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2012学年度天津一中高三第一学期零月考物理卷

适用年级:高三
试卷号:176124

试卷类型:月考
试卷考试时间:2012/2/14

1.选择题(共13题)

1.

读北京市略图,回答问题.

2.

读北京市略图,回答问题.

3.

生活中在不知情的情况下,人最可能因下列何种方式感染艾滋病(  )

4.

汽车内经常摆放一种“固体清新剂”,能有效清新汽车内的空气.使用时“固体清新剂”发生的物态变化是(  )

5.

如图是HIV感染人体细胞过程的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由于病毒在结构和习性上的特殊性,人们对生物进化过程中是先有病毒后有细胞还是先有细胞后

病毒这一问题,存在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你的观点是{#blank#}1{#/blank#} ,理由是{#blank#}2{#/blank#} .

(2)HIV进入人体后,由于与T细胞表面的CD4具有较强的亲和力而容易侵染T细胞.CD4的化学成分最可能是{#blank#}3{#/blank#} 

(3)参与⑥过程的两种细胞器是{#blank#}4{#/blank#} .

(4)图中①~⑧所示的过程中,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的是{#blank#}5{#/blank#} .

(5)大多数艾滋病患者会出现记忆丧失等精神障碍,此时HIV已感染了{#blank#}6{#/blank#} .

6.

如图是HIV感染人体细胞过程的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由于病毒在结构和习性上的特殊性,人们对生物进化过程中是先有病毒后有细胞还是先有细胞后

病毒这一问题,存在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你的观点是{#blank#}1{#/blank#} ,理由是{#blank#}2{#/blank#} .

(2)HIV进入人体后,由于与T细胞表面的CD4具有较强的亲和力而容易侵染T细胞.CD4的化学成分最可能是{#blank#}3{#/blank#} 

(3)参与⑥过程的两种细胞器是{#blank#}4{#/blank#} .

(4)图中①~⑧所示的过程中,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的是{#blank#}5{#/blank#} .

(5)大多数艾滋病患者会出现记忆丧失等精神障碍,此时HIV已感染了{#blank#}6{#/blank#} .

7.

法国科学家西诺西和蒙塔尼因发现“人类免疫缺陷病毒即HIV”而获2008年诺贝尔生理或医学奖.HIV是+RNA病毒,它以RNA为模板合成单链DNA,并在宿主细胞DNA聚合酶催化合成双链DNA,经环化后进入细胞核并整合到染色体上,病毒的核酸随细胞的分裂而传至子代细胞,可长期潜伏.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HIV识别并侵染宿主细胞时,与细胞膜上的{#blank#}1{#/blank#} 有关.

(2)HIV的核酸的基本单位是{#blank#}2{#/blank#} .

(3)艾滋病可通过母婴传递,艾滋病是{#blank#}3{#/blank#}(遗传/非遗传)病.

(4)双链DNA经环化后进入细胞核并整合到染色体上所需的条件是{#blank#}4{#/blank#} 

(5)SARS病毒与HIV病毒虽然同是+RNA病毒,但二者遗传信息的传递及表达是不同的.SARS病毒遗传信息的传递及表达可以用图1表示,请结合所给信息绘出HIV病毒遗传信息的传递及表达图.

①{#blank#}5{#/blank#}   ②{#blank#}6{#/blank#}   ③{#blank#}7{#/blank#}   ④{#blank#}8{#/blank#} 

8.

关于“美丽莆田”的描述中,属于升华的是(  )

9.

如图所示,科学家用CD4分子(T细胞表面特异性分子)修饰的红细胞制成“陷阱细胞”研究艾滋病治疗,“陷阱细胞”在体内可以“引诱”HIV识别、入侵,但不能复制增殖,并随红细胞的死亡而被清除,该方法目前已经在小鼠体内获得阶段性成果.回答下列问题:

(1)人类成熟的红细胞之所以能成为“陷阱细胞”,从结构角度分析是因为其不具备{#blank#}1{#/blank#} ,无法提供HIV增殖的条件.

