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2016学年浙江省杭州市萧山二中高一下期初物理试卷(带解析)

适用年级:高一
试卷号:156800

试卷类型:开学考试
试卷考试时间:2017/7/20

1.单选题(共4题)

1.
如图所示,放在光滑水平面上的木块以V0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现有一向左的水平力F作用在木块上,且随时间从零开始作线性变化,在这个过程中,能正确描述木块运动情况的图象是下图中的(向右为正方向)( )
A.B.C.D.
2.
如图甲所示,一个轻质弹簧右端固定在传感器上,传感器与电脑相连。当对弹簧的左端施加变化的水平拉力时,在电脑上得到了弹簧形变量x与弹簧弹力大小F的关系图像(如图乙),弹簧始终在弹性限度内。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弹簧产生的弹力与弹簧的长度成正比
B.根据图像,当弹簧形变量x=15cm时,弹力F=30N
C.该弹簧的劲度系数是2 N/m
D.当对弹簧的左端施加水平压力时,弹簧劲度系数不变
3.
两个完全相同的条形磁铁,放在平板AB上,磁铁的N、S极如图所示,开始时平板及磁铁皆处于水平位置,且静止不动.
(1)现将AB突然竖直向上平移(平板与磁铁之间始终接触),并使之停在A″B″处,结果发现两个条形磁铁吸在了一起.
(2)如果将AB从原来位置突然竖直向下平移(平板与磁铁之间始终接触),并使之停在位置A′B′处,结果发现两条形磁铁也吸在了一起,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开始时两磁铁静止不动说明磁铁间的吸引力是静摩擦力
B.开始时两磁铁静止不动说明磁铁有惯性
C.(1)过程中磁铁开始滑动时,平板正在向上加速
D.(2)过程中磁铁开始滑动时,平板正在向下加速
4.
如图,质量mAmB的两物体AB叠放在一起,靠着竖直墙面。让它们由静止释放,在沿粗糙墙面下落过程中,物体B的受力示意图是
A.
B.
C.
D.

2.选择题(共2题)

5.

读我国四次人口普查金字塔图,回答问题.

全国人口普查为国家进行宏观决策提供了可靠的信息基础,研究历次人口普查结果还以可了解我国人口发展的历史以及社会发展的变化.

6.小明在实验室过滤一杯浑浊的河水,除滤纸外,还需要使用的仪器是(   )

3.多选题(共4题)

7.
一辆汽车从静止开始由甲地出发,沿平直公路开往乙地,汽车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接着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开到乙地刚好静止,其v﹣t图象如图所示,那么在0~t0和0~3t0两段时间内()
A.加速度大小之比为3:1
B.位移大小之比为1:2
C.平均速度大小之比为1:1
D.平均速度大小之比为2:1
8.
如图(a),一物块在t=0时刻滑上一固定斜面,其运动的v—t图线如图(b)所示。若重力加速度及图中的均为已知量,则可求出

A. 斜面的倾角
B. 物块的质量
C. 物块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
D. 物块沿斜面向上滑行的最大高度
9.
如图所示是滑梯简化图,一小孩从滑梯上A点开始无初速度下滑,在AB段匀加速下滑,在BC段匀减速下滑,滑到C点恰好静止,整个过程中滑梯保持静止状态。假设小孩在AB段和BC段滑动时的动摩擦因数分别为μ1和μ2,AB与BC长度相等,则(   )
A.整个过程中地面对滑梯始终无摩擦力作用
B.动摩擦因数μ1+μ2=2tanθ
C.小孩从滑梯上A点滑到C点先超重后失重
D.整个过程中地面对滑梯的支持力先小于小孩和滑梯的总重力后大于小孩和滑梯的总重力
10.
物体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运动规律是x=3t2m,y=4t2m,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物体在x轴和y轴方向上都是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
B.物体的合运动是初速度为零、加速度为5m/s2的匀加速直线运动
C.物体的合运动是初速度为零、加速度为10m/s2的匀加速直线运动
D.物体的合运动是加速度为5m/s2的曲线运动

