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共2题)
A.世事本就难料,与其瞻前顾后地在原地踏步,不如大胆地去尝试看看。(这是一个选择关系复句) |
B.小亮学习刻苦认真,成绩远远超过贪玩的小明,小明只能望其项背,追赶无望。(这句话中的成语“望其项背”使用无误) |
C.这部电影讲述了一个身患重病的工人的女儿与命运抗争的故事,对青少年很有教育意义。(这个句子是个病句,其中“身患重病的工人的女儿”没有歧义)。 |
D.中国是礼仪之邦,交往言谈很有礼貌,常常在对话时准确使用谦辞和敬辞。例如:“令尊”“贵府”“不吝赐教”“抛砖引玉”等是敬辞,“不才”“犬子”“寒舍”等是谦辞。 |
A.《辞海》已成为一个“家族”,《辞海》(彩图板)便是这个家族的新成员 。 |
B.有人认为:儿童天真烂漫,无忧无虑,不可能发生心理异常,心理学家并不认同这种观点。 |
C.“你选好中考体育项目了吗,球类测试你选择的是篮球运球呢,还是排球垫传?”妈妈心急地问儿子。 |
D.春花灼灼,难免林黛玉葬花之悲,秋色如水,亦有欧阳修秋读之凉。 |
2.字词书写- (共1题)
春日融融,总会不经意地回想起老校区的一座砖楼。楼东侧有一株樱花树,盛春时节,满树fēi红,迷得人将心中所有的cè隐与怜mǐn都荡涤干净,因为,花儿已经告诉你,只要努力拼搏,就能像它一样妖ráo绽放,谁还需要别人的同情呢?
|
|
|
|
|
|
|
|
|
|
|
|
|
|
|
|
3.诗歌鉴赏- (共1题)
出塞作①王维
居延城外猎天骄②,白草连天野火烧。
暮云空碛③时驱马,秋日平原好射雕。
护羌校尉④朝⑤乘障,破虏将军夜渡辽。
玉靶角弓珠勒马,汉家将赐⑥霍嫖姚。
(注)①背景:开元二十五年(737)三月,河西节度副大使崔希逸在青海战败吐蕃,王维以监察御史的身份,奉命出使宣慰,这诗就写在此时。②猎天骄:天骄,原为匈奴自称,这里借指唐朝时候的吐蕃;猎,打猎。③碛:读作qì,沙漠。④“护羌校尉”和“破虏将军”:都是汉代武官名,这里借指唐军将士。⑤朝:念zhāo ⑥霍嫖姚:即汉代曾做过嫖姚校尉的霍去病,这里借指崔希逸。(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_________)
A.第一联直接描写烽火连天的战争场面,渲染边关剑拔弩张之势。抒发了大唐守边将士不畏强敌,敢于战斗,敢于胜利的精神。 |
B.第二联像两幅生动传神、极具典型意义的塞上风俗画,写出吐蕃猎手盘马弯弓、勇猛强悍的样子,粗豪雄放,也暗示边情的紧急,为下面的诗句作铺垫。 |
C.第三联具体描写唐军将士的军事行动,将唐军紧张调动,英勇作战,并取得胜利的情景写出来了。 |
D.第四联是说朝廷将把镶玉柄的剑、以角装饰的弓和带着珠勒口的骏马,赐给得胜的崔希逸,点出赏功慰军的题旨。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言文阅读- (共1题)
[甲]邹忌入朝见威王,……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乙]成侯邹忌为齐相,田忌为将,不相说。公孙闬①谓邹忌曰:“公何不为王谋伐魏?胜,则是君之谋也,君可以有功。战不胜,田忌不进②;战而不死,曲桡③而诛。”邹忌以为然,乃说王而使田忌伐魏。
田忌三战三胜,邹忌以告公孙闬,公孙闬乃使人操十金而往卜于市,曰:“我田忌之人也,吾三战而三胜,声威天下,欲为大事,亦吉否?”卜者出,公孙闬因令人捕为人卜者,亦验其辞于王前。田忌遂走。
(《战国策·齐策一》)
注释:①闬:念hàn。②不进:指不再威胁到邹忌。③曲桡:桡,念náo。曲桡,这里指混淆视听、罗织罪名。【小题1】根据要求,完成下列两小题。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
