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伊春市第二中学2018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题

适用年级:高三
试卷号:176582

试卷类型:期中
试卷考试时间:2018/1/20

1.单选题(共7题)

1.
ab两个质量相同的球用细线连接,a球用细线挂在天花板上,b球放在光滑斜面上,系统保持静止,下列图示正确的是()
A. B.
C. D.
2.
如图所示,物块AB质量相等,在恒力F作用下在水平面上匀加速直线运动.若物块与水平面间接触面光滑,物块A的加速度大小为a1,物块AB间的相互作用力大小为FN1;若物块与水平面间接触面粗糙,且物块AB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相同,物块B的加速度大小为a2,物块AB间的相互作用力大小为FN2;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1a2FN1>FN2B.a1a2FN1FN2
C.a1>a2FN1>FN2D.a1>a2FN1FN2
3.
如图所示为高度差h1=0.2 m的ABCD两个水平面,在AB平面的上方与竖直面BC距离x=1.0m处,小物体以水平速度v=2.0m/s抛出,抛出点的高度h2=2.0m,
不计空气阻力,重力加速度g=10 m/s2.则(  )
A.落在平面AB
B.落在平面CD
C.落在竖直面BC
D.落在C
4.
中俄联合实施探测火星计划,中国研制的“萤火一号”火星探测器与俄罗斯研制的“福布斯—土壤”火星探测器一起由俄罗斯“天顶”运载火箭发射前往火星。已知火星的质量约为地球质量的,火星的半径约为地球半径的。下列关于火星探测器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发射速度只要高于第一宇宙速度即可
B.发射速度只有达到第三宇宙速度才可以
C.发射速度不能高于第二宇宙速度
D.火星探测器环绕火星运行的最大速度为地球第一宇宙速度的
5.
过去几千年来,人类对行星的认识与研究仅限于太阳系内,行星“51 peg b”的发现拉开了研究太阳系外行星的序幕。“51 peg b”绕其中心恒星做匀速圆周运动,周期约为4天,轨道半径约为地球绕太阳运动半径为1/20,该中心恒星与太阳的质量比约为()
A. 1/10 B. 1   C. 5   D. 10
6.
如图所示,细线的一端固定于O 点,另一端系一小球. 在水平拉力作用下,小球以恒定速率在竖直平面内由A 点运动到B 点. 在此过程中拉力的瞬时功率变化情况是

A. 逐渐增大
B. 逐渐减小
C. 先增大,后减小
D. 先减小,后增大
7.
如图所示,光滑斜面的顶端固定一弹簧,一小球向右滑行,并冲上固定的地面上的斜面。设小球在斜面最低点的速度为,压缩弹簧至点时弹簧最短,点距地面高度为,则小球从的过程中弹簧弹力做功是(  )
A.B.C.D.

2.选择题(共4题)

8.

霉菌最容易生长的环境是(   )

9.

读图,按要求回答问题

10.

读图,按要求回答问题

11.

读图,按要求回答问题

3.多选题(共3题)

12.
光滑的水平面上固定着一个螺旋形光滑水平轨道,俯视如图。一个小球以一定速度沿轨道切线方向进入轨道,关于小球运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轨道对小球的压力不断增大,小球的线速度不变
B.轨道对小球做正功,小球的角速度不断增大
C.轨道对小球做负功,小球的角速度不断增大
D.轨道对小球不做功,小球的线速度不断增大
13.
如图所示,质量为的物体置于倾角为的斜面上,物体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在外力作用下,斜面以加速度沿水平方向向左做匀加速运动,运动中物体与斜面体相对静止.则关于斜面对的支持力和摩擦力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支持力一定做正功B.摩擦力一定做正功
C.摩擦力可能不做功D.摩擦力可能做负功
14.
一质量为的质点静止于光滑水平面上,从时刻开始,受到水平外力作用,如图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内外力的平均功率是
B.第内外力所做的功是
C.第末外力的瞬时功率最大
D.第末与第末外力的瞬时功率之比为

4.解答题(共3题)

15.
如图所示,一不可伸长的轻绳上端悬挂于O点,下端系一质量m=1.0kg的小球。现将小球拉到A点(保持绳绷直)由静止释放,当它经过B点时绳恰好被拉断,小球平抛后落在水平地面上的C点。地面上的D点与OB在同一竖直线上,已知绳长L=1.0m,B点离地高度H=1.0m,AB两点的高度差h=0.5m,重力加速度g取10m/s2,不计空气阻力影响,求:

(1)地面上DC两点间的距离s
(2)轻绳所受的最大拉力大小。
16.
质量m=1 kg的物体,在水平拉力F(拉力方向与物体初速度方向相同)的作用下,沿粗糙水平面运动,经过位移为4 m时,拉力F停止作用,运动到位移为8 m时物体停止运动,运动过程中Ekx的图线如图所示。取g=10 m/s2,求:

(1)物体的初速度大小;
(2)物体和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
(3)拉力F的大小。
17.
如图所示,半径R=0.9m的四分之一圆弧形光滑轨道竖直放置,圆弧最低点B与长为L=1m的水平面相切于B点,BC离地面高h=0.45m,C点与一倾角为θ=30°的光滑斜面连接,质量m=1.0kg的小滑块从圆弧顶点D由静止释放,已知滑块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0.1,(g=10 m/s2)求:(1)小滑块刚到达圆弧的B点时对圆弧的压力;
(2)小滑块到达C点时速度的大小。

5.实验题(共1题)

18.
某同学利用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探究物块在水平桌面上的运动规律。物块在重物的牵引下开始运动,重物落地后,物块再运动一段距离停在桌面上(尚未到达滑轮处)。从纸带上便于测量的点开始,每5个点取1个计数点,相邻计数点间的距离如图议所示。打点计时器电源的频率为50Hz。


①通过分析纸带数据,可判断物块在相邻计数点________和_______之间某时刻开始减速。
②计数点5对应的速度大小为________m/s,计数点6对应的速度大小为______m/s。(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③物块减速运动过程中加速度的大小为=_____m/s2,若用来计算物块与桌面间的动摩擦因数(g为重力加速度),则计算结果比动摩擦因数的真实值_________(填“偏大”或“偏小”)。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单选题:(7道)

    选择题:(4道)

    多选题:(3道)

    解答题:(3道)

    实验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11

    7星难题:0

    8星难题:3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