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共13题)
如图是HIV感染人体细胞过程的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由于病毒在结构和习性上的特殊性,人们对生物进化过程中是先有病毒后有细胞还是先有细胞后
病毒这一问题,存在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你的观点是{#blank#}1{#/blank#} ,理由是{#blank#}2{#/blank#} .
(2)HIV进入人体后,由于与T细胞表面的CD4具有较强的亲和力而容易侵染T细胞.CD4的化学成分最可能是{#blank#}3{#/blank#} .
(3)参与⑥过程的两种细胞器是{#blank#}4{#/blank#} .
(4)图中①~⑧所示的过程中,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的是{#blank#}5{#/blank#} .
(5)大多数艾滋病患者会出现记忆丧失等精神障碍,此时HIV已感染了{#blank#}6{#/blank#} .
如图是HIV感染人体细胞过程的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由于病毒在结构和习性上的特殊性,人们对生物进化过程中是先有病毒后有细胞还是先有细胞后
病毒这一问题,存在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你的观点是{#blank#}1{#/blank#} ,理由是{#blank#}2{#/blank#} .
(2)HIV进入人体后,由于与T细胞表面的CD4具有较强的亲和力而容易侵染T细胞.CD4的化学成分最可能是{#blank#}3{#/blank#} .
(3)参与⑥过程的两种细胞器是{#blank#}4{#/blank#} .
(4)图中①~⑧所示的过程中,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的是{#blank#}5{#/blank#} .
(5)大多数艾滋病患者会出现记忆丧失等精神障碍,此时HIV已感染了{#blank#}6{#/blank#} .
法国科学家西诺西和蒙塔尼因发现“人类免疫缺陷病毒即HIV”而获2008年诺贝尔生理或医学奖.HIV是+RNA病毒,它以RNA为模板合成单链DNA,并在宿主细胞DNA聚合酶催化合成双链DNA,经环化后进入细胞核并整合到染色体上,病毒的核酸随细胞的分裂而传至子代细胞,可长期潜伏.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HIV识别并侵染宿主细胞时,与细胞膜上的{#blank#}1{#/blank#} 有关.
(2)HIV的核酸的基本单位是{#blank#}2{#/blank#} .
(3)艾滋病可通过母婴传递,艾滋病是{#blank#}3{#/blank#}(遗传/非遗传)病.
(4)双链DNA经环化后进入细胞核并整合到染色体上所需的条件是{#blank#}4{#/blank#}
(5)SARS病毒与HIV病毒虽然同是+RNA病毒,但二者遗传信息的传递及表达是不同的.SARS病毒遗传信息的传递及表达可以用图1表示,请结合所给信息绘出HIV病毒遗传信息的传递及表达图.
①{#blank#}5{#/blank#} ②{#blank#}6{#/blank#} ③{#blank#}7{#/blank#} ④{#blank#}8{#/blank#}
如图所示,科学家用CD4分子(T细胞表面特异性分子)修饰的红细胞制成“陷阱细胞”研究艾滋病治疗,“陷阱细胞”在体内可以“引诱”HIV识别、入侵,但不能复制增殖,并随红细胞的死亡而被清除,该方法目前已经在小鼠体内获得阶段性成果.回答下列问题:
(1)人类成熟的红细胞之所以能成为“陷阱细胞”,从结构角度分析是因为其不具备{#blank#}1{#/blank#} ,无法提供HIV增殖的条件.
(2)CD4分子是HIV识别T细胞的重要特征物质,该物质最可能的成分是{#blank#}2{#/blank#} .设计“陷阱细胞”时{#blank#}3{#/blank#} (填“需要”或“不需要”)将外源CD4基因导入早期红细胞中.
(3)将“陷阱细胞”输入艾滋病患者体内,{#blank#}4{#/blank#} (填“会”或“不会”)引起自身免疫排异反应,为什么?{#blank#}5{#/blank#}
(4)“陷阱细胞”死亡后是被体内的{#blank#}6{#/blank#} 清除的.
如图所示,科学家用CD4分子(T细胞表面特异性分子)修饰的红细胞制成“陷阱细胞”研究艾滋病治疗,“陷阱细胞”在体内可以“引诱”HIV识别、入侵,但不能复制增殖,并随红细胞的死亡而被清除,该方法目前已经在小鼠体内获得阶段性成果.回答下列问题:
(1)人类成熟的红细胞之所以能成为“陷阱细胞”,从结构角度分析是因为其不具备{#blank#}1{#/blank#} ,无法提供HIV增殖的条件.
(2)CD4分子是HIV识别T细胞的重要特征物质,该物质最可能的成分是{#blank#}2{#/blank#} .设计“陷阱细胞”时{#blank#}3{#/blank#} (填“需要”或“不需要”)将外源CD4基因导入早期红细胞中.
(3)将“陷阱细胞”输入艾滋病患者体内,{#blank#}4{#/blank#} (填“会”或“不会”)引起自身免疫排异反应,为什么?{#blank#}5{#/blank#}
(4)“陷阱细胞”死亡后是被体内的{#blank#}6{#/blank#} 清除的.
2.单选题- (共1题)
A.两球抛出后,船向右以运动,且在抛出过程中乙球受到的冲量大些。 |
B.两球抛出后,船向右以运动,且在抛出过程中甲球受到的冲量大些。 |
C.两球抛出后,船的速度为零,且在抛出过程中甲球受到的冲量大些。 |
D.两球抛出后,船的速度为零,且在抛出过程中两球受到的冲量大小相等。 |
3.多选题- (共4题)

A.b作用于a的静摩擦力为零 | B.b作用于a的静摩擦力为F/3 |
C.b作用于c的静摩擦力为2F/3 | D.b作用于c的静摩擦力为F |


A.质点受到拉力冲量为零 | B.小球受到拉力冲量大小为![]() |
C.绳子对小球拉力做功为零 | D.绳子对小球拉力做功为![]() |
A.质点a的位移比质点b的位移大 |
B.质点a的末速度比质点b的末速度小 |
C.力Fa做的功比力Fb做的功多 |
D.力Fa的冲量比力Fb的冲量小 |
A.一个物体增加的速度等于另一个物体减少的速度 |
B.一物体受合力的冲量与另一物体所受合力的冲量相同 |
C.两个物体的动量变化总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
D.系统总动量的变化为零 |
4.填空题- (共4题)
5.解答题- (共5题)



【小题1】第一次碰撞后小木块1的速度大小v;
【小题2】从第一个小木块开始运动到第一次碰撞后系统损失的机械能

【小题3】发生一系列碰撞后,直到最后第n个木块到达底端,在整个过程中,由于碰撞所损失的总机械能




【小题1】小球C从a点运动到b点时的速度及A槽对地面的压力,
【小题2】小球C在B槽内运动所能到达最大高度,
【小题3】B的最大速度是多少?
-
【1】题量占比
选择题:(13道)
单选题:(1道)
多选题:(4道)
填空题:(4道)
解答题:(5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6
7星难题:0
8星难题:7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