①不相说 (______________) ②声威天下 (_______________)
③因令人捕为人卜者(_______________) ④田忌遂走 (_______________)
(2)下列句中与例句中的“以”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______)
例句:邹忌以告公孙闬
A.皆以美于徐公(《邹忌讽齐王纳谏》) | B.属予作文以记之(《岳阳楼记》) |
C.先帝不以臣卑鄙(《出师表》) | D.全石以为底(《小石潭记》) |
乃 说 王 而 使 田 忌 伐 魏
【小题3】翻译下列句子
(1)邹忌以为然,乃说王而使田忌伐魏。
(2)此所谓战胜于朝廷。(《邹忌讽齐王纳谏》)
【小题4】两个片断中的齐王表现出的性格特征差异很大,试分别加以说明。
5.现代文阅读- (共3题)
(1)熊熊烈火是个性格暴虐的怪兽,它可以吞噬一切。原本繁华喧闹的闹市区,可能转瞬就被大火烧为灰烬。在火苗乱窜的火灾现场,外面的人无法进去,里面的人也很难出来。
(2)但是,有一类人,他们的身影总是出现在危险的火灾现场,跑进跑出,救人灭火。
(3)他们,就是可敬的消防员。
(4)消防队员也和我们一样是普通人,可是他们为什么能穿行在浓烟滚滚的火灾现场,从死神的手中救出一个又一个生命呢?这是因为他们都穿着一种特殊的服装——消防服。消防服是保护活跃在消防第一线的消防队员人身安全的重要装备品之一,它不仅是火灾救助现场不可或缺的必备品,也是保护消防队员身体免受伤害的防火用具。
(5)消防服是用特殊材料做成的,有很多独特功能。它既具有良好的耐火焰、隔热性能,又可以轻松防止酸碱等化学物质的腐蚀,还具有一定的防静电作用。另外,消防服的样式宽大,用料厚实。这样可以保证消防员穿着舒服,行动时不受衣服约束。
(6)现在,消防服基本都是分成好几层。最外面的是反射层、中间的是防水层、里面的是隔热层等。
(7)别看消防服的反射层只是一层薄薄的金属材料——金属铝涂层,正是因为有了它,火场中的大部分热辐射才能被反射出去,帮助消防员成功接近目标。
(8)消防服的防水层的材料通常采用的是聚四氟乙烯。它遇水不会被浸湿,也不会膨胀,是一种性能优良的塑料。此外,聚四氟乙烯可以耐受-269.3℃的极端低温和250℃的高温,而且不惧强酸浓碱。即使是面对腐蚀性超强的王水,它也毫不畏惧。聚四氟乙烯还有“塑料王”的美誉,它的介电性能也非常好,电磁频率和温度的变化都无法影响到它。
(9)消防服里面的隔热层具有耐高温、阻燃性强两大特点,通常用阻燃纤维制成。芳族聚酰胺纤维也叫芳纶,其分子中含有由酰基和亚氨基组成的酰胺基团和苯环。芳纶是经常用于消防服隔热层的合成纤维。如果酰胺基团在苯环中的位置处于间位(即间位芳纶),苯环共价键便不会出现共轭效应,容易自由活动,因此大分子链呈现柔软性结构,化学结构特别稳定。当间位芳纶纤维的温度超过400℃时,其表面纤维会炭化,起到连续性阻隔热量的作用,从而延缓纤维的炭化速度,发挥巨大的防热效果。
(10)此外,我们还可以在涤纶、腈纶、维纶等其他合成纤维中加入阻燃剂,使纤维具有阻燃性。大多数阻燃剂是以磷为中心元素的化合物,其作用是在燃烧温度下分解生成不挥发的玻璃状物质,包覆在纤维聚合物的表面,形成厚厚的保护层,最终实现阻燃的目的。
(11)消防服的反射层、防水层、隔热层构成了层层坚实的防护盾牌,使勇敢的消防员能够不惧熊熊烈火,为了人们的生命和财产安全奋斗在火龙肆虐的第一线。
【小题1】本文介绍的对象是什么?它有哪些特点?【小题2】品味说明文的表达。
(1)正因为有了它,火场中的大部分热辐射才能被反射出去,帮助消防员成功接近目标。句中加点词“大部分”能否删去?为什么?
(2)文章第(11)段运用了哪种说明方法?有何作用?
