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江川二中2017-2018年高一下学期五月月考物理试题

适用年级:高一
试卷号:177075

试卷类型:月考
试卷考试时间:2018/6/23

1.单选题(共12题)

1.
据报道一个国际研究小组借助于智利的甚大望远镜,观测到了一组双星系统,它们绕两者连线上的某点O做匀速圆周运动,如图所示.此双星系统中体积较小成员能“吸食”另一颗体积较大星体的表面物质,达到质量转移的目的,假设在演变的过程中两者球心之间的距离保持不变,则在最初演变的过程中 (  )
A.它们做圆周运动的万有引力保持不变
B.它们做圆周运动的角速度不断变小
C.体积较大星体圆周运动轨迹的半径变大,线速度变大
D.体积较大星体圆周运动轨迹的半径变大,线速度变小
2.
质点做半径为r的匀速圆周运动,运动的周期为T,其线速度大小为(  )
A.
B.
C.
D.
3.
如图所示,物块分别两次从凹形曲面上A处滑至最低B处,若第1次下滑时的初速度大于第2次下滑时的初速度,则物块下滑时克服摩擦阻力所做的功的大小是(  )
A.第1次大B.第2次大
C.两次一样D.无法确定
4.
如图所示,人在河岸上用轻绳拉船,若人匀速行进,则船将做(  )
A.匀速运动
B.加速运动
C.减速运动
D.先加速、后减速运动
5.
下列实例中和离心现象有关的是(  )
A.汽车开进泥坑里轮胎打滑
B.汽车正常通过圆形拱桥
C.坐在直线行驶中的公共汽车内的乘客突然向前倾倒或向后倾倒
D.洗衣机脱水桶停止工作时衣服紧贴在桶壁上
6.
在光滑水平面上以速度v做匀速直线运动的小球,受到一个跟它的速度方向不在一直线上的水平恒力F的作用后,获得加速度a.下列各图中,能正确反映vFa及小球运动轨迹(虚线)之间的关系是(
A.B.C.D.
7.
关于第一宇宙速度,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它是人造地球卫星绕地球飞行的最小速度
B.它是近地圆形轨道上人造地球卫星的运行速度
C.它是能使卫星进入地球圆形轨道的最大发射速度
D.它是对应的轨道是椭圆
8.
(题文)我国研制并成功发射的“嫦娥二号”探测卫星,在距月球表面高度为h的轨道上做匀速圆周运动,运行的周期为T.若以R表示月球的半径,则(  )
A.卫星运行时的向心加速度为
B.物体在月球表面自由下落的加速度为
C.卫星运行时的线速度为
D.月球的第一宇宙速度为
9.
恒星演化发展到一定阶段,可能成为恒星世界的“侏儒”——中子星.中子星的半径较小,一般在7~20 km,但它的密度大得惊人.若某中子星的半径为10 km,密度为1.2×1017kg/m3,那么该中子星上的第一宇宙速度约为(  )
A.6.0 km/sB.3.0×102km/sC.3.0×103km/sD.6.0×104km/s
10.
如图所示,小球以初速度A点沿不光滑的轨道运动到高为hB点后自动返回,其返回途中仍经过A点,小球经过轨道连接处无机械能损失,则小球经过A点的速度大小为  
A.B.C.D.
11.
如图所示是蹦床运动员在空中表演的情景。在运动员从最低点开始反弹至即将与蹦床分离的过程中,蹦床的弹性势能和运动员的重力势能变化情况分别是
A.弹性势能减小,重力势能增大B.弹性势能减小,重力势能减小
C.弹性势能增大,重力势能增大D.弹性势能增大,重力势能减小
12.
内壁光滑的环形凹槽半径为R,固定在竖直平面内,一根长度为R的轻杆,一端固定有质量为m的小球甲,另一端固定有质量为2m的小球乙,将两小球放入凹槽内,小球乙位于凹槽的最低点,如图所示.由静止释放后
A.下滑过程中甲球减少的机械能总等于乙球增加的机械能
B.下滑过程中甲球减少的重力势能总等于乙球增加的重力势能
C.甲球可沿凹槽下滑到槽的最低点
D.杆从右向左滑回时,乙球一定能回到凹槽的最低点

2.选择题(共3题)

13.

十八大以来,中央领导人多次强调“老虎、苍蝇一起打”。至今已有11名省部级高官落马,新一届政府反腐力度系30年来最大。10月25日,原中央政治局委员、重庆市委书记薄熙来涉嫌受贿、贪污、滥用职权犯罪一案由山东省高级人民法院二审公开宣判,裁定驳回上诉,维持一审无期徒刑判决。

14.

十八大以来,中央领导人多次强调“老虎、苍蝇一起打”。至今已有11名省部级高官落马,新一届政府反腐力度系30年来最大。10月25日,原中央政治局委员、重庆市委书记薄熙来涉嫌受贿、贪污、滥用职权犯罪一案由山东省高级人民法院二审公开宣判,裁定驳回上诉,维持一审无期徒刑判决。

15.