4.解答题(共2题)

11.
如图所示,在建筑装修中,工人用质量为5.0kg的磨石A对地面和斜壁进行打磨,已知A与地面、A与斜壁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均相同.(g取10m/s2且sin37°=0.6,cos37°=0.8)

(1)当A受到与水平方向成θ=37°斜向下的推力F1=50N打磨地面时,A恰好在水平地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求A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
(2)若用A对倾角θ=37°的斜壁进行打磨,当对A加竖直向上推力F2=60N时,则磨石A从静止开始沿斜壁向上运动2m(斜壁长>2m)时的速度为多少?
12.
小船在静水中的速度为V,水流速度为V,小河宽度为d.求:

(1)求小船最短渡河时间,到达对岸的地方与出发点相距多少?
(2)如何让小船到达正对岸?
(3)若V<V,小船能否到达正对岸?

5.实验题(共2题)

13.
如图1,“探究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的实验中,用图钉把橡皮条的一端固定在板上的A点,在橡皮条的另一端拴上两条细绳,细绳另一端系着绳套B、C(用来连接弹簧测量力计).其中A为固定橡皮筋的图钉,O为橡皮筋与细绳的结点,OB和OC为细绳.

(1)在实验中,如果只将细绳换成橡皮筋,其它步骤没有改变,那么实验结果是否会发生变化?    (选填“变”或“不变”);
(2)如,2所示是甲、乙两名同学在做“探究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的实验时得到的结果.若按实验中要求的符号表示各个力,则可判定其中    (填甲或乙)实验结果是尊重实验事实的;
(3)有关此实验,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弹簧秤的拉力方向必须与木板平行
B.弹簧秤外壳与木板间摩擦力会影响实验结果
C.两弹簧测力计的拉力可以同时比细绳的拉力大
D.两次拉细绳,需将细绳结点拉到同一位置O,这样做的目的是保证两次弹簧测力计拉力的效果相同.
14.
如图所示为某同学研究“在外力一定的条件下,物体的加速度与其质量间的关系”的实验装置示意图.

(1)实验中,需要补偿打点计时器对小车的阻力及其它阻力:小车放在木板上,后面固定一条纸带,纸带穿过打点计时器.把木板一端垫高,_____.(写出剩余实验步骤)
(2)实验中,为了保证砂和砂桶所受的重力近似等于细绳对小车的拉力,砂和砂桶的总质量m与小车和车上砝码的总质量M之间应满足的条件是m远小于M.这样,在改变小车上砝码的质量时,只要砂和砂桶质量不变,就可以认为小车所受拉力几乎不变.
(3)如图所示,A、B、C为三个相邻的计数点,若相邻计数点之间的时间间隔为T,A、B间的距离为x1,B、C间的距离为x2,已知T=0.10s,x1=5.90cm,x2=6.46cm,则a=_____m/s2(结果保留2位有效数字).

(4)在做实验时,该同学已补偿了打点计时器对小车的阻力及其它阻力.在处理数据时,他以小车的加速度的倒数 为纵轴,以小车和车上砝码的总质量M为横轴,描绘出﹣M图象,图中能够正确反映﹣M关系的示意图是_____.

(5)改变所挂钩码的数量,多次重复测量,在某次实验中根据测得的多组数据可画出a﹣F关系图线(如图所示).此图线的AB段明显偏离直线,造成此误差的主要原因是_____.
A.小车与轨道之间存在摩擦B.导轨保持了水平状态
C.所挂钩码的总质量太大D.所用小车的质量太大.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单选题:(4道)

    选择题:(2道)

    多选题:(4道)

    解答题:(2道)

    实验题:(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2

    5星难题:0

    6星难题:8

    7星难题:0

    8星难题:2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