【小题3】下列对原文内容的概括与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
A.消防服不仅是火灾救助现场不可或缺的必备品,也是保护消防队员身体免受伤害的防火用具。 |
B.消防服里面的防水层通常是由阻燃纤维制成的,它不惧强酸浓碱。 |
C.消防服非常合身,用料轻便,这样才能保证消防员行动迅速。 |
D.大多数阻燃剂在燃烧温度下分解生成不挥发的玻璃状物质,它们是以碳为中心元素的化合物。 |
有趣的人不苟且(孟祥夫)
①生活中,要是听说某某是个有趣的人,让人不免心驰神往,想要结识一番。有趣,和枯燥、乏味人相对,是一个人身上闪闪发光的品质,是平淡生活里的“调味剂”。说一个人有趣,是很高的评价。正所谓,好看的皮囊千篇一律,有趣的灵魂万里挑一。
②那么,何为有趣?明人袁宏道说,“世人所难得者唯趣。趣如山上之色、水中之味、花中之光、女中之态,虽善说者不能下一语,唯会心者知之。”对“什么是趣”,古今中外,尚无定论,只能见仁见智。在文人墨客笔下,人有人趣,物有物趣,自然景物有天趣。趣者,存乎一心,大凡让人心生快意、心旷神怡的,都莫不有趣。
③有趣的人,对生活抱有大爱。有时,即便身处逆境,他们也能过得兴致盎然;即便眼前满是苟且,他们也总能找到诗和远方。苏轼就是个十足有趣的人。被贬官后,他没有愁肠百结,而是发现了生活的真和趣。在黄州,他把“价钱如泥土”“贵者不肯吃,贫者不解煮”的猪肉,做成了色、香、味俱全的“东坡肉”,并撰文《猪肉颂》,讲述烧制心得。除了“东坡肉”,还有“东坡肘子”“东坡鱼”“东坡饼”,都轰动一时,流传甚广。生活拮据,苏轼辟地耕种,以此为乐,写出《东坡八首》《雨后行菜圃》等诗,怡然自得之情,跃然纸上。
④有趣的人,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因为万般好奇,凡事都想探个究竟、弄个明白,自然就能找到常人一般难以发现的趣和乐。清人沈复在《浮生六记》中写道:“余忆童稚时,能张目对日,明察秋毫。见藐小微物,必细察其纹理,故时有物外之趣。”他笔下的文字也是妙趣横生,比如,“一日,见二虫斗草间,观之正浓,忽有庞然大物拔山倒树而来,盖一癞虾蟆也,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余年幼,方出神,不觉呀然惊恐。神定,捉虾蟆,鞭数十,驱之别院。”如此趣味盎然的文字,若非有趣之人,肯定抓耳挠腮、冥思苦想也写不出来。
⑤有趣的人,深藏大智慧。要从平淡的日子中咂摸出趣味,离不开对生活的敏锐洞察,对人情世故的深刻洞悉,对知识阅历的深厚积淀。鲁迅先生是百年来中国第一好玩的人。在那个风雨如晦的年代,鲁迅嬉笑怒骂,皆成文章,针砭时弊,入木三分。而鲁迅本人,却幽默、有趣得很。一次,友人给鲁迅捎来一些柿霜糖,“吃起来又凉又细腻”。听说有药用效果,他本想留着以后吃。谁料,“夜间,又将藏着的柿霜糖吃了一大半,因为我忽而又以为嘴角上生疮的时候究竟不很多,还不如现在趁新鲜吃一点。不料一吃,又吃了一大半。”读到此处,让人忍俊不禁,掩卷而笑。
⑥有趣的人,不仅自己收获快乐,也是别人的“开心果”。而人一旦无趣,就不免面目可憎,让人避之不及。现在,成长于互联网时代的年轻人,平日以“斗图”为乐,从各类小游戏、小程序中寻求快意,而一旦合上电脑、锁住手机,往往双眼发胀,大脑茫然,趣味尽失。这样的趣,终非真趣。不妨学学前人,多发现、挖掘生活的趣味,多吸收、汲取方方面面的知识,让自己有趣,让生活有味。
⑦梁启超说:“我是个主张趣味主义的人。我以为凡人必须常常生活于趣味之中,生活才有价值;若哭丧着脸挨过几十年,那么,生活便成沙漠,要他何用。”所以,不如行动起来,从明天起,做一个有趣的。
《人民日报》(2018年01月30日18版)
