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高考物理一轮复习人教版针对训练:天体运动与人造卫星

适用年级:高三
试卷号:160754

试卷类型:专题练习
试卷考试时间:2018/8/16

1.选择题(共2题)

1.设a,b是两条不同直线,下列命题α,β,γ是三个不同平面,下列命题不正确的是(   )
2.设a,b是两条不同直线,下列命题α,β,γ是三个不同平面,下列命题不正确的是(   )

2.单选题(共14题)

3.
中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BDS)是中国自行研制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是继美国全球定位系统(GPS)、俄罗斯格洛纳斯卫星导航系统(GLONASS)之后第三个成熟的卫星导航系统。预计2020年左右,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将形成全球覆盖能力。如图所示是北斗导航系统中部分卫星的轨道示意图,已知abc三颗卫星均做圆周运动,a是地球同步卫星,则(  )
A.卫星a的角速度小于c的角速度
B.卫星a的加速度大于b的加速度
C.卫星a的运行速度大于第一宇宙速度
D.卫星b的周期大于24 h
4.
地球赤道上有一物体随地球的自转而做圆周运动,所受的向心力为F1,向心加速度为a1,线速度为v1,角速度为ω1;绕地球表面附近做圆周运动的人造卫星受的向心力为F2,向心加速度为a2,线速度为v2,角速度为ω2;地球同步卫星所受的向心力为F3,向心加速度为a3,线速度为v3,角速度为ω3。地球表面重力加速度为g,第一宇宙速度为v,假设三者质量相等,下列结论中错误的是(   )
A.F2>F3>F1B.a2=g>a3>a1C.v1=v2=v>v3D.ω132
5.
天文学家将相距较近、仅在彼此的引力作用下运行的两颗恒星称为双星.若某双星的质量分别为Mm,间距为L,双星各自围绕其连线上的某点O做匀速圆周运动,其角速度分别为ω1ω2,质量为M的恒星轨道半径为R,已知引力常量为G,则描述该双星运动的上述物理量满足(   )
A.ω1ω2B.ω1ω2C.D. 
6.
如图所示,一颗人造卫星原来在椭圆轨道1上绕地球运动,近地点Q到地心O的距离为a远地点P到地心O的距离为b,在P点变轨后进入轨道2做匀速圆周运动,已知地球半径
为R,地球表面重力加速度为g。则
A.卫星在轨道1上运动经过Q点时,速率为
B.卫星在轨道1上运动经过P点时,速率大于
C.卫星在轨道2上运动经过P点时,速率大于
D.卫星在轨道2上运动经过P点时,加速度大小为
7.
双星是两颗相距较近的天体,在相互间万有引力的作用下,绕连线上某点做匀速圆周运动。对于两颗质量不等的天体构成的双星,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质量较大的天体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向心力较大
B.质量较大的天体做匀速圆周运动的角速度较大
C.两颗天体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周期相等
D.两颗天体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线速度大小相等
8.
假设地球同步卫星的轨道半径是地球半径的n倍,则(  )
A.同步卫星的运行速度是第一宇宙速度的
B.同步卫星的运行速度是第一宇宙速度的
C.同步卫星的运行速度是地球赤道上的物体随地球自转速度的n2
D.同步卫星的向心加速度是地球表面重力加速度的
9.
关于人造地球卫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运行的轨道半径越大,线速度也越大
B.其发射速度可以达到16.7 km/s
C.卫星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的速度一定大于7.9 km/s
D.卫星在降落过程中向下减速时处于超重状态
10.
2017年6月19号,长征三号乙遥二十八火箭发射中星9A卫星过程中出现变故,由于运载火箭的异常,致使卫星没有按照原计划进入预定轨道。经过航天测控人员的配合和努力,通过多次轨道调整,卫星成功变轨进入同步卫星轨道。卫星变轨原理图如图所示,卫星从椭圆轨道Ⅰ远地点Q改变速度进入地球同步轨道Ⅱ,P点为椭圆轨道近地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卫星在椭圆轨道Ⅰ运行时,在P点的速度等于在Q点的速度
B.卫星在椭圆轨道Ⅰ的Q点速度小于在同步轨道Ⅱ的Q点的速度
C.卫星在椭圆轨道Ⅰ的Q点加速度大于在同步轨道Ⅱ的Q点的加速度
D.卫星耗尽燃料后,在微小阻力的作用下,机械能减小,轨道半径变小,动能变小
11.
近几年我国在航空航天工业上取得了长足的进步,既实现了载人的航天飞行,又实现了航天员的出舱活动.如图所示,在某次航天飞行实验活动中,飞船先沿椭圆轨道1飞行,后在远地点343千米的P处点火加速,由椭圆轨道1变成高度为343千米的圆轨道2.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飞船在椭圆轨道1上的机械能比圆轨道2上的机械能大
B.飞船在圆轨道2上时航天员出舱前后都处于失重状态
C.飞船在此圆轨道2上运动的角速度小于同步卫星运动的角速度
D.飞船在椭圆轨道1上通过P的加速度小于沿圆轨道2运动的加速度
12.
.已知引力常量为G,地球表面重力加速度为g,地球半径为R,则地球质量为( )
A.B.C.D.
13.
宇宙中存在着一些离其它恒星较远的三星系统,其中有一种三星系统如图所示,三颗恒星质量均为m的星体位于等边三角形的三个顶点,三角形边长为R,忽略其它星体对它们的引力作用,三星在同一平面内绕三角形中心O做高速圆周运动,引力常量为G,则(  )
A.每颗星做圆周运动的线速度为
B.每颗星做圆周运动的角速度为
C.每颗星做圆周运动的周期为
D.每颗星做圆周运动的加速度与三星的质量无关
14.
有a、b、c、d四颗地球卫星,a还未发射,在地球赤道上随地球表面一起转动,b处于地面附近近地轨道上正常运动,c是地球同步卫星,d是高空探测卫星,各卫星排列位置如图,则有(    )
A.a的向心加速度等于重力加速度g
B.b在相同时间内转过的弧长最短
C.c在4h内转过的圆心角是
D.d在运动周期有可能是20h
15.
双星系统由两颗恒星组成,两恒星在相互引力的作用下,分别围绕其连线上的某一点做周期相同的匀速圆周运动。若某双星系统中两星做圆周运动的周期为,两星总质量为,两星之间的距离为,两星质量分别为,做圆周运动的轨道半径分别为,则下列关系式中正确的是( )
A.B.C.D.
16.
a、b、c、d是在地球大气层外的圆形轨道上运行的四颗人造卫星.其中a、c的轨道相交于P,b、d在同一个圆轨道上,b、c轨道在同一平面上.某时刻四颗卫星的运行方向及位置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a、c的加速度大小相等,且大于b的加速度
B. b、c的角速度大小相等,且小于a的角速度
C. a、c的线速度大小相等,且小于d的线速度
D. a、c存在P点相撞的危险

