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届重庆市万州区武陵中学高三10月月考物理试卷(带解析)

适用年级:高三
试卷号:174365

试卷类型:月考
试卷考试时间:2017/7/19

1.选择题(共7题)

1.

服装小组用21.45米的布料做了15件短袖衫,平均每件短袖衫用布料多少米?

2.

中国古代行政制度不断变化。右图反映的是哪一时期的地方行政管理制度(    )

3.王小明买3支中性笔和2本记事本共花了15.8元;张小光买了同样的4支中性笔和3本记事本共花了21.9元.每支中性笔和每本记事本各多少元?
4.

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在中国革命与建设的实践中,提出了一系列正确的方针政策,领导中国人民走上了民族振兴之路。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

①西安事变发生后,确定和平解决的方针

②抗战胜利前夕,提出建立新民主主义的中国

③中共八大上,提出经济建设分三步走的战略

④中共十四大上,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5.服装店原来做一套西服需要3.2米布料,改进技术后,每套西服比原来节约0.2米布料,原来做600套的西服布料,现在可以做多少套?
6.

建国后,为了打破美、苏等国对核武器和航天技术的垄断,我国决定(    )

7.

有史学家认为:“孔子的学说在生前并没有被普遍接受,更不用说贯彻了。……公元前2世纪,孔子的学说被宣布为国家的官方教义或官方信仰。”这一改变从哪一位皇帝开始(    )

2.单选题(共4题)

8.
如图所示,物体A和B的质量均为m,且分别与跨过定滑轮的轻绳连接(不计绳与滑轮、滑轮与轴之间的摩擦),在用水平变力F拉物体B沿水平方向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的过程中( )
A.物体A也做匀速直线运动
B.绳子拉力始终大于物体A所受重力
C.绳子对A物体的拉力逐渐增大
D.绳子对A物体的拉力逐渐减小
9.
(6分)设地球的质最为,半径为,自转角速度为,万有引力常量为,同步卫星离地心高度为,地表重力加速度为,则同步卫星的速度:①;②;③;④.其中正确的是(  )
A.①B.①②C.①②③D.①②③④
10.
如图所示,分别用力将质量为的物体由静止沿同一光滑斜面以相同的加速度从斜面底端拉到斜面的顶端,在此过程中,做功的功率大小关系是(   )
A.B.
C.D.
11.
如图所示,质量为的物体,由高处无初速滑下,至水平面上A点静止,不考虑B点处能量转化,若施加平行于路径的外力使物体由A点沿原路径返回C点,则外力至少做功为()
A.mghB.2mghC.3mghD.条件不足,无法计算

3.解答题(共4题)

12.
(6分)如图所示,一小物块初速,开始由A点沿水平面滑至B点时速度为,若该物块仍以速度从A点沿两斜面滑动至B点时速度为,已知斜面和水平面与物块的动摩擦因数相同,通过计算证明的大小关系?
13.
如图所示,在倾角为θ的光滑斜面上有两个用轻质弹簧相连的物块A、B,它们的质量分别为mAmB,弹簧的劲度系数为kC为一固定挡板。系统处于静止状态。现开始用一恒力F沿斜面方向拉物块A使之向上运动,重力加速度g。求:

(1)物块B刚要离开C时物块A的加速度a
(2)从开始到此时物块A的位移d
14.
如图所示,竖直平面内的圆弧形光滑轨道半径为R ,A端与圆心O等高, AD为与水平方向成45°的斜面,B端在O的正上方,一个小球在A点正上方由静止释放,自由下落至A点进入圆轨道并恰能到达B点.求:

(1)小球到达B点时速度的大小;
(2)释放点距A点的竖直高度; 
(3)小球落到斜面AD上C点时速度的大小和方向.
15.
如图所示,斜面的倾角θ=30°,另一边与地面垂直,高为H,斜面顶点上有一定滑轮,物块A和B的质量分别为m1和m2,通过轻而柔软的细绳连接并跨过定滑轮.开始时两物块都位于与地面距离为H的位置上,释放两物块后,A沿斜面无摩擦地上滑,B沿斜面的竖直边下落.若物块A恰好能达到斜面的顶点,试求m1和m2的比值.滑轮的质量、半径和摩擦均可忽略不计.

4.实验题(共2题)

16.
(9分)现要测定木块与长木板之间的动摩擦因数,给定的器材如下:一个倾角可以调节的长木板(如图)、木块、计时器、米尺。请填入适当的公式或文字,完善以下实验步骤:

①用米尺测量长木板顶端B相对于水平桌面CA的高度和长木板的总长度.设木块所受重力为,木块与长木板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则木块所受的合外力表达式=_____________.
②让木块从斜面上方一固定点D由静止开始下滑到斜面底端A处,记下所用的时间,用米尺测量D与A之间的距离.
③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可求得动摩擦因数的表达式=__________,代入测量值计算求出的值.
④改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重复上述测量和计算;再求出的平均值.
17.
(10分)学校实验小组在做“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实验时,提出了如图甲、乙所示的两种方案:甲方案为用自由落体运动进行实验;乙方案为用小车在木板斜面上下滑进行实验.

(1)小组内同学对两种方案进行了讨论分析,最终确定了一个大家认为误差相对较小的方案,你认为该小组选择的方案是________(填“甲”或“乙”)
(2)若该小组采用图甲的装置打出一条纸带如图所示,相邻两点之间的时间间隔为0.02s,请根据纸带计算出打下D点时纸带的速度大小为___________.(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3)该小组内同学们根据纸带算出了相应点的速度,作出的图线如图所示,则图线斜率的物理意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选择题:(7道)

    单选题:(4道)

    解答题:(4道)

    实验题:(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9

    7星难题:0

    8星难题:1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