【小题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小题2】(1)本文第③段主要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
(2)作者认为怎样才能做到“不苟且”的生活?结合全文简要回答。
【小题3】下列事例与本文“做一个有趣的人”含义不相同的一项是 ( )
A.钱钟书行事如顽童,经常在他女儿睡着时,用墨笔在她脸上画胡子,在肚皮上画鬼脸,给女儿起各种形象的绰号来戏弄她;也很喜欢在他女儿的被窝里藏玩具、书本、小梳子等,给女儿惊喜,并让她乐此不疲地“扫雷”。即使生活清苦,但这个有趣的爸爸却让他女儿从小就知晓了乐观与探索的可贵。 |
B.有一次,苏格拉底在街上行走,有人用棍子打他的背,痛得他无法站立而蹲下去,但很快的,他又若无其事的站起来.目睹整个经过的旁人,看见他没有任何的反应,好奇的问他:你挨打,为什么不还手?苏格拉底微笑地回答:当一只发野性的驴踢你时,你会还它一脚吗? |
C.战国时代,秦惠王有个同父异母的弟弟公子疾。公子疾曾任右庶长,后来因战功赫赫被封为严君。公子疾为人幽默风趣、足智多谋、风流倜傥,美中不足的是,他脖子下面因病长了一个大肿瘤,被时人戏称为“智囊”,意思是他的智慧都在这大囊里。他自己对有这个大肿瘤不自卑,对别人的戏称也不介意。 |
D.唐代名相房玄龄,未做官时,有一次患重病,对他太太卢氏说:我若病死,你不要守寡,要再嫁。卢氏到房内,挖出一只眼睛以示终身不改节。后来房玄龄病愈,一直升到宰相高位,始终对夫人极为尊敬。 |
(1)乌云从南面的天空急急地飞过来,眼看就到头顶上了,大老刘急忙抱起塑料布往麦场里跑,今天收的麦子,不能被雨水冲了。
(2)电话响了。谁的电话?真是添乱。哦,是儿子的,儿子大学毕业后,在城里工作,成了家,有了孩子。
(3)“爷……”
(4)“哎……是孙子哟。”大老刘心里灌了蜜,劳累顿时全散了。
(5)“我今天收麦了!”孙子高兴地喊。
(6)大老刘一听,恁小的孩子能收麦?上哪收麦?城里有麦子?收麦是很累人的活计,时间紧,天热,活计重,活计脏,一个麦收等于两个秋收,人们说“一麦两秋”就是说收麦活重。大太阳底下如火烤,麦秸上有一层厚厚的灰,手一动,灰便飞起来。还有小蠓虫子围着头飞来飞去,直打脸,往鼻子嘴里钻。
(7)“你——收麦?累不累?”“一点也不累。好玩着呢!”
(8)好玩?收麦子好玩?割麦时要蹲在熟透的麦子边,蹲累了,跪地上,跪累了,坐地上,一点点地往前欠着身子,一把一镰才割四指远,一天也就割亩把地。一天下来,浑身是灰,往床上一躺,像散了架子。
(9)“今天我和爸妈一起去体验农家乐了,妈妈还给我买了一身运动装,我穿上可好看了。带上饮料,我最爱喝的。”
(10)“这不是 旅游吗?”
(11)“差不多,你猜我割了多少麦子?”
(12)这一问难住大老刘了,孙子一天能割多少麦子呢?半亩不能,有一间房子大的一片儿就不少了。他想着。
(13)“猜不到吧。我割了二百六十棵麦子!”孙子很有成就感。
(14)天哪,孙子能用棵来统计割麦的数量!
(15)“割那么多,累吗?”大老刘算是明白了,孙子是玩,不是收麦子。
(16)“不累!妈妈一边给我打着伞,一边给我拿饮料,一会儿喂我一口,一会儿给我擦擦汗;爸爸接我割的麦子,我割一棵,爸爸计一棵,一共二百六十棵!”
(17)大老刘没有回话,只“噢”了一声。
(18)“爷,唐诗错了!就那句‘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19)“咋错了?”大老刘心里一疼,像是被谁狠狠地砸了一下,赶紧问。
(20)“我觉得,收麦一点也不辛苦啊!我把麦棵交给加工人员,他给我打了二万零五十八粒麦子,可是哪有一点辛苦啊?所以‘粒粒皆辛苦’错了!”
