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共7题)
A.我只是伫立遥望,觉得这一条紫藤萝瀑布不只在我眼前,也在我心上缓缓流过。 |
B.屠户把银子攥在手里紧紧的,把拳头舒过来,道:“这个,你且收着……” |
C.然后他站在那儿,头靠着墙壁,话也不说,只向我们做了一个手势:“散学了,----你们走吧.” |
D.长大后/乡愁是一张小小的船票。 |
①确保了劳动者权利与义务的统一
②有利于保障劳动者取得劳动报酬的权利
③有利于提高劳动者在工资谈判中的地位
④拉开了职工工资差距,能调动职工积极性
“正确答案只有一个”这种思维模式,在我们头脑中已不知不觉地根深蒂固。事实上,……正因为如此,如果你认为正确答案只有一个的话,当你找到某个答案以后,就会止步不前。
①生活中解决问题的方法并非只有一个,而是多种多样。
②若是某种数学问题的话,说正确答案只有-个是对的。
③麻烦的是,生活中大部分事物并不像某种数学问题那样。
④由于情况的变化,原来行之有效的方法,到了现在往往不灵了。
A.①④②③ | B.②③①④ |
C.④②①③ | D.②④①③ |
A.《格列佛游记》的作者用尖锐而深刻的讽刺手法和离奇的情节,深刻剖析了当时的英国社会现实。 |
B.《关雎》选自我国第一如诗歌总集《诗经》;《天净沙•秋思》是明朝马致远所作的散曲。 |
C.世界三大短篇小说巨匠是:法国的莫泊桑、俄国的契诃夫和美国的马克•吐温。 |
D.《朝花夕拾》是鲁迅的一部回忆性小说集,《五猖会》《狗•猫:鼠》《二十四孝图》都选自这部作品。 |
①商业银行利润的来源是存款
②商业银行是以营利为目的的经济组织
③商业银行要降低市场交易的风险
④商业银行要加强对结算业务的管理
2.句子默写- (共1题)
(1)_________ ,一览众山小。(杜甫《望岳》)(2)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_________ 。(李煜《相见欢》)(3)怀旧空吟闻笛赋,_________ 。(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4)_________ ,江春入旧年。(王湾《次北固山下(5)刘禹锡《陋室铭》中描写“陋室”环境清幽、宁静的句子是:“_________ , __________。
(6)面对沙尘暴肆虐,雾霾遮天……人们对蓝天碧水倍加期盼,请你借用两句连贯的古诗词,来表达你心中理想的自然环境:_________ , __________。
3.现代文阅读- (共1题)
①设计者和匠师们因地制宜,自出心裁,修建成功的园林当然各个不同。可是苏州各个园林在不同之中有个共同点,似乎设计者和匠师们一致追求的是: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为了达到这个目的,他们讲究亭台轩榭的布局,讲究假山池沼的配合,讲究花草树木的映衬,讲究近景远景的层次。总之,一切都要为构成完美的图画而存在,决不容许有欠美伤美的败笔。他们唯愿游览者得到“如在画图中”的美感,而他们的成绩实现了他们的愿望,游览者来到园里,没有一个不心里想着口头说着“如在画图中”的。
②我国的建筑,从古代的宫殿到近代的一般住房,绝大部分是对称的,左边怎么样,右边也怎么样。苏州园林可绝不讲究对称,好像故意避免似的。东边有了一个亭子或者一道回廊,西边决不会来一个同样的亭子或者一道同样的回廊。这是为什么?我想,用图画来比方,对称的建筑是图案画,不是美术画,而园林是美术画,美术画要求自然之趣,是不讲究对称的。
③苏州园林里都有假山和池沼。假山的堆叠,可以说是一项艺术而不仅是技术。或者是重峦叠嶂,或者是几座小山配合着竹子花木,全在乎设计者和匠师们生平多阅历,胸中有丘壑,才能使游览者攀登的时候忘却苏州城市,只觉得身在山间。至于池沼,大多引用活水。有些园林池沼宽敞,就把池沼作为全园的中心,其他景物配合着布置。水面假如成河道模样,往往安排桥梁。假如安排两座以上的桥梁,那就一座一个样,决不雷同。池沼或河道的边沿很少砌齐整的石岸,总是高低屈曲任其自然。还在那儿布置几块玲珑的石头,或者种些花草:这也是为了取得从各个角度看都成一幅画的效果。池沼里养着金鱼或各色鲤鱼,夏秋季节荷花或睡莲开放,游览者看“鱼戏莲叶间”,又是入画的一景。
④苏州园林栽种和修剪树木也着眼在画意。高树与低树俯仰生姿。落叶树与常绿树相间,花时不同的多种花树相间,这就一年四季不感到寂寞。没有修剪得像宝塔那样的松柏,没有阅兵式似的道旁树:因为依据中国画的审美观点看,这是不足取的。有几个园里有古老的藤萝,盘曲嶙峋的枝干就是一幅好画。开花的时候满眼的珠光宝气,使游览者感到无限的繁华和欢悦,可是没法说出来。
(1)简要说明第①段在文中的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②段除了用举例子和打比方的说明方法外,还用了哪种说明方法?这种方法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设计者和匠师们讲究假山堆叠的艺术性、追求池沼布局的自然之趣,这样做的目的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苏州园林栽种和修剪树木的画意体现在哪些方面?请简要概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第③段运用了怎样的结构方式?是从哪两个方面来说明苏州园林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第④段“这就一年四季不感到寂寞”有什么表达效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课内阅读- (共1题)
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先帝在时,
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若无兴德之言,则责攸之、祎、允等之慢,以彰其咎;陛下亦宜自谋,以咨诹善道,察纳雅言,深追先帝遗诏。臣不胜受恩感激.
(节选自《出师表》)
【小题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思。(2分)
(1)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 值:
(2)以彰其咎 彰:
【小题2】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汉语。(4分)
(1)此悉贞良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
(2)陛下亦宜自谋,以咨诹善道,察纳雅言。
【小题3】先帝为何会对桓、灵之事叹息痛恨?(2分)
【小题4】先帝遗诏中曾说“惟贤惟德,能服于人”,请结合文章内容,说说你对这句话的理解。(2分)
5.语言表达- (共1题)
-
【1】题量占比
选择题:(7道)
句子默写:(1道)
现代文阅读:(1道)
课内阅读:(1道)
语言表达:(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2
5星难题:0
6星难题:3
7星难题:0
8星难题:2
9星难题:0