(2)CD4分子是HIV识别T细胞的重要特征物质,该物质最可能的成分是{#blank#}2{#/blank#} .设计“陷阱细胞”时{#blank#}3{#/blank#} (填“需要”或“不需要”)将外源CD4基因导入早期红细胞中.

(3)将“陷阱细胞”输入艾滋病患者体内,{#blank#}4{#/blank#} (填“会”或“不会”)引起自身免疫排异反应,为什么?{#blank#}5{#/blank#} 

(4)“陷阱细胞”死亡后是被体内的{#blank#}6{#/blank#} 清除的.

10.

如图所示,科学家用CD4分子(T细胞表面特异性分子)修饰的红细胞制成“陷阱细胞”研究艾滋病治疗,“陷阱细胞”在体内可以“引诱”HIV识别、入侵,但不能复制增殖,并随红细胞的死亡而被清除,该方法目前已经在小鼠体内获得阶段性成果.回答下列问题:

(1)人类成熟的红细胞之所以能成为“陷阱细胞”,从结构角度分析是因为其不具备{#blank#}1{#/blank#} ,无法提供HIV增殖的条件.

(2)CD4分子是HIV识别T细胞的重要特征物质,该物质最可能的成分是{#blank#}2{#/blank#} .设计“陷阱细胞”时{#blank#}3{#/blank#} (填“需要”或“不需要”)将外源CD4基因导入早期红细胞中.

(3)将“陷阱细胞”输入艾滋病患者体内,{#blank#}4{#/blank#} (填“会”或“不会”)引起自身免疫排异反应,为什么?{#blank#}5{#/blank#} 

(4)“陷阱细胞”死亡后是被体内的{#blank#}6{#/blank#} 清除的.

11.

下列一些生活场景中涉及到热学方面的有关知识,叙述正确的是(  )

12.

下列一些生活场景中涉及到热学方面的有关知识,叙述正确的是(  )

13.

物态变化在日常生活中处处可见,下列物态变化属于升华的是(  )

2.单选题(共1题)

14.
静止在湖面上的小船上分别向相反方向水平抛出两个质量相等的小球,甲球先抛出,向左;乙球后抛出,向右,两球抛出后相对于岸的速率相等,则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A.两球抛出后,船向右以运动,且在抛出过程中乙球受到的冲量大些。
B.两球抛出后,船向右以运动,且在抛出过程中甲球受到的冲量大些。
C.两球抛出后,船的速度为零,且在抛出过程中甲球受到的冲量大些。
D.两球抛出后,船的速度为零,且在抛出过程中两球受到的冲量大小相等。

3.多选题(共4题)

15.
a、b、c为三个质量相同的木块,叠放于水平桌面上,水平恒力F作用于木块b,三木块以共同速度v沿水平桌面匀速移动,如图所示.则在运动过程中()
A.b作用于a的静摩擦力为零B.b作用于a的静摩擦力为F/3
C.b作用于c的静摩擦力为2F/3D.b作用于c的静摩擦力为F
16.
质量为m的质点, 用长为L的细绳系着在水平面内作半径为L的匀速圆周运动, 它的角速度为, 周期为T, 则在时间内()
A.质点受到拉力冲量为零B.小球受到拉力冲量大小为
C.绳子对小球拉力做功为零D.绳子对小球拉力做功为
17.
在光滑水平面上有两个质量均为2 kg的质点,质点a在水平恒力Fa=4 N作用下由静止开始运动4 s,质点b在水平恒力Fb=4 N作用下由静止开始运动4 m,比较这两质点所经历的过程,可以得到的正确结论是( )
A.质点a的位移比质点b的位移大
B.质点a的末速度比质点b的末速度小
C.力Fa做的功比力Fb做的功多
D.力Fa的冲量比力Fb的冲量小
18.
两物体组成的系统总动量守恒,这个系统中(  )
A.一个物体增加的速度等于另一个物体减少的速度
B.一物体受合力的冲量与另一物体所受合力的冲量相同
C.两个物体的动量变化总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D.系统总动量的变化为零