3.多选题(共3题)

17.
已知月球围绕地球运动的周期大约为27天,某颗近地卫星绕地球运动的周期大约为1.4 h,地球同步卫星的轨道半径为r2,地球半径为R.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地球同步卫星距离地球中心的距离r2与月球中心到地球中心的距离r3之比为1∶9
B.近地卫星距离地球中心的距离r1与月球中心到地球中心的距离r3之比为3∶48
C.地球同步卫星绕地球运动的加速度a2与赤道上物体随地球自转的加速度a0之比为r2R
D.地球同步卫星绕地球运动的加速度a2与月球绕地球运动的加速度a3之比为9∶1
18.
如图所示,赤道上随地球自转的物体A、赤道上空的近地卫星B、地球同步卫星C,它们的运动都可视为匀速圆周运动,比较三个物体的运动情况,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
A.三者的周期关系为TATBTC
B.三者向心加速度大小关系为aAaBaC
C.三者角速度的大小关系为ωAωCωB
D.三者线速度的大小关系为vAvCvB
19.
如图所示,在“嫦娥”探月工程中,设月球半径为R,月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为g0 . 飞船在半径为4R的圆型轨道Ⅰ上运动,到达轨道的A点时点火变轨进入椭圆轨道Ⅱ,到达轨道的近月点B时,再次点火进入半径约为R的近月轨道Ⅲ绕月做圆周运动,则(   )
A.飞船在轨道Ⅰ上的运行速率等于
B.飞船在轨道Ⅰ上运行速率小于在轨道Ⅱ上B处的速率
C.飞船在轨道Ⅰ上的加速度大于在轨道Ⅱ上B处的加速度
D.飞船在轨道Ⅰ、轨道Ⅲ上运行的周期之比T I:T=4:1

4.解答题(共2题)

20.
如图所示,一宇航员站在质量分布均匀的某星球表面的一斜坡上的A点,沿水平方向以速度v0抛出一个小球,测得经过时间t小球落到斜坡上的另一点B,斜坡的倾角为θ,已知该星球的半径为R,求:

(1)该星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
(2)该星球的第一宇宙速度.
21.
我们的银河系中的恒星大约四分之一是双星。有一种双星,质量分别为的两个星球,绕同一圆心做匀速圆周运动。它们之间的距离恒为,不考虑其他星体的影响。两颗星的轨道半径和周期各是多少?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选择题:(2道)

    单选题:(14道)

    多选题:(3道)

    解答题:(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12

    7星难题:0

    8星难题:6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