十八大以来,中央领导人多次强调“老虎、苍蝇一起打”。至今已有11名省部级高官落马,新一届政府反腐力度系30年来最大。10月25日,原中央政治局委员、重庆市委书记薄熙来涉嫌受贿、贪污、滥用职权犯罪一案由山东省高级人民法院二审公开宣判,裁定驳回上诉,维持一审无期徒刑判决。

3.多选题(共5题)

16.
如图所示为用绞车拖物块的示意图,栓接物块的细线被缠绕在轮轴上,轮轴逆时针转动从而拖动物块.已知轮轴的半径R=0.5 m,细线始终保持水平,被拖动物块质量m=1 kg,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0.5;轮轴的角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是ω=2t(rad/s),g=10 m/s2,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
A.物块做匀速运动
B.物块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大小是1 m/s2
C.绳对物块的拉力是5 N
D.绳对物块的拉力是6 N
17.
如图所示,a为地面上的待发射卫星,b为近地圆轨道卫星,c为地球同步卫星.三颗卫星质量相同.三颗卫星的线速度分别为vavbvc,角速度分别为ωaωbωc,周期分别为TaTbTc,向心力分别为FaFbFc,则(  )
A.ωaωc<ωbB.FaFc<Fb
C.vavc<vbD.TaTc>Tb
18.
一卫星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其轨道半径为r,卫星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周期为T,已知地球的半径为R,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为g,引力常量为G,则地球的质量可表示为(  )
A.B.C.D.
19.
如图所示,在两个质量分别为m和2m的小球ab之间,用一根轻质细杆连接,两小球可绕过细杆中心的水平轴无摩擦转动,现让细杆水平放置,静止释放小球后,小球b向下转动,小球a向上转动,在转动90°的过程中,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b球的重力势能减少,动能增加
B.a球的重力势能增大,动能减少
C.a球和b球的机械能总和保持不变
D.a球和b球的机械能总和不断减小
20.
一个人用手把一个质量为m=1kg的物体由静止向上提起1m,这时物体的速度为2m/s,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手对物体所做的功为12JB.合外力对物体所做的功为2J
C.合外力对物体所做的功为12JD.物体克服重力所做的功为10J

4.解答题(共3题)

21.
一个质量均匀分布的球体,半径为2r,在其内部挖去一个半径为r的球形空穴,其表面与球面相切,如图所示。已知挖去小球的质量为m,在球心和空穴中心连线上,距球心d=6r处有一质量为m2的质点。已知万有引力常量为G,球的体积与半径关系为。求:
(1)被挖去的小球对m2的万有引力为多大?
(2)剩余部分对m2的万有引力为多大?
22.
假设在半径为R的某天体上发射一颗该天体的卫星.若它贴近该天体的表面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周期为T1,已知万有引力常量为G.
(1)则该天体的密度是多少?
(2)若这颗卫星距该天体表面的高度为h,测得在该处做圆周运动的周期为T2,则该天体的密度又是多少?
23.
质量为3.0×106kg的列车,在额定功率下,沿平直的轨道由静止开始出发.运动过程中受到的阻力大小恒定,经过1.0×103s后速度达到最大行驶速度20 m/s,此时司机发现前方4.0×103m处有一障碍物,便立即紧急刹车,刹车时所附加的制动力为9.0×104N,结果列车恰好没有撞到障碍物,求:
⑴刹车时列车加速度的大小;
⑵列车的额定功率;
⑶刹车前列车行驶的距离.

5.实验题(共2题)

24.
如图甲,某同学设计了一个研究平抛运动的实验装置,在水平桌面上放置一个斜面,让钢球从斜面上由静止滚下,钢球滚过桌边后便做平抛运动,在钢球抛出后经过的地方放置一块水平木板,木板由支架固定成水平,木板所在高度可通过竖直标尺读出,木板可以上下自由调节,在木板上固定一张白纸,该同学在完成装置安装后进行了如下步骤的实验:
 
A.实验前在白纸上画一条直线,并在线上标出abc三点,且abbc,如图乙量出ab长度L=20.00 cm.
B.让钢球从斜面上的某一位置由静止滚下,调节木板高度,使得钢球正好击中a点,记下此时木板离地面的高度h1=90.00 cm.
C.让钢球从斜面上的同一位置由静止滚下,调节木板高度,使得钢球正好击中b点,记下此时木板离地面的高度h2=80.00 cm.
D.让钢球从斜面上的同一位置由静止滚下,调节木板高度,使得钢球正好击中c点,记下此时木板离地面的高度h3=60.00 cm.
则该同学由上述测量结果即可粗测出钢球的平抛初速度大小v0=______m/s,钢球击中b点时其速度大小为vb=______m/s(空气阻力不计).
25.
某兴趣小组在做“探究做功与速度变化的关系”的实验前,提出了以下几种猜想:①Wv,②Wv2,③W.他们的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PQ为一块倾斜放置的木板,在Q处固定一个速度传感器(用来测量物体每次通过Q点的速度).在刚开始实验时,有位同学提出,不需要测出物体质量,只要测出物体初始位置到速度传感器的距离和读出速度传感器的读数就行了,大家经过讨论采纳了该同学的建议.

(1)请你简要说明为什么不需要测出物体的质量.
(2)让小球分别从不同高度无初速度释放,测出物体初始位置到速度传感器的距离s1s2s3s4……读出小球每次通过Q点的速度v1v2v3v4……并绘制了如图乙所示的sv图象.若为了更直观地看出sv的变化关系,他们下一步应怎么做?
(3)在此实验中,木板与物体间摩擦力的大小会不会影响探究出的结果,为什么?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单选题:(12道)

    选择题:(3道)

    多选题:(5道)

    解答题:(3道)

    实验题:(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2

    5星难题:0

    6星难题:10

    7星难题:0

    8星难题:8

    9星难题: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