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贺州市平桂管理区平桂高级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三次月考物理试题

适用年级:高二
试卷号:172842

试卷类型:月考
试卷考试时间:2018/8/16

1.单选题(共5题)

1.
—粒钢珠从静止状态开始自由下落,然后陷入泥潭中静止.若把在空中下落的过程称为过程Ⅰ,进入泥潭直到停止的过程称为过程Ⅱ,不计空气阻力,则(    )
A.过程Ⅰ中的钢珠动量的改变量的大小大于过程Ⅱ中合力的冲量的大小
B.过程Ⅱ中合力的冲量的大小等于过程Ⅰ中重力冲量的大小
C.过程Ⅱ中钢珠克服阻力所做的功等于过程Ⅰ中重力做功
D.过程Ⅰ中的钢珠动量的改变量小于过程Ⅱ中钢珠的重力的冲量
2.
如图所示,光滑水平面上停着一辆小车,小车的固定支架左端用不计质量的细线系一个小铁球.开始将小铁球提起到图示位置,然后无初速释放.在小铁球来回摆动的过程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小车和小球系统动量守恒
B.小球摆到最低点时,小车的速度最大
C.小球向右摆动过程小车一直向左加速运动
D.小球摆到右方最高点时刻,由于惯性,小车仍在向左运动
3.
关于动量守恒的条件,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
A.只要系统内存在摩擦力,动量不可能守恒B.只要系统受外力做的功为零,动量守恒
C.只要系统所受到合外力的冲量为零,动量守恒D.系统加速度为零,动量不一定守恒
4.
某质点做简谐运动,其位移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式为(cm) ,则下列关于质点运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质点做简谐运动的振幅为 10cmB.质点做简谐运动的周期为 4s
C.在 t="4s" 时质点的加速度最大D.在 t="4s" 时质点的速度最大
5.
图(甲)所示为以O点为平衡位置、在AB两点间做简谐运动的弹簧振子,图(乙)为这个弹簧振子的振动图象,由图可知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在t=0.2s时,弹簧振子可能运动到B位置
B.在t=0.1s与t=0.3s两个时刻,弹簧振子的速度相同
C.从t=0到t=0.2s的时间内,弹簧振子的动能持续地增加
D.在t=0.2s与t=0.6s两个时刻,弹簧振子的加速度相同

2.多选题(共3题)

6.
一物体在外力的作用下从静止开始做直线运动,合外力方向不变,大小随时间的变化如图所示。设该物体在 t0和 2t0时刻相对于出发点的位移分别是 x1和 x2, 速度分别是 v1和 v2,合外力从开始至 t0时刻做的功是 W1,从 t0至 2t0 时刻做的功是 W2 则(  )
A.x2= 9x2 , v2= 3v1B.x1= 9x2 , v2= 5v1
C.x2= 5x1 ,W2= 8W1D.v2= 3v1 ,W2= 8W1
7.
某一物体从高h处自由下落,与地面碰撞后又跳起高h′,不计其他星球对地球的作用,以地球和物体作为一个系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在物体下落过程中,系统动量不守恒
B.在物体与地面碰撞过程中系统动量守恒
C.在物体上升过程中系统动量守恒
D.上述全过程中系统动量都守恒
8.
一列简谐横波沿 x 轴正方向传播,传播速度为 10 m / s ,在 t = 0 时的波形图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此时 x = 1.25m 处的质点正在做加速度减小的加速运动
B.x = 0 处的质点再经过 0.05 s 可运动到波峰位置
C.x = 0.3m 处的质点再经过 0.08 s 可运动至波峰位置
D.x = 0.7m 处的质点比 x = 0.6m 处的质点先运动到波峰的位置

3.填空题(共1题)

9.
如图所示 S1和 S2 是两个相干的波源,其振幅为A,图中实线和虚线分别表示两波形成的波峰和波谷,那么 a 点的振幅为_________,b 点的振幅为_____,c点的振幅为_____。经四分之一周期后,在 a、b、c 三点中,振动加强点是_____.

4.解答题(共1题)

10.
如图所示,水平面AB与水平皮带BC平滑相切,右端有一个半径为R的光滑1/4 圆弧CD与皮带水平相切.AB段和BC段的动摩擦因数均为μ=0.5,图中AB=BC=R=0.2m,物体PQ的质量均为m=1kg(可看成质点),皮带顺时针转动, 皮带速率恒为v=2m/s。现给静止在A处物体P一个水平向右的初速度v0= m/s,一段时间后与静止在B处的物体Q发生正碰并粘在一起,以后粘合体沿圆弧向上运动。取g=10m/s2.

(1)求物体P运动到B点与物体Q碰撞前的速度v1
(2)当粘合体第一次到达传送带末端C点时的速度v2
(3)通过计算判断粘合体能否到达D点?

5.实验题(共2题)

11.
某同学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做“验证动量守恒定律” 实验,其中斜槽轨道末端切线水平,O点是轨道末端在记录纸上的竖直投影点。实验主要步骤如下:
①让a 球从斜槽轨道上某固定点处由静止开始运动,落在位于水平地面上的记录纸上。重复这一操作 10 次,找出a球的平均落地点位置 P
②把同样大小的b球静止放置在斜槽轨道末端,让a 球仍从原固定点由静止释放,和b球相碰后,两球均落在记录纸上。重复这一操作 10 次,找出ab球的平均落地点位置 MN
(1)本实验必须测量的物理量有___
A.小球ab的质量mamb
B.斜槽轨道末端到水平地面的高度H
C.小球ab离开斜槽轨道末端后平抛运动的时间t
D.记录纸上O点到PMN各点的距离x2x1x3
E.a 球的固定释放点到斜槽轨道末端的高度差h
(2)根据实验要求,ma____mb (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3)若两球碰撞前后动量守恒,其表达式可表示为___(用(1)中测量的物理量表示)
12.
在“验证动量守恒定律”的实验中,入射球每次滚下都应从斜槽上的同一位置无初速释放,这是为了使(   )
A.小球每次都能水平飞出槽口
B.小球每次都以相同的速度飞出槽口
C.小球在空中飞行的时间不变
D.小球每次都能对心碰撞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单选题:(5道)

    多选题:(3道)

    填空题:(1道)

    解答题:(1道)

    实验题:(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3

    5星难题:0

    6星难题:7

    7星难题:0

    8星难题:1

    9星难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