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贵港市覃塘高级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5月月考物理试题

适用年级:高一
试卷号:176381

试卷类型:月考
试卷考试时间:2018/8/6

1.单选题(共6题)

1.
质量为m的物体,在距地面h高处以的加速度由静止竖直下落到地面,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物体的重力势能减少
B.物体的机械能减少
C.物体的动能增加
D.重力做功mgh
2.
物体在平抛运动中,在相等时间内,下列哪个量相等(不计空气阻力)( )
A.速度的增量B.速度
C.位移D.动能的增量
3.
当汽车通过拱桥顶点的速度为10m/s时,车对桥顶的压力为车重的3/4,如果要使汽车在粗糙的桥面行驶至桥顶时,不受摩擦力作用,则汽车通过桥顶的速度应为( )
A.15m/sB.20m/sC.25m/sD.30m/s
4.
恒力F作用于原来静止的物体上,使其分别沿粗糙水平面和光滑水平面移动一段相同距离s,则水平恒力F做的功和功率W1、Pl和W2、P2相比较,正确的是( )
A.Wl>W2,P1>P2B.Wl=W2,PI<P2
C.Wl=W2,Pl>P2D.Wl>W2,PI<P2
5.
当重力对物体做正功时,物体的
A.重力势能一定增加,动能一定减小B.重力势能一定增加,动能一定增加
C.重力势能一定减小,动能不一定增加D.重力势能不一定减小,动能一定增加
6.
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一个物体所受的合外力为零,它的机械能一定守恒
B.一个物体做匀速运动,它的机械能一定守恒
C.一个物体所受的合外力不为零,它的机械能可能守恒
D.一个物体所受合外力的功为零,它一定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

2.选择题(共11题)

7.同学们运用显微镜,临时装片的知识回答下列相应的问题:

8.某同学欲用托盘天平称取5.2克食盐进行实验,在称量过程中发现指针向右偏,此时他应采取的操作是(   )
9.给出一个算法的程序框图(见上),当输入的值为时,输出的结果恰好是
则“?“处的关系式是(    )
10.汉武帝“独尊儒术”,主要是利用儒家思想中的(    )
11.汉武帝“独尊儒术”,主要是利用儒家思想中的(    )
12.汉武帝“独尊儒术”,主要是利用儒家思想中的(    )
13.

如图所示的图象对应的函数关系式可能是(        )

14.

—                  shirt is this? Is it Li Liang's?

—No, it's Tiantian's.

15.

—                  shirt is this? Is it Li Liang's?

—No, it's Tiantian's.

16.

—                  shirt is this? Is it Li Liang's?

—No, it's Tiantian's.

17.

左图为某河段景观素描图,右图为该河段河曲水流速度等值线分布(①>②) 示意图。读图,有关河曲地段水流速度、外力作用和土地利用类型的组合,正确的是(    )

3.多选题(共4题)

18.
如图,轻质细杆的一端与小球相连,可绕过O点的水平轴自由转动,现给小球一初速度,使它在竖直平面内做圆周运动,图中ab分别表示小球轨道的最低点和最高点。则杆对球的作用力可能是
A.a处为拉力,b处为拉力
B.a处为拉力,b处为压力
C.a处为压力,b处为拉力
D.a处为压力,b处为压力
19.
设地球的质量为M,平均半径为R,自转角速度为ω,引力常量为G,则有关同步卫星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同步卫星的轨道与地球的赤道在同一平面内
B.同步卫星的离地高度为
C.同步卫星的离地高度为
D.同步卫星的角速度为ω,线速度大小为
20.
如右图所示,a、b、c是地球大气层外圆形轨道上运行的三颗人造地球卫星,a、b质量相同,且小于c的质量,则(  )
A.b所需向心力最大
B.b、c周期相等,且大于a的周期
C.b、c向心加速度相等,且大于a的向心加速度
D.b、c的线速度大小相等,且小于a的线速度
21.
某人用手将1Kg物体由静止向上提起1m,这时物体的速度为2m/s(g取10m/s2),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手对物体做功12JB.合外力做功2J
C.合外力做功12JD.物体克服重力做功2J

4.填空题(共1题)

22.
已知某星球的质量是地球质量的81倍,半径是地球半径的9倍.在地球上发射一颗卫星,其第一宇宙速度为7.9km/s,则在某星球上发射一颗人造卫星,其发射速度最小是多少?

5.解答题(共2题)

23.
(12分)如图所示,让摆球从图中的A位置由静止开始下摆,正好摆到最低点B位置时线被拉断。设摆线长l=1.6 m,悬点到地面的竖直高度为H=6.6 m,不计空气阻力,已知。求:

(1)摆球落地时的速度。
(2)落地点D到C点的距离(g=10 m/s2)。
24.
某人用100N的力将一质量为50g的小球以10m/s的速度从某一高处竖下向下抛出,经1s小球刚好落地,不考虑空气阻力,选地面为零势能点,g=10m/s2。求:
(1)小球刚抛出时的动能和势能各多大?
(2)小球着地时的动能和势能各多大?

6.实验题(共2题)

25.
如图所示的曲线是一同学做“研究平抛物体的运动”实验时画出的小球做平抛运动的部分轨迹,他在运动轨迹上任取水平位移相等的A、B、C三点,测得△s=0.2m,又测得竖直高度分别为h1=0.1m,h2=0.2m,根据以上数据,可求出小球抛出时的初速度为________________m/s。
26.
在“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中,质量m=1kg的物体自由下落,得到如图所示的纸带,相邻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为0.04s.那么从打点计时器打下起点O到打下B点的过程中,物体重力势能的减少量=_______J,此过程中物体动能的增加量=______J。由此可得到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g=9.8m/s2,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单选题:(6道)

    选择题:(11道)

    多选题:(4道)

    填空题:(1道)

    解答题:(2道)

    实验题:(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7

    7星难题:0

    8星难题:6

    9星难题: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