(21)乌云遮蔽了天空,远处传来了雷声。
(22)大老刘愣了半天,才说:“明天你回来帮爷爷割麦子吧。”
(23)第二天,艳阳高照,真是麦收的好天气!大老刘只带了孙子一个人下了田。只一会儿工夫,孙子就脸色潮红,汗珠直滴,动作也慢了下来,开始用求救的眼光看向爷爷。大老刘什么话也没说。孙子越割越慢,终于割不动了。大者刘指着孙子割下的麦子说:“你数一数,今天你割了多少粒麦子?”孙子看着自己浑身湿透的衣服和那割下的一点点麦子,一下子呆住了……
(24)一进门,孙子就累得瘫倒在地上,苦着脸说:“真是‘粒粒皆辛苦’啊……”看着孩子疲劳的样子,爸爸妈妈噌的一下脸红了,大老刘却高兴地笑了。
(选自2016年第7期《微型小说选刊》,有删改)
【小题1】请用合适的词在下列方框中写出“大老刘”的心理状态。接到孙子电话时(____)——听说孙子参加割麦时(____)——听到孙子说劳动不辛苦时()——听到孙子说“真是‘粒粒皆辛苦’啊”时(_____)。
【小题2】结合语境,品味下列语句,回答问题。
(1)请说说文中画线句子的写作意图。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阅读下列两句话,联系全文,回答问题。
孙子看着自己浑身湿透的衣服和那割下的一点点麦子,一下子呆住了……爸爸妈妈噌的一下脸红了。
①这两句话中的加点词都用了什么方法描写人物?_________________
②简要分析加点词的内涵。
呆住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脸红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3】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小说开头写“乌云从南面的天空急急地飞来”是实写自然环境,到了第(21)段再写乌云也是实写自然环境,暗示时间在向前发展,着重渲染大老刘在大雨即将来临时还未能盖好麦子的焦急。 |
B.小说提及一个很严峻的教育问题:如何对孩子进行正确的劳动教育。 |
C.小说通过第三方的视角来观察,刻画了大老刘的形象,自然平实的叙述中显露出”对老一辈农民大老刘的敬意。 |
D.小说以古诗“粒粒皆辛苦”收尾,与之前孙子在电话中的“‘粒粒皆辛苦’错了”相映成趣,与文章标题呼应,点出大老刘教育的成效,意蕴丰富。 |
(链接)祖父慢慢地把我叫过去,讲给我听,说谷子是有芒针的。狗尾草则没有,只有毛嘟嘟的真像狗尾巴。
---《呼兰河传》
6.名著阅读- (共1题)
(1)下列关于名著《朝花夕拾》内容的表述,没有错误的一项是(________)
A.阿长是“我”家的一个女工,她行为粗俗,睡觉时常在床上摆“大”字,又有太多的规矩礼节,让“我”对她烦不胜烦;可是后来,她千方百计为“我”寻买来《山海经》(她把它叫做“三哼经”),于是“我”就原谅了她的粗俗。 |
B.《朝花夕拾》中有许多理性的批判,如《二十四孝图》抨击了封建孝道的虚伪性,《狗·猫·鼠》讽刺了打着“公理正义”旗号的所谓正人君子的不公平性,《琐记》用看似平稳的笔调陈述新式学堂的教学内容、班级差异,批判了新式学堂的乌烟瘴气。 |
C.“父亲”在《朝花夕拾》中也屡屡被作者提及,在文中,“父亲”总是强悍而专制的,“我”对“父亲”是又怨又惧。 |
D.“冷嘲”是《朝花夕拾》中经常出现的笔法,它能在不动声色中给人、事、物以冷峻的讽刺,如《父亲的病》开篇写庸医误人性命之后开第二张药方,讽刺庸医草菅人命酿成恶果后被迫赔偿的实质。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综合性学习- (共1题)
为了弘扬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自信,黄海中学九(1)班决定开展“会诗词·咏经典·信中国”为主题的语文实践活动,请你参与。
(会诗词)
在班级举行的赛诗会上,甲乙两位同学分别朗诵了一首词。请你结合学过的古诗词知识,为这两首词选择正确的词牌名,将序号填在横线上。
道是梨花不是,道是杏花不是。白白与红红,别是东风情味。曾记,曾记,人在武陵微醉。(甲)
远远游蜂不记家,数行新柳自啼鸦,寻思旧事即天涯。睡起有情和画卷,燕归无语傍人斜,晚风吹落小瓶花。(乙)
A.卜算子 | B.浣溪沙 | C.如梦令 | D.相见欢 |
(咏经典)
《经典咏流传》用现代的唱法和曲调来演绎传统经典,将诗词文化与电视媒介有机结合,兼顾诗词文化的意境悠远和表现形式的通俗易懂。经典传唱人结合自身的音乐风格,将经典诗词转化为优美的歌曲,以现代人更喜闻乐见的方式,去学习诗词,“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造性发展”,受到广大观众的一致好评。
有同学根据上面材料拟写了一副对联的上联,请你写出下联:
上联:变形式演绎经典 下联:
(信中国)
央视《信·中国》节目曾播放茅台酒厂首席酿造师严刚写给孙儿们的一封信,信中要求孙儿们“做人如做酒”……其间,主持人朱军讲述了一段往事,1954年,周恩来总理总结日内瓦会议中国外交取得突破靠的是“两台”:一是国酒茅台,一是戏剧《梁山伯与祝英台》。
请根据这则材料写出我们对传统文化应持有的态度。(不少于两点)
8.作文- (共1题)
-
【1】题量占比
选择题:(2道)
字词书写:(1道)
诗歌鉴赏:(1道)
文言文阅读:(1道)
现代文阅读:(3道)
名著阅读:(1道)
综合性学习:(1道)
作文:(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6
5星难题:0
6星难题:5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