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选题- (共4题)
A.重力做的功为零 | B.重力做功为2mgh |
C.空气阻力做功为零 | D.空气阻力做的功为2fh |
A.由于苹果质量小,对地球的引力小,而地球质量大,对苹果引力大造成的 |
B.由于地球对苹果有引力,而苹果对地球无引力造成的 |
C.苹果与地球间的引力是大小相等的,由于地球质量极大,不可能产生明显的加速度 |
D.以上说法都不对 |
A.0 | B.10J | C.20J | D.26J |
2.选择题- (共5题)
有一种观点认为,“自由不在于幻想中摆脱自然规律而独立;而在于认识这些规律, 从而能够有计划地使自然规律为一定的目的服务。”还有一种观点认为,“‘自由’,倒过来就是‘由自’,因此,‘自由’等于‘由自’,‘由自’就是随心所欲。”这两种关于自由的观点( )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世界各国的经济联系日益紧密,国际贸易规模不断扩大,2015年中国与“一带一路”相关国家双边贸易总额达9955亿美元。下列说法符合李嘉图关于对外贸易观点的是( )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同样地,一方水土也培育了一方方言。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方言是文化的活化石。因为方言作为地方文化的一种,是民族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文化越多的包容性越能显示出其魅力。
我国地域辽阔,从北疆到南国,从西陲到东海,不仅自然环境迥然相异,而且存在着多姿多彩的民间文化,不同的民俗风情,使汉语产生分化,这是与地域特点、社会发展息息相关的。方言的内涵很丰富,它孕育了普通话,普通话的基础是北方方言。
方言也是一个人与故乡联系的情感纽带。不论你走到天涯海角,听到乡音,就知道是故乡人,就会“老乡见老乡,两眼泪汪汪”。你到了一个新地方,听不懂当地的方言,会有一种陌生感、孤立感;然而,如果你去学习当地方言,哪怕说不好,你会很容易融入当地人中间,就会受到欢迎。这种由语言建立的情感,也是别的东西替代不了的。
材料二 在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进程中,由于人口大量流动,城市语言和方言的生态环境也发生急剧变化:一是普通话的生存环境大为改善,普通话成为越来越多的人学习和使用的语言;二是方言的使用场域日渐萎缩,使用能力也日渐衰微。如何看待这种现象,有两种针锋相对的意见,一种意见认为应“推广普通话,贬抑方言”;另一种意见是“反对过分推广普通话,大力提倡保卫方言”。
斯密关于地租、工资、利润三种收入来源的理论是二元的,其观点合理的是( )
①认为三种收入都是工人在生产中创造的价值的一部分
②认为劳动者对原材料增加的价值分工资和利润两部分
③认为利润是对资本家垫付的自身生活资料的一种补偿
④认为地租是地主借给农业资本家使用的自然力的产物
斯密关于地租、工资、利润三种收入来源的理论是二元的,其观点合理的是( )
①认为三种收入都是工人在生产中创造的价值的一部分
②认为劳动者对原材料增加的价值分工资和利润两部分
③认为利润是对资本家垫付的自身生活资料的一种补偿
④认为地租是地主借给农业资本家使用的自然力的产物
3.多选题- (共1题)
4.解答题- (共2题)


(1)石子在空中运动的时间t;(g=10m/s2)
(2)石子水平抛出的速度v0。

5.实验题- (共1题)
-
【1】题量占比
单选题:(4道)
选择题:(5道)
多选题:(1道)
解答题:(2道)
实验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6
9星难题: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