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选题- (共4题)
2.
在光滑水平面上,原来静止的物体在水平恒力F的作用下,在时间t内通过的位移为L,动量变为p、动能变为Ek 。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若由静止出发,仍在水平恒力F的作用下,经过时间2t物体的动能将变为2Ek |
B.若由静止出发,仍在水平恒力F的作用下,经过时间2t物体的动能将变为4Ek |
C.若由静止出发,在水平恒力2F的作用下,通过位移L物体的动量将变为2p |
D.若由静止出发,在水平恒力2F的作用下,通过位移L物体的动量将变为4p |
3.
如图所示,a、b两物块质量分别为m、2m,用不计质量的细绳相连接,悬挂在定滑轮的两侧,不计滑轮质量和一切摩擦.开始时,a、b两物块距离地面高度相同,用手托住物块b,然后突然由静止释放,直至b物块下降高度为h.在此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块a的机械能守恒 |
B.物块b机械能减少了![]() |
C.物块b重力势能的减少量等于细绳拉力对它所做的功 |
D.物块a重力势能的增加量大于其动能增加量 |
4.
下面关于冲量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物体受到很大的冲力时,其冲量一定很大 |
B.当力与位移垂直时,该力的冲量为零 |
C.不管物体做什么运动,在相同时间内重力的冲量相同 |
D.只要力的大小恒定,其相同时间内的冲量就恒定 |
2.多选题- (共6题)
5.
(创编)如图所示,物体以100J的初动能从倾角37°斜面的底端向上运动,当它通过斜面上的M点时,其动能减少80J,机械能减少32J。如果物体能从斜面上返回底端,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根据条件可以求得物体向下运动返回M点时的动能 |
B.根据条件无法求得物体与斜面的动摩擦因数具体数值 |
C.根据条件可求得上升过程的最大高度 |
D.无法求出向上运动和向下运动具体时间,但是可判断出向上运动到最高点的时间一定小于向下返回底端的时间 |
6.
在高速公路的拐弯处,通常路面都是外高内低.如图所示,在某路段汽车向左拐弯,司机左侧的路面比右侧的路面低一些.汽车的运动可看做是半径为R的圆周运动.设内外路面高度差为h,路基的水平宽度为d,路面的宽度为L.已知重力加速度为g. 汽车转弯时为临界车速vc时,车轮与路面之间的横向摩擦力(即垂直于前进方向)等于零,则关于汽车转弯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临界车速![]() |
B.临界车速![]() |
C.车速虽然高于临界车速vc,但只要不超出一定限度,车辆就不会向外侧滑动 |
D.当路面结冰与未结冰相比,临界车速vc的值变小 |
7.
某星球可视为质量均匀分布的球体,其半径为R,一卫星在距该星球球心高度为2R的圆轨道上做匀速圆周运动,周期为T,万有引力常量为G,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卫星运行的加速度大小为![]() | B.该星球的质量为![]() |
C.该星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大小为![]() | D.该星球的平均密度为![]() |
8.
一辆汽车从静止出发,在平直的公路上加速前进,如果发动机的牵引力保持恒定,汽车所受阻力保持不变,当功率达到额定功率后继续加速到最大速度,对于其速度变化图像和功率变化图像正确的是( )
A.![]() | B.![]() | C.![]() | D.![]() |
9.
下列关于机械能守恒和动量守恒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对于不涉及弹性势能的物体系统,只有重力做功,机械能守恒 |
B.合力为零,物体的机械能一定守恒 |
C.只要系统所受的合外力为零,动量就守恒 |
D.只要系统内存在滑动摩擦力,动量就不可能守恒 |
10.
如图所示,质量都为m的A物块和B物块通过轻质细线连接,细线跨过轻质定滑轮,B物块的正下方有一个只能在竖直方向上伸缩且下端固定在水平面上的轻质弹簧,其劲度系数为k,开始时A锁定在固定的倾角为30°的光滑斜面底端,弹簧处于原长状态,整个系统处于静止状态,B物块距离原长状态弹簧上端的高度为H,现在对A解除锁定,A、B物块开始运动,A物块上滑的最大位移未超过固定光滑斜面顶端。已知当A物块上滑过程细线不收缩的条件是
(重力加速度为g,忽略滑轮与轮轴间的摩擦,弹簧一直处在弹性限度内)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当B物块距离弹簧上端的高度
时,弹簧最大弹性势能为
B. 当B物块距离弹簧上端的高度
时,A物块上升的最大位移为
C. 当B物块距离弹簧上端的高度
时,弹簧最大弹性势能为
D. 当B物块距离弹簧上端的高度
时,A物块上升的最大位移为


