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莆田第六中学2016-2017学年高二6月月考A物理试题

适用年级:高二
试卷号:171963

试卷类型:月考
试卷考试时间:2017/8/7

1.单选题(共2题)

1.
静止在粗糙水平面上的物体,受到水平恒定的推力F1作用一段时间后,撤掉F1,物体滑行一段距离后停下来,总位移为S,该物体在该粗糙水平面上受到水平恒定推力F2(F1>F2)作用一段时间后,撒掉F2,物体滑行一段距离后停下,总位移也为S.则物体分别受到两个恒力的冲量的关系为( )
A.I1>I2
B.I1<I2
C.I1=I2
D.不能确定
2.
某实验室工作人员,用初速度v0=0.09c(c为真空中的光速)的α粒子轰击静止的氮原子核,产生了质子H.若某次碰撞可看作对心正碰,碰后新核与质子同方向运动,垂直磁场方向射入磁场,通过分析偏转半径可得出新核与质子的速度大小之比为1∶20,已知质子质量为m,( )
A.该核反应方程
B.质子的速度v约为0.19c
C.若用两个上述质子发生对心弹性碰撞,则每个质子的动量变化量是0.19mc
D.若用两个上述质子发生对心弹性碰撞,则每个质子的动量变化量方向与末动量方向相反

2.多选题(共2题)

3.
如图所示,固定的竖直光滑U型金属导轨,间距为L,上端接有阻值为R的电阻,处在方向水平且垂直于导轨平面、磁感应强度为B的匀强磁场中,质量为m、电阻为r的导体棒与劲度系数为k的固定轻弹簧相连放在导轨上,导轨的电阻忽略不计。初始时刻,弹簧处于伸长状态,其伸长量为,此时导体棒具有竖直向上的初速度,在沿导轨往复运动的过程中,导体棒始终与导轨垂直并保持良好接触。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初始时刻导体棒受到的安培力大小
B.初始时刻导体棒加速度的大小
C.导体棒往复运动,最终将静止时弹簧处于压缩状态
D.导体棒开始运动直到最终静止的过程中,电阻R上产生的焦耳热
4.
为了保护航天员的安全,飞船上使用了降落伞、反推火箭、缓冲座椅三大法宝,在距离地面大约1m时,返回舱的4个反推火箭点火工作,返回舱速度一下子降到了2m/s以内,随后又渐渐降到1m/s,最终安全着陆.把返回舱从离地1m开始减速到完全着陆称为着地过程,则关于反推火箭的作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减小着地过程中返回舱和航天员的动量变化
B.减小着地过程中返回舱和航天员所受的冲量
C.延长着地过程的作用时间
D.减小着地过程返回舱和航天员所受的平均冲力

3.解答题(共4题)

5.
如图的水平轨道中,AC段的中点B的正上方有一探测器,C处有一竖直挡板,物体P1沿轨道向右以速度v1与静止在A点的物体P2碰撞,并接合成复合体P,以此碰撞时刻为计时零点,探测器只在t1="2" s至t2="4" s内工作,已知P1P2的质量都为m="1" kg,PAC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0.1,AB段长L="4" m,g取10  m/s2P1P2P均视为质点,P与挡板的碰撞为弹性碰撞。
 
(1)若v1="6" m/s,求P1P2碰后瞬间的速度大小v和碰撞损失的动能ΔE
(2)若P与挡板碰后,能在探测器的工作时间内通过B点,求v1的取值范围和P向左经过A点时的最大动能E
6.
在光滑的水平地面上静止着一质量M=0.4kg的薄木板,一个质量m=0.2kg的木块(可视为质点)以v0=4m/s的速度从木板左端滑上,一段时间后,又从木板上滑下(不计木块滑下时的机械能损失),两物体仍沿直线继续向前运动,从木块与木板刚刚分离开始计时,经时间t=3.0s,两物体之间的距离增加了s=3m,已知木块与木板的动摩擦因数μ=0.4,求薄木板的长度。
7.
有一水龙头以每秒700g水的流量竖直注入盆中,盆放在磅秤上,如图所示。盆中原来无水,盆的质量500g,注至10s末时,磅秤的读数为83.3N,重力加速度为9.8m/s2,则此时注入盆中的水流的速度约为多大? 
8.
如图所示,粗糙斜面的倾角θ=37°,边长L1="0.5" m的正方形区域内存在着垂直于斜面向下的匀强磁场。一个匝数n=10匝的刚性正方形线框,边长为L2="0.6" m,通过松弛的柔软导线(对线框的作用力近似为零)与电阻R相连,R="1.25" Ω。正方形磁场区域的一半恰好在正方形线框内部。已知线框质量m="2" kg,总电阻R0="1.25" Ω,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0.5.从t=0时起,磁场的磁感应强度按B=B0-2t(T)的规律变化,线框能保持一段时间静止在斜面上。设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g取10m/s2,sin37°=0.6,cos37°=0.8.求:

(1)线框不动时,回路中的感应电动势E
(2)B0的取值范围;
(3)线框保持不动的时间内,电阻R上产生的热量Q的最大值是多少?

4.实验题(共2题)

9.
某同学设计了一个用打点计时器验证碰撞中的动量守恒的实验:在小车A的前端黏有橡皮泥,推动小车A使之做匀速运动,然后与原来静止在前方的小车B相碰并黏合成一体,继续做匀速运动,他设计的装置如图所示.在小车A后连着纸带,电磁打点计时器的电源频率为50 Hz,长木板下垫着小木片.则(_______)

A.长木板垫着小木片是为了平衡摩擦,保证小车碰撞前后做匀速运动
B.实验过程中应先接通电源,再让小车A运动
C.计算碰撞前后小车的速度时,在纸带上任选对应过程的一段即可
D.此碰撞中A、B两小车这一系统的机械能守恒
10.
为了验证动量守恒定律(探究碰撞中的不变量),某同学选取了两个材质相同、体积不等的立方体滑块AB,按下述步骤进行实验:
步骤1:在AB的相撞面分别装上橡皮泥,以便二者相撞以后能够立刻结为整体;
步骤2:安装好实验装置如图,铝质轨道槽的左端是倾斜槽,右端是长直水平槽。倾斜槽和水平槽由一小段圆弧连接,轨道槽被固定在水平桌面上,在轨道槽的侧面与轨道等高且适当远处装一台数码频闪照相机;

步骤3:让滑块B静置于水平槽的某处,滑块A从斜槽某处由静止释放,同时开始频闪拍摄,直到AB停止运动,得到一幅多次曝光的数码照片;
步骤4:多次重复步骤3,得到多幅照片,挑出其中最理想的一幅,P掉B木块只剩下A木块,打印出来,将刻度尺紧靠照片放置,如图所示。

(1)由图分析可知,滑块A与滑块B碰撞发生的位置________。
①在P5P6之间
②在P6
③在P6P7之间
(2)为了探究碰撞中动量是否守恒,需要直接测量或读取的物理量是________。
AB两个滑块的质量m1m2
②滑块A释放时距桌面的高度
③频闪照相的周期
④照片尺寸和实际尺寸的比例
⑤照片上测得的s45s56s67s78
⑥照片上测得的s34s45s56s67s78s89
⑦滑块与桌面间的动摩擦因数
写出验证动量守恒的表达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单选题:(2道)

    多选题:(2道)

    解答题:(4道)

    实验题:(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3

    5星难题:0

    6星难题:6

    7星难题:0

    8星难题:1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