨道时是加速还是减速?
(2)飞船经过椭圆轨道近地点A时的加速度大小.
(3)椭圆轨道远地点B距地面的高度h2.
20.
如图,一质量m2=0.25kg的平顶小车,车顶右端放一质量m3=0.2kg的小物体,小物体可视为质点,与车顶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0.4,小车静止在光滑的水平轨道上.现有一质量m1=0.05kg的子弹以水平速度v0=12m/s射中小车左端,并留在车中.子弹与车相互作用时间很短.若使小物体不从车顶上滑落,g取10m/s2 . 求:

(1)最后物体与车的共同速度为多少?小车的最小长度应为多少?
(2)小木块在小车上滑行的时间.

(1)最后物体与车的共同速度为多少?小车的最小长度应为多少?
(2)小木块在小车上滑行的时间.
5.实验题- (共1题)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单选题:(7道)
选择题:(6道)
多选题:(3道)
解答题:(4道)
实验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2
5星难题:0
6星难题:5
7星难题:0
8星难题:3
9星难题: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