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共7题)
4.
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在中国革命与建设的实践中,提出了一系列正确的方针政策,领导中国人民走上了民族振兴之路。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
①西安事变发生后,确定和平解决的方针
②抗战胜利前夕,提出建立新民主主义的中国
③中共八大上,提出经济建设分三步走的战略
④中共十四大上,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2.单选题- (共4题)
8.
如图所示,物体A和B的质量均为m,且分别与跨过定滑轮的轻绳连接(不计绳与滑轮、滑轮与轴之间的摩擦),在用水平变力F拉物体B沿水平方向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的过程中( )


A.物体A也做匀速直线运动 |
B.绳子拉力始终大于物体A所受重力 |
C.绳子对A物体的拉力逐渐增大 |
D.绳子对A物体的拉力逐渐减小 |
9.
(6分)设地球的质最为
,半径为
,自转角速度为
,万有引力常量为
,同步卫星离地心高度为
,地表重力加速度为
,则同步卫星的速度
:①
;②
;③
;④
.其中正确的是( )











A.① | B.①② | C.①②③ | D.①②③④ |
11.
如图所示,质量为
的物体,由高
处无初速滑下,至水平面上A点静止,不考虑B点处能量转化,若施加平行于路径的外力使物体由A点沿原路径返回C点,则外力至少做功为()




A.mgh | B.2mgh | C.3mgh | D.条件不足,无法计算 |
3.解答题- (共4题)
12.
(6分)如图所示,一小物块初速
,开始由A点沿水平面滑至B点时速度为
,若该物块仍以速度
从A点沿两斜面滑动至B点时速度为
,已知斜面和水平面与物块的动摩擦因数相同,通过计算证明
和
的大小关系?








13.
如图所示,在倾角为θ的光滑斜面上有两个用轻质弹簧相连的物块A、B,它们的质量分别为mA、mB,弹簧的劲度系数为k,C为一固定挡板。系统处于静止状态。现开始用一恒力F沿斜面方向拉物块A使之向上运动,重力加速度g。求:

(1)物块B刚要离开C时物块A的加速度a
(2)从开始到此时物块A的位移d。

(1)物块B刚要离开C时物块A的加速度a
(2)从开始到此时物块A的位移d。
14.
如图所示,竖直平面内的
圆弧形光滑轨道半径为R ,A端与圆心O等高, AD为与水平方向成45°的斜面,B端在O的正上方,一个小球在A点正上方由静止释放,自由下落至A点进入圆轨道并恰能到达B点.求:

(1)小球到达B点时速度的大小;
(2)释放点距A点的竖直高度;
(3)小球落到斜面AD上C点时速度的大小和方向.


(1)小球到达B点时速度的大小;
(2)释放点距A点的竖直高度;
(3)小球落到斜面AD上C点时速度的大小和方向.
15.
如图所示,斜面的倾角θ=30°,另一边与地面垂直,高为H,斜面顶点上有一定滑轮,物块A和B的质量分别为m1和m2,通过轻而柔软的细绳连接并跨过定滑轮.开始时两物块都位于与地面距离为
H的位置上,释放两物块后,A沿斜面无摩擦地上滑,B沿斜面的竖直边下落.若物块A恰好能达到斜面的顶点,试求m1和m2的比值.滑轮的质量、半径和摩擦均可忽略不计.


4.实验题- (共2题)
16.
(9分)现要测定木块与长木板之间的动摩擦因数,给定的器材如下:一个倾角可以调节的长木板(如图)、木块、计时器、米尺。请填入适当的公式或文字,完善以下实验步骤:

①用米尺测量长木板顶端B相对于水平桌面CA的高度
和长木板的总长度
.设木块所受重力为
,木块与长木板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
,则木块所受的合外力表达式
=_____________.
②让木块从斜面上方一固定点D由静止开始下滑到斜面底端A处,记下所用的时间
,用米尺测量D与A之间的距离
.
③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可求得动摩擦因数的表达式
=__________,代入测量值计算求出
的值.
④改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重复上述测量和计算;再求出
的平均值.

①用米尺测量长木板顶端B相对于水平桌面CA的高度





②让木块从斜面上方一固定点D由静止开始下滑到斜面底端A处,记下所用的时间


③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可求得动摩擦因数的表达式


④改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重复上述测量和计算;再求出

17.
(10分)学校实验小组在做“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实验时,提出了如图甲、乙所示的两种方案:甲方案为用自由落体运动进行实验;乙方案为用小车在木板斜面上下滑进行实验.

(1)小组内同学对两种方案进行了讨论分析,最终确定了一个大家认为误差相对较小的方案,你认为该小组选择的方案是________(填“甲”或“乙”)
(2)若该小组采用图甲的装置打出一条纸带如图所示,相邻两点之间的时间间隔为0.02s,请根据纸带计算出打下D点时纸带的速度大小为___________
.(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3)该小组内同学们根据纸带算出了相应点的速度,作出的
图线如图所示,则图线斜率的物理意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小组内同学对两种方案进行了讨论分析,最终确定了一个大家认为误差相对较小的方案,你认为该小组选择的方案是________(填“甲”或“乙”)
(2)若该小组采用图甲的装置打出一条纸带如图所示,相邻两点之间的时间间隔为0.02s,请根据纸带计算出打下D点时纸带的速度大小为___________

(3)该小组内同学们根据纸带算出了相应点的速度,作出的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选择题:(7道)
单选题:(4道)
解答题:(4道)
实验题:(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9
7星难题:0
8星难题:1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