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2012学年河北省保定三中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卷(带解析)

适用年级:高一
试卷号:175940

试卷类型:期中
试卷考试时间:2017/7/19

1.单选题(共4题)

1.
把一物体竖直向上抛出去,该物体上升的最大高度为h,物体的质量为m,所受空气阻力大小恒为f,则在从物体被抛出到落回抛出点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重力做的功为零B.重力做功为2mgh
C.空气阻力做功为零D.空气阻力做的功为2fh
2.
苹果落向地球而不是地球向上运动碰到苹果,原因是(   )
A.由于苹果质量小,对地球的引力小,而地球质量大,对苹果引力大造成的
B.由于地球对苹果有引力,而苹果对地球无引力造成的
C.苹果与地球间的引力是大小相等的,由于地球质量极大,不可能产生明显的加速度
D.以上说法都不对
3.
速度为v的子弹,恰好可穿透一块固定的木板,如果子弹速度为2v,子弹穿透木板时所受阻力与射入的深度成正比,则可穿透同样的叠放的固定木板
A.2块B.3块C.4块D.8块
4.
质量为1kg的滑块,以4m/s的速度在光滑的水平面上向右滑行,从某一时刻起在滑块上施加一个水平向左的2N的作用力,经过一段时间后,滑块的速度方向变为向左,大小变为6m/s,在这段时间内水平力对滑块所做的功为
A.0B.10JC.20JD.26J

2.选择题(共5题)

5.

有一种观点认为,“自由不在于幻想中摆脱自然规律而独立;而在于认识这些规律, 从而能够有计划地使自然规律为一定的目的服务。”还有一种观点认为,“‘自由’,倒过来就是‘由自’,因此,‘自由’等于‘由自’,‘由自’就是随心所欲。”这两种关于自由的观点(  )

6.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世界各国的经济联系日益紧密,国际贸易规模不断扩大,2015年中国与“一带一路”相关国家双边贸易总额达9955亿美元。下列说法符合李嘉图关于对外贸易观点的是(   )

7.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同样地,一方水土也培育了一方方言。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方言是文化的活化石。因为方言作为地方文化的一种,是民族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文化越多的包容性越能显示出其魅力。

我国地域辽阔,从北疆到南国,从西陲到东海,不仅自然环境迥然相异,而且存在着多姿多彩的民间文化,不同的民俗风情,使汉语产生分化,这是与地域特点、社会发展息息相关的。方言的内涵很丰富,它孕育了普通话,普通话的基础是北方方言。

方言也是一个人与故乡联系的情感纽带。不论你走到天涯海角,听到乡音,就知道是故乡人,就会“老乡见老乡,两眼泪汪汪”。你到了一个新地方,听不懂当地的方言,会有一种陌生感、孤立感;然而,如果你去学习当地方言,哪怕说不好,你会很容易融入当地人中间,就会受到欢迎。这种由语言建立的情感,也是别的东西替代不了的。

材料二 在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进程中,由于人口大量流动,城市语言和方言的生态环境也发生急剧变化:一是普通话的生存环境大为改善,普通话成为越来越多的人学习和使用的语言;二是方言的使用场域日渐萎缩,使用能力也日渐衰微。如何看待这种现象,有两种针锋相对的意见,一种意见认为应“推广普通话,贬抑方言”;另一种意见是“反对过分推广普通话,大力提倡保卫方言”。

8.

斯密关于地租、工资、利润三种收入来源的理论是二元的,其观点合理的是(   )

①认为三种收入都是工人在生产中创造的价值的一部分

②认为劳动者对原材料增加的价值分工资和利润两部分

③认为利润是对资本家垫付的自身生活资料的一种补偿

④认为地租是地主借给农业资本家使用的自然力的产物

9.

斯密关于地租、工资、利润三种收入来源的理论是二元的,其观点合理的是(   )

①认为三种收入都是工人在生产中创造的价值的一部分

②认为劳动者对原材料增加的价值分工资和利润两部分

③认为利润是对资本家垫付的自身生活资料的一种补偿

④认为地租是地主借给农业资本家使用的自然力的产物

3.多选题(共1题)

10.
甲、乙两物体分别放在广州和北京,它们随地球一起转动时,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A.甲的线速度大B.甲的角速度大
C.甲的向心加速度大D.甲和乙的角速度相等

4.解答题(共2题)

11.
某同学在某砖墙前的高处水平抛出一石子,石子在空中运动的部分轨迹照片如图所示。从照片可看出石子恰好垂直打在一倾角为的斜坡上的A点。已知每块砖的平均厚度为20cm,抛出点到A点竖直方向刚好相距100块砖,求:

(1)石子在空中运动的时间t;(g=10m/s2
(2)石子水平抛出的速度v0
12.
如图所示,在水平桌面的边角处有一轻质光滑的定滑轮K,一条不可伸长的轻绳绕过K分别与物块AB相连,AB的质量分别为mAmB.开始时系统处于静止状态.现用一水平恒力F拉物块A,使物块B上升.已知当B上升距离为h时,B的速度为v.求此过程中物块A克服摩擦力所做的功.重力加速度为g

5.实验题(共1题)

13.
右图所示为某次实验所描绘平抛小球的运动轨迹,抛出点不一定在O点,A、B、C三点的坐标为A(x1=10 cm,y1=5cm)、B(x2=25cm,y2=20cm)、C(x3=40cm,y3=45cm).则 
(1)小球从A运动到B点的时间是  s(g=10m/s2
(2)小球抛出时的初速度为  m/s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单选题:(4道)

    选择题:(5道)

    多选题:(1道)

    解答题:(2道)

    实验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6

    9星难题: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