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浙江义乌卷)语文

适用年级:初三
试卷号:15977

试卷类型:中考真题
试卷考试时间:2011/6/20

1.选择题(共5题)

1.
根据下面语境,选择恰当的词语,将序号填在横线上。(2分)
我梦想漫步在钱塘江畔,在潮起潮落中,感受“震撼激射,吞天沃日”的 ;我梦想徜徉在滕王阁下,在落暮余辉里,想象“千里逢迎,高朋满座”的;我梦想登临泰山之巅,在红日喷薄时,欣赏“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的
A. 壮阔    B. 壮丽    C. 壮观
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3.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2分)
A.理想的教育应该培养学生善于发现、善于探索的水平。
B.不努力学习,那怎么可能取得好成绩是可想而知的。
C.我们不仅要在课堂上、在教科书中学语文,还要在课堂外、在生活中学语文。
D.同学们写作文,要细心观察各种事物、各种现象,要有真情实感,切忌不要胡编乱造。
4.对下列各组词语中两个加点字的解说正确的一项是。( )
5.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2.文言文阅读(共2题)

6.
[甲]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选自《礼记·礼运》)
[乙]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选自《桃花源记》)
【小题1】解释下列文言句中加点的词语。(4分)
(1)选贤与( ▲ )能 (2)货恶( ▲ )其弃于地也
(3) 故( ▲ )外户而不闭 (4)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 )
【小题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文言句子。(2分)
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小题3】[甲] 文中阐述的“大同社会”与[乙]文中描绘的“世外桃源”有什么相似的地方?(2分)
7.
濠州定远县一弓手,善用矛,远近皆服其能。有一偷亦善击刺,常蔑视官军,唯与此弓手不相下,曰:“见必与之决生死。”一日,弓手者因事至村步,适值偷在市饮酒,势不可避,遂曳矛而斗。观者如堵墙。久之,各未能进。弓手者忽谓偷曰:“尉至矣,我与汝皆健者,汝敢与我尉马前决生死乎?”偷曰:“诺。”弓手应声刺之,一举而毙,盖乘隙也。
(选自沈括《梦溪笔谈》)
(注释)①濠州定远县:地名,今属安徽。②弓手:又称弓兵,宋代地方治安军之一。③村步:村埠头。步,通“埠”,码头。④尉:指县尉,维持本县治安。
【小题1】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2分)
A.善(善于、擅长)用矛B.一举而毙(杀死)
C.适值(刚好)偷在市饮酒D.弓手者忽谓(对……说)偷曰
【小题2】(小题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 )(2分)
A.皆服其能空乏其身
B.弓手者因事至村步 罔不因势象形
C.遂曳矛而斗遂许先帝以驱驰
D.见必与之决生死    时人莫之许也
【小题3】(小题3)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文言句子的意思。(2分)
汝敢与我尉马前决生死乎?
【小题4】根据选文,用自己的语言概括弓手在与小偷决斗中取胜的原因。(2分)

3.名著阅读(共1题)

8.
名著阅读。(3分)
(1)鲁智深绰号花和尚,他在渭州三拳打死镇关西,在相国寺    ▲   (行为),在野猪林义救林冲。
(2) “成功的花/人们只惊慕她现时的明艳/然而当初她的芽儿/浸透了奋斗的泪泉/洒遍了牺牲的血雨。”这首诗简练而隽永,富有哲理。它的作者是    ▲   
(3)冬天过去了,窗外已春意盎然。    ▲   (人物)动完了最后一次手术,总算死里逃生,但已毫无血色。他觉得自己再也不能待在医院里了……医生建议他再作一次手术,他冷冷地、生硬地说:“到此为止。我可够了。我已经向科学献出了我的一部分鲜血,剩下的留给我做点别的事吧。”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选择题:(5道)

    文言文阅读:(2道)

    名著阅读:(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3

    7星难题:0

    8星难题:1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