A. 当B物块距离弹簧上端的高度


B. 当B物块距离弹簧上端的高度


C. 当B物块距离弹簧上端的高度


D. 当B物块距离弹簧上端的高度


3.解答题- (共5题)
11.
如图甲所示,水平传送带在电动机带动下保持以速度v0向右运动,传送带长L=10m,t=0时刻,将质量为m=1kg的木块轻放在传送带左端,木块向右运动的速度-时间图像(v-t)如图乙所示。当木块刚运动到传送带最右端时(未滑下传送带),一颗子弹水平向左正对射入木块并穿出,木块速度变为v=3m/s,方向水平向左,以后每隔时间Δt=1s就有一颗相同的子弹向左射向木块。设子弹与木块的作用时间极短,且每次子弹穿出后木块的速度都变为方向水平向左大小为v="3m/s," 木块长度比传送带长度小得多,可忽略不计,子弹穿过木块前后木块质量不变,重力加速度取g=10m/s2。求:

(1)传送带运行速度大小v0及木块与传送带间动摩擦因数μ;
(2)木块在传送带上最多能被多少颗子弹击中;
(3)木块从轻放在传送带左端至最终被子弹打下传送带,电动机多消耗的电能.

(1)传送带运行速度大小v0及木块与传送带间动摩擦因数μ;
(2)木块在传送带上最多能被多少颗子弹击中;
(3)木块从轻放在传送带左端至最终被子弹打下传送带,电动机多消耗的电能.
12.
如图所示,光滑半圆形轨道处于竖直平面内,半圆形轨道与光滑的水平地面相切于半圆的端点A,已知轨道半径为R,一质量为m的小球在水平地面上C点受水平向左大小为
的恒力由静止开始运动,当运动到A点时撤去恒力F,小球沿竖直半圆形轨道运动到轨道最高点B点,重力加速度为g.
(1)若小球恰能运动到轨道最高点B,求A、C间的距离L;
(2)若小球运动到A点时未撤去恒力F,当A、C间的距离L=5R时,求小球沿竖直半圆形轨道运动中的最大动能Ekm及此时对轨道的压力.

(1)若小球恰能运动到轨道最高点B,求A、C间的距离L;
(2)若小球运动到A点时未撤去恒力F,当A、C间的距离L=5R时,求小球沿竖直半圆形轨道运动中的最大动能Ekm及此时对轨道的压力.

15.
如图所示,质量均为m的两个小球固定在一根直角轻尺的两端A、B,直角尺的定点O处有光滑的固定转动轴,AO、BO的长分别为2L和L,开始时直角尺的AO部分处于水平位置而B在O的正下方,让该系统由静止开始自由转动,重力加速度为g, 不计直角尺的质量。求
(1)当A达到最低点时,B小球的速度大小v;
(2)当A达到最低点之后,B小球能继续上升的最大高度h.
(1)当A达到最低点时,B小球的速度大小v;
(2)当A达到最低点之后,B小球能继续上升的最大高度h.

4.实验题- (共2题)
16.
如图甲所示为做“探究外力做功和速度变化的关系”的实验装置图。
(1)本实验平衡摩擦力时,小车应________(填“拖着”或“不拖”)纸带。
(2)某同学在实验中得到了如图乙所示的纸带,测得AB=1.44 cm,BC=1.64 cm,CD=1.64 cm,DE=1.59 cm。已知相邻两点的打点时间间隔为0.02 s,应选择__________段计算小车的最大速度,小车的最大速度为v=________m/s。

(1)本实验平衡摩擦力时,小车应________(填“拖着”或“不拖”)纸带。
(2)某同学在实验中得到了如图乙所示的纸带,测得AB=1.44 cm,BC=1.64 cm,CD=1.64 cm,DE=1.59 cm。已知相邻两点的打点时间间隔为0.02 s,应选择__________段计算小车的最大速度,小车的最大速度为v=________m/s。
17.
DIS实验是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的实验。老师上课时用DIS研究“机械能守恒定律”的装置如图甲所示,在某次实验中,选择DIS以图象方式显示实验的结果,所显示的图象如图乙所示。图象的横轴表示小球距D点的高度h,纵轴表示摆球的重力势能Ep、动能Ek或机械能E。试回答下列问题:

(1)图乙的图象中,表示小球的重力势能Ep、动能Ek、机械能E随小球距D点的高度h变化关系的图线分别是_____。
(2)根据图乙所示的实验图象,可以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根据图乙所示的实验图象,本次实验小球重力势能Ep和动能Ek相等时距最低点D的竖直高度为______m,由静止释放时距最低点D的竖直高度为______m。
(4)根据图乙所示的实验图象,可以得出小球的质量为__________kg(取g="9.8" m/s2,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1)图乙的图象中,表示小球的重力势能Ep、动能Ek、机械能E随小球距D点的高度h变化关系的图线分别是_____。
A.甲、乙、丙 | B.乙、丙、甲 |
C.丙、甲、乙 | D.丙、乙、甲 |
(3)根据图乙所示的实验图象,本次实验小球重力势能Ep和动能Ek相等时距最低点D的竖直高度为______m,由静止释放时距最低点D的竖直高度为______m。
(4)根据图乙所示的实验图象,可以得出小球的质量为__________kg(取g="9.8" m/s2,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单选题:(4道)
多选题:(6道)
解答题:(5道)
实验题:(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15
7星难题:0
8星难题:1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