4.填空题(共4题)

19.
水流以10.0m/s的速度由横截面积为4.0cm2的喷口处垂直冲击墙壁,冲击后水流无初速度地沿墙壁流下,则墙受水流的冲击力为______N.(ρ=1.0×103kg/m3)
20.
质量为1Kg的小球从高20m处自由落到软垫上,反弹后最大高度为5.0m,小球与软垫接触的时间为1.0s,在接触时间内受到软垫弹力的冲量大小是___________N·s
21.
质量相同的两物体,并列地静止在光滑水平面上,今给其中甲物体以瞬时冲量I作用,同时以恒力F推动乙物体,I与F作用方向相同,则要经过时间______,两物体再次相遇,在此过程中力F对乙的冲量大小为______.
22.
质量为m,长为a的汽车由静止开始从质量为M,长为b的平板车一端行至另一端时,如图所示,汽车产生的位移大小是______,平板车产生位移大小是______.(地面光滑)

5.解答题(共5题)

23.
如图,倾角为θ的斜面固定。有n个质量都为m的相同的小木块(可视为质点)放置在斜面上。相邻两小木块间距离都为,最下端的木块距底端也是,小木块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都为μ。在开始时刻,第一个小木块从斜面顶端以初速度v0沿斜面下滑,其余所有木块都静止,由于第一个木块的下滑将依次引起一系列的碰撞。设每次碰撞的时间极短,在每次碰撞后,发生碰撞的木块都粘在一起运动,直到最后第n个木块到达底端时,速度刚好为零。已知重力加速度为g.求:

【小题1】第一次碰撞后小木块1的速度大小v
【小题2】从第一个小木块开始运动到第一次碰撞后系统损失的机械能
【小题3】发生一系列碰撞后,直到最后第n个木块到达底端,在整个过程中,由于碰撞所损失的总机械能
24.
动摩擦因数为0.1的水平面上,放有距离9.5m的两个物体A和B,质量分别为mA=2kg,mB=1kg,如图所示,现给A一个冲量使A以10m/s的初速度向静止的B运动当A与B发生碰撞后,A仍沿原方向运动,且A从开始运动到停止共经历6s,求碰撞后B经多长时间停止运动?
25.
如图所示,光滑半圆轨道竖直放置,半径为R,一水平轨道与圆轨道相切,在水平光滑轨道上停着一个质量为M = 0.99kg的木块,一颗质量为m = 0.01kg的子弹,以vo= 400m/s的水平速度射入木块中,然后一起运动到轨道最高点水平抛出,当圆轨道半径R多大时,平抛的水平距离最大? 最大值是多少?g取10m/s2
26.
如图所示,半径均为R,质量均为M,内表面光滑的两个完全相同的1/4圆槽A、B并排放在光滑的水平面上,图中a、c分别为A、B槽的最高点,b、b/分别为A、B槽的最低点,A槽的左端紧靠着墙壁,一个质量为m的小球C从圆槽的顶端的a点无初速释放,求

【小题1】小球C从a点运动到b点时的速度及A槽对地面的压力,
【小题2】小球C在B槽内运动所能到达最大高度,
【小题3】B的最大速度是多少?
27.
试在下述简化情况下由牛顿定律导出动量守恒定律的表达式:系统是两个质点,相互作用力是恒力,不受其他力,沿直线运动,要求说明推导过程中每步的根据,以及式中各符号和最后结果中各项的意义.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选择题:(13道)

    单选题:(1道)

    多选题:(4道)

    填空题:(4道)

    解答题:(5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6

    7星难题:0

    8星难题:7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