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上高县第二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第六次月考物理试题

适用年级:高二
试卷号:171530

试卷类型:月考
试卷考试时间:2018/5/15

1.单选题(共5题)

1.
如图所示,在光滑的水平地面上,物体B静止,在物体B上固定一个轻小弹簧.物体A以一定初速度沿水平方向向右运动,并通过弹簧与物体B发生作用.已测出两物体的质量关系为mA=mB,碰撞中,弹簧获得的最大弹性势能为EP.若将B的质量加倍,再使物体A与物体B发生作用(作用前物体B仍静止),相互作用过程中,弹簧获得的最大弹性势能仍为EP.则在物体A开始接触弹簧到弹簧具有最大弹性势能的过程中,第一次和第二次物体B的末动量之比为(  )
A.4:3B.2:1C.3:1D.3:2
2.
在匀强磁场中有一个原来静止的碳14原子核,它放射出的粒子与反冲核的径迹是两个内切的圆,两圆的直径之比为7:1,如图所示,那么碳14的衰变方程为(  )
A.C→e+BB.C→He+Be
C.C→H+BD.C→e+N
3.
在光滑水平地面上匀速运动的装有砂子的小车,小车和砂子总质量为M,速度为v0,在行驶途中有质量为m的砂子从车上漏掉,砂子漏掉后小车的速度应为: ( )
A. v0 B. C. D.
4.
用同样的交流电分别通过甲、乙两个电路给同样的灯泡供电,结果两个电路中的灯泡均能正常发光,乙图中理想变压器原、副线圈的匝数比为5:3,则甲、乙两个电路的功率之比为
A.5:3B.5:2C.1:1D.2:5
5.
如图所示,三只完全相同的灯泡L1、L2、L3分别与虚线框I、II、III中的三种元件串联,再将三者并联,接在正弦交变电路中,三只灯泡亮度相同。若保持电路两端电压有效值不变,将交变电流的频率增大,观察到灯L1变暗,灯L2变亮,灯L3亮度不变,则这三种元件可能是
A.I为电阻,II为电容器,III为电感器
B.I为电感器,II为电阻,III为电容器
C.I为电感器,II为电容器,III为电阻
D.I为电容器,II为电感器,III为电阻

2.多选题(共1题)

6.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悬浮在液体中足够小的微粒,受到来自各个方向的液体分子撞击的不平衡使微粒的运动无规则
B.已知阿伏伽德罗常数,气体的摩尔质量和密度,能估算出气体分子的直径
C.用气筒给自行车打气,越打越费劲,说明此时气体分子之间的分子力表现为斥力
D.将碳素墨水滴入清水中,观察到布朗运动是碳分子的无规则运动

3.解答题(共3题)

7.
如图所示,光滑细管ABCAB内有一压缩的轻质弹簧,上方有一质量m1=0.01kg的小球1;BC是半径R=1m的四分之一圆弧细管,管口C的切线水平,并与长度L=1m的粗糙直轨道CD平滑相接,小球与CD的滑动摩擦系数μ=0.3。现将弹簧插销K拔出,球1从管口C水平射出,通过轨道CD后与球2发生弹性正碰。碰后,球2立即水平飞出,落在E点。球1刚返回管口C时恰好对管道无作用力,若球1最后也落在E点。(球1和球2可视为质点,g=10m/s2)求:

(1)碰后球1的速度、球2的速度
(2)球2的质量
8.
如图所示,质点m质量为1kg.位于质量为4kg的长木板M左瑞,M的上表面AC段是粗糙的,动摩擦因数0.2,且长L=0.5m,BC段光滑;在M的右端连着一段轻质弹簧.弹簧处于自然状态时伸展到C点,当M在水平向左的恒力F=14N作用下,在光滑水平面上向左运动t秒后撤去此力时,m恰好到达C点,求:

①时间t;②此后弹簧被压缩,最大弹性势能是多大?
9.

如图所示,为交流发电机示意图,匝数为n =100匝矩形线圈,边长分别为10cm和20cm,内电阻r =5Ω,在磁感应强度B=0.5T的匀强磁场中绕OO’轴以ω=rad/s的角速度匀速转动,线圈与外电阻R=20Ω相连接,求:

(1)从图示位置开始计时,写出瞬时电动势e的表达式
(2)开关S合上时,电压表和电流表示数。
(3)S闭合后,求线圈从图示位置转过900的过程中通过R的电量.

4.实验题(共1题)

10.
利用如图所示的方式验证碰撞中的动量守恒,竖直平面内的四分之一光滑圆弧轨道下端与水平桌面相切,先将小滑块A从圆弧轨道的最高点无初速度释放,测量出滑块在水平桌面滑行的距离x1(图甲);然后将小滑块B放在圆弧轨道的最低点,再将A从圆弧轨道的最高点无初速度释放,AB碰撞后结合为一个整体,测量出整体沿桌面滑动的距离x2(图乙).圆弧轨道的半径为RAB完全相同,重力加速度为g.

(1)滑块A运动到圆弧轨道最低点时的速度v=_________(用Rg表示);
(2)滑块与桌面的动摩擦因数μ=____________(用Rx1表示);
(3)若x1x2的比值=____________,则验证了AB的碰撞动量守恒.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单选题:(5道)

    多选题:(1道)

    解答题:(3道)

    实验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2

    5星难题:0

    6星难题:7

    7星难题:0

    8星难题:1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